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_第1页
外语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_第2页
外语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语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

XXX

摘要:外语教学是一直是我国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学习的人数增加,人才的质量提高,要求对于外语的学习不在局限于语言的学习,而是更全方面的认识了解和运用。思辨能力作为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在各方面的思考和学习中有很大的作用。外语教学中全方面的培养思辨能力是未来外语教学的主题之一。

关键词:思辨能力外语思辨外语专业思辨培养教学改革

引言

外语教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不同的时期,各国有着不同的学习方法,逐渐地,人们不满足于单纯的教学,而是培养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和对知识结构的宏观把控和实际运用。

我国自教学外语以来经过了几个时期。一开始是以技能为主的英语教育阶段,这个时期一直延续到了1966年左右,其后的十几年时间,外语的教学教育处于停滞阶段。恢复外语教育教学的发展对1978年左右的中国来说,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当时的教学主要旨在恢复发展和培养高质量人才。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外语教育教学的重点是,摸索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途径。到今天为止,对于外语的教育教学还是处于摸索之中,但是现在的教学已经不止于对语言本身的学习,还在于外语教学中,对于思辨能力的培养。

近三十多年来,西方国家在思辨能力的研究上进行了诸多理论实践,使之得以蓬勃发展。其中最有名的两个理论模型分别是,三元结构模型和德尔夫研究的模型。而我国的专业人士,文秋芳教授,也提出了关于思辨能力的模型---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教授指出,外语类学生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重复、记忆、模仿是必要的练习环节,但是在分析、推理、评价方面,并不是这些练习能够代替的。很多专业课,外语语言水平总有限制,这就引发了对于外语类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视。因为现在教育教学中时间空间的限制性,造成思辨能力在课堂训练培养也很有限。

我国很多学习外语的学生很欠缺这种能力,黄源深教授就此曾写过:这种因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能力所造成的现象,我们不妨称之为“思辨的缺席”。学外语出身的人,稍不注意就会得这种“思辨缺席症”,这样的话。文教授的模型中,最高层次为元认知,或称自我调控能力,即对自己思维的计划、管理、监控和评估的技能。该层级管理和控制着下一级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分为认知技能和情感特质。在外语的学习中,学会怎么运用思辨能力使外语更加容易、深刻是很重要的。因此,思辨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思辨能力

(一)如何理解思辨能力

人的重要特征是思维,而思维的核心在于它的独立性,否则只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独立思考在教育教学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它能有所发现,有所突破,为创造性奠定基础。

思辩一词是哲学术语,它代表了一种思考方式,但不与外界相关,甚至可以说是不符合逻辑。哲学上指,运用逻辑推导而进行纯理论、纯概念的思考。这是因为思辨方法在其它方法之前,首先是命题,其次是公设公理,以欧氏几何定理为例,这些命题就是先于经验也先于逻辑。从定义、公设、公理再推出定理,也就是关于这个命题的逻辑性解释(如果推衍定理失败,那么命题为假,不成立)。所以思辨方法风靡一时并且备受推崇,哲学家甚至认为通过思辨,人还可以为自然立法,也就是为自然界建立规则。但是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思辨方法逐渐从主流的地位下来,以实践为指导的实验方法占了主导地位。

思辨能力,顾名思义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所谓思考就是,对事物的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而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类别、情况、事理等的辨别分析。首先要说的是,思辨能力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例如,能够区分鸭蛋和鸡蛋,这不算是有思辨能力,因为凭借经验观察就能区分出鸭蛋和鸡蛋。但是,如果要分清楚“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这个问题,仅靠经验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有较强的思辨能力才行。

