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教学案: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教学案: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教学案: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教学案: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教学案: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八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一、重点理解的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其目的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并最终指向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革命则是指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斗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划分首先见于党的二大确立的纲领,在正确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纲领,而把当时直接进行的目标定为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作为最低纲领。实践最低纲领的过程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最高纲领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这就明确地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从1919年起,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就已开始;19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实行了一些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的措施;1953年开始的三大改造则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2.对建国初期的各项措施的认识。建国初期,面临极其严峻的考验,为此,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剿匪作战、抗美援朝、士地改革、镇反运动、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体现了当时的两大任务──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并且,巩固政权有利于恢复经济;恢复经济是从根本上巩固政权,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体现两种革命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继续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社会主义革命就是打退资产阶级不法分子的进攻,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体现了既定的工作重心:城市的管理和经济发展。具有过渡时期的特点:各种阶级、各种经济成份并存,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上述措施的实施,使得人民政权彻底巩固、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这就为向社会主义的逐步过渡创造了条件。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1953年,中共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有着丰富的内涵,直接承袭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规定,重申全国人民的总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核心,时称“一化”;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实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称“三改”。“一化”和“三改”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前者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者都涉及发展和扩大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问题。“一化三改”的关系充分体现了总路线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有机统一的特色,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总路线,其实质就是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惟一的经济基础。4.一五计划的特点。1953年国家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起步,也是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始,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通过五年计划的形式开展经济建设,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特色。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参照苏联的建设经验,实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计划,以五年为周期。到目前已是第十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确定工业化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且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方面是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需要迅速改变这种状况。一五计划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这是由于东北地区具有相对优越的工业基础,况且工业资源丰富、又是重要的农产品基地、靠近苏联易于接受支援,具有独特的优势。从此以后,东北地区作为工业基地,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五计划完全以总路线的精神为指导,包括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而且以工业化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改造为主要手段。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一五计划是贯彻执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大步骤。考虑到改造和建设的长期性,一五计划只是强调5年期间为改造和建设准备初步基础。实施的结果则是,一五计划提前完成了总路线规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超额完成了预定的工业化的建设指标。5.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对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实践过程中,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即已确定的奋斗目标,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进一步确认。到1953年,在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人民政权的彻底巩固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积累了利用和限制私营工商业的许多经验、积累了在农村实行互助合作的经验,从而为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奠定了直接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具有自己的特色──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实行自愿互利、典型示范与国家帮助的原则;对民族资本采用了赎买的政策,把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结合进行;整个改造采取逐步过渡的形式与步骤,进行渐进的和平的转变,最终实现了改造建设两不误的和平过渡。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创举,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精神和务实作风。结合今天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当时的改造工作,尤其是后期,过粗过快,遗留问题较多;“三改”先于“一化”提前完成了,造成“一化”与“三改”的脱节,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不平衡;形成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生产力水平的多样性不符;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过早取消了市场经济;这些是中国改造过程中的重要教训。二、重点记忆的内容1.对官僚资本、民族资本的不同政策。在推翻官僚资产阶级的独裁统治之后,对官僚资本主义实行坚决没收的政策,由人民政府整体上接收过来,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使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1949—1952年间则实行合理调整的政策,充分发挥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在政治上,则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各民主党派,组成民主联合政府,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1953—1956年间,根据形势的变化,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赎买的形式,使之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从而最终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变革。2.一届政协与一届人大。一届政协于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使得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有了固定的组织形式,表明这条统一战线的进一步扩大;他完成了新中国建立的各项准备工作,暂时行使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此后,他又在巩固政权、恢复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一届人大于1954年召开,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社会实际,依据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准备了条件。1954年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继续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同各民主党派实行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成为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3.外交政策与外交活动。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团结世界各国人民的外交方针,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上述方针为指导,新中国与苏联等国建交、进行抗美援朝、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以独立自主的姿态活跃于国际舞台。4.1953──1956年间的各种变化:①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目标。②实行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进行工业化建设──为工业化实现奠定了初步基础。④外交政策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新的国际关系准则。⑤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实行社会主义的民族区域自治。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形成。5.几个时间界标: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彻底解放和完全统一。