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考点总结(5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9311fb11cdb54041763bc7a47f5a7b7/39311fb11cdb54041763bc7a47f5a7b71.gif)
![2023年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考点总结(5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9311fb11cdb54041763bc7a47f5a7b7/39311fb11cdb54041763bc7a47f5a7b72.gif)
![2023年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考点总结(5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9311fb11cdb54041763bc7a47f5a7b7/39311fb11cdb54041763bc7a47f5a7b73.gif)
![2023年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考点总结(5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9311fb11cdb54041763bc7a47f5a7b7/39311fb11cdb54041763bc7a47f5a7b74.gif)
![2023年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考点总结(5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9311fb11cdb54041763bc7a47f5a7b7/39311fb11cdb54041763bc7a47f5a7b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3年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考点总结(5篇)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状况进行回想、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觅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把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考点总结篇一
(温庭筠"唐)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范仲淹"北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周边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苏轼北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李清照"南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大量愁。
(辛弃疾南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快速,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南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张养浩元)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靡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王磐"明)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白居易"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凄怆。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考点总结篇二
1、以下对这首诗讲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a、这首《凉州词》写的是边塞将士的生活,描绘边地的生活环境,反映戍边将士的繁杂感情,是宋代边塞诗的名篇之一。
b、第三句中的"怨杨柳"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吹奏哀怨的《折杨柳》曲,另一层意思是说,由于与家人离别而怨恨的戌卒埋怨边塞杨柳不青,连折柳寄情的愿望也难以表达。
c、"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喻指朝廷对戍边将士不关心,恩泽不能到达边塞。
d、这首诗作风雄奇,语句流畅,虽抒哀怨之情,但悲中有壮,不失大方、豪放的风格。
2、选出对此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a、此诗其次句写雨景,运用"如烟"的比喻,绘出了雨的形态。
b、第三、四句写农事繁忙,"才"、"又"两字的搭配使用,不说"忙"而读者已感受到忙的气氛、忙的节奏。
c、《乡村四月》写江南农村初春的风光及繁忙的农事,表现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d、这首诗写景、叙事相结合,语言质朴、清爽。
3、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这是唐代诗人王维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又名《送六二使安西》。
b、这里的"渭城"指秦故都咸阳城,"故人"是老朋友的意思。
c、诗的一、二两句写景,写出了送行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d、诗的三、四两句叙事抒情,抒发了猛烈、真挚的惜别之情。
4、选出讲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a、这是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所作的画上题写的七言绝句。
b、全诗通过对画面景物的描写,结合联想,显示了早春自然界的勃勃活力,形象真实,意境清爽。
c、第三、四句实写了画中的景物,如鲜嫩的蒌蒿、短壮的芦芽、逆水上游的河豚。
d、第一句中的"三两枝"说明时间是早春。
d、"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瘅江边。"沉痛而冷静。诗人向侄孙交待后事,语义紧扣第四句,进而吐露出积极向上的情怀。
5、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a、一、二两句写江和山,以"断"和"开"两个动词写出了大江奔腾的壮阔气势。
b、"两岸青山相对出"中的"出"字,使静止不动的山富有动态的美,也写出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c、"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传神地描绘出一叶轻舟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
d、这首诗文字浅近,想象独特,写景逼真,浮现了一幅雄伟宏大的山水画卷。
6、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a、'渔歌子'是题目,这首词的语言通俗流畅,清爽自然,具有民歌风味。
b、"鳜鱼肥"说明这是垂钓的大好季节,"青箬笠,绿蓑衣"标示了渔父的身份。
c、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的自然景物,刻画了一位怡然自满的垂钓渔翁。
d、这首词托物言志,借渔翁的生活表达自己摆脱官场羁绊后,热爱自然,追求闲适生活的情趣。
7、对下面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破阵子辛弃疾
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快速,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辛弃疾写这首词寄给陈亮,既是对好友不得志表示慰解,也是借此抒发自己失意的感慨。
b、"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意思是"弹奏",这个词确凿形象地表现出弹奏猛烈、乐声响彻云霄的情景。
c、"马作的卢快速,弓如霹雳弦惊"这两诗句分别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概括而生动地写出战斗紧张猛烈。
