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导游词_第1页
福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导游词_第2页
福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导游词_第3页
福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导游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导游词

福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导游词篇1

泰宁地质公园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泰宁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6O45ˊ00〞至117O18ˊ11〞,北纬26O37ˊ26〞至27O05ˊ35〞,面积492.5平方公里,由石网、大金湖、八仙崖、金铙山四个园区和泰宁古城巡游区组成,是一个以丹霞地貌为主体,兼有花岗岩、火山岩、构造地质地貌等多种地质遗迹,自然生态良好,人文景观丰富的综合性地质公园。

公园经受了漫长而简单的地质演化历史。晚三叠世以来,公园始终处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的相互作用的影响下。从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公园发生了较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和岩浆侵入。晚白垩世以来,公园在崇安—石城北东向断裂带和泰宁—龙岩南北向断裂带的掌握下形成了断陷盆地,沉积了以砂砾岩为主的红色岩层。晚白垩纪后地壳全面抬升,重新活动的断裂切割岩层,使它们产生裂隙和升降差异,水蚀雨淋、风化倒塌,从前的岩石化作了今日的自然 美景。

峡谷极其发育是青年期丹霞地貌的最主要特征。多期构造活动形成的简单断裂系统加上流水作用,雕塑了地质公园沟壑纵横的地貌景观。由80多处线谷(一线天)、150余处巷谷、240多条峡谷构成的峡谷群,以其峡谷深切、丹崖高耸、地窖众多、生态自然 为特色。它们有的纵横交叉,有的齐头并进,有的九曲回肠。人们进入公园,就可见到或直或斜,或宽或窄的各类峡谷,感受峡谷形成的过程。

泰宁地质公园内丹霞地窖数量之多、地窖群的规模之大、地窖造型和组合之奇怪、地窖的可欣赏性之罕见,堪称“丹霞地窖博物馆”。地窖大者可容千人,小者不足寸余,拟人拟物、拟兽拟禽、造型奇绝。很多奇洞镶嵌于赤壁之中,或层层套叠,或成群聚集,蔚为壮丽。

宽窄不一、动静不同的水体景观与丹霞地貌及良好的生态环境相互融合,造就了“水上丹霞”奇观。湖面宽敞,碧波粼粼,湖中有山,山中有湖。溪水在峡谷中曲折曲折,漂流其中如在画中游。潭水安静,丹霞耸立,仿若世外桃源。

泰宁历史悠久,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宋代杨时、李纲、朱熹等人曾在此讲学、读书。宋代曾有过“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盛况。

泰宁人充分利用了丹霞地窖,它们有的成了僧尼修行的圣地,有的成了学子苦读的净土,有的成了农人居家的乐园,有的成了灵魂安眠的归宿。

明代兵部尚书李春烨的府第——尚书第气概恢宏、工艺精湛,是江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建筑群。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的梅林戏,是我国稀有剧种。

地质公园自然环境优良,生物种类多样,物种丰富;并有多种稀有动植物;植被的分带性在我国东南大陆至中亚热带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福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导游词篇2

现在呢,我们是位于泰宁的县城。距我们去的“丹崖瓢书香,幽谷载客俗”的寨下大峡谷有16公里,驱车前往也许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在巡游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泰宁地质公园的基本状况,其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泰宁县。由石网、大金湖、八仙崖、金铙山四个园区和泰宁古城巡游区组成,是一个以丹霞地貌为主体,兼有花岗岩、火山岩、构造地质地貌等多种地质遗迹,自然生态良好,人文景观丰富的综合性地质公园。

公园经受了漫长而简单的地质演化历史。晚三叠世以来,公园始终处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的相互作用的影响下。从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公园发生了较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和岩浆侵入。晚白垩世以来,公园在崇安—石城北东向断裂带和泰宁—龙岩南北向断裂带的掌握下形成了断陷盆地,沉积了以砂砾岩为主的红色岩层。晚白垩纪后地壳全面抬升,重新活动的断裂切割岩层,使它们产生裂隙和升降差异,水蚀雨淋、风化倒塌,从前的岩石化作了今日的自然 美景。难

怪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赵逊对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情有独钟,并欣然写下“丹霞五六百,独恋大金湖”。

现在大家请看我左手边的这条大路,是可以通往明朝天启年间兵部尚书李春烨少年时的读书处---李家岩,从这里距仅1.5公里,而距李纲的读书处---丹霞岩3公里。自古以来,泰宁人民就与这些奇怪的丹霞岩穴结下了不解之谜。他们在静谧的地窖中潜心修学,期望有一天能金榜题名,走上仕途,能光宗耀祖,出人头地。

刚才我们粗略的领会了丹霞学子的文化,现在我们就要到达前方的寨下大峡谷景区。我们的旅游路线是从寨下村—悬天崖—通天峡—倚天峡。在参观之前我先请大家留意平安及爱惜景区内的'花草树木和环境卫生,在此我先感谢大家的合作。同时预祝我们今日的寨下大峡谷之旅有一个美妙的回忆。

现在请大家下车随我前往寨下村。

大家请看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个古老的小村庄就是寨下村了。你们知道寨下村的由来吗?想知道吗?下面就让我来告知大家吧。相传在古时候由于兵荒马乱,土匪横行,当地的村民便在对面的驮象岩的山顶上建了古兵寨,兵乱后,山民便纷纷下山建起村寨。寨下村是一个家族式的村落,全村现有150余人,全部姓杨,据实还是杨家将中杨七郎的后裔。南宋时杨家族南迁入闽,后经几世辗转到此定居。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大家请看,寨下村地形整体

呈葫芦状,口小腹大背靠南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