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子是一个史官,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老子》第三章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主张的合理解释是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问的斗争B.老子反对早子的“尚贤”C.老子主张奴隶社会的“亲亲”D.老子反对世袭为官制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材料未体现;墨子是战国时期人物,B时间不符;老子“不尚贤,使民不争”意思是说不提倡具体的贤能德行,才会避免民众效仿形式而争夺贤名,人们才会各安其分,以利于选拔真正的贤能。结合老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思想主张,老子代表的是奴隶贵族利益,故C项正确;D是对材料的误读。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2.汉代长安东西两市规模比后世更大,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朝的市逐步变成单纯的营业区,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了。这主要反映了A.坊市制度逐渐被打破B.坊市结构的变迁C.抑商政策逐渐在加强D.市场监管的加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汉唐时期城市商业的发展。材料反映汉朝长安东、西市中商业区与商人居住区混杂,唐朝的市变成单纯的营业区,出现了坊市的分离。上述情况反映了随着封建城市的发展,国家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坊市结构出现了变迁,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繁荣,B项正确。宋朝坊市制度逐渐被打破,A错误;C、D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所以选B3.唐朝科举考试中,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其考生有两个来源,即生徒和乡贡。“生徒”是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官办学校)送往尚书省的应试者,“乡贡”是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的应试者。由此可知唐朝A.注重考试资格的公平性B.承认私立教育的合法性C.排除恩荫入仕的可能性D.堵塞了门阀入仕的途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介绍了中国唐代的科举制的两种生源:生徒和乡贡。这两种生源代表了国家教育和私立教育,他们能够参加科举说明了政府对他们的认可,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C选项说法错误,这是关陇门阀依旧把持着选官用官的主动性;D选项说法错误,科举制有利于选官的公平。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名师点睛】关陇集团是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或称为六盘山)周围的门阀军事集团的总称,当时为了保障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的安全,在沿边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建立了六个军镇,合称六镇(武川镇就是其中之一)。这批军事贵族以武川镇军人为班底,定居关中,胡汉杂糅,文武合一,互相通婚,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大作用,史学界对它有一个固定的说法,叫做"关陇贵族集团"。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这个集团,其中,西魏、北周和唐朝的始祖都是柱国,而隋朝的始祖是大将军。4.晋商曾经开辟了一条从福建武夷山经太原,出张家口至库伦(今乌兰巴托)再到俄罗斯恰克图,绵延清代200余年的外贸路线。这反映出晋商A.迫使政府放弃该农抑商政策B.主要业务是经营对外贸易C.具有逐利与进取的双重品格D.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清代晋商的发展,开辟并经营一条从福建武夷山经太原,出张家口至库伦(今乌兰巴托)再到俄罗斯恰克图的对外贸易路线。A选项与史实不符,清政府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选项错在“主要业务”,晋商属于明清时期崛起的区域性商帮中的佼佼者,其主要业务是国内的商业贸易;近代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进程,因此D选项也不符合史实;C选项“逐利与进取的双重品格”,较好的诠释了晋商作为商帮排除险阻开辟一条纵观中国主要省份的外贸路线的精神。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明清商业的发展•晋商【名师点睛】中国古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特点(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有城市、草市、夜市和晓市等。(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3)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并促使港口城市走向兴盛。(4)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形成了以银为主的货币流通制度。(5)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6)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5.1890年由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制铁企业,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还出口到日本、美国、泰国等地,被西方人视“中国觉醒”的标志。“中国觉醒”的主要含义应是A.洋务派开始在实践上向西方学习B.政府意识到发展工业的必要性C.在民族土壤中植入工业文明的因素D.发展工业与抵制外来侵略并举【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所谓的“中国觉醒”其实是洋务运动所发起的一系列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活动,汉阳铁厂只是一个缩影,通过自身的发展达到了工业化的初步过程,C选项正确。A选项只是体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没有体现学习带来的影响,排除;洋务运动是由少数地方实力派官员推动的,遭到顽固派的强烈反对,而且政府对洋务运动的支持有限,没有意识到发展工业的必要性,排除B;D选项错误,这种觉醒没有体现出抵制外来侵略。