d、这首词借剑寄意,表现抗金救国的主题,即是壮词又是悲歌,基调愤激。
8、对下面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出塞》,古代一种军歌的题目。塞,边疆可作屏障的险要地方。
b、"龙城飞将"古人对汉朝防守边疆大将李广的美称,诗中借来代称英勇精明的统帅。
c、"胡马"指古代北方民族的军队。胡,古代对北方民族的通称。
d、这首诗表达了立志报国,死而后已的思想感情。
9、对下面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a、这首诗是路过瓜洲,追念金陵居处的诗,一般认为是其次次拜相,奉诏进京时所作。
b、"绿"意为"吹绿",把看不见的春风转移为色调显明的视觉形象,蕴含更为丰富,也更富有表现力。
c、"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音为jiān,中间。这句诗交代了两个镇所处的地理位置。
d、这诗借春风、明月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10、对下面一首诗赏析有误的是()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a、这是一首北朝时敕勒族的民歌,描绘出我国北方草原的独特风光,全文意境清丽。
b、敕勒川是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川意为平川、平原。
c、末句中"见"同"现",浮现露出来,"见"字突出了北方草原的草长势繁茂。
d、"穹庐"、"四野"、"苍苍"、"茫茫"等词语勾画出草原的开阔苍茫,也反映了游牧民族的生活环境。
11、下面一首诗赏析有误的是()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燃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a、这首诗为七言绝句,抒发了自己立志报国,死而后已的思想情感。
b、一、二句意为:石灰石从深山中被人们用多少次的锤敲凿挖才取出来,经过烈火燃烧后好像很闲静。
c、三、四句意为:面对粉骨碎身石灰石完全不怕,只求得为人们留取青白,高度赞扬了石灰的品格。
d、全诗以"石灰"为意象,写了石灰的品格,以石灰自喻,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12、下面一首诗赏析有误的是()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于中秋赏月,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中写下此词,抒发了人生感慨和追念亲人的深情。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三句写月光的转移,照着那些彻夜不眠的人,衬托出人间离别之苦,同时寄寓了追念子由的手足深情。
c、"此事古难全"一句中的"此事"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句表示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d、全词想象希奇,境界开阔,融空想与现实于一体,既有飘逸邈远的意境,又有耐人寻味的理趣,富有浪漫主义色调。
13、对以下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欲渡黄沙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这诗句选自李白的《行路难》,是诗人于天宝三载初离朝廷,离开长安时所作。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排济出京的遭遇感到不平。
b、所选诗句的前两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所选诗句的三四两句,引用了两个典故,表示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了信心。
d、所选诗句的最终两句中"云帆"指航行在大海里的船只,因水天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14、对下面诗歌赏析有误的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天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a、首联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础。
b、颔联意似悲而旷达之胸襟可见,以此慰勉友人。
c、颈联的意思是只要海内有知音,则虽各处天涯,亦宛如比邻一般。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
d、尾联系由前三层逼出--既是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比邻,则自当于别时不效儿女之态。以此作结,恰当好处。
15、对下面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中军置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车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但仍能间接传达出一种喧嚷的场面。
b、"风掣红旗冻不翻",雪大风小,红旗一动也不动,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传神地写出了天气的奇寒。
c、"雪上空留马行处",既写出了对行者的难舍而留恋,也表现了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的心情。
d、诗歌主要写雪景,而在那白雪的背景上设置鲜红一点,反衬得整个境界更纯洁,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16、对这首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a、这首诗描绘了初春小池的清丽可爱,表达了欣赏时的喜悦心情。
b、"泉眼无声惜细流"中的"泉眼"指泉的出水口,"细流"指泉水流得细小、舒缓。
c、"树阴照水爱晴柔"描写是晴光下小池澄澈幽美的景象。
d、后两句是佳句,也是名句,景物形象显明,一个"立"字极写了小池的美丽。
17、对这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适合。
a、这是一首描写、讴歌西湖的诗,清代王文浩说:"此是名篇,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b、一、二两句描绘了晴天和雨天的西湖都是美丽的。
c、第三句中的"西子"指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
d、"淡妆浓抹总适合"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的描写了不管什么时候的西湖,总是适合好看。
18、对这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勾画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清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春景。
d、结尾两句诗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阴里,更是美不胜收。
19、读下面诗歌,做①-②题。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地,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①对"国破山河地,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令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令人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到显,由弱到强,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活力的"城春"对举,对照猛烈。
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缺,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d、这两句诗以写景为主。句中的"国"、"山河"、"城"、"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写的景物。
