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分析报告_第1页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分析报告_第2页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分析报告_第3页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分析报告_第4页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提升标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全面谋划和参与国际标准化战略、政策和规则的制定修改,提升我国对国际汽车标准化活动的贡献度和影响力。帮助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汽车标准化活动,提升企业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吸纳各方力量,加强中国汽车标准外文版翻译出版工作,培育、发展和推动我国优势、特色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服务我国汽车企业和产业走出去。积极发挥标准化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服务支撑作用,促进沿线国家在汽车政策、法规与标准方面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汽车行业产品开发共性基础数据库体系。在鼓励现有数据库加快发展的同时,面向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产品正向开发的需求,集中行业力量,搭建一个权威的、网络化的汽车行业产品开发共性基础数据库平台,推动成立基础数据库开发与应用联盟。形成从基础制造工艺材料数据至整车性能数据、从工程开发数据到测试检验数据的多层级多类别共性基础数据库体系,为汽车行业产品正向开发提供全面的大数据支撑。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格局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容量巨大,零部件企业数量众多,规模普遍较小,总体呈现小而散的市场格局。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强国之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研究》,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10万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为1.47万家。汽车冲压件种类繁多,市场空间较大,但是市场相对分散,行业集中度较低。从市场格局来看,主要分为三类企业:第一类为国外汽车巨头在国内的合资企业,其生产技术较为先进,居于早期市场龙头地位;第二类为以华达科技、联明股份、常青股份等为代表的国内大型民营冲压件生产企业,其已形成一定规模,具有自主模具设计制造能力和成本竞争力;第三类为数量众多的中小型冲压件厂商,其研发能力、生产技术等较弱,模具开发能力不足,效益较低。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一)汽车零部件行业采购全球化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汽车行汽车零部件行业技术高新化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正积极推动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速了汽车行业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突破。1、汽车零部件行业新能源化受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行业快速发展的推动,对核心零部件的需求也将迎来高速发展期,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电力电池和燃料电池核心部件等方面进行研发和投入,致力于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2、汽车零部件行业轻量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汽车轻量化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对汽车零部件生产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轻量材料或高强度钢材料成为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工艺的发展方向。高强度钢具有强度高、塑性、韧性较好、安全性高、成本较低等优点,较普通钢材能很大程度减轻车身重量,在汽车冲压零部件中所占比例正大幅上升。铝、镁合金等轻量化材料也在汽车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其中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抗腐蚀性强、导热性较好的特点,能够较好的应用在汽车发动机气缸盖、热交换器中;镁合金则具有优异的散热性和抗震性,主要应用在方向盘、轴承、安全气囊底座中。3、汽车零部件行业电子化,智能化为满足人们对汽车安全性、操作便利性、娱乐性日益提高的需求,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正在向电子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汽车创造高附加值拓展了空间。目前,汽车电子技术被广泛运用在汽车的发动机、底盘、车身控制和故障诊断以及音响、通讯、导航、自动驾驶等方面,保障整车安全性能的同时提高人们在路途中驾驶的乐趣。未来,汽车将完成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转换,进一步促进汽车产业、信息产业的有机结合。进入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壁垒(一)汽车零部件行业技术壁垒汽车零部件行业涉及到工业设计、材料科学、冲压机械加工技术、产品检测等一系列跨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只有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先进的设备资源的企业,才能够通过层层考验成为整车制造商的合格供应商。此外,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汽车研发周期逐渐缩短,新产品开发速度加快,整车制造商往往要求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具备独立的产品研发和模具开发能力,甚至具备同步开发的能力。技术实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建立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较强的新技术应用能力和快速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从而具备优秀的自主研发能力和相应的工装设计开发能力,满足整车制造商同步开发的模式要求。这对行业新进入企业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二)汽车零部件行业认证和评审壁垒要成为全球范围内合格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行业必须要通过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为减少汽车供应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利于汽车企业全球采购战略的实施,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IATF)以及ISO/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委员会及其分委员会的代表在以ISO900版质量体系的基础上结合QS-9000(美国)、VDA6.1(德国)、EAQF(法国)94和AVSQ(意大利)95等质量体系的要求制定了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已成为全球范围主要整车制造商以及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选择配套供应商的公认质量标准。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及产品质量等多个环节提出了较高要求,取得认证耗用的周期长、面临的难度大,这对于拟进入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此外,各大整车制造商还实行严格的供应商评审体系,对供应商的研发技术能力、质量控制能力、生产组织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及信息技术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审,此过程一般需要1-2年。