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第1页/共21页参考文献[1].农药化学[2].彭志源.中国农药大典.第2页/共21页主要内容1.发展和特点2.基本知识基本结构分类理化性质特性吸收在体内的代谢与排泄3.中毒机制第3页/共21页一、发展和特点1.发展
早在1864年,人们发现在西非生长的一种蔓生豆科植物毒扁豆(Physostigmabenenosum)的咖啡色小豆中存在一种剧毒物质,后来将此毒物命名为毒扁豆碱,1925年它的结构才得以阐明(化合物1),1931年进行了合成验证这是人类首次发现天然的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第4页/共21页一、发展和特点1.发展
1931年DuPont公司最先研究了具有杀虫活性的二硫代氨基甲酸衍生物,发现双(四乙基硫代氨基甲酰)二硫物2(R=Et)对蚜虫和螨类有触杀活性、福美双2(R=Me)有拒食作用、弋森钠3有杀螨作用。不过这些氨基甲酸衍生物最终未能成为杀虫剂,由于它们具有更卓越的杀菌活性,而作为杀菌剂进入了商品行列。
第5页/共21页一、发展和特点1.发展
40年代中后期,第一个真正的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地麦威4,在Geigy公司由Gysin所合成。本来打算开发忌避剂,但化合物4的忌避作用不佳,却发现其具有很好的杀蝇和蚜虫的活性。此后,Gysin把研究目的转向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并且认为最有希望的化合物是杂环烯醇的衍生物。其中异索威5、敌蝇威6和地麦威4于50年代在欧洲相继进入商品生产。第6页/共21页一、发展和特点1.发展
1953年UnionCarbide公司的Lambrech合成了试验性化合物UC7744。该化合物把烯醇酯换成芳香酯,把二甲氨基换成甲氨基,从而使之具有非常好的杀虫活性。1957年第一次正式公布了这个化合物,并定名为西维因7。这个化合物后来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农药品种之一,1971年美国的产量超过2700吨/年。
第7页/共21页一、发展和特点1.发展1954年Metcalf与Fukuto等合成了一系列脂溶性、不带电荷的毒扁豆碱类似物,成为研究这类化合物结构与活性关系的典范。后来,这些化合物中的几个在日本发展成杀虫剂品种,它们是害扑威8、异丙威9、二甲威10和速灭威11。更重要的是,这项研究工作牢牢地确定了N-甲基氨基甲酸芳基脂在杀虫剂中的地位,为后来大量新的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第8页/共21页一、发展和特点1.发展UnonCarbide公司的化学家们在结构上的又一创新是将肟基引入氨基甲酸酯中,从而导致具有触杀和内吸作用的高效杀虫、杀螨和杀线虫活性的化合物的出现,其中涕灭威12就是一例。
第9页/共21页一、发展和特点2.特点在药物用途上:为箭毒的解毒剂、瞳孔收缩剂、可治疗青光眼、可用以解除肌肉无力的症状;在生物化学上:在弄清哺乳动物神经冲动的传递机制上起过重要作用,从而肯定它是胆碱酯酶的一种强抑制剂;解毒剂:阿托品。第10页/共21页二、基本知识1.基本结构作为杀虫剂的氨基甲酸酯,通常有以下通式:
式中R1和R2为H、甲基、乙基、丙基或其他短链烷基,R3为苯酚、萘或其他环烷。第11页/共21页二、基本知识2.分类(1)萘氨氨基甲酸酯类:可以西维因为代表显示其共同结构式:
(2)苯基氨基甲酸酯类:例如,速灭威、残杀威、叶蝉散和兹克威等,以残杀威为代表显示其共通结构式:第12页/共21页二、基本知识2.分类(3)杂环二甲基氨基甲酸酯类:例如,吡唑兰、异索威等,以异索威的代表显示其共通结构式:(4)杂环甲基氨基甲酸酯类:例如,呋喃丹、猛捕因等,以猛捕因为代表显示其共通结构式:第13页/共21页二、基本知识2.分类(5)肟类:如涕灭威等,以涕灭威为代表显示其共通结构式:第14页/共21页二、基本知识3.理化性质纯品多属白色结晶或无色结晶,无臭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一般对酸稳定,在碱性液中不稳定,易分解。4.特性①具强杀虫力,对昆虫有较大选择性;②多数在体内迅速代谢;③多无害虫抵抗力;④杀虫作用的本质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⑤对人畜及鱼类的毒性小,对植物无药害,可作空中散布。第15页/共21页二、基本知识5.吸收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经皮肤吸收的毒性较其他途径低,可能是由于经皮肤吸收慢,且被抑制的胆碱酯酶活性恢复较快有关。6.在体内的代谢与排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脊椎动物体内的吸收与代谢均迅速,一般于24小时内即以解毒产物形式排出摄入量的70%~90%。在体内的代谢有三种形式:水解、氧化与结合,在不同生物体内三者所占比重不一致,在人类及一些哺乳动物体内,它的主要代谢途径是水解和结合,形成代谢产物而排出体外。第16页/共21页三、中毒机制对氨基甲酸酯的中毒机制,目前有两种论点均有关系,只是从不同角度去了解中毒机制而已。
一种论点认为氨基甲酸酯分子全部与胆碱酯酶的阴离子部位和酯解部位相结合的可逆性、竞争性抑制,即两者形成一中间物,而在适当条件下,又分解为胆碱酯酶与氨基甲酸酯,但整个反应过程中,胆碱酯酶与氨基甲酸酯未发生化学反应。第17页/共21页三、中毒机制
另一种论点认为与有机磷酸酯的中毒机制相似,氨基甲酸酯与胆碱酯酶发生不可逆的竞争性抑制,与胆碱酯酶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氨基甲酰化的胆碱酯酶,可以下列反应表示。第18页/共21页三、中毒机制氨基甲酸酯与胆碱酯酶反应模式见右图。酶上有两个活性中心,即酯解部位(包括B、HA和HO)和阴离子部位,B是碱性基团(可能是组氨酸中的咪唑氮原子);HA是酸性基团(可能是酪氨酸中的芳香烃基);HO是两个基团间的催化区部位(可能是丝氨酸羟基的(-OH)与肽结合,程序是甘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S是阴离子(负矩)部位。过去认为酶与氨基甲酸酯之所以抑制胆碱酯酶,使酶失去酯解能力,主要是丝氨酸的羟基被氨基甲酰化。第19页/共21页三、中毒机制被氨基甲酸酯抑制后的胆碱酯酶活力的恢复,是由于杀虫剂-酶复合体的分解,或是去氨基甲酰化作用。因大多数氨基甲酰化的半衰期仅为20~30分钟,故它在中毒后,如不再有毒物持续作用,则在几分钟内,酶开始恢复,在几小时内可全部恢复,所以中毒症状也很快消除。而有机磷酰化酶比较稳定,绝大部分难以水解,磷酰化酶的去磷酰化的半衰期为几小时至30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资阳口腔职业学院《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微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电视节目策划与传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大学英语初级I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红河职业技术学院《比较政党制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俱乐部客户关系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公共健康与预防医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温州医科大学《汉语应用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分析程序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中国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浙江学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 TCEEAS 009-2024 医药企业营销合规服务指南
- 眼科常见疾病预防知识
- 电力项目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施工措施
- 2025年主管护师中级考试题库及答案参考
- 2025年洛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重大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
- 奶厅安全培训
- Module 7 Unit 2 She couldn't see or hear.(说课稿)-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下册
- 《氢气输送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