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蚕丝绸文化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大学_第1页
中国蚕丝绸文化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大学_第2页
中国蚕丝绸文化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大学_第3页
中国蚕丝绸文化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大学_第4页
中国蚕丝绸文化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测试《幽风·七月》出于《诗经》,是描写幽地人民从事丝绸生产的诗篇。

A:对

B:错

答案:A《考工记》是战国时期秦国一部记载官手工业生产的典籍。

A:对

B:错

答案:B在商代有学者认为,()与金(青铜)、玉一样,都是专门的礼用材料。

A:银

B:铁

C:帛

D:棉

答案:C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文物数量众多,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丝绸服饰是()。

A:丝绵袍

B:素纱单衣

C:杯文罗

D:长寿绣

答案:B南宋时期开始,一直被称为丝绸之府的是()。

A:四川、江苏和浙江

B:苏南和上海

C:苏南和浙北

D:江苏和浙江

答案:C浙江湖州钱山漾史前遗址因出土了丝线、丝带、绢片等而被称为“世界丝绸之源”。

A:错

B:对

答案:B印刷术的发明直接与丝绸凸版印花有关,马王堆汉墓中印花丝织品,比唐代雕版印刷早近千年。

A:对

B:错

答案:A绒是我国丝织品一大门类,而丝绒技术是从印度传入的。

A:错

B:对

答案:A所谓“江南三织造”,是指()设在地方的官营织造机构。

A:清代

B:北宋

C:明代

D:南宋

答案:A我国最早的丝绸印花织物——印花敷彩纱,出自()。

A:新疆阿斯塔那古墓

B:西安法门寺地宫

C:敦煌藏经洞

D:马王堆汉墓

答案:D第二章测试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宛发现了中国的蜀布和邛竹杖。

A:错

B:对

答案:A“丝绸之路”这个名字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的?

A:错

B:对

答案:B第一个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学者是李希霍芬。

A:错

B:对

答案:A海上丝绸之路比陆上丝绸之路历史更悠久。

A:对

B:错

答案:A唐玄奘西行取经途径高昌国,国王麹文泰资助给他往返二十年路费,包括()。

A:法服三十套,配饰数十件,黄金一百两,银钱三万,绫和绢等丝织物五百匹

B:法服三十套,银钱三万,绫和绢等丝织物

C:配饰数十件,黄金一百两

D:法服三十套,银钱三万,黄金一百两

答案:A今天,新疆哪个地方有“丝路绢都”美称?

A:吐鲁番

B:和田

C:瞿萨旦那

D:乌鲁木齐

答案:B蚕桑技术是传丝公主传到西方吗。

A:对

B:错

答案:B世界上最早对中国的称呼是什么?()。

A:Cina

B:Khitan

C:China

D:Seres

答案:D利玛窦是在清朝时期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

A:对

B:错

答案:B在2000年前,欧洲人对丝绸就已经有很深的了解了。

A:错

B:对

答案:A第三章测试“锦”和“绣”,其实是同一种丝织技艺。

A:对

B:错

答案:B“蚕卜”是正月十五制作和食用蚕茧形状带馅馒头,预示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A:对

B:错

答案:A“总”字在造字时,和一种古代的仪式有关。请问是以下哪个仪式?

A:祭祀

B:冠礼

C:入学

D:登基加冕

答案:B苏轼的《浣溪沙》五首词描述的是()。

A:织绸制衣的过程

B:城镇丝绸市场的繁荣

C:农村桑麻纺绩耕种的情景

D:农村秋收繁忙的景象

答案:C曹雪芹出生江南三织造中的哪个织造?()。

A:江宁织造

B:杭州织造

C:皇家织造

D:苏州织造

答案:A《诗经》中的《氓》不仅描写蚕桑生产活动,而且还诉说了一位女性从恋爱、成亲到最终被抛弃的过程,是一篇颇具文学色彩的作品。

A:错

B:对

答案:B汉魏乐府诗歌中采桑女秦罗敷的形象是整个古典文学中最为光采动人的女性形象之一。

A:错

B:对

答案:B茅盾的《春蚕》创作灵感,据称“来自报上的一则《浙东今年春蚕丰收,蚕农相继破产》消息。

A:错

B:对

答案:B贾母送给贾宝玉一件非常珍贵的孔雀裘,曹雪芹用了“金翠辉煌、碧彩闪灼”8个字来赞美。

A:错

B:对

答案:B清代专门负责给皇宫贵族生产丝绸的江南三织造,是指()。

A: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

B:南京织造、杭州织造、苏州织造

C:苏州织造、湖州织造、杭州织造

D:南京织造、江宁织造、苏州织造

答案:A第四章测试宋代传世名画《瑞鹤图》是公认的宋徽宗存世工笔写实类花鸟画的“御笔画”。

A:错

B:对

答案:B《说文解字》中,收录的篆文有9353字,其中含“纟”部的有()。

A:268字

B:208字

C:218字

D:228字

答案:C西周时期的宫廷舞有《大舞》和《小舞》两大类,主要用于祭祀、巫礼、宴享和教育等。

A:错

B:对

答案:B敦煌乐舞的生成和发展主要依靠西方不同民族的文化。

A:对

B:错

答案:B关于筝弦的演变过程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战国5弦;隋唐12、13弦;明清14、15弦;现代21弦