只有通过评审的企业才能进入各大整车制造商的合格供应商名录。严格、复杂的评审标准和漫长的评审过程是进入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一大壁垒。(三)汽车零部件行业先发壁垒汽车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制造商供销关系的建立具有时间长、要求高、程序复杂等特点。但汽车零部件企业成为合格供应商并通过持续稳定的质量管理和良好的售后服务获得整车制造商认可后,双方合作又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整车制造商在后期供应商选择的过程中为降低生产不确定性,也会优先选择先发供应商。新进入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进入已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并对现有的零部件配套企业构成威胁,这构成了对新进入者的先发壁垒。(四)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壁垒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典型的规模效益特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只有当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固定资产利用率提高后,边际生产成本才能下降,规模效益逐步显现。同时,由于供应商认证考核过程时间较长,新进入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规模化生产水平,单位成本不能快速下降,对企业的盈利形成不利影响,这对新进入企业构成重要障碍,形成了较高的壁垒。(五)汽车零部件行业资金壁垒汽车零部件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为满足整车制造商对生产规模、加工水平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的较高要求,零部件企业需要大量购置厂房、高端机器设备及精密检测设备;同时,汽车零部件企业为满足整车制造商同步开发、及时供货的要求并降低运输成本,需要在重要客户所在区域就近设立生产基地;此外,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零部件供应商需持续重视研发投入,以满足下游产品更新对技术提出的更高要求。以上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新进入的企业形成资金壁垒。(六)汽车零部件行业管理壁垒在整车制造不断推出新车型的趋势下,汽车零部件制造呈现出种类繁多、供货量大、质量要求高等特征。在此背景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到销售越来越需要精细化管理。只有通过良好、持续的系统化管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供货的持续性,并发挥规模优势,控制生产成本,获取竞争优势。先进的管理模式、较高的管理水平来自于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积累,行业新进入者通常情况下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高效的管理团队和有序的管理机制,从而形成一定的行业进入壁垒。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现代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四大部分构成。发动机的作用是使燃料燃烧而发出动力,一般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启动系统等部分组成;底盘的作用是支承、安装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车身整体由车身壳体(白车身)、车门、车窗、车前钣制件、车身内外装饰件和车身附件、座椅以及通风、暖气、冷气、空气调节装置等组成,主要作用是保护乘员,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条件,保护他们免受汽车行驶时的振动、噪声,废气的侵袭以及外界恶劣气候的影响,构成良好的空气力学环境,同时车身上的一些结构措施和设备还有助于安全行车和减轻事故;电气设备包括电源组、发动机启动系统和点火系统、汽车照明和信号装置、仪表、导航系统、电视、音响、电话等电子设备、微处理机、计算机及各种人工智能的操作装置等。以上各大系统通过汽车零部件的有效组合实现汽车的基本功能。汽车零部件(partandcomponent)是指机动车辆及车身的各种零配件,一辆汽车一般由上万件零部件组成。基本概念包括总成、分总成、子总成、单元体、零件。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汽车整车制造企业需要众多零部件生产企业提供配套产品。在成熟的汽车产业链体系下,整车厂商负责车型开发设计、整车组装和终端品牌经营,零部件企业负责零部件的模块化、系统化开发、设计和制造,其供应链条为零件→组件→部件→系统→总成。基于汽车零部件行业复杂性、高质量、专业化的生产特点,汽车零部件行业逐步形成金字塔式的多层级供应商体系结构,其中,一级供应商直接为整车厂商供应产品,双方之间往往具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地位比较稳定;二级供应商通过一级供应商向整车厂商供应配套产品,依此类推,随着所处金字塔层级的降低,产业进入壁垒和技术要求也相应降低,市场竞争也就越激烈。此外,在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过程中,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通常会将部分工艺相对简单、设备投入产出比较低、产能有限的工序交由外协加工厂进行加工或直接采购,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汽车零部件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基于汽车冲压零部件产品定制化的生产特点,零部件企业根据下游客户整车制造商的定制要求同步进行模具开发、制定工艺路线并组织生产,因此汽车冲压零部件行业通常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经营模式,即供应商在获得整车制造商资格认证后,根据整车制造商的订单来安排和组织生产。在这种经营模式下,整车制造商与汽车冲压零部件生产企业关系紧密,汽车冲压零部件厂商会在新车型开发初期就介入,与整车同步开发、生产相关零部件,以保证零部件能与整车同步推出,同步升级。这种直接合作模式凸显了冲压零部件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效应,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在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带动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产业链协同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2017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快速增长,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011年的19,778.91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8,800.3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89%。2018年,受汽车行业整体市场变动的影响,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出现下滑。2019年、2020年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有所增加,2020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310.65亿元,较2019年增长1.55%,行业重新进入上升通道。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恢复正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大幅增长。汽车行业的回暖也给相关零部件企业带来了大量订单,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加,202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667.65亿元,较2020年增长12.00%。