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标志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标志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标志人民代表大会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确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中国历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三、纵横联系的内容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的贯彻实施。1949年春的七届二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革命胜利的前夕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规定了党的工作重心、各项政策、总任务,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也为新中国的建立作了准备。新中国初期的各项措施,诸如稳定物价、合理调整私营工商业、“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等,都是对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的贯彻实施。其中,以城市的管理和建设为工作重心、不反对民族资产阶级等重要决策,对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尤其具有指导意义。这说明了正确理论对实践的有效指导作用。1953年,中共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仍然强调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任务。这仍是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的延续和落实。后来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加快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才很快完成了过渡时期的历史任务。这一方面说明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大作用,也反映了实际工作中的急躁冒进、追求单一的所有制形式等倾向。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共产党召开八大,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了新的阐述,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指针。这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优良传统。2.1949—1956年间的社会特点。基于中国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经济尚未充分发展的社会实际,中国共产党设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还不能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步骤,逐步走向社会主义。这一个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称为新民主主义社会。通常认为,从1949—1956年间的中国社会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特点,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非社会主义的各种成分并存。在经济上,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主的各种经济成分并存。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成分逐步扩大,以至于最后战胜其他非社会主义的各种成分,而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在政治上,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主的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种社会力量并存,他们组成民主联合政府,共同领导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于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这一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文化上,则是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引导人们向社会主义转变。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探索的重要成果。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带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根据地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直到1953年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时候,中国共产党还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后来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加速进行和迅速完成,新民主主义社会很快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3.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比。都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产物,是中国在20世纪发生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标志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但前者属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并未实现发展资本主义的根本目标;后者属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仅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而且顺利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都结束专制独裁,建立起先进的民主制度,如共和政体、民族平等、基本人权等,取得民主政治建设的巨大进步。但前者民主制度遭到各种势力的破坏,并未真正贯彻;后者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民族区域自治、多党合作民主协商,民主政治空前彻底和完善。都革除旧的生产关系、扫除了经济发展的障碍,推动社会经济获得明显发展。但前者并未触动农村的生产关系,所产生的推动是有限的;后者彻底根除了各种旧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都曾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前者尽管以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为条件换取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但最后深受帝国主义的破坏,国际地位没有得到提高;后者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建立起新型的外交关系,以独立自主的姿态活跃于国际舞台。所有这些差别,不仅在于开国者们的领导水平和斗争艺术,而根源于他们所属阶级的特性,受制于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与他们实行的治国措施密切相关。4.中国和苏联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新中国和苏联作为这个阵营的两个重要国家,在50年代有过一个超常的友好时期。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苏联即在世界上率先承认新中国,并建立外交关系;随后两国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形成亲密无间的盟友。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深受苏联的影响。在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帮助设计并大力支持完成了一百多个大中型项目,使得中国的工业水平有明显提高。中苏之间的这种友好关系根源于两国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的斗争中有过合作的情谊;同时也是在当时两大阵营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大搞冷战的国际背景下,双方的必然选择。苏联在当时的国际斗争中,时常感到孤立无援,需要盟友;中国遭受美国的包围、封锁,明确宣布“一边倒”的对外政策,共同的斗争把两国紧紧地连在一起。中苏之间的这种友好关系对推动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加强中苏两国人民的团结和友谊起了重大的作用。尤其对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人民政权、打破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然,中国在学习苏联接受援助时,缺乏必要的鉴别,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弊端,如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做法等,也引入中国,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四、一般掌握的内容1.新中国成立的条件、标志和意义──注意国际背景、国际意义。2.建国初期的形势和相应的措施──注意彼此间的因果关系、重要措施的性质。3.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控制的资本主义,包括初级、中级、高级等多种形式,是对私人工商业的“赎买”政策的具体体现。4.互助组、合作社、公私合营──注意其中的社会主义性质。5.一五计划期间的主要成就──既包括各项建设指标的完成情况,也包括三大改造的成果。注意主要建设项目的分布特点。6.对民族地区的改革──少数民族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具体步骤。五、不必关注的内容建国初期的科学、文化、社会生活──在新大纲中不属于考试范围。一、考点回眸近十年的高考中,连年出现涉及本单元的试题,其明显特点是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大型的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往往与其他历史时期的内容相结合。这些试题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有:镇压反革命的做法、没收官僚资本的性质和结果、工矿业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的目的、三大改造的完成和意义、一五计划的特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职能的变化、新中国参加的日内瓦会议、1954年新宪法的特点。1955年授军衔的十大元帅、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中苏关系等。在今后复习时,仍然要以三大改造为中心,注意从新的角度思考各知识点,同时要从纵的、横的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整合,尤其注意三大改造的结果与今天改革开放政策的关系。二、典型试题剖析(一)选择题1.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这一措施()A.兼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B.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C.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解析]本题依托没收官僚资本这一措施,考查对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三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属于对课本知识的再挖掘。没收官僚资本从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角度讲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改变私有制的角度讲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正确答案C。2.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A.归农民所有B.归乡镇所有C.归集体所有D.归国家所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土地改革既然属于民主革命,就是将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理解“土地改革”的含义;既然分配给农民,最大的可能就是归农民所有──分析出新结论。本题带有明显的导向性,引导学生注重对课本知识的正确理解和灵活掌握。正确答案A。3.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工矿企业中进行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主要是为了()A.清除反动分子和封建残余

