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三微专题 太阳视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860126776a29c9bcf582b114052893/bd860126776a29c9bcf582b1140528931.gif)
![高中地理-高三微专题 太阳视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860126776a29c9bcf582b114052893/bd860126776a29c9bcf582b1140528932.gif)
![高中地理-高三微专题 太阳视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860126776a29c9bcf582b114052893/bd860126776a29c9bcf582b1140528933.gif)
![高中地理-高三微专题 太阳视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860126776a29c9bcf582b114052893/bd860126776a29c9bcf582b1140528934.gif)
![高中地理-高三微专题 太阳视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860126776a29c9bcf582b114052893/bd860126776a29c9bcf582b11405289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微专题《太阳视运动》教学设计【生活导入趣味链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当时天气过渡至太阳方位,引申出微专课题:太阳视运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太阳视运动和地球运动意义知识点进行桥连;再根据高考题的考查方式,感悟到高考题的设置情境的重要方式是通过太阳视运动规律来设置的。【看微视忆知识】根据下面的问题观看微视频,视频结束将进行随机点名提问。①晨昏线上太阳高度多少?某地一天中最大太阳高度为当地地方时几点?②晨昏线的移动方向?③说说日出日落方位的规律?④北半球刚好极昼区日出日落方位和时间?南半球刚好极昼区日出日落方位和时间?⑤日照市一年中正午太阳方位有什么特点?【设置意义】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视频等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兴趣;并设置相应的引导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去复习。教师针对学生的展示情况,进行点拨(点拨时通过白板教学,设置动画形式),解答学生疑点。【合作探究】重点突破一太阳方位与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的判读要求:共同体针对2道典型例题进行合作学习,对题目进行正确解答,说出每道题的解题思路。5分钟后选派代表发言。典例1:(\o"2014年高考文综真题(福建卷)"2014福建卷改编)图6示意我国第四个南极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开站时(2014年2月8日)某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1)在图上标出日出日落、正午太阳位置;判断此日日出日落和正午太阳的方位;(2)图中所示是极昼吗?如果不是,在下图中画出此地刚好极昼时的太阳运动轨迹图。
典例2:读某地一年内某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其中A对应的日期为6月22日),该地的纬度可能是A.O°
B.10°N
C.1O°S
D.23°26'N总结: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判读注意: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判读注意:【设置意义】学生通过对有关两种曲线图的题目比较分析,能正确区分太阳周日视运动曲线和太阳周年视运动曲线,找准解题的关键要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分解思路、展示思路、批判思维等方式,提升地理思维和学习能力。重点突破二太阳视运动的情境应用要求:共同体针对下面两种情境题进行合作学习,对题目进行正确解答,说出每道题的解题思路。5分钟后选派代表发言。情境1:每年国庆节前后,家住M地的小明走在铁轨上,总能看到太阳从铁轨的另一端落下。后来小明发现在另一天也能看到此景象。你能推断铁轨的走向吗?(试画图表示)一年中的另一天大约是什么时间?情境2:图1是日照市(35°N)某楼房正南向壁挂太阳能集热器景观照片,图2是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原理示意图。1.该景观照片拍摄时的地方时可能是A.9:00B.12:00C.15:00D.18:002.关于壁挂太阳能集热器,要想获得最多的能量,需要调节支架。①当地楼房影子最长时,热水器吸热面与墙面的夹角为______;当楼房影子最短时,热水器与墙面夹角为______。②计算在一年中,调节热水器面与墙面夹角的变化幅度?【设置意义】学生通过对太阳视运动应用情境题的分析,能深入理解太阳视运动现象和规律,进一步理解地球运动的意义。找准情境题的题眼,从而学会把题目与已有知识进行桥连。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分解思路、展示思路、批判思维等方式,提升地理思维和学习能力。思维提升:地表单位面积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随坡度不同而不同。读某山地坡面七月份太阳辐射量图,关于该山地坡向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阳坡
②阴坡
③迎风坡
④背风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设置意义】根据思维层层递进的原则,在前面思维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此题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处。教师在点拨时,巧妙运用白板中的学科工具,形象展示,助于学生突破。【5分钟小测验】1.古代埃及建造阿布辛拜尔神庙。神庙有一条61米长的隧道,隧道尽头竖立着法老的塑像,一年中有两次——法老生日(2月21日)和法老登基日的清晨,阳光才能穿过隧道,照到尽头法老的塑像上(如图)。法老塑像的面朝向应该是A.东北B.东南C.西南D.西北2.北京学生小赵于暑期到图中所示海岛旅游。小赵沿图示路线环岛骑行,当地时间9:00—12:00期间,主要迎着太阳行进,对应图中()段路A.①到②路段B.②到③路段C.③到④路段D.④到①路段图11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3~4题。3.