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光明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音乐-光明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音乐-光明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音乐-光明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音乐-光明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鉴赏课《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光明行》教学设计【设计】菏泽市牡丹区二中【教学模块】第三单元第二节《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光明行》【设计思想】根据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鉴赏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代表人物、音乐作品和体裁。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新音乐”的风格特点,具备一定的音乐作品分析能力。3、情感目标:以积极的态度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情感,并引导学生懂得继承和弘扬我国音乐文化。【教学重点、难点】1、结合时代背景了解相关音乐文化,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活动,探究音乐在时代变迁中所起的作用。2、对20世纪上半叶我国出现的“新音乐”特征有一定认识,具备一定的音乐作品分析能力。【教学方法】采取欣赏与对比分析的方法,运用视听法、兴趣引入法、讨论法,师生互动从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总结。【教学过程】导入:教师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片段,让学生体验音乐情绪(凄凉、悲伤)。并让学生谈谈对二胡的印象。对比欣赏二胡曲《光明行》音乐片段说说音乐情绪有何不同(激昂、振奋)?及产生不同情绪的原因是什么(力度、速度、明亮的调性及顿弓等演奏技巧)?▲(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来激发学习兴趣并进一步了解二胡这件民族乐器。)教师:我国民族乐器二胡表现力非常丰富,它既可以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铺展开20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文化的画卷,共同了解和探讨《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光明行》。二、新课:1、二胡曲《光明行》(1)、引用名言“艺术是生活的表示,一个时代的艺术,就表示一个时代的生活”来介绍作者刘天华创作《光明行》的时代背景及他“改进和振兴国乐”的艺术宗旨。(2)、引导学生分段欣赏:【引子和第一段】:重点聆听和感受。展示“引子”四小节谱例让学生分析旋律特点:同音进行和“▼”(断音记号)的应用,让我们仿佛听到坚定整齐的步伐行进声。第一段呈示第一主题:节奏更为密集并使用“▼”(断音记号)、“>”(强音记号):(这种快速的跳跃节奏模拟了小军鼓的声音;在高音3上奏响的最强音则像冲锋的号角)。分析后让学生跟随音乐敲击节奏来进一步体验感受音乐中“▼”、“>”的使用及铿锵节奏所表现的队伍行进时的音乐形象。▲(设计意图:随音乐打节奏可以让学生通过音乐要素:节奏、速度、力度等,充分动起来感受体验这一音乐主题铿锵有力、热情奔放的形象。)【第二段】:呈示第二主题,让学生对比此主题与第一主题旋律风格的不同(圆滑线、附点节奏的使用使该主题流畅舒展、优美如歌),进而表现出不同的音乐形象(是人民内心情感的抒发)。【第三段和第四段】:第三段特性音型在不同音高上的重复、模进,犹如人们踏着矫健的步伐,昂首阔步地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寻求光明的滚滚洪流中。第四段附点节奏的使用灵巧、流畅,预示着黑暗终将过去,光明即将到来。【尾声】:虽是重复引子和一、二段,但让学生注意演奏技巧有何不同?又产生怎样不同的效果?(体会“颤弓”的使用让音乐更加舒展更富有动力)。乐曲最后高亢的音调再一次模拟军号使音乐情绪达到高潮,这首辉煌的光明颂歌在高昂的情绪中结束。▲(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感受)(3)、教师小结:《光明行》是二胡发展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a)它不仅吸取了小提琴的“顿弓”“颤弓”的演奏技法和西方音乐的创作手法,而且摆脱以往二胡音乐忧郁伤感的情绪,使二胡从此开始奏出热烈雄壮的音乐,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转变。(b)作品体现出来的追求进步和光明的精神,代表着那个时代爱国知识分子以及劳苦大众们的心声。(4)、复听全曲,进一步感受音乐作品那充满自信、积极向上的音乐情绪。教师适当点拨。▲(设计意图:完整欣赏,进一步体验作品中“中西”写作和技巧相结合所带来的清新感受。)2、音乐概念——“新音乐”及产生:教师:一把小小的二胡在那个时代为什么会奏出如此辉煌的乐章呢(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时代背景有关)?自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的这段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抵抗侵略、实现民族解放的斗争史,也正是由于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侵入,使我国的音乐文化产生了一种不同于以往传统音乐的新的音乐形态,我们称之为“新音乐”。在这些“新音乐”中不仅有《光明行》这样的器乐作品,还有不同的音乐体裁——声乐作品(艺术歌曲和群众抗战歌曲)。3、艺术歌曲《玫瑰三愿》(1)、简介艺术歌曲,在“五四”前后传人我国。教师演唱艺术歌曲《玫瑰三愿》让学生初步感受,并说说艺术歌曲的特点(歌词什么体裁?采用哪种演唱方式?演唱技巧如何等?教师归纳)。▲(设计意图:教师演唱可调动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吸引学生眼球。并在学生体验、感受中,以高中生自身能力来总结特点。)(2)、简介作者:(词)龙榆生、(曲)黄自。(3)、歌曲分析:创作于1932年。歌曲借玫瑰的“三愿”,表达了作者对摧残善良的恶势力的不满,以及对受欺凌的弱者的同情。歌词含蓄,耐人寻味,旋律委婉起伏,优美动听。(4)、让学生学唱第一段,更好地体验艺术歌曲的风格魅力。(学唱中让学生注意6∕8的强弱规律及变化音#5的音准)▲(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该作品主人翁的丰富感情,进一步理解西方音乐体裁技法对中国新音乐的影响。)(5)、简单介绍我国艺术歌曲的其他代表作:萧友梅:《问》;赵元任:《教我如何不想他》;黄自:《花非花》《点绛唇》;青主:《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等。4、思考与探究:结合两首作品,引导学生总结出我国20世纪上半叶“新音乐”的特点:(1)受到西方音乐体裁和创作技法的影响,是我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2)由专业作曲家创作。