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校本优质课课件_第1页
《等腰三角形》校本优质课课件_第2页
《等腰三角形》校本优质课课件_第3页
《等腰三角形》校本优质课课件_第4页
《等腰三角形》校本优质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等腰三角形1.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________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________相等;3.___________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4.___________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5.____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你能证明下面的推论吗?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耐心填一填,一锤定音!基本事实:同位角同位角两边及其夹角两角及其夹边三边用心想一想,马到功成

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已知:如图,∠A=∠D,∠B=∠E,BC=EF.求证:△ABC≌△DEF.证明:∵∠A+∠B+∠C=180°,∠D+∠E+∠F=180°(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C=180°-(∠A+∠B),∠F=180°-(∠D+∠E)∵∠A=∠D,∠B=∠E(已知)∴∠C=∠F(等量代换)∵BC=EF(已知)∴△ABC≌△DEF(ASA)FEDCBA议一议,做一做(1)还记得我们探索过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尽可能回忆出来.(2)你能利用已有的公理和定理证明这些结论吗?如图,先自己折纸观察探索并写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然后再小组交流,互相弥补不足.→→DCBADCBAD(C)BA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求证:∠B=∠C.证明:取BC的中点D,连接AD.在△ABD和△ACD中∵AB=AC,BD=CD,AD=AD∴△ABD≌△ACD(SSS)∴∠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CBAD证法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题多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求证:∠B=∠C.证明:作△ABC顶角∠A的角平分线AD.在△ABD和△ACD中∵AB=AC,∠BAD=∠CAD,AD=AD∴△ABD≌△ACD(SAS)∴∠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CBAD一题多解证法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求证:∠B=∠C.证明:在△ABC和△ACB中∵AB=AC,∠A=∠A,AC=AB,∴△ABC≌△ACB(SAS)∴∠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CBA一题多解证法三:点拨:此题还有多种证法,不论怎样证,依据都是全等的基本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想一想CBAD

在上面的图形中,线段AD还具有怎样的性质?为什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中线、底边上高三条线重合;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如图,在△ABD中,C是BD上的一点,且AC⊥BD,AC=BC=CD,(1)求证:△ABD是等腰三角形;(2)求∠BAD的度数.大胆尝试,练一练!解:(1)∵AC⊥BD,AC=BC=CD,∴∠ACB=∠ACD=90°.∴△ACB≌△ACD.∴AB=AD.∴△ABD是等腰三角形.(2)∵AC⊥BD,AC=BC=CD,∴△ACB、△A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D=45°.∴∠BAD=90°.1.通过折纸活动获得三个定理,均给予了严格的证明,为今后解决有关等腰三角形的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2.体会了证明一个命题的严格的要求,体会了证明的必要性。课堂小结,畅谈收获:等腰三角形(2)三角形的证明想一想,做一做在等腰三角形中作出一些线段(如角平分线、中线、高等),你能发现其中一些相等的线段吗?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作图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两腰上的高、中线也分别相等.我们知道,观察或度量是不够的,感觉不可靠.这就需要以公理和已证明的定理为基础去证明它,让人们坚定不移地去承认它,相信它.下面我们就来证明上面提到的线段中的一种: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D、CE是△ABC的角平分线.例1.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用心想一想,马到功成21EDCBA求证:BD=CE.证明:∵AB=AC,∴∠ABC=∠ACB(等边对等角).∵∠1=∠ABC,∠2=∠ACB,∴∠1=∠2.在△BDC和△CEB中,∵∠ACB=∠ABC,BC=CB,∠1=∠2.∴△BDC≌△CEB(ASA).∴BD=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D、CE是△ABC的角平分线.例1.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用心想一想,马到功成43EDCBA求证:BD=CE.一题多解证明:∵AB=AC,∴∠ABC=∠ACB.∵∠3=∠ABC,∠4=∠ACB,∴∠3=∠4.在△ABD和△ACE中,∵∠3=∠4,AB=AC,∠A=∠A.∴△ABD≌△ACE(ASA).∴BD=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大胆尝试,练一练!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D、CE是△ABC的高.1.证明: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求证:BD=CE.EDCBA证明:∵AB=AC,BD、CE是高,∴∠ADB=∠AEC=90°,在△ABD和△ACE中,∠ADB=∠AEC,∠A=∠A,AB=AC,∴△ABD≌△ACE(AAS),∴BD=CE.分析:要证BD=CE,就需证BD和CE所在的两个三角形的全等.大胆尝试,练一练!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D、CE是△ABC的中线.2.证明: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求证:BD=CE.EDCBA分析:要证BD=CE,就需证BD和CE所在的两个三角形的全等.证明:∵AB=AC,BD、CE是△ABC的中线,AB=AC,∴AE=AD,在△ABD和△ACE中,AE=AD,∠A=∠A,AB=AC,∴△ABD≌△ACE(AAS),∴BD=CE.