所以选C6.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载:“臣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亿定宪法,同受治焉。”这反映了康有为认为A.应建立三权分立共和制B.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C.君主拥有至高无上权力D.议会与君主是国家根本【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康有为并不主张建立三权分立共和制,康有为也不认为君主拥有至高无上权力,康有为是主张君主立宪制度,议会是国家的根本,君主不是国家的根本,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议会制定宪法来约束君主的权力是康有为的核心主张,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家•康有为、梁启超•康有为的思想【名师点睛】解答历史选择题,最基本的就是审清题目,这是解题的关键。尤其是题目中的限定词语,不仅规定了试题的属性,也规定了试题具体的解答要求。因而,准确把握题目中的限定词语,明确题目的时间、内容和解答限定,进而以此为突破口,排除错误项,是得出正确选项的常用方法。7.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苗思施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其影响是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D.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一种全国性的舆论”“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这在外国公使看来,是“前所未有的”“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由材料可知这个事件是五四运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故C项正确;A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B项是国民革命的影响,排除;D项是解放战争的影响,排除。所以答案选C。学&科网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的影响8.1962年,诗人戈壁舟发表了《新北邝行》组诗,其中有:“彩霞里伊水似风舞,白云中洛河如龙腾,看茫茫绿树大海,排排烟囱森林,座座工厂似战舰成队,成队的战舰呵,开始了万里航程!”诗歌直接反映了当时A.人们环保的意识逐渐增强B.中国海军迅速发展壮大C.中国工业化取得二定成就D.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现实【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排排烟囱森林,座座工厂似战舰成队”可以看出,中国工业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排烟囱”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排除;材料中的“战舰”是比喻说法,并非真正的战舰,所以不能反映中国海军发展壮大的事实,排除B项;诗歌创作可以有夸张,但还是来源于现实的,排除D项。9.“罗马法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迫的原则,这种高级而普遍的‘自然的’法则,或者叫做‘自然法,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材料主要反映出A.罗马习惯法转化为成文法的必然性B.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的必然性C.罗马法衰落、自然法兴起的必然性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形成的必然性【答案】B【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自然法的重要性,他认为自然法是“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因此强调了法律应该具有普适性,所以论证了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的必然性。A选项错误,这种自然法未必是成文的,这里强调的是一种法律的受用范围;C选项错误,罗马法与自然法无对立关系;D选项属于无关项,材料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无关。点睛:本题容易误选为A选项,因为题中提到了“习俗未必正确”。这只是材料的表层内容,我们从材料的后半段可以看出材料所要表达的实质内容“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强调的是普适性问题,也就是自然法的法则,因此可以排除A选项的干扰。10.租让制理论是列宁提出的一种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列宁说:“租让——这是同先进国家的资本主义的联合”,“这是同先进国家中的先进财政资本的经济合作、联合、合同”。列宁提出实行“租让制”的主要目的是A.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B.与西方国家友好往来C.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A点睛:解决本题的题眼是“列宁”“租让--这是同先进国家的资本主义的联合”,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是新经济政策,从新经济政策出发,逐一排除选项即可得出答案。11.下图是创作于1957年的时政漫画《祝君晚安》。画面上,三位“病人”躺在病床上,他们盖的被子上有“US大西洋集团”的字样,床头的小牌上写着”美国导弹基地”,他们的头上高悬着写有“US”字样的美国巨型导弹。对漫画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成立北大西洋集团对苏联进行核威慑B.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欧洲冷战对峙加剧C.美国大力发展核力量以扶植和控制西欧盟友D.北约集团内部对美国的冷战政策有所不满【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三位病人……被子上有北大西洋集团的字样”表明病人属于北约集团内部,材料中“头上高悬着写有US字样的美国巨型导弹”不是治病而可能要命,表明对美国的冷战政策有所不满,D项正确;材料中“三位病人躺在病床上,他们盖的被子上有北大西洋集团的字样”表明病人不是苏联,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集团,与“1957年的时政”不符,排除A;材料中只有“北大西洋集团”,没有涉及两大阵营,B项错误;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扶植和控制西欧盟友,C项错误。