②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诗的开篇即写春望所见,突出写山河破碎、满城荒芜,写长安沦陷后的残败景象。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触景生情:因感时恨别,见到了本为娱人之物的花鸟反而流泪惊心;一种是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种解释都符合诗意。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自安史叛乱以来,战火不断,企盼亲人消息,一封家信真是好过"万金"!"家书抵万金"是说一万两金才能得到一封家信。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句中,"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之伤痛之外,诗人又叹息衰弱,更增了一层悲哀。
20、读下面诗歌,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首联追述往事,说自己参与科举考试而入仕做官,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四年。
b、颔联形象地抒发其关于世事人生的沉重慨叹,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也如雨中浮萍漂泊不定,对世事人生失去信心。
c、颈联叙写往日抗元遭遇的挫折和被囚押的孤苦境遇。这两句抒情与叙事融为一体,感染力极强。
d、尾联笔锋陡转,表达身陷绝境时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考点总结篇三
1、下面对《梦江南》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a、"梳洗罢"才"独倚望江楼",说明她精心打扮,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女为悦已者容",一个"独"字,写出了妇女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的人归来的心态。
b、"斜晖脉脉水悠悠"表面上是写水,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惫地注目的眼神。
c、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渴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d、温庭筠的这首小词一洗常见的浓艳风格,写得清爽淡雅,空灵秀丽,而又朴实自然。后人评价说:"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徘不尽"。
11、选出对陶渊明《饮酒》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b)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清闲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开头四句道出了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其中"心远"二字是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之关键,它说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
b、"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实际上是说,由于诗人眼中的风景是如此的美丽,因此让人只顾得上去细细欣赏,却忘掉了用语言表达出来。
c、"采菊东篱下,清闲见南山",一句中的"清闲"写出了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而"望"字则很好地表达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d、《饮酒》是一首五言律诗,共二十首,本诗是其中最有名的第五首,写出了诗人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体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
2、选出对《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在酒宴时,即将离开朋友而产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连平日号称"酒仙"的他难以豪饮而醉。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巧用典故"吕尚垂钓""伊尹乘舟日边"说明自己虽然有着决意和无奈,但并没有就此消沉,想到政治上也曾尽坎坷的吕尚和伊尹,他们的经历又加强了诗人的信心和信念。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对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d、李白这首诗跳荡纵横,一波三折,猛烈地表达了诗人苦闷彷徨,抑郁担忧,但又不甘寂寞,通往直前的起伏变化的思想历程,让人们猛烈地感受到诗人的倔强、自信,执著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3、下面是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之一,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d)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a、这首诗中的"王杨卢骆",即指初唐"四杰"。
b、这首诗评价了"王杨卢骆"在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c、这首诗否定了对"王杨卢骆"哂未休"的态度和做法。
d、这首诗就"王杨卢骆"身与名俱灭"的结局抒发了叹惋之情。
4、对宋代词人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a、上阙一、二句用拟人手法,以山水寄寓了送行人的深情,同时点明白送行的地点。
b、"盈盈",美好的样子。上阙三、四句说行人将去的地方,山清水秀,风景很美。
c、下阙借惜春表达了惜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王观对友人美好的祝愿,含蓄而别致。
d、全词充满灿烂的想象,情景交融。笔下之景,与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全然是心中之景。
5、对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理解不恰当的一句(c)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状况。"种豆南山下"是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是幽美的,两者相互衬托,完美而又和谐。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荒秽,指各种野草。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承"荷锄归",写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种豆南山下"和"夕露沾我衣",用语虽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的艰难写得极为具体。
d、"衣沾不足惜,但使原无违"二句,抒发感情。说明避开官场的志趣,抒发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6、对《钱塘湖春行》诗句的讲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c)
a、"孤山寺北贾亭西"写诗人的行踪;"水面初平云脚低"写远望湖水平堤,朵朵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写诗人一路行来,偶尔可以见到早来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枝头;不知是新到谁家的燕子衔了泥去筑巢。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写诗人看到路畔的野花已经开得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矮矮的草地,骑马走过,马蹄刚能够被它湮没起来。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写诗人来到绿杨成阴的白沙堤上,这里的风景更是美不胜收,看也看不够,于是称赞道:这才是我最爱好的地方!