B:战国7弦;隋唐12、13弦;明清14、15弦;现代21弦

C:战国7弦;隋唐11、12弦;明清13、14弦;现代21弦

D:战国5弦;隋唐11、12弦;明清14、15弦;现代21弦

答案:A宋锦主要用于皇宫袍服衣着等,而没有用作书画卷轴类工艺装裱。

A:错

B:对

答案:A一般称为中国四大名绣的是()。

A:苏绣、粤绣、杭绣和汴绣

B:苏绣、蜀绣、杭绣和京绣

C:苏绣、蜀绣、粤绣和湘绣

D:苏绣、京绣、鲁绣和粤绣

答案:C王羲之书写《兰亭集序》时所用三绝:象管、鼠毫和茧纸,其中茧纸就是蚕吐丝直接形成的平板丝。

A:对

B:错

答案:A周昉的《挥扇仕女图》和《簪花仕女图》等,是唐代纸画的重要作品。

A:对

B:错

答案:B2008年西湖绸伞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错

B:对

答案:B第五章测试桑叶产量每亩最高可达()。

A:2000公斤

B:4000公斤

C:1000公斤

D:6000公斤

答案:B在《本草纲目》中有“汁煎代茗,能止消渴”;“灸熟煎饮,代茶止渴”等记载,因此,桑叶又称为“神仙草”。

A:对

B:错

答案:A吃桑果时手和嘴上会染紫色,是因为桑椹中含有叶绿素。

A:错

B:对

答案:A桑果成熟时的含糖量比较高,一般在()。

A:10-15%

B:15-20%

C:6-10%

D:5-6%

答案:A桑树的育苗一般只有通过种子繁殖。

A:错

B:对

答案:A中医认为桑椹味甘性寒,具有生津止渴、滋阴补血、明目安神的功效。

A:对

B:错

答案:A一般成熟桑叶的含水量大约为()。

A:60-65%

B:75-82%

C:50-55%

D:85-90%

答案:B1991年桑树被列为国家卫生部公布的第二批八种药食同源植物之一。

A:对

B:错

答案:A国家有关条例规定,桑叶不能作为功能性食品开发。

A:错

B:对

答案:A“桑基鱼塘”的生态链关系是()。

A:栽桑养蚕–蚕沙喂鱼–塘泥肥桑

B:蚕粪–养鱼–鱼塘–种桑

C:桑–鱼–蚕

D:桑–蚕–鱼

答案:A第六章测试家蚕在不同的地理、气象等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几大地理系统和几种生态类型。

A:二大地理系统和八种生态类型

B:四大地理系统和八种生态类型

C:三大地理系统和六种生态类型

D:四大地理系统和六种生态类型

答案:B桑叶诱食因子都是些挥发性物质,蚕通过触角上的嗅觉器官感知。

A:错

B:对

答案:B法国学者国伐利将家蚕微粒子病称之为“pebrine”,意为“胡椒病”。

A:错

B:对

答案:B白僵蚕是家蚕感染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诱发白僵病后而致死的干燥虫体,又名僵蚕,我国名贵的传统中药。

A:对

B:错

答案:A目前我国柞蚕茧生产产量最多的是哪个省()。

A:四川省

B:山东省

C:辽宁省

D:陕西省

答案:C我国的家蚕驯化及饲养至少发生在距今多少年以前。

A:7000年前

B:5000年以前

C:4100年以前

D:3000年以前

答案:B野桑蚕和我国现在饲养的家蚕都共同起源于中国古野蚕。

A:错

B:对

答案:B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不仅发明了冷杀菌法(如牛奶巴氏灭菌法),而且也研究出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

A:对

B:错

答案:A基因工程在家蚕上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应用:()、家蚕分子育种、家蚕基础理论研究。

A:克隆基因

B:家蚕生物反应器生产外源蛋白

C:研究家蚕抗性机理

D:提高家蚕生产能力

答案:B家蚕体重从刚孵化时到5龄盛食期,它体重约增加了()。

A:5000倍

B:10000倍

C:15000倍

D:2000倍

答案:B第七章测试碱对丝蛋白有显著水解作用,因此,洗涤丝绸服装时,可以用碱性洗衣液或洗衣粉。

A:对

B:错

答案:B蚕丝的强力很强,据拉力计算,每2.54cm2的丝束可负重30t,因此,蚕丝是制造降落伞的优良材料。

A:对

B:错

答案:A熟蚕吐丝结茧分为()四个阶段。

A:上爬阶段、滞留阶段、觅位阶段、吐丝阶段

B:觅位阶段、上爬阶段、滞留阶段、吐丝阶段

C:上爬阶段、觅位阶段、吐丝阶段、滞留阶段;