所以选D。学&科网12.下面是反映美国某一历史时期国民生产总值(GDP)消费价格指数(CPI)和财政赤字情况的三张图表,据此综合判断符合这一历史时期的经济活动实践是A.罗斯福政府的“新政”B.尼克松政府的经济政策C.里根政府的经济政策D.克林顿政府的新经济【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国民生产总值(GDP)数据由负数变为正数并持续上升,说明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由14下降到维持4左右,说明物价下降、通货紧缩;财政赤字说明政府支持在增大;故这一历史时期的经济活动实践是因为里根时期实行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促进经济的恢复,C正确。罗斯福通过干预经济导致物价回升与图示“消费价格指数”不符,排除A项。尼克松时期美国经济陷入滞涨阶段,与国民生产总值(GDP)数据不符,排除B项。在继承里根统治成果的基础上,克林顿时期实行新经济经济飞速发展,与国民生产总值(GDP)数据不符,排除D项。所以选C点睛:解决本题首先弄清图示的意思,如“国民生产总值(GDP)”“消费价格指数(CPI)”“财政赤字情况”的深层含义。联系所学知识逐一把选项的内容套入图示进行理解即可得出答案。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先秦时期,儒法两家虽共同认识到了官吏在治国中的重要地位,但在选官层面上却表砚出较大的差异。如荀子所说:“虽王公大人之于孙也,不能城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御相士大夫。”法家则认为,个人素质、个人喜怒等因素都是主观任意的,靠不住的,严明的刑罚会使官史望而生畏,官吏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听命于君主,在官与官之间用“刑无等级”产格约束,使官吏无任何非分之想,以“刑治”达“吏治”。一一摘编自龙昶等《中国古代吏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材料二龚自珍基于朝廷“而凡满洲、汉人之仕宜者,大低由其始宦之日,凡三十五年而至一品,极速者亦三十年”的现实,发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声。魏源认为要巩固封建统治校序,关键在于要用“贤能之士”,用人应以“德”、“才”为标准。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出,“变法”必须“变人”,变人必须改革“官制”。章太炎要求“在官者,非有过失罪状,为法吏所报当者,总统不得以意降调……总统与百官行政有过,及溺职受赇(贿)诸罪,人人得诉于法史,法吏征之、逮之而治之”。一一摘编自阎青义《论近代思想家的整伤吏治思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法两家吏治观的差异,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吏治观形成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二中思想家们整饬吏治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评价。【答案】(1)差异:儒家尚贤、重徳,以礼治国,人治色彩明显;法家重视军功与才能,主张以法治史,严刑峻法。时代背景:政治上,社会大变革,宗法制崩溃,世卿世禄制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经济上,生产力水平提高,诸侯国经济发展;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士阶层崛起,诸侯国为富国强兵,争霸天下,广纳人才。(2)主张:摒弃凭资历用人的官吏升迁制度;重徳才,任人唯贤;改革选官用人制度;强调法治,依法行政。总体评价:思想家们提出多种整饬吏治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反映了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适应了时代潮流;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分别评价:龚自珍、魏源的主张冲击了封建官僚用人制度,但并未超出封建道德的规范;梁启超、章太炎对封建官制的批判和对法治的诉求,反映了资产阶级不同派别参政的要求,对后世具有启迪作用,但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其主张和愿望无法实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说明: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同等赋分。)【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从材料来看,儒家认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也就是说儒家重视的是道德和礼义,不强调等级与身份。而法家则注重的是“官吏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听命于君主”,主张以法治史,严刑峻法。产生这种观念的时代背景可以从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来分析,得出相应结论。(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回答本题可以从每个人的主张来分析,首先龚自珍的主张是“不拘一格降人才”;魏源的主张是用“贤能之士”,用人应以“德”、“才”为标准;梁启超的观点是改革“官制”;章太炎要求人人得诉于法吏。对这些观点的评价我们首先要给予肯定,符合时代的要求,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阶级局限和时代局限,一分为二的看待他们的观点,这样才能客观的评价。点睛:在评价历史人物及其观点的时候要格外注意一点——一分为二。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要知人论世,所以要根据具体事件来评判历史人物,人无完人,一定一分为二的看待,不能一棒子打死。本题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需要学生从两个方面评价近代仁人志士对教育改革的观点,既要肯定也要提出他们的局限性。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各地区各民族的交往由少到多,其认知也在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种看法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西方人眼里的中国形象【答案】示例一近代:认为近代中国野蛮落后是片面的,有故意丑化之嫌。