B.改善工人的生产劳动条件

C.改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

D.促进实现生产技术现代化[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意──先判断所给选项是否是两种改革的目的,再判断哪种目的是主要目的。所给选项中,D项不是当时的目的,首先予以排除;A、B项各是某一方面的目的,是并列的,而且各从一定的角度表现着C。故正确答案C。4.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A.华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地区[解析]本题既考查再现能力,又考查思考分析能力。学习一五年计划时,根据课本所给的著名企业,得出集中地的判断,做题时运用之,这就属于再现。即使学习时没有思考集中地,那么做题时,根据课本叙述的特征──所给的著名企业,得出关于集中地的判断,这就属于思考分析。正确答案C。5.解放后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这主要表现在()A.全国物价得到稳定

B.土地改革胜利完成

C.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D.全国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表现”。首先依照课本知识知道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再考虑到官僚资本的归宿是转化为国营经济,即可选出。正确答案C。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并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开始于()A.1949年秋B.1954年秋年底D.1978年底[解析]题目特别强调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并发挥协商和监督作用,不大可能是A项;人民政协性质的首次变化在于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正确答案B。7.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A.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

B.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和实施,实际再现知识和分析历史现象的学科能力。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实现工业化,1956年时并未提前实现,这样也就不可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故排除A、B。正确答案C、D。8.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④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要点的记忆、再现和综合判断能力。任何宪法都是根本大法,必然规定①项;此时社会主义改造尚在进行之中,不可能总结完成的经验,又排除②。必有①项;不含②项的一组B就是正确答案。9.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B.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D.70年代形成的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解析]本题考查属于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属于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在课本中有明确的表述(指99年使用的旧课本);况且,结合今天仍在广泛使用的对外政策,也可判断出来。正确答案B。10.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

D.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现象的认识、对历史结论的理解能力。三大改造是突出的历史现象,它的主要历史影响是什么,这是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关注到的,属于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能力。社会主义制度的含义是什么、基本特征如何,这无论在政治课,还是历史课中都可能接触到,据此,不难作出判断。正确答案D。11.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指()A.资本家由剥削者到劳动者的过渡