D:滞留阶段、觅位阶段、吐丝阶段、结茧阶段

答案:A组织再生需要有一个多孔支架用于支持细胞并使之增殖成组织。

A:对

B:错

答案:A下列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壳聚糖

B:丝蛋白

C:海藻酸钠

D:聚乙烯

答案:D方格蔟茧是采用稻草上蔟,茧层有蔟枝印痕的蚕茧。

A:错

B:对

答案:A蚕丝多孔性具有吸湿放湿控制机能,使人体皮肤处于感觉良好的状态。

A:对

B:错

答案:A蚕丝多孔吸附性强,染色性好,因此,丝绸色彩亮丽、美轮美奂。

A:对

B:错

答案:A蚕丝是蛋白质纤维,蚕丝中含有()以上动物蛋白以及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

A:93%

B:99%

C:97%

D:90%

答案:C丝素蛋白中含量最高的氨基酸是()。

A:甘氨酸

B:丙氨酸

C:丝氨酸

D:苏氨酸

答案:A第八章测试一般4A以上称为高品位生丝,可供出口,但出口欧洲的主要是6A级生丝。

A:对

B:错

答案:A生丝检验中20/22D规格生丝的基本等级是根据其哪些检验项目()的成绩来确定的。

A:纤度偏差、均匀二度、清洁、洁净

B:均匀二度、清洁、洁净、切断

C:纤度偏差、均匀二度、洁净、切断

D:清洁、洁净、切断、抱合

答案:A真丝绸是以真丝为原料生产的绸缎,是蚕丝加工成绸缎统称。

A:对

B:错

答案:A《新乐府》第31篇中的《缭绫》“缭绫缭绫何所以,不似罗绡与纨绮,—-”是唐代诗人()的作品。

A:苏东波

B:白居易

C:孟浩然

D:杜甫

答案:B中国丝绸的典型品种有()大类,()小类。

A:15个,25个

B:10个,20个

C:14个,30个

D:14个,27个

答案:C自动缫生产中丝条故障的排除也全部由机械来完成。

A:错

B:对

答案:A一根生丝一般是由()颗蚕茧缫制而成的?

A:9

B:5

C:7

D:3

答案:C湖州南浔辑里蚕丝,曾在1851年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上获得金奖,据说一根蚕丝可挂()铜钱。

A:3个

B:12个

C:8个

D:5个

答案:C彩绘木雕观音菩萨身上的衣着轻柔如水,不用丝绸也能展现出这样的质地。

A:错

B:对

答案:A绸是一种薄而软的丝织品,而缎是质地厚密有光泽的丝织物。

A:对

B:错

答案:A第九章测试龙袍“十二章纹”中的“黼”,为斧头形状,象征皇帝处理政务要光明磊落。

A:错

B:对

答案:A明朝的官补,为了以示区别,文官官补一般绣走兽,象征做事脚踏实地。

A:对

B:错

答案:B《洛神赋图》中的洛神凌波而来,显示出丝绸服饰独特的柔美和飘逸。

A:错

B:对

答案:B旗袍经过多年的修正与改良,已经成为一种能很好体现女性曲线美的服装。

A:错

B:对

答案:B深衣是汉服品类之一,是将上衣下裳分开裁剪,再缝合连为一体的长衣。深衣的上衣用()块面料缝合,下裳分成()片。

A:8;2

B:2;8

C:1;4

D:4;12

答案:D清代皇帝穿的衣服,可以分为礼服、吉服、便服。

A:对

B:错

答案:A皇帝穿的龙袍上一般有几条龙?

A:8条

B:9条

C:6条

D:10条

答案:B汉服以“束发右衽”识别汉人,而“被(披)发左衽”常指少数民族

A:对

B:错

答案:A宋美龄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时穿的旗袍选用黑色丝绒面料。

A:对

B:错

答案:A2014年北京APEC峰会新中装主要运用了()丝绸面料。

A:男款是宋锦,女款是团花织锦缎

B:男款是宋锦,女款是双宫缎

C:男款是织锦缎,女款是丝绒

D:男款是明锦,女款是双宫缎

答案:B第十章测试近几年我国用于制作蚕丝被的茧丝纤维约占总茧丝产量的10%~12%。

A:对

B:错

答案:A上世纪计划经济时代,我国茧丝绸曾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宗出口商品,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

A:错

B:对

答案:B由于杭嘉湖地区养蚕历史悠久,素有丝绸之府美誉,因此,浙江省把蚕桑丝绸作为传统经典产业。

A:错

B:对

答案:B世界上丝绸主要进口国和地区是日本、美国、德国、英国、瑞士和中东地区。

A:对

B:错

答案:A从世界丝绸贸易物流路径和贸易量看,以中国为主的亚洲是世界丝绸市场的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