7、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b)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对偶,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之感,与尾联之"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岸阔"与"潮平","一帆悬"与"风正"均有因果关系。"风正"是风大之意。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说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脍灸人口。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与首联呼应,表达了诗人触景生情,怀有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8、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鉴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b)
a、这是一首送行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境遇一致,感情一致。一股凄怆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9、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鉴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说明谪居生活的艰苦和遭遇贬居的痛楚,给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b、"怀旧空吟闻迪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示意了自己谪居时间的长久,又说明白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既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显明对比。
10、对《相见欢》(李煜)鉴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c)
a、这首诗对"离愁"做了恳切、深刻的描写,如"剪不断、理还乱"这个比喻,如"别是一番滋味"等,情深切自然,语言朴实,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b、"无言独上西楼"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可想见其人境遇之孤寂,心境之萧条,为整首词渲染了凄凉暗淡的感情。
c、"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点名季节是秋天,"寂寞"者是"梧桐深院",被"锁"者是"清秋",使人愁而更愁。
d、"剪不断、理还乱"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处理解决。"别是一番滋味"等用来形容只有自己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感受。
11、杜牧《赤壁》分析不当的一项(b)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湮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由于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假使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便利,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
d、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故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12、文天祥《过零丁洋》分析不当的一项(c)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b、颔联把个人命运与山河命运紧凑相连,个人浮沉紧系着祖国的安危。
c、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境遇。诗
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
d、尾联直抒胸臆,说明自已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13、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d)
a、"一封朝秦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首联直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朝"与"夕","九重天"与"路八千",让人深切感受到诗人命运变化的急剧。
b、"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进而说明自己的心迹。"圣明"而有"弊事",相对成趣。
c、"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即景抒情,情悲且壮。"马不前"流露出英雄失路之悲。"横""拥"两字形容物态都不得很精当,且有气势。
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考点总结篇四
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解释
一、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
1.欲:爱好2.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宝贵的食品。3.兼:同时
4.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指的是“苟且偷生〞的意思。5.患:祸患,灾难。
6.辟:同“避〞,躲避。7.如使:假使,假使,下文“使〞同义。
8.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方法。“者〞在这里指代方法。
9.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0.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的人不用。是,指示代词,指某种方法。11.非独:不单,不仅。12.勿丧:不丢掉。
13.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14.豆:古代一种木制盛食物的器具。
15.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叫嚷着给他。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叫嚷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愿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
16.蹴cù:用脚踢。17.不屑:因轻视而不愿接受。
1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种的俸禄假使不分辩是否贴合礼义就接受它。万钟,这里指高位俸禄。钟,古代的量器,六斛四升为一钟。则,连词,这里表示假设,翻译成假使。辩,同“辨〞,分辩。19.何加:有什么好处。20.奉:侍奉。
2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谢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读"鱼"
22.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同“向〞,从前。
23.已:放弃,中止。24.本心:天性,天良。25.是故:所以
26.能:保持27.舍生而取义者也:而,表并列
内容简析:
《孟子语录》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决定,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终的“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按现在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为“廉耻之心〞)。由于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围所不接纳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
译文:
鱼是我所爱好的,熊掌也是我所爱好的,假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爱好的,正义也是我所爱好的,假使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正义了。生命是我所爱好的,但我所爱好的还有好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并不躲避。假使人们所爱好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话,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种手段不能用呢?假使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话,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哪种事情不会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愿采用;采用某种方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愿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爱好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其实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做到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够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叫嚷着给别人吃,连过路的饥民也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连乞丐也不愿接受。
有的人见了高位俸禄就不分辩是否贴合礼义就接受了。这样,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绮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人感谢我吗?以前(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绮丽却接受了;以前(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以前(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谢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莫非不应当中止吗?这就是所谓的丧失了人的天性。
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表达“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6、在孟子看来,什么状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_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9、“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恶者有甚于死者。
10、《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考点总结篇五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周边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01月1月广东深圳市公办中小学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78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12月贵州腾虹食品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招聘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机构担保合同模板:规范担保业务操作5篇
- 《高压电气设备选择》课件
- (高清版)DB37∕T 2990-2017 巢蜜生产技术规范
- 《财务报表审计目标》课件
- 《数据分析》课件
- 《收集资料的方法》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幼鳗增食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阑尾炎、肠梗阻读》课件
- 【公开课】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 急救药品课件教学课件
- 郑州市地图含区县可编辑可填充动画演示矢量分层地图课件模板
- 2024年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2024年公安部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空气能热泵系统
- 日产块冰400吨冰库项目建议书写作模板
- 建筑行业钢桁架等制作工艺流程图
- 产品和过程设计乌龟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