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表明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研发技术、管理能力、生产水平等实力的整体提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报告(2019~2020)》,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已经超过3万亿元,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值比上整车产值1:1的比例远低于汽车产业链成熟国家1.7:1的比例,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市场空间巨大。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工业的配套行业,其发展与汽车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汽车工业发展初期,汽车零部件生产主要为汽车整车制造的附属产业,由汽车整车厂的下属部门完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企业内各生产环节之间得以解绑,通用、福特、丰田等国际大型汽车整车制造商出于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将旗下零部件制造企业向外剥离,自身专注整车项目的研发和销售等高附加值生产环节,由纵向一体化模式转向专业化生产模式,汽车零部件企业由此迈向独立化、专业化发展。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价值链的进一步细化,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生产的重要环节,在整车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介入程度越来越深,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间基于市场形成的配套供应关系逐渐成熟,大大推动了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汽车零部件采购的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在汽车零部件产业国际化布局中,欧美国家重点在技术平台、芯片、精密加工部件等领域凸显优势,日韩在集成电路、光学仪器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中国多在电池、电机、电气设备、车身内外饰件、冲压零部件等领域具有竞争力。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基本集中在北美、欧洲及日本等区域,这些企业规模大(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美元)、技术力量雄厚、资本实力充足,引导世界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方向,如德国的博世、大陆、采埃孚、巴斯夫,日本的电装、爱信精机、矢崎,加拿大的麦格纳,韩国的现代摩比斯,美国的李尔,法国的法雷奥、佛吉亚等。根据《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News)2022年发布的《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美国、日本、德国分别有21家、22家、18家企业入围。在细分领域上,各巨头之间形成差异化竞争,如变速器领域的采埃孚、爱信精机、加特可(JATCO)株式会社,汽车底盘领域的本特勒,汽车制动系统领域的博世、大陆,以及汽车座椅领域的李尔、佛吉亚,均在各自专业领域内占据垄断地位。建立功能齐备、机制灵活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完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部件系统整车测试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燃料电池发动机、车载氢系统等核心系统的测评体系,重点构建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性能测评体系,推动燃料电池汽车专用检测平台建设。着力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体系,结合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与应用的特有环境,开展行业合作研究项目,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景库、检测工具链、测试方法、评价标准四位一体的测评体系。共建共享汽车行业产品开发共性基础数据库体系。在鼓励现有数据库加快发展的同时,面向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产品正向开发的需求,集中行业力量,搭建一个权威的、网络化的汽车行业产品开发共性基础数据库平台,推动成立基础数据库开发与应用联盟。形成从基础制造工艺材料数据至整车性能数据、从工程开发数据到测试检验数据的多层级多类别共性基础数据库体系,为汽车行业产品正向开发提供全面的大数据支撑。打造汽车行业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服务平台。发挥汽车行业知识产权组织平台优势,联合行业优势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加强高价值专利的培育和应用。开展汽车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研究,推进高价值知识产权的筛选和运营。推动汽车行业知识产权运营,盘活知识产权资产,打造集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融资及产业化等服务于一体的汽车行业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服务平台,为汽车产业创新营造良好知识产权环境。以《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为契机,依托汽车行业组织和相关机构,推动汽车产业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充分整合已有科研资源,探索市场化的共享机制和模式,加大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基础性、智力型支撑。运用互联网手段,把握开放式、网络化、非线性创新范式的新特征,为行业技术需求和潜在技术供应企业及研究人员形成匹配,推动建立汽车行业技术转移体系和汽车行业技术市场,推动汽车相关科技成果的扩散、流动、共享和应用。建立中国汽车创新理事会,增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咨询能力凝聚行业专业力量打造汽车领域高端智库。面向汽车强国建设对顶层设计和战略咨询的需求,联合跨行业、跨学科、跨领域的专业力量,官产学研共同参与,联合组建中国汽车创新理事会。理事会主要任务包括汽车创新战略高端研究与咨询,开展自下而上的国家汽车创新项目立项方向建议和重大项目评估,促进汽车技术与相关产业的跨产业、跨学科、跨领域的系统融合发展,积极推动汽车产业体制机制改革。联合相关国家高端智库,按照小实体、大联合、网络化的模式,联合推动中国汽车工程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建设,增强战略研究能力和智库实体化建设,为汽车创新理事会研究决策提供支撑。依托中国汽车创新理事会,做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含智能网联汽车)的持续研究、定期发布和年度评估工作。进一步提升技术路线图的国际影响力,借鉴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图等国际经验,吸纳国际相关机构和专家,共同研究编制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打造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交流平台,引领汽车技术和标准走向,提升国际话语权。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汽车零部件行业对汽车行业的依存度较高,市场需求主要受整车配套、汽车售后维修市场等需求推动。汽车行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已趋于饱和,但发展中国家由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提升,汽车产业发展较快。近二十年来,我国汽车消费的市场需求也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趋势。近些年受宏观经济增速回落、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带来消费信心不足、中美贸易摩擦及新冠疫情等综合因素影响,汽车产销量整体下滑。国家已经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扶持汽车产业发展,汽车行业总体逐步恢复。从千人保有量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数据来看,中国汽车行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