(3)内容多反映劳动人们凄苦生活和艰苦斗争,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综合已有的音乐相关知识进行探讨,让学生在欣赏对比中积极参与探究和交流活动。)拓展:(1)结合相关音乐和历史知识,让学生说说这个时期其他优秀音乐家及代表作品。如:《松花江上》(张寒晖1936年)、《游击队歌》(贺绿汀1937年)、《黄河大合唱》(冼星海1939年)、《团结就是力量》(卢肃1943年)等。(2)让学生唱唱其中熟悉的代表歌曲。▲(设计意图:唱一唱熟悉的该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革命歌曲,可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教师总结。(略)作业布置:课下收集新中国成立以后各时期优秀的音乐作品,进一步探究音乐在时代变迁中所起的作用。(本节课的设计是本着通过器乐曲和声乐曲两方面,来加强学生对“新音乐”这种产生于20世纪初,不同于我国传统音乐的新的音乐形式的了解。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光明行》学情的分析高一学生十五六岁,大部分学生喜欢听音乐。在我校学生“你喜欢的音乐作品”调查中,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听流行音乐,较少部分学生喜欢中外名曲和抗战歌曲。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喜欢聆听近代中国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我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培养学生鉴赏兴趣重在教师的引导。从教材上看,学生在前面一个专题接触到的是西方音乐的时代特征,他们自身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只要教师能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就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积极的去聆听体验感受。从学习的方式上,学生基本体验和问题探讨的学习能力,教师应贯彻形象化思维,整合音乐作品的形象特点,通过听、唱等鲜明手段,引导启发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探讨。《光明行》效果分析这节课能保证学生获得参与现代化生活应具备的音乐文化修养,坚持以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为主的原则,整合各种教学手段,解放学生,让学生在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美。课堂流程清晰,问题的难易设置比较恰当,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气氛融洽,学生回答问题踊跃,达到上好音乐鉴赏课的目的。整节课学生一直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音乐课堂演化成了学生精神世界的家园。《光明行》教学反思《光明行》这节鉴赏课在课前我让学生作了较充分的预习工作,自己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这节课自己比较满意的有如下几点:

1.在音乐作品的把握上还是比较有条理,课堂流程清晰。2.问题的难易设置比较恰当,学生能够主动参与。3.能和学生平等交流,课堂气氛融洽,学生回答问题踊跃。4.注重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品味音乐的能力等等我这节课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需要改进之处:1.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有待进一步深入,主题上还有挖掘的空间。2.学生合作探究的机会较少,应在问题设置上更精心地设计。3.对学生的评价较笼统,针对性不强。4.还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聆听时间,让他们在听中感悟。经过这节课的教授,我体会到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否与自己投入时间的多少息息相关,与对学生了解的多少密不可分,也越来越感觉教学是一种心灵的提升,每节课都是师生一次心灵的成长。《光明行》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花城版)第三单元第2节《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中的《光明行》。通过两首音乐作品二胡曲《光明行》、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鉴赏,让学生对20世纪上半叶各时期我国出现的“新音乐”特征有一定的认识。初步了解我国近代音乐发展的两条主要线索:(1)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2)西方音乐各种体裁和创造技法对中国音乐的影响。了解“五四”到解放前我国代表性音乐人物、音乐作品及体裁。教材选用的音乐作品旨在让学生理解中国时代变迁的发展与中国音乐创作发展变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让学生理解历史变迁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时代的主题对音乐的题材和创作方式有影响。音乐在历史变迁的当时起鼓舞作用,而时代变迁后的今天,音乐又带领我们追忆历史,感悟历史。

(一)学唱《玫瑰三愿》评价指标(权重)好一般需要改进生评师评演唱(10分)态度认真积极,声音洪亮,音准佳。(8-10分)态度较认真,声音教小。(5—8分)态度不认真,甚至不唱。(5分以下)(二)讨论总结“新音乐”特点评价指标(权重)好一般需要改进生评师评小组配合交流态度(20分)态度认真积极,小组成员间能听取并尊重对方意见(15—20分)态度较认真,成员间有一定的交流(10—15分)态度不认真,秩序较乱(10分以下)活动过程情况(20分)小组成员配合积极,发言踊跃,思考深入,配合默契、能从不同角度分析(15—20分)配合较好,小组个别成员能提出见解(10—15分)配合较差,不能做到积极发言(10分以下)叙述分析能力(30分)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发言始终紧扣主题,观点新颖,有启发性(20—30分)有自己的观点,但不太新颖(10—20分)观点不明确,分析能力较差(10分以下)见解体会总结(30分)立足作品,结合事例,分析到位,全面,使观点有很强说服力(20—30分)能结合事例分析,有一定说服力,分析不太全面(10—20分)不能结合事例分析论证,随便简单地拼凑,胡乱应付。(10分以下)总分和评语《光明行》课程标准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要求:1、通过鉴赏与表现音乐,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2、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3、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感受、鉴别、判断、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4、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