云门街道场镇雨污管网分流改造项目(步云街片区) 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云门街道场镇雨污管网分流改造项目(步云街片区) 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云门街道场镇雨污管网分流改造项目(步云街片区) 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云门街道场镇雨污管网分流改造项目(步云街片区) 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云门街道场镇雨污管网分流改造项目(步云街片区) 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名称:合川区云门街道场镇雨污管网分流改造项目(步云街片区)PS-00--1工程概况本次设计项目合川区云门街道场镇雨污管网分流改造项目(步云街片区)位于合川区云门街道,建设单位为合川区云门街道。本次设计共新建污水管线1764米,管径DN300-400;新建化粪池1座;新建雨水管线2130米,管径DN300-DN600;新建雨水沟300米;现有化粪池清淤230立方,利用老城现状管线清淤30立方。2设计依据(1)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2)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电子版)(3)我单位设计人员现场调查相关资料(4)本项目可研批复文件(5)采用的设计规范、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5)《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6)《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7)《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8)《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图集号06MS201)9)《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1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1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12)《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图集》(图集号03S702)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5)《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640-2010)3项目设计过程简述本公司于2021年2月接到任务后,于2021年2月和3月分别对现场进行7次踏勘,调查云门街道污水排出情况及区域地质情况,具体调查时间、人员如下:2021.2.24日:在云门街道廖主任传达了区建委对雨污分流项目的要求及指导意见。在街道及社区领导带领下,我公司设计人员对云门街道各个污水散排点踏勘,现场讨论处理方案,并达成一致意见。2021.2.25和26日:在街道及社区领导带领下,我公司设计人员对云门街道各个污水散排点踏勘。2021.3.4日:我公司安排测量队伍对地形图进行补测,对现状调查的污水干管进行了复核,并做控制点。同时我公司安排民工撬井盖进行调查。2021.3.9和10日:我公司对之前调查情况进行梳理,并安排民工撬井盖进行核实。2021.3.17日在云门街道二楼会议室,我公司对现状及初步方案成果及治理方案进行汇报,并达成一致意见。在廖主任、王主任及唐主任带领下,再次对现场进行踏勘,确保各个点污水接入污水管网,无遗漏散排点。2021.3.25日在合川区建委三楼会议室,我公司对现状及初步方案成果及治理方案进行汇报,建委领导认可本次设计方案,也提出以下几个要求。1、能利用的尽量利用;2、管底标高需控制好;3、现状1.5*1m盖板涵需分流成雨水涵洞,并按要求增加检查孔;4、污水必须收集,实现雨污分流,并考虑内涝问题。2021.3.31日在云门街道二楼会议室,我公司对现状及施工图成果及治理方案进行汇报,街道廖主任组织社区及5个组的工作人员参会。社区工作人员反映现场存在的问题,对于未处治位置,会后一同进行现场踏勘。2021.4.15我公司提供施工图初稿电子版。2021.5.10我公司根据业主及造价咨询意见,完成施工图正式版。4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本次设计项目不存在违反行业现行规范强制性条文情况。5建设条件1.