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居民健康卡与金融应用结合_第1页
如何实现居民健康卡与金融应用结合_第2页
如何实现居民健康卡与金融应用结合_第3页
如何实现居民健康卡与金融应用结合_第4页
如何实现居民健康卡与金融应用结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实现居民健康卡与金融应用结合第一页,共25页。政策解读•

2013-7-12国务院常务会议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教育、医疗优质资源共享,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加快就业信息全国联网。推进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完善医疗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推广远程医疗和健康管理、医疗咨询、预约诊疗服务。2landProprietary第二页,共25页。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促进卫生信息化发展• 2012-3-1

河南、佛山、锦州、鄂尔多斯四地实现健康卡首发• 已有15个省市、14家大型医院正在推进居民健康卡试点建设,已有多个省市和医院实现发卡,社会反响热烈•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下一步将切实做好“信息惠民工程”—居民健康卡试点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坚持“统筹规划、重点突破,以用促发,以发促用”的原则,通过卡发放应用机制改革创新,发挥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作用,以新农合参合农民、新生儿(儿童)、职业病高危人群、无偿献血者和大型医疗机构为突破口,加快发行使用居民健康卡,助力医改,惠及百姓。摘自卫计委网站3landProprietary第三页,共25页。民生热点分析:看病难•就诊流程复杂•

挂号、检查、取药、付费,楼上、楼下,多次排队•

医生忙不过来•

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

大医院盲目扩张•

医患都依赖新技术重复检查•

医患缺少语言沟通和人文关怀,4landProprietary第四页,共25页。医疗信息化能够解决哪些问题?•

与金融应用结合,电•互联网、预约挂号现金预授权功能子机、电话等多种形式•流程改造,分类管理预约挂号先诊疗,后付费•

依托互联网,远程医疗、专家会诊,有效减轻大型医院压力•

充分利用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实现医疗资源有效共享社区卫生远程服务诊疗记录共享5landProprietary第五页,共25页。居民健康卡解决方案—预约挂号• 使用居民健康卡,多种预约挂号方式J 电话,互联网,手机客户端,银行HATM访问医院的预约挂号平台J 在医院的取号机上打印挂号单,得到预约信息后进行分诊• 流程改造、分类管理J 医院后台系统根据患者信息按初诊、复诊,简单或复杂治疗安排不同的医生处理• 杜绝黄牛“倒号”J 健康卡实名挂号,避免“一人多号”,杜绝黄牛“倒号”,净化社会环境6landProprietary第六页,共25页。居民健康卡解决方案—先诊疗、后付费• 居民健康卡加载金融应用• PBOC3.0电子现金扩展应用—预授权功能J 居民健康卡挂号,启用电子现金预授权J 持居民健康卡完成诊疗、检查、化验、输液、药费等核算J 一次持卡结算,预授权完成,省却多次往返奔波• 给医患双方提供便利J 先诊疗,后付费,彻底杜绝逃费J 电子现金限额1,000元,无需现金存取操作7landProprietary第七页,共25页。居民健康卡解决方案—诊疗记录共享• 居民健康卡是卫生信息化整体框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联结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国家、省、地市三级信息平台,实现跨业务系统、跨机构、跨地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以及开展协同服务8landProprietary第八页,共25页。居民健康卡解决方案—社区卫生远程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二三级医院可进行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卫生监管部门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可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业务管理与技术指导,病人健康档案实时更新于健康档案与区域平台上,实现社区卫生机构的全程健康服务• 远程医疗协作,使用居民健康卡在社区进行诊疗,开检查化验单后出具报告,后将报告结果存入健康卡,由社区诊疗机构完成初步诊断后,上级医院再进行复核9landProprietary第九页,共25页。金融健康卡解决方案居民健康卡+银行磁条双芯片复合卡:健康卡+金融卡双界面卡:居民健康卡加载金融应用·居民健康卡功能采用非接CPU芯片实现·磁条方式实现金融功能·居民健康卡功能采用非接CPU芯片实现·金融功能采用接触式芯片· 居民健康卡与金融应用共置于同一个芯片,密钥管理体系相互独立。· 金融应用根据银行业务的需要可以非接,也可以接触方式工作。· 采用硬掩膜技术,两种应用分别具有独立的命令管理模块、文件管理模块和安全管理模块,通过防火墙机制相互独立,互不影响。10landProprietary第十页,共25页。居民健康卡个人互联网终端•