B.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

C.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

D.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解析]解答本题涉及对题意的理解和对重大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就前者来说,题意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改造本身,它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故排除A。就后者而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行的就是赎买政策,它贯穿于整个改造过程的始终,反映改造的实质,而B、C都是就改造过程的某一阶段的形式而言,故排除之。正确答案D。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来实现的,这种国家资本主义的特点是()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同私人资本合作②限制资本主义剥削③受到人民政府的管理和工人的监督④带有若干社会主义性质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以组合式选择的形式,挖掘课本的细小内容,考查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与评价能力,思维含量高、解答难度大,须认真对待。国家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控制的资本主义,其控制的方式有多种,包括题目中的①、③;而控制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他的资本主义弱点,逐步走向社会主义,故②、④也符合实际。正确答案D。1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A.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C.对个体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解析]本题考查对重大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思维深度。过渡时期总路线包含目的和手段两个方面,目的自然是实质性的。况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前提是社会主义,自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另外从技巧上说,B、C、D作为并列的同类现象,选择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区分出实质还是非实质。正确答案A。14.建国初期国营经济建立的作用是()①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经济基础②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准备了物质力量③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物质基础④有利于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作为组合式选择题,依托国营经济建立的多方面作用,考查归纳、概括等历史学科能力,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其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新中国政权性质的通常表述,“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经济基础”就意味着巩固人民政权。其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济前提就是人民政府掌握经济命脉,国营经济就是新中国的经济命脉之所在。其三,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就是在刚刚没收官僚资本转化而来的国营企业中进行的,国营经济的建立自然就是其有利条件。正确答案B。(二)材料解析题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为保全俄国水师在中国北方海岸得有足为可恃之地,大清国大皇帝允将旅顺口、大连湾暨附近水面租与俄国,……在俄国所租之地以及附近海面,所有调度水陆各军,并治理地方大权,全归俄官……──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3月)材料2(俄国政府)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内……一切权利及所让与者,转移与日本政府……──日俄《朴茨茅斯条约》(1905年9月)材料3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苏美英《雅尔塔协定》(1945年2月)注:1945年8月,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协定,确认了《雅尔塔协定》有关旅顺、大连问题的内容。材料4缔约国双方同意一俟……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收。──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1950年2月)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1)结合相关历史背景,简述旅顺、大连的主权受到损害和得到恢复的基本过程。(2)上述过程说明中国在清末、抗日战争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对比材料1和材料4,说明清政府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何根本差异。(4)根据材料2和材料3,说明各大国在中国领土主权问题上持何种态度,实际上采取了什么做法。[解析]本题是出现在文科综合试题中的传统的历史材料解析题,它以大连、旅顺的归属为切入点,沟通中国和世界、中国近代和现代,较好的考查历史材料的阅读与阐释、历史知识的再现与应用、以及分析、归纳、概括、文字表述等多项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回答第(1)问时,首先要通过阅读材料,理清大连旅顺问题从出现到解决的4个步骤──1898年租借、1905年转让、1945年苏联收回、1950年中国收回,这就体现到历史材料的阅读与分析、概括能力。其次要注意题目中“结合相关历史背景”的提示,它要求答题时从课本中找背景,作为原因答出,在从材料中找出解决方案分别答出。第(2)问的设计意图就是要见微知著,通过大连、旅顺问题来折射中国的国际地位。答题时,首先要通过材料中的解决方案的合理与否来判断中国的国际地位高低变化;其次,要避免绝对化的倾向,要从不同的方案中看到提高,在提高中看到屈辱。第(3)问的“根本差异”实际就是要求答出两个时期外交政策的不同点。其中,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在历史课本、政治课本中均有表述,可以而且必须直接引用,清政府的外交政策按照于此相反的内容答出即可。第(4)问的设计意图就是要求概括出两个时期大国做法的共同点,审题时,要把“各大国”看作是一个整体,千万不可理解为各个大国。[参考答案](1)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旅顺、大连被沙俄租借;日俄战争后,沙俄将它在旅顺、大连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为争取苏联对日作战,美英同意苏联在中国旅顺、大连享有特权,后国民政府予以承认;新中国成立后,中苏订立协定,中国在旅顺、大连的主权得到恢复。(2)清末,中国国际地位低下,任人宰割;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因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国际地位有所提高;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掌握了自己的命运。(3)清政府对外妥协,出卖国家主权;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4)无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以武力争夺中国的领土,背着中国用中国的领土进行交易。三、尚未考查过的知识点及其思考角度1.尚未考查过的知识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条件、准备、程序、性质、意义等。应特别注意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比新中国的诸多“新”特色;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分析新中国诞生的意义。(2)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目的、性质、政策规定、作用、意义等。应特别注意他们对于恢复经济的作用。(3)统一财经、稳定物价、三反五反、民主改革──不仅关注他们在恢复经济、巩固政权方面的作用,而且应联系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政府的廉政建设、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等方面。(4)一五计划──在行业、地域、任务、措施等方面的特点。即可与当前实施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相对比,又可专门考查涉及东北地区的政治、地理、历史等综合知识。2.已考知识点的新角度(1)没收官僚资本──对于巩固政权所起的根本作用。(2)外交活动──各次活动所反映或侧重反映的外交方针。(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所做的各项准备、所反映的统一战线特点、所形成的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所代行的特殊职权。(4)三大改造──突出其特点、教训、完成情况及其成因。

单元八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一、选择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是中国近代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回答1-5题:1.会议召开的直接背景是()A.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完全胜利

B.中共确定了建国的理论、路线、方针

C.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

D.全国人民拥护共产党2.与以往的政治协商会议相比,本次会议的突出特点是()A.中国所有政治力量共同参与

B.包括国内、国外的民主力量

C.商讨政治、军事等各种问题

D.中国共产党发挥重要作用3.会议的主要历史作用是()A.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B.制订了“临时宪法”

