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 促进社会和谐讲座_第1页
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 促进社会和谐讲座_第2页
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 促进社会和谐讲座_第3页
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 促进社会和谐讲座_第4页
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 促进社会和谐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和谐讲座第1页/共56页2/55第一部分:为什么要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第2页/共56页3/55概要(一)什么是“橄榄型”分配格局?(二)“橄榄型”分配格局与其他分配格局的区别(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意义重大第3页/共56页4/55(一)什么是“橄榄型”分配格局?富人阶层中产阶层贫穷阶层“橄榄型”分配格局指的是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相对较少,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与“橄榄型”分配结构相对的是“金字塔型”分配结构,即低收入者占大多数的分配结构,这是一种两极分化的结构。尽管对于当前我国是否属于“金字塔型”分配结构,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收入差距过大,并且呈现继续拉大的趋势,是当前不容忽视的事实。一方面,一些富人在世界各地购买豪宅、名车及各种奢侈品一掷千金,甚至令发达国家的民众都感慨“中国人真有钱”;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人只是实现初步小康,还存在数量众多的贫困家庭。许多国家的实践都证明,收入分配结构呈“橄榄型”的社会比呈“金字塔型”的社会要稳定得多。要形成“橄榄型”的分配格局,必须双管齐下,既要加大对高收入的调节力度,更要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从而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第4页/共56页5/55中产阶级特征:《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依附于庞大机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与技术服务。◆无固定资产,不对服务机构拥有财产分配权。◆靠知识与技术谋生,有稳定丰厚的收入。◆思想保守,但拒绝流俗和粗鄙的大众趣味。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

赖特•米尔斯(一)什么是“橄榄型”分配格局?第5页/共56页6/55中产阶级稳定性最强,是现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一)什么是“橄榄型”分配格局?第6页/共56页7/55目前,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到今天基本都形成了中产阶层占大多数、富人阶层和相对贫穷阶层占少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其中,大多数国家的中产阶层占60%以上.有的国家甚至达到90%的比重。(一)什么是“橄榄型”分配格局?第7页/共56页8/55(二)“橄榄型”分配格局与其他分配格局的区别

发达国家在形成“橄榄型”前出现过其他形状的分配格局:金字塔型:¥¥¥¥¥¥¥¥¥¥¥¥¥¥¥¥¥¥¥¥¥¥¥¥¥底座庞大塔尖细小第8页/共56页9/55哑铃型:两头大中间细长高、中、低三种收入群体的比重大体是3:2:5穷人一般都大于富人(二)“橄榄型”分配格局与其他分配格局的区别第9页/共56页10/55倒丁字型中低收入者数量庞大,主要表现为高居顶尖的少数人占据着大量的财富,通常少数富有者占有着很多资产,高收入者约占居民总数的20%~30%。而中低收入者和贫困居民没有多大差别,可以看成为同一类,占居民总数的绝大多数,约70%~80%。(二)“橄榄型”分配格局与其他分配格局的区别第10页/共56页11/55不稳定人数少地位高财富多人数多地位最低财富少人数少财富不多(二)“橄榄型”分配格局与其他分配格局的区别第11页/共56页12/55按照社会学理论,“橄榄型”社会结构是稳定、健康的社会模型。也是公道和合理的,它不仅构成了一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影响着一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它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社会中间层通常被称为社会的“稳定器”,庞大的中产阶级具有对社会贫富分化较强的调节功能,对社会利益冲突较强的缓冲功能,它可以在社会高层与社会底层之间起到“缓冲层”的作用,可以使激烈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得到缓解,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二)“橄榄型”分配格局与其他分配格局的区别第12页/共56页13/55稳定器推动和扩大内需良性循环公正合理开放(二)“橄榄型”分配格局与其他分配格局的区别第13页/共56页14/55(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意义重大1978年的102倍1978年的72倍1978年的59倍第14页/共56页15/55◆邓小平: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重要意义1.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收入分配改革精神和既定大政方针的迫切需要◆理顺分配关系、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16大)◆“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到2020年,“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16届6中全会)◆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17大)◆今年年初,胡锦涛、温家宝分别作出关于调整分配结构、形成“橄榄型”格局的指示。(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意义重大第15页/共56页16/552.解决我国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收入差距扩大、分配不公城乡居民收入比上海2.43∶1甘肃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5年1.86∶12009年3.33∶126675元10969元2008年职工平均工资金融业

