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方法详述_第1页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方法详述_第2页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方法详述_第3页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方法详述_第4页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方法详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方法详述

一.答题要点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

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

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

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

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爰、喜爱、感

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

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

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

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

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

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

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

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

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

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

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

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

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

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

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

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

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

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爰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

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

恶感。

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

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

物的本质和特征。

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

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

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

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

有什么作用?",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

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6.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

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

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

确地表达出来。

7.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

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以上是有关记叙文的常规问题回答,下面我们来看看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8.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

法。

说明顺序就是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

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

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

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

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

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

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

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

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

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中考阅读常见的就是记叙文和说明文,议论文较少,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希望对你在学习和考试时有所帮助.

二.语文阅读题方法归类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2.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

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

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4.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5.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6.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7.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8.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9.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

(或由近到远)

10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11.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1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

释、摹状貌、引用

14.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15.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16.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17.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8.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19.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

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20.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21.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

递进式。

22.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23.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24.其他: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

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

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L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

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

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

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

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三、答题技巧

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

(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

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

(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

(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答案来源:

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

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

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情提示:

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

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

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四、文体知识备忘录

(-)说明文阅读

1.明确说明对象:

辨析说明对象可以:

a.看文章题目;

b.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2.概括说明内容:

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

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

些内容而定)

3.明确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常见的有:

a.从概括到具体;

b.从整体到局部;

c.从主要到次要;

d.从现象到本质;

e.从原因到结果;

f.从特点到用途。

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

(1)说明方法:

a.下定义(模式:什么是什么);b.举例子".作匕瞰;d.列数字;e.打比方;

f.分类别;g.列图表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a、先指明所用的说明方法;b、再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法说明了事

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规范:

答:不能删去,"xx”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过于绝对化)

6.明确说明文的结构(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

常用的结构模式:总一分、分一总、总一分一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

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二)议论文阅读

1.找准论点:

标题、开头、篇末、不明显需精练概括。还可以通过分析论据来找论点。因

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

或者分析题目,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证话题,作者对论题的看法就是中心

论点。

2.分析论据类型: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考点:补充一个论据;(要紧扣论点,选取真实典型的事例)

3.明确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

言做论据的。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对比论证一般

须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考点:

分析论证的作用:

(1)指明所用的论证方法;

(2)分析该论证方法证明了作者的哪个观点。(一般是本段的中心句(段

首)或所采用论证方法的前一句)

4.论证结构:

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即引论一本沦一结论)。

5.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概括性)

6.议论文一般开头由某件事、一则名言、寓言故事等生发议论。所以它们的

作用是:作为引子,引出论证的话题。

7.议论文常用设问句作过渡,反问句式以示强调。

(1)设问(手法)句的作用:吸引读者注意,启发读者去思考,发人深思。

(2)反问(手法)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强调作者的观点,发人深思。

(三)记叙文阅读

L记叙的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

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倒叙作用:倒叙一般是为了突出中心、使内容集中,

对比鲜明、或使叙述有波澜、或为了造成结构悬念,引人入胜。

2.记叙的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某物、地点的转换、感情的变化、"我"

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3.记叙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展开叙述)写法的作用:以当事人的身

份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作为故事的见证人)、自然、有亲切感。

(2)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写起来开阔充分。

(3)第二人称记叙,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4.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

5.描写方法:分两类: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细节描写

(2)环境描写的作用

(3)侧面描写:用他人的反应、与其他人物对比表现人物。

6.以写景抒情为主的记叙文,要理清写景的顺序,找出观察点(定点观察或

移步换景)。

(1)观察角度:平视(远视)、仰视、俯视。

(2)观察的手段: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

(3)感受的形式:形、色、声、香、味、光、感。

7.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8.品味艺术特色:

一般指品味文章(包括品位小说)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回

答时看它的构思是否新颖巧妙;情节是否跌宕起伏;是否运用对比、讽刺、夸张、

烘托、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象征、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

9.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指结构,神指中心意旨写作手段: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10.当回答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有何作用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

(1)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

(2)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

(3)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11.标点符号的作用:

引号:

(1)表引用

(2)反语,表讽刺否定

(3)表强调

(4)特指

破折号:

(1)表解释说明

(2)表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表声音延长

(4)表插说或中断

省略号:

(1)表内容的省略

(2)表静默或思考

(3)表语言的中断

(4)表说话断断续续

(5)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12.小说三要素:

情节、人物、环境小说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

尾声)

13语言特点评价用词:

准确、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委婉含蓄、意味深长、

富有感染力等。

14.围绕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或感受:

答题模式:先用1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2-3句话谈谈理由,

可以摆事实、讲道理、若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结合亲身经历。

2020年中考语文阅读题练习题及答案

(-)人生的标点符号

我的一生是一句话,母亲最希望我把它推敲得美丽些、生动些。我用我的脚

印落成文字,将它书写在时间的稿笺上。后人为我堆起的那座坟墓,想来就是句

末的标点了。

那么,我将表达出怎样的意思呢?