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8:00-8: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A.①B.②C.③D.④4.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A.5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图9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5.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A.3月12日晴朗B.6月5日晴朗C.3月22日多云D.6月20日多云6.该地可能位于A.祁连山地B.大兴安岭C.南沙群岛D.帕米尔高原【设置意义】限定时间进行,对知识进行检测。找出错点,进一步纠正。【课堂反思】回顾学习目标,让学生进行教学反思,写下本节课的收获和疑惑。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业设计】进行分层作业布置。三、效果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本节课采用了制作了太阳视运动微视频,加入一些必要的注解和教师的讲解,激发学生兴趣,并启发学生回忆旧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白板交互式教学。利用电子白板中的图片旋转功能来模拟太阳相对地球的运动;利用链接功能,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选择性教学;利用学科工具模拟坡面角变化,让学生直观观察太阳光线和坡面夹角变化,以利于突破难点。导入环节:从生活入手,学生兴趣盎然,导入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自主学习环节: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视频,兴趣很浓。由引导问题作为引领,看视频时具有针对性、目的性。自主学习起到了让学生回顾旧知的作用,并培养了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在此环节,学生回顾旧知识,产生新的疑问点,教师针对疑问点利用白板功能进行形象点拨。探究环节:(1)注重探究问题的设计①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在问题设置上紧扣课标和考试大纲,依据高考题型设置进行,让学生在既定的轨道上自由的发挥和探讨。②探究问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本节课依标设置两个探究性的问题:太阳方位与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的判读和太阳视运动的情境设置突破。设置问题难易适度,从学生的问题出发,梯度由易到难,由表及里,能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在设置第一个探究点时,运用对比的方法,把易混点展示在学生面前;第二个探究点设置时,采用一个考点多个情境的方式。(2)学生展示环节在学生展示时,给予充分自主权,让学生自主选择进行展示。展示时严格要求,做到说出思路、分解思路、外化思维再到内化升华过程,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3)教师“放手”,给学生以最大空间。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充分的讨论时间,结论尽量让学生自己得出,道理尽量让学生自己悟出,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不急于下结论。在探究时给予宽松的时间,同时严格设定时间,又给学生以时间的紧迫感,从而提高思维效率和课堂效率。(4)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在探究活动的进行中,教师通过微笑的表情,鼓励的语言,期待的眼神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适时评价,让学生对学生进行肯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认真地对待,对正确的充分肯定;对有独特认识的大加赞赏;对离题的加以引导,并鼓励其进一步思考。鼓励学生相互解疑、质疑、提出问题,这样使探究活动不断深入,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严密性,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构建民主、和谐的气氛,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小测验环节:课堂及时反馈是课堂教学的最有效的评价,要及时检测课堂效果,依据高考题题型,设置限时5分钟小测验,检测教学效果,并进行查缺补漏。作业设计环节:进行分层作业布置,进行分层教学。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经过高三一轮的复习,掌握了地球运动的意义的基础知识,能对知识进行直接的运用,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但由于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在进行间接迁移时普遍感到难度较大,尤其在分析题目设置的情景时,不容易桥连所学的知识。这些都显示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够深,不够熟练,需要加以拓展、延伸。本节内容难度较高,课标也有明确要求,如果教学过程中不能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就会变成简单的死记硬背,在做高考题中就不能灵活运用,以致不能形成知识的迁移运用。我依据学情利用设置以下环节:趣味导入:当时天气过渡至太阳方位,引申出微专课题:太阳视运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太阳视运动和地球运动意义知识点进行桥连;再根据高考题的考查方式,感悟到高考题的设置情境的重要方式是通过太阳视运动规律来设置的。微视频复习: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视频等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兴趣;并设置相应的引导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去复习。合作探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分解思路、展示思路、批判思维等方式,提升地理思维和学习能力。思维提升:根据思维层层递进的原则,在前面思维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此题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处。