C.确立了各党派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D.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各项准备4.会议的召开表明()①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一步扩大②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③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诞生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确立⑤新中国建立的条件完全成熟A.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5.本次会议所负的历史使命完成于()A.1952年底B.1953年C.1954年D.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回答6-9题:6.新中国主要“新”在()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②拥有独立、完整的国家主权③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④确立了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新中国的诞生并不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结束,这是因为()①中国大陆没有完全解放②抗美援朝尚未结束③土地改革尚待进行④暗藏的反革命势力大量存在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8.新中国成立之初,新中国成立时,党和人民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是()A.能否巩固政权B.能否稳定物价

C.能否统一财经D.能否镇压反革命9.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①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②民主革命的胜利③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④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大挫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被称为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回答10-14题:10.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废除封建剥削制度B.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消灭土地私有制度D.解放农村生产力11.土地改革的完成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是()①基本消灭了土地私有制②消灭了地主经济和富农经济③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④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开辟了道路⑤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③⑤12.下列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理解正确的是()A.是民主革命中反帝斗争的继续

B.是为避免在中国境内作战而出兵

C.是对美国扶蒋反共战争的报复

D.是为解放台湾受阻而采取的补救措施13.镇压反革命运动的直接目的在于()A.打击蒋介石集团“反攻大陆”的企图

B.打击反革命首要分子

C.取缔旧社会的**吸毒赌博等丑恶现象

D.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14.上述三件事()A.都属于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B.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C.既促进政权巩固,又有利于恢复经济

D.标志着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结束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对各种资本主义经济成分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回答15-20题:15.人民政府对官僚资本坚决没收,归新民主主义所有。这一做法()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②新政权掌握了经济命脉③具有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④是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的根本措施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6.人民政府在没收官僚资本时,采取“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的办法,完整接收过来。其出发点是()A.建立国营经济B.尽快恢复生产

C.进行民主改革D.稳定社会秩序17.人民政府对私人资本主义进行合理调整,对其中“合理”的正确理解是()A.剥夺资本家的资本所有权

B.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C.使私营工商业接受国家计划的指导

D.发展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18.人民政府对私人资本主义进行合理调整,其实质目的是()A.把私人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B.确立工人阶级在私营企业中的领导地位

C.把私人经济纳入社会主义经济的轨道

D.促进私人工商业的发展19.建国初期,保留私营工商业的最主要原因是()A.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B.有利于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

C.调动私营工商业者的积极性

D.当时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20.对两种资本主义采取的政策不同,是因为()A.他们所代表的政治势力不同

B.他们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产生的作用不同

C.他们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不同

D.他们对社会主义的态度不同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回答21-23题:21.所谓“过渡时期”是指()A.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过渡

B.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C.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D.由初级、中级国家资本主义向高级的过渡2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突出特点是()A.发展生产力与调整生产关系并举

B.发展生产与提高人民生活并举

C.私营经济与国营经济齐头并进

D.工业建设与农业合作化同时进行23.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革命胜利后的方针政策有一脉相承关系,表现在()①新民主主义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②过渡时期是相当长的③过渡要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④要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回答24-26题:24.下列关于一五计划和过渡时期总路线之间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二者是相互指导的关系

B.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单一的经济基础,是共同涉及的主要问题

C.一五计划的内容包含着总路线的基本精神

D.一五计划是实践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要阶段25.在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精神的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把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放在首位

C.重点抓好农业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以工商业为主加快手工业的合作化进程26.以下对第一个五年计划关于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B.存在着使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危害

C.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

D.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我国从1953年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回答27-30题:27.三大改造的实质是()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劳动者互助合作

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28.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最突出的特色是()A.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步进行

B.采取了五年计划的形式

C.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同时展开

D.对私营工商业实行“赎买”,实现和平过渡29.建国初期对私人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与后来实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共同点是()A.都触及所有制形式

B.都是为发展国家经济

C.都属于民主革命范畴

D.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范畴30.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A.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

B.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期阶段

D.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二、材料解析题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建国之初,由于财政支出庞大,人民政府不得不多发纸币,这就势必刺激物价上涨。这时投机资本家乘机兴风作浪,一方面拒绝使用人民币,从事银元的投机买卖;一方面大量囤积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