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云门地处合川北部的浅丘地带,地貌以浅丘平坝为主,海拔高度在220—400m之间。规划区海拔高度在202.8—280.0m,用地较为平缓,条件较好。云门全年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冬暖夏热,雨量充沛,常年平均气温18℃,平均降雨量1138.6mm,平均日照时数达1268小时。6现状概况云门街道办事处距合川主城11公里,场镇人口1.6万人,其中云门中学教师宿舍154户,学生共0.51万人,地域1.6平方公里,云门场镇排水管网老街主要是暗沟、暗渠,新街云肖路街管网主要是混凝土管,管径不大,道路雨水口设置少,老街和新街雨污均未分流;几个住宅小区周边场镇道路上无排水管道,现直接排入小区周边农田或溪沟;下游污水处理厂污水流入量很少,说明场镇污水很多没收集进截污干管中。1、管道形式多样且断面尺寸过小小区管道形式多样,有盖板明沟、暗沟、PVC管、砼管、HDPE管等多种型式;场镇房屋分期建设,先期建成房屋修建的管道,没有考虑将来的发展,后期由于人口的增加新建了很多房屋,这些房屋的污水直接连接到先期设置的管道,因此有的管径不能满足现状排水的需要,造成有的小区长期污水横流。2、污水排放混乱,有接入城市雨水管道的,有散排的,有直接排入雨水涵洞的,也有就近排入自然冲沟的;3、部分小区目前无化粪池,居民生活污水都是顺地形就近排入雨水边沟;少数小区现有化粪池容积不足,经常造成污水四溢。4、淤堵严重1)小区内绝大部分房屋至化粪池之间的管线采用雨污合流。每逢雨季,汇水面积大点的地块,化粪池本身容量有限,加上雨水的汇入就导致污水经常冒出地面,对居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2)某些地方混凝土管道破裂引起污水渗漏、地面沉降。5、合小路为省道,原来为排水沟,后来城镇建设增加了盖板。目前雨水是直接沿道路路面散排,并且无污水系统。7设计原则与设计内容1.设计原则本次改造项目污水散排点较多,分布较散,以收得进,排得出为设计原则。加之老场镇基本是雨污合流管线及沟,重新构建雨污水系统。1)统一设计,统一实施。2)根据重庆市建委于2018年2月颁发的《关于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第四号)》(渝建发[2004]25号)的规定,直径小于等于800mm的钢筋混凝土管不得用于排污管道。根据业主采用新型塑料管材的建议故本工程新建雨、污水管道采用PVC螺旋缠绕管。3)根据重庆市主城排水三级管网统一技术措施,检查井统一采用矩形混凝土检查井。小区雨水采用雨水沟而未采用雨水管的主要原因是雨水管覆土埋深较深,接入下游道路二级管网较困难,而雨水明沟,埋深浅,可增加沟纵坡,方便接入下游管网中。并且雨水明沟收集雨水散排很明显,优化工程造价。4)小区内原有未丧失功能的三级管网和化粪池尽可能进行清掏后投入使用,以缩小改造范围,减小投资。5)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6)尽量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列规定处理: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支管线避让主管线。小管径管线避让大管径管线。2.设计范围本次设计项目位于合川区云门街道,该片区服务面积1.75Km2,规划区服务人口2.5万人,共新建污水管线1764米,管径DN300-400;新建化粪池1座;新建雨水管线2130米,管径DN300-DN600;新建雨水沟300米;现有化粪池清淤230立方,利用老城现状管线清淤30立方。3.设计内容1、现状的化粪池以清淤疏通为主,经计算容量满足要求,且无病害,可直接利用;容量不够、有病害的进行增容和修缮;无法修复的,根据场地条件拆除并新建生化池。2、截污干管管径偏小,并且多处出现淤堵,将进行改造。3、完善老街场镇的雨污分流系统。4、化粪池至排污管道之间的管网整治情况。现状污水从化粪池排出后,遵循原路径设置,以小区集中一处穿越道路的原则,经综合考虑,如有更经济并可行的线路,应新建线路,原有管线废弃。凡原管道管径不满足规范要求或有破损、堵塞污水无法疏通的情况,采用新建d300PVC螺旋缠绕管的方案;而管径满足规范要求,无破损,仅堵塞,并且有条件疏通的,采用对堵塞的下水管道进行清淤疏通,直接利用的方案。5、对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散排的问题,采用新建d400PVC螺旋缠绕管,将污水接入低处道路上的二级管网内。8总体设计1.设计年限本工程为新建区域永久性市政污水工程设计,污水系统规模均按远期考虑进行设计。2.排水体制排水体制为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3.基本设计参数a、最大设计流速:Vmax=5m/s。b、最小流速: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Vmin=0.6m/s。