4.27∶1农林牧渔业2007年10%居民收入最高组10%最低收入组23∶112958元61841元(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意义重大第16页/共56页17/552007年企业高管薪酬水平与其他职位人员薪酬差距扩大,其中:高管年度薪酬最高者达6600万元;是同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2647倍;上市公司中18户金融企业高管平均年薪351.1万元,是金融行业职工平均工资4.94万元的71倍,是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140.8倍。上述收入差距不符合我国初级发展阶段国情,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要求,与我国近邻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地区相比,我们现有某些收入差距比如行业收入差距、群体收入差距等更大。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成为社会聚焦的热点问题。所以,亟待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遏制收入差距扩大来加以解决。(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意义重大第17页/共56页18/553.促进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的迫切需要推动经济积极发展刺激和带动内需保障社会经济和谐中等收入者群体既是经济生产的主体,又是稳定的消费群体。它的扩大,有利于购买力增加.购买力增加又将促进扩大内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靠外贸和投资拉动,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和结构已经不可持续,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内需、外贸、投资协调发展。(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意义重大第18页/共56页19/55中等收入阶层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性概念,中等收入阶层既是收入水平达到中等、生活质量较好的社会群体,同时也是个人素质较高、社会责任心较强的社会群体。他们自身的价值取向、精神状态和社会行为等符合党和国家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和社会导向。因而对其他社会群体有示范引导作用。4.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意义重大第19页/共56页20/554.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中等收入阶层提高人口素质推动政治文明建设促进生产力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意义重大第20页/共56页21/555.按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2020年◆消除三大差别◆民主完善、法制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全民素质明显提高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共同富裕(三)在我国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意义重大第21页/共56页22/55第二部分:我们离“橄榄型”分配格局还有多远?第22页/共56页23/55概要(一)关于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标准(二)国外相关国家中等收入的界定标准(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四)在我国建立“橄榄型”分配格局任重道远第23页/共56页24/55(一)关于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标准1.以中等收入为基础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等于或稍低于和略高于平均水平的收入,均可视为中等收入水平。◆以人群收入的平均值为标准◆以人群收入的中位数为标准◆平均数与中位数相结合确定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中等收入标准第24页/共56页25/552.中等收入阶层是生活较富裕且收入水平、生活水平较稳定的社会群体较强就业能力和投资能力生活稳定中等阶层收入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实现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发展、享受和投资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一)关于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标准第25页/共56页26/553.中等收入阶层是职业处于社会中上等的社会群体较高文化素质较强职业技能富有管理经验必备素质(一)关于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标准第26页/共56页27/554.中等收入阶层拥有基本相近或相同的价值观及行为规范爱岗敬业较强社会责任心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一)关于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标准第27页/共56页28/55国家(地区)家庭年收入(万美元)比重(%)主观认同率(%)人均GDP(美元)(按现价计算)总人口(亿)美国4~2080373052.8英国6524819(2001年)0.59瑞典4~105580259790.0887日本4.4~6.8370001.27香港2~4.1238000.0682韩国2~3.6102600.48印度0.07~0.329.246810.27中国(2002)4-6万元人民币14100012.845中国(2008)6-12万元人民币22330013.3中国(2020)8-20万元人民币38500014(二)国外相关国家中等收入的界定和标准不同国家、地区中产阶级或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划分标准的比较资料: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亚洲人口有限责任公司的数据和印度“国家应用经济研究理事会”发布的标准及作者加工整理。第28页/共56页29/55中等收入职业处于社会中上等或中等附近价值观行为规范的统一生活较富裕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稳定(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现状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的中等收入阶层,只有中等收入群体。第29页/共56页30/55(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项

国按收入等级分困难户(最低)次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户高收入户最高收入户(5%)(5%)(10%)(20%)(20%)(20%)(10%)(10%)