我将脚印首先落成"善"字_我觉得它是最不可缺少的。母亲发现后,

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但我渴慕一个表示完整的句子。于是我又将脚印落成"信"字我觉得

它是最靠得住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

末给你点成逗号。”

于是我将脚印落成"顽强",落成"进取",落成"创造"——我觉得它

们都是闪闪发光的。母亲睁着昏花的老眼见了,点了点头,却依然说:"这还不

够……"

我茫然了。

"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了一声,补充说,"可

贵的孩子,是你一直在争取句号。这样你将会赢得一个能够竖立起来的感叹号

回答问题

1.联系全文看,文中的"我"一直认为"句末的标点"应该是什么标点?

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

比・

u•

2.文中加点的"这",具体指代什么内容?

答:

3.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一声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一句话回答。

圣□•

4.本文中运用得最成功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请从文中摘出两个例句。

答:

5.用“人生——文字——坟墓—标点"的顺序和要点,写出概括本文主

要内容。不超过40字。

答:

6.写出"推敲"这个典故由来的两句诗。

比・

u•

2•父亲的节日(金鑫)

①那一天,参加一个集体宴会。一个长得很帅气的小男孩,转到我面前,扬

着手中的一束花花草草,很兴奋的样子。这个调皮的小家伙,在一排花篮上抽抽

取取,制作了一束鲜花。我逗他,给我吧。他立刻紧张起来,将花别到身后,一

口回绝,不行,这是给我爸爸的。为什么要给爸爸呢,我问。他扬起小脸,明天

是父亲节呀。

②哦,是父亲节。我当着众人的面夸奖他,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不料,他又

扬起了小脸,很认真地问我,你给你爸爸准备未■勿了吗?这一问。竟让我无法回

答。因为,我还不曾想到过给我的父亲准备礼物。

③孩子看出我的窘相,抽出一枝康乃馨,放在我的手里,喏,你把这花带给

你的爸爸吧,他一定会高兴的。我接过花,看着他那张天真的笑脸,觉得这孩子

是个有心人。

④第二天早晨,是星期天,父亲来看我们了。父亲来,事先没有告诉我。他

敲门的时候,我们还在梦乡中。看到父亲,我突然想起昨晚小男孩给我的花儿。

那一枝花儿,我压根没有考虑带回来,顺手放在了饭桌上。我猜想,父亲知道今

天是父亲节吗?

⑤敲门声也唤醒了女儿,她揉揉眼睛,跳下床,来到我的跟前,爸爸,把眼

睛闭上。我以为她要跟我撒娇,或者做捉迷藏的游戏,便佯装闭眼。她从枕头旁

边拿出一个手工做的桃子,放到我的手上。待我睁开眼,她在房间里欢呼雀跃,

父亲节快乐,请爸爸吃桃子!

⑥父亲看着女儿,女儿看着我,我看着父亲,场面有些尴尬。父亲嘀咕了一

句,父亲节?随即像明白了什么似的,一个劲地夸着女儿,真是个懂事的乖孩子,

将她引到了阳台上玩。父亲的举动,很明显是帮我解围。这一天,毕竟是父亲节,

可我连一件礼物都没有准备。想到这,我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⑦过了一会儿,父亲又跑过来,在裤兜里摸了半天,摸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来,

摆在桌上。听你母亲说,你们买房子缺钱,我们想办法凑了点,你收好了。我坚

持不要,父亲显得有点不高兴,咱们父子之间谁跟谁呀。等你们日子过好后,再

孝敬我们也是一样的嘛。见我接下钱,父亲又开了口,老家的杉木已成材,还有

一些槐树楝树,都伐倒了,放在河里浸泡,等秋凉时,就能动手打几件家具了,

我们帮不上大忙,能帮多少算多少。

⑧没说几句话,父亲就要走了。留他吃饭,他说,家里正忙着插秧,你母亲

叫我早去早回。母亲前几天刚从我这儿返乡,一定是她与父亲商量好了的。父亲

说走就要走,临行前,他到我的书房里,试探着问,能不能把你写的书送几本给

我,带回去给庄上的人翻翻。

⑨拿书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书橱上有两张票,便递到父亲手里。父亲很开心,

是戏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