c、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下表:管径最大设计充满度200~3000.55350~4500.65500~9000.7≥10000.75d、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300,最小设计坡度控制在i=0.003。e、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4.雨污水流量计算雨水流量计算雨水量按重庆市新修订的暴雨强度公式,本区域属于重庆市合川区,按《关于发布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及设计暴雨雨型的通知》渝建〔2017〕443号的精神,故暴雨强度公式:其中:P-重现期(年);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要求,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按小型城镇区域,采用3年。综合径流系数根据用地内的空地率、地面铺砌等情况而具体选定。t-降雨历时,(min);t=t1+t2;t1—地面集水时间,一般采用5~15min;本次设计中t1=5min。雨水设计流量的计算:Qy—雨水设计流量(L/s);q—设计暴雨强度(L/s·hm2);Ψ—径流系数,本次区域属于住宅区,其径流系数取ψ=0.6。F—汇流面积(hm2)。雨水管段(以最不利段计算)汇流面积(hm2)设计流量(m3/s)坡度(%)最大管径(mm)过流能力(m3/s)流速(m/s)备注YB11-YC9-YC150.80.121.95000.613.13排入下游YB-11号雨水系统YB46-YC35-YC481.80.280.26000.321.15排入下游YB46好雨水系统污水流量计算人口密度:根据设计污水管线地块用地性质分析,该区域为小型城镇,设计人口密度按15000人/平方公里计取。用水量指标: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中、小型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平均日用水量指标取100~170L/人·d;本次设计居民生活用水定额采用150L/人·d。分流制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如下:Qmax=Ks×Qave×Kz(L/S)式中:Qmax:设计污水流量(L/S)——最高日最高时污水秒流量。Qave: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根据综合污水量标准q计算Qave=q×流域计算人口数(人)/(24×3600)(L/S)q=城市综合供水量标准×85%(L/Cap.d)Kz:污水总变化系数,设计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规定内插选取。Ks:雨水渗入量系数,取1.1Qave5154070100200500≥1000Kz2.32.01.81.71.61.51.41.3污水管道水力计算Q=A×V式中:Q—污水干管设计流量,m3/s;A—水流过水断面面积,m2;V—流速,m/s;水力计算采用谢才曼宁公式式中:V—流速,m/s;R—水力半径,m;I—水力坡降;n—管材粗糙系数;污水管道水力计算表污水管段(主干管段)纳污面积(hm2)设计流量(L/s)坡度(%)最大管径(mm)过流能力(L/s)流速(m/s)充满度(h/d)总变化系数(Kz)WB89~WC38~WC711.891.640.3400112.171.30.651.58根据污水量计算和水力计算分析,污水管道设计管径最大为DN400可满足排放要求。5.管道平面布置本次新建雨、污水管线主要为健全云门镇雨、污水管网系统,实现雨污分流并同步解决城镇内涝问题。于云门镇步云街两侧每条主路新建雨、污水管网,并增大原截污干管管径,各个雨污水节点平面布置详见排水平面设计图。为保证雨污分流建设顺利实施,本次新建雨水管道主要截流排入污水管道的雨水,最终排入河道。6.管道纵断面设计污水管管道最小坡度0.3%,最大坡度6.5%,雨水管道最小坡度0.2%,最大坡度4.9%,能确保在设计流量范围内污水管道流速大于0.6m/s并小于5m/s,并满足设计流量时设计充满度要求。7.接管原则考虑采用分流制。沿线待接入管道的污水必须是城市生活污水或已经过工业企业预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要求的生产废水,不得将雨水管(渠、沟、槽)或雨污合流管(渠、沟、槽)以及未达标排放的生产废水混接入管。污(废)水的定性确认工作应由业主单位全面负责解决,施工方及监理方配合完成。由于管道沿线地下管网复杂,对于符合上述接管条件的污水现状管道尽可能改造接入管线,以提高污水收集率。8.支管设计1)严格按照片区污水管网规划预留支管接口,管径DN400;2)根据现场实际排查情况,无条件做化粪池的老旧小区,考虑d300管线的暂估量,以实际发生为准。