(二)思辨能力的特征

生活工作中处理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对一个相同的问题展开有条理的分析是很重要的。分析一个问题时,首先要把思考的各个层面区分开,因为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问题所做出的分析,其得出的认识或者结论往往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类似“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从经验的角度来说是无法成立的问题,它是一个易于解决和无可厚非的问题;在理论或科学的角度看,它变成了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单从逻辑的角度说,它不再是个问题,而是一个指称“恶性循环”思维方式的,错误思维的代名词。其次,要注意在相同视角分析问题的条理性。简单来说就是,一二三地讲,或者是按照一定的方位,由内而外、由上到下等等,讲究分析的层次和条理都是分析方面的特征。它的第三个特征就是说理,就是对所做出的分析进行解释和论证。比如,为什么说这个问题有特点?为什么说这是个错误的问题?为什么说不能再称之为一个问题?解释和论证要明确、有力,比如,概念的使用、语言的表达要清楚、准确,理由的陈述、结论的导出须简明扼要、掷地有声。

简单来说,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分析,简要清通、铿锵有力的说理,就是思辨能力的主要特征。反过来说,一个人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条理清楚,说理明白,则说明具有较好的思辨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而大量的研究表明,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学生略显不足,所以,外语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克服“思辨缺席症”,实现在思辨能力培养上的突破。这都是教育中亟需思辨能力要解决的问题。

二、外语教学

传统的外语教学最早可以追溯到希腊时期。17世纪~19世纪的欧洲,外语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死记硬背、翻译和按范例书写句子进行对语法和词汇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几乎和现实社会没有多大关系。现今,这种称为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方法,仍被广泛地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外语教学实践中。到了19世纪中期,人们开始发现语法-翻译法,对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没有有效的帮助。因此西欧一些国家进行了革新:他们认为在外语教学中,应该以语言的科学知识为基础。外语的语法为第一性,词汇和句子应该结合上下文进行学习,语法的教授运用了归纳法,而避免使用翻译。这种方法叫做直接法,但后来发现,更适合于儿童的外语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了培养军队所需的外语人才,采用了一种强化训练的方法,叫做听说法。该方法以美国的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运用“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主张听说为主,读写为辅;教学以句型为中心,反复操练,形成习惯;有错立即纠正;不准使用母语,成效不错。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认知教学法,该方法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创新活动,在理解语言规则的基础上,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并进行运用语言的活动。随着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展开和深入,许多西方学者在外语教学法方面进行了大胆地尝试,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交际教学法”,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它的特征有:大纲不以语法项目来安排教学顺序和内容,而是以功能项目和意念为基础;强调教材内容必须是真实自然的语言;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而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提供和创造真实的交际场景,是他们主动地、自由地运用语言,此方法的正确性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外语教学方法。

三、外语教学要突出思辨能力的培养

至少有3方面的解释可以说明,外语专业为什么要突出对思辨能力的培养,以便于外语专业的教育管理者与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思辨能力的战略要义。

第一,中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总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能力”的培养,被提升到中国教育改革在未来十年中的一个战略新高度,而其中各种具体能力,归根结底均建立在思辨能力之上。

第二,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所追求的共同使命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也是其目标之一。哈佛大学有校训:“鼓励学生尊重观念及其自由表达,乐于发现与思辨。”享誉全美的耶鲁大学,在本科生对不同时期和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学习中,其最终目的乃是要“获得对人类经验的更深刻的洞察力,并成为更强健的作者和更有影响力的分析性思考者”,剑桥大学的核心价值之一,也是“对怀疑精神的鼓励”。近年来,中国也开始凸显对能力的培养,这是教育革新的新进步之一。

第三,思辨能力是最重要的“可迁移能力”。大学教育给学生最宝贵、取之不尽的财富是“能力”,更准确地说,是可迁移的能力。可迁移能力是指,学生可以从大学教育中带走的能力,这些能力不局限于所学的专业,可以应用于多种多样的环境和工作之中。有研究将可迁移能力分为7类,在所有这些能力中,思辨能力应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最典型的特征,因而应该成为大学全部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

四、融入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

对中国外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我们不禁发问:我们该如任何结合自身的教育特点发展思辨能力?