调查户数

(户)6467531373217648512983129931299864456418

调查户比重

(%)100.004.854.9710.0320.0720.0920.109.969.92

平均每户家庭人口

(人)2.913.343.323.223.062.892.742.622.51

平均每人全部年

收入

(元)170674187620179161097415054207842851847422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2008年)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9-6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2008年)”整理。第30页/共56页31/55根据我们提出的中等收入的划分标准,2002年,我国中等收入者收入约为4~6万元,根据抽样调查计算,全国大约有近一亿人口属于中等收入者,中等收入者比重约为全国总人口的7%左右,约占当时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14%以上。参照2002年对中等收入水平的认识和调查。考虑到这些年来居民消费物价水平上涨等因素.以收入为主要指标,我们定义现阶段中等收入标准为年收入6~20万元,其中,主体部分为6~12万(相当于9000美元至18000美元),此外,家庭储蓄和其他货币性资产30万元以上,家庭人均居住面积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家庭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为30%左右,家庭成员有旅游健身、观看中高档文艺演出等的愿望和经济能力,有较高的技能或谋生能力以及较高的文化、思想道德素质等等。2008年,中等收入群体占全国从业人员的比重约为21.56%,以此为基础,经估算,2010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大约占全国从业人员的24%。(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31页/共56页32/55(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公共管理等行业垄断行业知识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新兴行业具有一定行政权力的行业第32页/共56页33/55(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职业分布职业分类人数(人)所占百分比(%)企事业单位负责人308731.0专业技术人员250425.2自由职业者177317.8不同职业人员占城市高收入群体比重来源: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第33页/共56页34/55职业分类人数(万人)占从业人数百分比(%)机关科级以上公务员925.41.19%事业单位人员2914.93.76%企业中级以上管理人员24003.10%专业技术人员21002.71%高技能人才20002.58%私营企业主及投资者1507.41.95%个体工商户2917.33.77%农民中的规模生产经营户主19402.50%合计1670521.56%2010年估算值1800024%全部就业人员中中等收入群体的人员类别划分(2008年)(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34页/共56页35/553.地域分布(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北京上海广州第35页/共56页36/55(四)在我国建立“橄榄型”分配格局任重道远1.全面解决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问题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分配格局不够合理◆分配秩序比较混乱第36页/共56页37/55发达国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50%2.我国现有的中等收入群体离“橄榄型”还相距较远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24%美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80%差距(四)在我国建立“橄榄型”分配格局任重道远第37页/共56页38/55

3.我国要形成“橄榄型”的中等收入阶层需要更长的时间中产阶级的发育需要很长的历史过程,而形成一套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更需要一定的历史环境、条件及时间。(四)在我国建立“橄榄型”分配格局任重道远第38页/共56页39/55第三部分: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实现途径第39页/共56页40/55概要(一)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促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二)调整产业结构,创造更多能产生中等收入的职业和岗位(三)建立更广泛更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四)加大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的投入,为“扩中”提供基础(五)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为“橄榄型”社会建设提供体制保障第40页/共56页41/55以深化改革为根本推力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基本思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政府发挥作用为补充,发挥好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的调节作用,共同促进“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形成。提低、转中、扩中调整结构“扩中、稳中”和提升中等收入群体档次第41页/共56页42/55(一)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

促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1.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让普通劳动者也能成为“有钱人”

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

中等收入群体

中等收入群体高级工和技师贡献大小技能水平高低第42页/共56页43/55(一)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

促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创业人才自主创业、科技创业,创办中小企业扩大就业带动较高收入,逐步进入中等收入群体部分低收入者提高收入2.大力支持创业人才创业致富,造就一批“小老板”全国就业人口3.8%个体工商户是中等收入者的潜在群体或现实群体第43页/共56页44/553.鼓励农民规模经营,扶持一批“新地主”年均实际增长7.2%规模生产经营户主规模生产经营户主中等收入群体(一)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

促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第44页/共56页45/55有机结合有机结合(二)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更多能

产生中等收入的职业和岗位◆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让“英雄”有用武之地◆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步伐●扩大就业领域、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保证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第三产业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岗位的“含金量”第45页/共56页46/55●扩大社保覆盖面●使农村贫困人口得到基本保障●控制并缩小贫困人口比重(三)建立更广泛、更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

稳定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进一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第46页/共56页47/55(四)加大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的

投入,为“扩中”提供基础1.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发展高级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高级职业教育在职培训教育教育体系的多元化第47页/共56页48/552.平衡城乡教育资源(四)加大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的

投入,为“扩中”提供基础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第48页/共56页49/55协调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改革建立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高农民收入(五)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为“橄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