9.管材及附属构筑物埋地管径小于d1000的雨污水管道采用PVC螺旋缠绕管,环刚度统一采用8KN/m2;埋地管径大于d1000的雨污水管道环刚度统一采用10KN/m2。塑料管质量应符合《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的相关规定。管材相关性能检测需按照GB/T9647-2015及其他相关国家标准执行。本次设计PVC螺旋缠绕管公称环刚度为8KN/m2。工程所用的管道、管件密封圈、粘接剂等必须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的规定。管材的外观质量及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质量要求。本工程中所标注管道大小均值管道公称直径。所选材料应为符合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相关标准、规范的合格产品,优先采用具有国家通用标准的管材。10.管道接口与检查井壁连接处采用C25混凝土现浇,且浇铸前应将管道外壁及砌块接触面凿毛。PVC螺旋缠绕管采用热收缩套连接方式。PVC螺旋缠绕管与检查井的连接按照国家标准图集04S520/59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四)执行。11.管道基础塑料管道基础采用砂垫层基础。管道覆土在3.5m以下,采用120°砂基础;管道覆土在3.5m以上6.0m以下,采用180°砂基础;排水管道地基处理应满足道路工程和管道基础对承载力的要求。遇地基地质条件明显改变处、管顶覆土深度变化超过2米处,天然地基及经处理地基交接部位等应设置管道柔性接口。12.检查井及其它构筑物1)普通检查井检查井采用C30混凝土检查井,流槽采用C30混凝土。人行道上采用轻型高分子复合材料井盖及支座,按承载能力,最低选用C250类型,车行道上采用重型球墨铸铁防盗井盖及支座,按承载能力,最低选用D400类型,爬梯统一采用复合材料爬梯。球墨铸铁防盗井盖的规格和质量要求参照CJ/T3012-93《铸铁检查井盖》执行。本次设计跌水深度超过1.5m且埋深超过5m设置跌水井。图中除人行道和道路段检查井外,若井面标高距管内地标高小于1.2m的检查井,按管内底标高加1.2m作为该井井面标高。野外检查井应外露50cm。2)通气管本工程污水检查井采用自带安装孔的井盖,此安装孔作为污水管道系统的通气孔。若井盖不带安装孔,则设置通气管。通气孔直径应不小于3cm。3)跌水井排水管跌水高度小于1.0m时采用普通检查井,排水管跌水高度大于1.0m时采用跌水井,按跌水高度不同,选择不同的跌水井形式。4)沉泥井管道沿线每隔300m设置一座沉泥井,沉泥槽深度50cm,以便减少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含泥量。5)雨水口雨水口井墙为M10水泥砂浆砌Mu30清条石。采用质量合格的复合材料雨水篦,成品现货。雨水口连接管为d300,以不小于0.01的坡度坡向雨水检查井。在道路凹曲线段布置雨水口时必须设在最低处,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6)井盖及踏步本次设计检查井井盖、盖座均采用球墨铸铁井盖(防盗型)(其中车行道上采用重型自调式防沉降球墨铸铁防盗型井盖及盖座),车行道下采用井盖承载等级不低于D400,非车行道下采用井盖承载等级不低于C250,井内踏步均采用塑钢爬梯。所有井盖安装方向为:鞘轴与路缘石垂直并迎来车方向,车行道下井盖内应加装橡胶垫圈,且橡胶垫圈与井盖底部应连接牢固、平整。检查井井盖、盖座安装要求与人行道及车行道平整,位于绿化带内的井盖高于绿化带地面15cm,所选井盖、盖座应符合《检查井盖》(GB/T23858-2009)的要求。井盖上标注内容及字体大小、字型等由建设单位确定,井盖应设有通气孔。13.沟槽开挖与回填1)排水管道地基处理应满足道路工程的要求和管道基础对承载力的要求。管底填方高度不大于3m时,可按道路密实度要求回填到路基标高后,再开挖管槽施工管道。管底填方大于3m时,应按道路密实度要求回填至管顶以上2.0m后,再开挖管槽施工管道;且管道基槽应超挖0.3m,再回填0.3m厚的砂卵石或级配碎石,最后施工管道基础。管道施工回填压实后,再分层回填压实至设计路面高程。当开挖沟槽基础为岩石时,槽底应超挖200mm,采用砂砾石回填至设计高程后,再施工管道基础。2)沟槽开挖的开挖边坡坡度根据所开挖的地质岩层确定,同时应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开挖时如发现不良地质,则需根据有关施工规范对沟槽作支撑处理。3)基槽开挖应尽量与相邻建(构)筑物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对现有建(构)筑物造成影响和破坏;必要时可进行托底处理,并严禁爆破开挖。