解决居民健康卡推广的主要问题J 远程个人身份认证J 在线实现预约挂号、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查询J 金融-健康卡的电子现金圈存•

定位于社区或个人用户使用•有OLED+16键盘•

可通过USB/音频接口连接到互联网•

可扩展支持二代网银、动态口令卡功能11landProprietary第十一页,共25页。居民健康卡个人互联网交易终端(手机版)12landProprietary第十二页,共25页。华虹居民健康卡芯片系列芯片型号类型应用SHC1302FL非接触48kNative卡非接触金融IC卡金融健康卡SHC1302F双界面48kNative卡双界面金融IC卡金融健康卡、金融社保SHC1302N双界面144k Java卡双界面Java金融IC卡金融,支持多行业应用双界面Java金融IC卡金融-支持多行业应用

完成银联芯片安全检测SHC1302A双界面40k

Java卡双界面Java金融IC卡SHC1302M双界面80k Java卡金融-支持多行业应用正在海外EAL4+安全检测13landProprietary第十三页,共25页。华虹居民健康卡芯片特点• 具有自主密码算法的高安全CPU卡芯片-SHC1302• 关键创新点。

首家采用通过国外 CCEAL4+认证的32位CPU核平台,支持JAVA和

应用扩展。

抗旁路攻击的高速PKI协处理器,硬件直接支持2048bit大数运算,支持SM2算法。支持多种不同应用,满足应用数据隔离、高安全管理的COS设计产品可靠性• 支持多应用扩展48kbytes

EE 数据空间。通过银行卡检测中心“借贷记(支持小额支付)”、“非接q-pboc”、“非接q-pboc扩展应用”检测,其中“非接q-pboc扩展应用”

的预授权功能可实现“先看病后付费”14landProprietary第十四页,共25页。居民健康卡项目河南省居民健康卡项目2011年末河南省政府采购招标,前三名中标卡商均采用华虹芯片;2012年3月1日,加载华虹芯片的河南健康卡项目实现全国首发,这是至今为止全国唯一的省级试点项目,预计发行7600万张卡片;2013年初,华虹芯片制卡的双界面金融-健康卡在河南建行实现批量发卡同时河南农行、中行、交行均完成了应用测试,陆续批量发卡15landProprietary第十五页,共25页。芯片安全测试• 通过国内EAL4+认证• 华虹与银行卡检测中心开展芯片安全检测技术联合攻关。• 首批通过银行卡检测中心芯片安全测试• 首批获得银联标识产品企业资质认证办公室颁发的《银联卡芯片产品安全认证证书》16landProprietary第十六页,共25页。海外安全测试• 华虹双界面芯片海外CC安全技术认证·荷兰BRIGHTSIGHT,在欧洲属于一流的CC安全评估实验室·

完成CCEAL4+穿透性实验预测试·

确认芯片满足欧洲CC EAL4+

认证要求,预计今年Q3可获得CC

EAL4+证书sertit.no/product/44/tit.no/product/44/17landProprietary第十七页,共25页。商密型号证书18landProprietary第十八页,共25页。银行卡检测中心证书“PBOC2.0借贷记(支持小额支付)qPBOC非接触支付19landProprietary第十九页,共25页。银行卡检测中心证书国内第1家获得q扩展证书的芯片商20landProprietary第二十页,共25页。卫生部备案证书21landProprietary第二十一页,共25页。健康卡应用检测报告芯片检测证书COS检测证书22landProprietary第二十二页,共25页。公司概况•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级子公司,国家909工程的核心设计企业• 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智能卡与信息安全芯片解决方案供应商• 连续11年蝉联中国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业务遍及国内,并远销埃及、印度、印尼、伊朗、韩国、缅甸、尼泊尔、越南、尼日利亚、新加坡、澳大利亚、卢森堡、德国、俄罗斯等国二华虹设计(上海)概况:成立日:

1998年12月注册资本:1.5417亿元员工总数(2011年):26023landProprietary第二十三页,共25页。应用网上银行移动支付金融/支付金融银行卡金融/支付电信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