近代中国,统治者固然愚昧腐朽,政治经济落后,但中国人民是勇于反抗外国侵略,也顺应潮流追求进步的:太平天国、义和团、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都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洋务运动、清末新政、“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都推进了中国经济的工业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则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进程。西方人丑化中国,是长期以来“西方中心”论的产物,也是美化其对华侵略的需要。示例二当代:看到了中国的崛起,但冷战思维明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大国地位进一步确立,在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被中国赶超的现实,某些西方国家为遏制中国,或渲染中国威胁论,挑唆周边国家与中国对立,或宣扬中国崩溃论,唱衰中国,企图制造中国内乱,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西方人唱衰中国,是长期冷战思维的惯性影响,也是由于西方世界在中国崛起中国际份额下降带来的不满。(其它评述言之有理也可得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属于观点评析题,解答本题,要做到:一、要对材料所表述的史实进行准确归纳、概括,二、对提炼出来的相关观点,要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说明,做到有理有据,论证说明要充分;第三,论证说明的过程,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言之成文。学%科网如示例一:第一.根据近代西方人眼里的中国形象“泥足巨人、长袖子、抽鸦片、半野蛮、肮脏、懦弱、病夫”可概括观点为近代西方人认为近代中国野蛮落后是片面的,有丑化中国之嫌。第二.结合所学相关史实从两方面(落后的表现、追求进步的表现)进行论证说明。近代中国,清王朝统治的晚期,封建制度走向没落,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追求进步如:太平天国、义和团、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都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洋务运动、清末新政、“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都推进了中国经济的工业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则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进程。第三.综上所述,西方人丑化中国的观点是片面,目的是为其侵略扩张服务。如示例二:第一.根据当代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北京奥运、神十飞天、亚投行、人民币入篮、中国威胁、中国崩溃论”可概括观点为当代西方人看到了中国的崛起,但别具用心,具有冷战思维。第二.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长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面对突飞猛进的中国,西方国家恐惧,肆意制造言论(如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诋毁中国,危机中国安全,挑起世界争端,面对西方这一行径,我们要居安思危,高度警惕。第三.综上所述,西方人唱衰中国,是长期冷战思维的惯性影响,也是由于西方世界在中国崛起中国际份额下降带来的不满。整体分析:本题属于观点论证题,主要是通过理解材料“西方人眼里的(近现代)中国形象”,提炼其中一种观点,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论证观点。本题对学生要求较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难度。尤其注意,在分析观点时,一定注意有理有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无论在古代希腊还是现代西方,公投都是一种常见的民主形式。公投即由人民自己做决断,或者说暂时悬置议员或行政首脑们做决定的权力,它就是一种人民直接行使主权的方式。可藉以解决重大的政治和道德争议,从而避免棘手问题在议会里久议不决;可借以鼓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意志的形成,提高其参政水平和政治责任感。公投虽然一人一票,单投票议题往往被设置为简单化的“是”或者“不是”,而且以多数人意志为转移,成为一种“排除了少数权利的、地地道道的多数统治”的制度。在这种民主形式中,是否能看到实实在在的人民?作为一种“纯悴的零和决策机制”,从理论上讲,公投可以否决多达49.99%的投票人口的政治意志,将其排除在人民之外。公投也可能意味着眼下一代人为了暂时的好处而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因为有长远眼光者终究是少数。公投还往往成为政客们追求私利推卸政治责任的手段。——摘编自阮炜《英国脱欧与民主政治》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公投的基本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公投这一民主形式。【答案】(1)特点:人民直接行使主权;少数服从多数;选项彼此对立,民主选择形式单一。(2)评析:积极:直接民主效率高;民主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新型粉煤灰混凝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多功能采暖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4至2030年中国SB十二直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偏式挂头不锈钢喉箍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讲师版
- 仓库内人员流动管理计划
- 出国打工合同
- 动漫行业月度个人工作计划
- 报停启用供用电协议书范本
- 提请法院裁定变价方案
- 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 医院拍摄视频方案
- 小型服装厂应急预案范文
- 消防报警设备合同
- 提升初中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探析
- 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2023-2024学年北京朝阳区高三(上)期中地理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新海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 完整版八、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 分析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