4)根据现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以及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对容许开挖坡率和沟槽支档措施的建议,一般情况下,临时开挖边坡坡率按GB50268-2008第4.3.3条执行。5)施工时应做好地面排水及沟槽排水;地下水发育地段应采取必要的人工降水措施,将地下水降至沟槽以下0.5m,以防止水泡沟槽。施工砂石基础时,槽底不得积水。6)在不稳定土层中应增设沟槽支撑。沟槽与建筑物、地下管线及其他设施水平距离较近时应对沟槽支撑进行加固。7)对由于开挖而暴露的泥岩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表面封闭处理。8)在有顺层裂隙、含有软弱层的陡岩边坡地带,必须分段跳槽开挖,并做好支撑,以保证施工安全。施工时严禁放炮,如发生发现有崩塌、滑坡及掉块或岩体松动等迹象,应及时会同有关单位进行处理。9)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值详后表。若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应按照相关规范采用地基处理措施。10)管及结构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及闭水试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沟槽回填,回填必须在管及结构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后才可进行。11)沟槽回填时,须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管两侧及管顶以上1米范围内采用轻夯压实,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0.3m。12)槽底至管顶以上1m范围内,回填不得含有机物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硬块。13)管胸腔两侧回填土的压实度不小于95%,管顶以上0.5米范围内回填土压实度不小于85%(轻击实标准)。管道处于路基内,则管顶以上部分回填土的压实度按路基要求执行。回填材料采用砂砾石及压实度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等相关规定。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0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回填时可以采用人工手动机械进行夯实,达到相应的密实度要求。14)检查井周围的回填要求:检查井砌体或现浇砼需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回填。井室及井筒周围的回填应与管沟槽回填同时进行。井室及井筒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井室及井筒周围0.5m范围内应采用砂卵石或碎石回填。15)结构物下沟槽超挖部分回填,当高度大于0.3m时,采用浆砌块石(MU30块石M10水泥砂浆)回填;当高度小于或等于0.3m时采用C15素混凝土回填。14.化粪池化粪池外缘与建筑基础外缘净距小于5米时,采用护壁防护开挖,化粪池采用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化粪池结合实际情况分为无地下水、顶面不过车、无覆土及无地下水、顶面过车、无覆土两种;住宅楼每人每日污水定额取200L/人·d,学校、教学楼每人每日污水定额取50L/人·d,污水停留时间12小时,污泥清掏周期180天,共新建6座化粪池采用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具体详见《钢筋混凝土化粪池》(GJBT-618)图集号03S702。对于目前已调查的40多个化粪池,以尽量利用清掏为主。15.雨水沟本次设计雨水沟采用C20砼,宽度为30cm,侧墙高度为30-60cm之间,盖板采用复合材料400*600mm雨水篦。承受车辆荷载的雨水篦采用重型,承受人群荷载的雨水篦采用轻型。16.路面恢复管道位于人、车行道上,待管道重新敷设后需对原人、车行道开挖区域进行恢复处理,视原人、车行道结构形式进行相应的处理,现在处理结构形式与原结构形式一致。修复后要与原路面平齐,不能有错台产生,并且其挖除切缝宜与道路平行或者垂直,切缝要成直线。水泥砼路面结构层按照面层C30砼厚30cm,弯拉强度不小于4.5MPa,级配碎石找平层厚10cm;沥青砼路面结构层按照上面层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厚4cm,下面层AC-16沥青混凝土厚6cm,C30砼基层厚度25cm,4%水泥稳定碎石厚20cm;路面广场为花岗岩方砖30*60*5cm,1:3水泥砂浆找平层2cm,C15细石混凝土10cm;人行道为透水砖25*15*6cm,1:3水泥砂浆找平层2cm,C15细石混凝土10cm;院坝硬化为面层C20砼厚10cm,级配碎石找平层厚10cm。