刚才,我们只是发现并证明了等腰三角形中比较特殊的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相等,还有其他的结论吗?你能从上述证明的过程中得到什么启示?把腰二等分的线段相等,把底角二等分的线段相等.如果是三等分、四等分……结果如何呢?想一想,做一做议一议1.在等腰三角形ABC中,(1)如果∠ABD=∠ABC,∠ACE=∠ACB,那么BD=CE吗?如果∠ABD=∠ABC,∠ACE=∠ACB呢?由此,你能得到一个什么结论?(2)如果AD=AC,AE=AB,那么BD=CE吗?如果AD=AC,AE=AB呢?由此你得到什么结论?小结

(1)在△ABC中,如果AB=AC,∠ABD=∠ABC,∠ACE=∠ACB,那么BD=CE.(2)在△ABC中,如果AB=AC,AD=AC,AE=AB,那么BD=CE.

简述为:(1)在△ABC中,如果AB=AC,∠ABD=∠ACE,那么BD=CE.(2)在△ABC中,如果AB=AC,AD=AE,那么BD=CE.1.求证: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内角都等于60°.已知:如图,在△ABC中,AB=BC=AC。求证:∠A=∠B=∠C=60°.证明:在ΔABC中,∵AB=AC,∴∠B=∠C(等边对等角).同理:∠C=∠A,∴∠A=∠B=∠C(等量代换).又∵∠A+∠B+∠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B=∠C=60°.大胆尝试,练一练!CBA随堂练习及时巩固如图,已知△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E=CDABCDE证明:∵△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AB=BC,∠ABC=∠DBE=60°,BE=BD∴△ABE≌△CBD∴AE=CD课时小结

1.等腰三角形中还有那些相等的线段?2.等边三角形有哪些性质?3.本节课你学到的探索问题的方法是什么?等腰三角形(3)三角形的证明想一想问题1.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内容是什么?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问题2.我们是如何证明上述定理的?问题3.我们把性质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反过来还成立么?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前面已经证明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反过来,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议一议已知:在△ABC中,∠B=∠C,求证:AB=AC.证明:如图,过点A作AD⊥BC于点D.则∠ADB=∠ADC.∵在△ABD与△ACD中,∠B=∠C,∠ADB=∠ADC,AD=AD,∴△ABD≌△ACD(AAS),∴AB=AC.CBA分析:只要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使AB与AC成为对应边就可以了.作角A的平分线,或作BC上的高,都可以把△ABC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在△ABC中∵∠B=∠C(已知),∴AB=AC(等角对等边).几何的三种语言ACB练习1如图,∠A=36°,∠DBC=36°,∠C=72°,图中一共有几个等腰三角形?找出其中的一个等腰三角形给予证明.ABCD随堂练习证明:答案不唯一,可找一个等腰△ABC.在△ABC中,∵∠A=36°,∠C=72°,∴∠ABC=180°-(72°+36°)=72°.∵∠C=∠ABC,∴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练习2:已知:如图,∠CAE是△ABC的外角,AD∥BC且∠1=∠2.求证:AB=AC.随堂练习解:∵AD∥BC,(已知)∴∠1=∠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2,(已知)∴∠B=∠C,∴AB=AC.(等角对等边)想一想小明说,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你认为这个结论成立吗?如果成立,你能证明它吗?我们来看一位同学的想法:如图,在△ABC中,已知∠B≠∠C,此时AB与AC要么相等,要么不相等.假设AB=AC,那么根据“等边对等角”定理可得∠C=∠B,但已知条件是∠B≠∠C.“∠C=∠B”与已知条件“∠B≠∠C”相矛盾,因此AB≠AC你能理解他的推理过程吗?CBA再例如,我们要证明△ABC中不可能有两个直角,也可以采用这位同学的证法.假设有两个角是直角,不妨设∠A=90°,∠B=90°,可得∠A+∠B=180°,但△ABC中∠A+∠B+∠C=180°“∠A+∠B=180°”与“∠A+∠B+∠C=180°”相矛盾,因此△ABC中不可能有两个直角.上面的证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在上面的证法中,都是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由此推导出了与已知或公理或已证明过的定理相矛盾,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我们把它叫做反证法.