教师在点拨时,巧妙运用白板中的学科工具,形象展示,助于学生突破。限时检测:限定时间进行,对知识进行检测。找出错点,进一步纠正。课堂反思:学生对所学进行总结。《太阳视运动》效果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本节课采用了制作了太阳视运动微视频,加入一些必要的注解和教师的讲解,激发学生兴趣,并启发学生回忆旧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白板交互式教学。利用电子白板中的图片旋转功能来模拟太阳相对地球的运动;利用链接功能,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选择性教学;利用学科工具模拟坡面角变化,让学生直观观察太阳光线和坡面夹角变化,以利于突破难点。导入环节:从生活入手,学生兴趣盎然,导入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自主学习环节: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视频,兴趣很浓。由引导问题作为引领,看视频时具有针对性、目的性。自主学习起到了让学生回顾旧知的作用,并培养了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在此环节,学生回顾旧知识,产生新的疑问点,教师针对疑问点利用白板功能进行形象点拨。探究环节:(1)注重探究问题的设计①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在问题设置上紧扣课标和考试大纲,依据高考题型设置进行,让学生在既定的轨道上自由的发挥和探讨。②探究问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本节课依标设置两个探究性的问题:太阳方位与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的判读和太阳视运动的情境设置突破。设置问题难易适度,从学生的问题出发,梯度由易到难,由表及里,能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在设置第一个探究点时,运用对比的方法,把易混点展示在学生面前;第二个探究点设置时,采用一个考点多个情境的方式。(2)学生展示环节在学生展示时,给予充分自主权,让学生自主选择进行展示。展示时严格要求,做到说出思路、分解思路、外化思维再到内化升华过程,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3)教师“放手”,给学生以最大空间。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充分的讨论时间,结论尽量让学生自己得出,道理尽量让学生自己悟出,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不急于下结论。在探究时给予宽松的时间,同时严格设定时间,又给学生以时间的紧迫感,从而提高思维效率和课堂效率。(4)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在探究活动的进行中,教师通过微笑的表情,鼓励的语言,期待的眼神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适时评价,让学生对学生进行肯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认真地对待,对正确的充分肯定;对有独特认识的大加赞赏;对离题的加以引导,并鼓励其进一步思考。鼓励学生相互解疑、质疑、提出问题,这样使探究活动不断深入,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严密性,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构建民主、和谐的气氛,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小测验环节:课堂及时反馈是课堂教学的最有效的评价,要及时检测课堂效果,依据高考题题型,设置限时5分钟小测验,检测教学效果,并进行查缺补漏。作业设计环节:进行分层作业布置,进行分层教学。《太阳视运动》教材分析(1)地位分析本节课属于必修一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中的地球运动意义中的小微专题,内容抽象、繁杂。在历年高考题中,多次涉及地球运动意义的考察都要通过太阳的方位来设置情境。因此,突破太阳运动规律,对学生理解地球运动的意义至关重要。本节课是高三学生在一轮复习基础上对地球运动意义中昼夜交替、日出日落、正午太阳变化规律等的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本节课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太阳方位、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有很大帮助,对解决高考题中以设置地理情境为主要考查方式的题目。(2)教学目标理解太阳视运动与昼夜交替现象;能说出某地某时间的太阳方位,并能进行迁移应用;会进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学会对太阳高度曲线图和视运动图进行判读(3)重难点太阳高度曲线图和视运动图的判读太阳方位的情景应用;课堂评测练习1.古代埃及建造阿布辛拜尔神庙。神庙有一条61米长的隧道,隧道尽头竖立着法老的塑像,一年中有两次——法老生日(2月21日)和法老登基日的清晨,阳光才能穿过隧道,照到尽头法老的塑像上(如图)。法老塑像的面朝向应该是A.东北B.东南C.西南D.西北2.北京学生小赵于暑期到图中所示海岛旅游。小赵沿图示路线环岛骑行,当地时间9:00—12:00期间,主要迎着太阳行进,对应图中()段路A.①到②路段B.②到③路段C.③到④路段D.④到①路段图11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3~4题。3.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8:00-8: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A.①B.②C.③D.④4.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A.5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图9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5.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A.3月12日晴朗B.6月5日晴朗C.3月22日多云D.6月20日多云6.该地可能位于A.祁连山地B.大兴安岭C.南沙群岛D.帕米尔高原课后评测练习下图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第1题。1.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ABCD(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表示①处位置)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第2题。2.该日()。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右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第3题。3.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B.为冬至日C.日落时区时为18时D.昼夜等长4.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A.春、秋分日P=0B.夏至日P=1C.全年P<1D.冬至日P>15.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出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A.10时