17.地基处理A.管道及构筑物基础持力层要求为稳定的老土层、基岩、经分层碾压处理的填筑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5)或经分层碾压处理的路基(压实系数不小于0.9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要求根据管道埋深确定:序号管道埋深(H)地基承载力特征值(P)(KPa)1H≤5mP≥12025m<H≤6mP≥14036m<H≤7mP≥16047m<H≤8mP≥18058m<H≤9mP≥20069m<H≤10mP≥220710m<H≤11mP≥240811m<H≤12mP≥260912m<H≤13mP≥280B.若管基持力层不能满足上一条要求,需进行地基处理:1)当管道位于新近填土上时,应将管底以下2.0m范围内的填土进行压实,压实度不小于0.94(重型击实标准),当管道位于路基范围,管底压实度还必须不小于道路回填所要求的压实度;如新近填土层较松散,且填土深度不大于2.0m时,应将填土层挖除,重新回填并进行压实处理,或采用级配碎石或碎石土(碎石含量不小于30%-50%)换填处理,压实要求同上;如新近填土层较松散,且填土深度大于2.0m时,则应采用桩基等其他处理措施,视施工时现场具体情况处理。2)当管基大部分位于土层上,局部地段位于岩石上时,应将岩石超挖300mm,再在管底下铺设中粗砂或砂卵石垫层,垫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5.当管基全部位于岩石上时,可直接将基岩作为管基持力层。3)当出现土基和岩基交替分布时,在交界部位两侧各不小于2m范围内,于管道下设置300mm厚中粗砂或砂卵石垫层,要求同上。4)如施工时遇特殊地段,则应通知设计人员现场处理。C.在施工过程中不得超挖、不得扰动基面,如超挖应用中粗砂分层夯填,密实度不小于95%。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前需保留一铲土(250~300mm),待天晴时挖随做管道基础。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原土、砂石、浆砌片石、素混凝土等,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由不同的地质情况确定。D.对于埋设于冲沟、河岸边及陡坡段(地面横坡大于20度),可能受到水流冲刷的管道和洪水淹没的管道,应保证管顶覆土高度不小于1m,同时应沿沟槽底及两侧槽壁铺设100克长丝土工布以防止细粒回填土随水迁移。管道埋设后,在回填土表面以不小于300mm厚干砌片石护砌,以防冲刷,表面护砌宽度同沟槽顶部宽度。为保证管道在使用期间的安全,由管理部门派人定期巡视。18.开挖临时支护开挖前,施工单位必须联系气象站,对降雨天气进行预报,避免雨天开挖基坑或将基坑暴露于雨天中。由于业主单位未委托单位相关单位对该区域作地质勘查,在施工开挖区域应根据开挖实际地质情况确定开挖坡率,确保开挖边坡临时稳定;地质情况复杂地段且开挖放坡受条件限制时,管线段施工单位可采取钢挡土板支撑,化粪池采用护壁支撑。对于已开挖基坑管槽,应尽早回填。开挖期间,应注意对施工周围区域变形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止施工,撤离施工人员,适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必要时可通知参建单位共同商讨确定临时边坡支护措施。19.管线临时保护措施(1)施工前的准备施工前采用人工探挖和管线探测仪器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管线的平面位置和埋深等相关数据,根据现状管线的材质、规格和种类,选择合适的的保护方法。在机械施工至现状管线1.0米范围内采用人工开挖,确保现状管线在施工过程中不受到损坏。(2)管线临时保护方案管线支吊方案采用型钢简支梁支托。(3)管线支吊的施工措施对管线的支吊应严格遵循以下施工技术措施:a. 施工前调查所有与施工有关联的管线、查明需悬吊管线的种类、规格、埋深、材质、接头形式、节长和管线基础等资料。b. 根据查明的管线资料,针对各种管线的控制要求,设计出具体的支托参数。c. 支吊方案经甲方、监理认可,并与管线主管单位共同商讨支吊细节,并达成一致意见。d. 支托结构必须变化座落在坚实的、稳定可靠的支墩上。e. 管线应在其下面的原状土开挖前支吊牢固,并检查合格,再采用人工开挖其下部土方。f. 支吊管线应依据管线的类型分别设立一定的安全保护区域,严禁机械设备靠近。9施工注意事项1)本设计在施工前,应先摸排和挖探坑相结合的方式,明确各种管线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