隋堂练习11.用反证法证明: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已知:△ABC.求证:∠A、∠B、∠C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证明:假设∠A、∠B、∠C中有两个角是直角,设∠A=∠B=90°,则∠A+∠B+∠C=90°+90°+∠C>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矛盾,所以∠A=∠B=90°不成立.所以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活动与探究1.如图,BD平分∠CBA,CD平分∠ACB,且MN∥BC,设AB=12,AC=18,求△AMN的周长.

分析:要求△AMN的周长,则需求出AM+MN+AN,而这三条边都是未知的.由已知AB=12,AC=18,可使我们联想到△AMN的周长需转化成与AB、AC有关系的形式.而已知中的角平分线和平行线告诉我们图形中有等腰三角形出现,因此,找到问题的突破口.NMCBAD例1.证明:如果a1,a2,a3,a4,a5都是正数,且a1+a2+a3+a4+a5=1,那么,这五个数中至少有一个大于或等于1/5.用反证法来证:证明:假设这五个数全部小于1/5,那么这五个数的和a1+a2+a3+a4+a5就小于1.这与已知这五个数的和a1+a2+a3+a4+a5=1相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即这五个数中至少有下个大于或等于1/5.2.现有等腰三角形纸片,如果能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将原纸片一次剪开成两块等腰三角形纸片,问此时的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36°90°108°活动与探究(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哪几种?(3)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区别和联系.(4)举例谈谈用反证法说理的基本思路课堂小结等腰三角形(4)三角形的证明

(1)一个等腰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时便成为等边三角形?(2)你认为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把你的证明思路与同伴交流.想一想

分析:有一个角是60°,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两种情况:(1)这个角是底角;(2)这个角是顶角.定理: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

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求证: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已知:△ABC中,∠A=∠B=∠C.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证明:∵∠A=∠B,∴BC=AC(等角对等边).

又∵∠A=∠C,∴BC=AB(等角对等边).∴AB=BC=CA,

即△ABC是等边三角形.

随堂练习CBA性质判定的条件等腰三角形(含等边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等角对等边“三线合一”,即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高互相重合有一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且每个角都是60°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用含30°角的两个三角尺,你能拼成一个怎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说说你的理由.

由此你能想到,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有怎样的大小关系?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做一做D(1)CBA(2)BCAD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BAC=30°.求证:BC=AB.CBAD证明:延长BC至D,使CD=BC,连接AD.

∵∠ACB=90°∴∠ACD=90°∵AC=AC,∴△ABC≌△ADC(SAS).∴AB=A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ABD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BC=BD=AB.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长为2a,求腰上的高.

[例题]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2a,∠ABC=∠ACB=15°,CD是腰AB上的高;求:CD的长.CBAD解:∵∠ABC=∠ACB=15°∴∠DAC=∠ABC+∠ACB=15°+15°=30°∴CD=AC=×2a=a(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