(一)将思辨能力纳入外语专业核心培养目标

美国思辨能力研究领军学者认为:教育就是学会思考,一点不多,一点不少。而根据我国现行的的《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大纲》,其中是缺少对于思辨能力的培养的,所以,当务之急是必须在外语专业教学的目标层面,确立思辨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使之成为教育教学中的指导思想之一。

(二)外语课程设置的改革

外语界经过讨论,对外语教学已形成新的共识:压缩技能课程在总课时中的比例,扩大相应专业知识课程比例,建立跨专业辅修/双学位机制,利用校级通识教育选修课平台,总体而言,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加强对思辨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操作中,还需要进行3个方面的尝试:其一,在专业知识课程中应重视那些有利于思辨能力训练的理论性课程建设;其二,开设研究方法课程,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定性和定量的基本研究方法教给学生,还可以要求学生选修高等数学和统计学方面的基础课程;其三,开设一门完整的、一个学分课程或至少是系列讲座,通过专题向学生介绍思辨能力的有关概念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思辨能力的学习意识,以便他们在所有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配合教师自觉地训练和提高自己的思辨技能。

(三)整体观念的转变及试行措施

作为外语教学的实践者和导向者,老师们要在思想上改变传统的以单纯技能训练的教育理念,要把外语专业的教学重新从语言互译,逐渐变成中西文化互通,并且以中国文化为主,把它纳入教学范畴,让学生能使用外语阅读中西宗教、哲学、经济、政治、社会及人文思潮领域里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名篇;其次在教学模式上,要逐步打破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试行课堂教学+任务型教学+实践型教学,“三结合”模式,通过课堂精讲、小组讨论、独立研究,从宏观上把握中西方文化的整体,调节外语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打破“教材中心”,以大量阅读和深层次探讨,取代“教材—笔记—背诵—考试”;通过用外语表述中西文化精髓和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实践,在更高层次上加强“听说读写”的语言基本功,不但提高整体的语言素质还提高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注重专题性研究式课程建设,围绕认知能力开发,培养学生批评性思维,即,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管理者应从整体规划不同年级、不同课程在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方面的具体分解任务。根据所教课程的具体特点,设计适当的课堂活动和练习形式,有针对性地训练思辨技能。这样,英语专业的所有课程将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展开对思辨能力的系统训练。

学生在语言文化学习中,也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思辨能力的培养基于大量有一定语言难度的阅读,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阅读,课堂参与,课后研究。要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中将细读和讨论相结合,学会前后知识内容的联系比较,善于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最终,无论是什么课程,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授课,都要通过测试,来检验一门课程是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采用基于阅读或调查的研究性小论文写作;可以在所有课程中引入形成性评估机制,积极采用小组讨论和辩论、个人或小组演示、个人或小组调研项目等,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的练习和测试形式;还可以对传统的多项选择、客观性考试形式进行改造,增加对语言和思想输出的考查。美国ETS的GRE考试很值得借鉴。

结论

随着国际交流的蓬勃发展和我国外语教学的普遍性,外语专业的学生的压力和挑战日益倍增。外语专业的学生要在注重培养自己语言能力的同时,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并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即思辨能力。有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并不弱于西方学生,而中国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不逊于其他文科学生。如果把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形成和思辨能力的发展明确纳入外语专业的教学大纲,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提高的幅度一定可以大大增加。

归根结底,发展思辨能力的最终目标在于提升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批判性思维的情感倾向得到培养,相关知识技能得到发展,就可以被运用于不同专业和学科领域,还可从课堂内迁移到课堂外,从大学校园移植到日常生活,提高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正确认识问题、仔细分析问题、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提高自己的可雇性、决策力和职场中的成功几率。将思辨能力的训练纳入外语专业的教育过程,应当成为外语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参考文献

[1]口译教学与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策略探析,方菊,大连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44.

[2]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章晓雯,尹延安,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临安,310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