B.13时
C.16时
D.19时《太阳视运动》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了,获得非常大的感触,学会了很多东西。现反思如下:一、信息技术的应用上有突破。本节课采用了制作了太阳视运动微视频,加入一些必要的注解和教师的讲解,激发学生兴趣,并启发学生回忆旧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白板交互式教学。利用电子白板中的图片旋转功能来模拟太阳相对地球的运动;利用链接功能,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选择性教学;利用学科工具模拟坡面角变化,让学生直观观察太阳光线和坡面夹角变化,以利于突破难点。二、导入环节从兴趣出发。从生活入手,学生兴趣盎然,导入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三、自主学习环节微视频观察。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视频,兴趣很浓。由引导问题作为引领,看视频时具有针对性、目的性。自主学习起到了让学生回顾旧知的作用,并培养了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在此环节,学生回顾旧知识,产生新的疑问点,教师针对疑问点利用白板功能进行形象点拨。四、探究环节注意四大问题。(1)注重探究问题的设计①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在问题设置上紧扣课标和考试大纲,依据高考题型设置进行,让学生在既定的轨道上自由的发挥和探讨。②探究问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本节课依标设置两个探究性的问题:太阳方位与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的判读和太阳视运动的情境设置突破。设置问题难易适度,从学生的问题出发,梯度由易到难,由表及里,能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在设置第一个探究点时,运用对比的方法,把易混点展示在学生面前;第二个探究点设置时,采用一个考点多个情境的方式。(2)学生展示环节在学生展示时,给予充分自主权,让学生自主选择进行展示。展示时严格要求,做到说出思路、分解思路、外化思维再到内化升华过程,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3)教师“放手”,给学生以最大空间。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充分的讨论时间,结论尽量让学生自己得出,道理尽量让学生自己悟出,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不急于下结论。在探究时给予宽松的时间,同时严格设定时间,又给学生以时间的紧迫感,从而提高思维效率和课堂效率。(4)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在探究活动的进行中,教师通过微笑的表情,鼓励的语言,期待的眼神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适时评价,让学生对学生进行肯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认真地对待,对正确的充分肯定;对有独特认识的大加赞赏;对离题的加以引导,并鼓励其进一步思考。鼓励学生相互解疑、质疑、提出问题,这样使探究活动不断深入,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严密性,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构建民主、和谐的气氛,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五、小测验环节采用课堂限时训练。课堂及时反馈是课堂教学的最有效的评价,要及时检测课堂效果,依据高考题题型,设置限时5分钟小测验,检测教学效果,并进行查缺补漏。六、作业设计环节注意进行分层作业布置,进行分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有轨堆垛行业市场现状、前景分析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2025年01月事业单位题库每日一练模拟题及参考答案0124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第三版)》 课件 项目三 常用网络命令
- 2025年01月2025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辅导员公开招聘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二零二五年度学校食堂聘用清洁工服务协议
- 烹饪工艺学(第2版) 课件 单元7味和味觉的基本理论
- 消化实验室常见检查课件
- Unit 6 How do you feel?Part B Let's talk 【知识精研】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1-甲型流感(甲流)护理查房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铝合金部件制造承包合同范本2篇
- 2024年EHS法律法规培训:企业风险防范与合规之道
- 证件使用协议书(2篇)
- 2024年《论教育》全文课件
-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及答案含听力原文
- 肺栓塞患者护理查房课件
-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 委托书之工程结算审计委托合同
- 《如何有效组织幼儿开展体能大循环活动》课件
-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6版)(微课版)课件 第1章认识计算机
- 压疮课件教学课件
-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