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探究题计算题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共1小题)1.(2020•重庆)化学规律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许多化学实验加以验证。(1)小东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进行验证(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铁钉表面出现,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反应前后天平读数不变,但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2)小东想既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又能更快地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提出了以下设想:【提出设想】设想一:增大硫酸铜溶液的浓度设想二:用更活泼的金属锌代替铁钉【实验验证】小东将以上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1烧杯中换成饱和硫酸铜溶液①1小时后溶液颜色几乎不变②天平读数不变③铁钉表面有变化实验2铁钉换成锌粒①溶液颜色明显变浅②天平读数减小③锌粒表面有变化【实验分析】从以上现象分析,两个设想都不合适,其中按设想(填“一”或“二”)进行的实验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1中溶液颜色几乎不变的原因可能是(填序号)。A.铁与饱和硫酸铜溶液不反应B.铁表面形成了一层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C.生成的铜快速沉积在铁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D.水也参与了该反应,但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水太少实验2虽然很快观察到溶液颜色变化,但出现了反应后总质量减小的情况,老师提醒小东,硫酸铜溶液呈酸性,所以总质量减小的原因可能是。(3)小东通过反复实验和探究得出:向实验1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将实验2中的烧杯换成如图2所示装置,均能达到实验目的,但该装置中缺少一种物品,请你在装置图中画出。二.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共2小题)2.(2021•重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某实验小组利用焦炭和Fe2O3模拟早期炼铁并检验可能的产物,实验装置如图:【查阅资料】①铁粉为黑色;常温下,Fe、Fe3O4可被磁铁吸引;②PbCl2溶液可用于检验CO,原理是:PdCl2+CO+H2O═Pd↓+CO2+2HCl;③Fe3O4与硫酸反应:Fe3O4+4H2SO4═FeSO4+Fe2(SO4)3+4H2O。【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PdCl2溶液中产生黑色沉淀,玻璃管内粉末全部变成黑色。冷却后,用磁铁靠近黑色固体,黑色固体被部分吸引。(1)仪器A的名称是。(2)为了检验气体产物,装置从左到右的接口连接顺序为a→→→→。(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结论】反应生成CO和CO2,磁铁上的黑色固体可能是Fe、Fe3O4。【提出猜想】磁铁上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猜想一:Fe猜想二:Fe3O4猜想三:Fe和Fe3O4【设计实验】设计思路操作现象结论定性实验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固体完全溶解,产生气泡猜想不成立定量实验取一定质量的稀硫酸(足量)放入烧杯中,加入5.6g黑色固体,充分反应后称量溶液的质量固体完全溶解,产生气泡,溶液增加的质量为g。猜想一成立【归纳总结】根据实验结论和探究结果C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022•重庆)救治新冠患者需要氧气,制氧机制氧是一种途径。某品牌制氧机中有一包白色颗粒和一包黑色粉末,白色颗粒成分为过碳酸钠(化学式为2Na2CO3•3H2O2,它是过氧化氢与碳酸钠的化合物,遇水后放出氧气)。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其制氧原理。【探究一】(1)分别取等质量的白色颗粒和等体积的水加入a、b两支试管,再向b试管中加入黑色粉末。观察到a试管仅有少量气泡,b试管有大量气泡。①黑色粉末起作用。②欲使a试管产生气泡加快,可加入(填序号)。A.CuSO4溶液B.NaCl溶液C.MnO2【探究二】(2)根据元素守恒,上述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可能为:①只含NaOH②只含Na2CO3③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甲、乙两同学仅针对前三种可能性,分别设计实验1和实验2进行验证。序号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取b试管上层清液滴加过量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只含Na2CO3实验2第一步:取b试管上层清液滴加过量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过滤第二步: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填现象)只含Na2CO3【反思评价】(3)丙同学认为实验1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得出结论】(4)结合实验现象,该制氧机的制氧原理有两步反应,写出第二步的化学方程式:①2Na2CO3•3H2O22Na2CO3+3H2O2;②。【延伸拓展】(5)制氧机制氧选择过碳酸钠而不选择双氧水的根本原因是(填序号)。A.产物无污染B.制取成本更低C.运输储存更方便三.氧气的制取装置(共1小题)4.(2021•重庆)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a常用(填“内焰”“外焰”或“焰心”)加热。(2)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里欲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O2,需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3)装置E中水的作用是。(4)若将铁丝改为少量木炭进行实验,为了检验产物,可将水换成(填名称)。四.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共1小题)5.(2020•重庆)化学实验中,常常要涉及到仪器和装置的连接。(1)甲、乙、丙装置中都用到了导管、橡皮塞和。(2)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应将甲中导管a端与丙中导管端相连接(填字母,下同)。(3)如果实验室用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空气应从导管的端排出。丙装置正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是从导管端进入,如果用丙装置干燥氧气,容器中的液体是(填名称)。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共2小题)6.(2020•重庆)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3)③中,若X为澄清石灰水,则③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若X是水,④中能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若④中紫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则X可能是(填序号)。A.NaOH溶液B.CaCl2溶液C.浓硫酸D.稀盐酸7.(2021•重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1)图A木条放在蜡烛火焰上片刻后(填序号)处炭化程度最大。(2)图B发现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的性质是。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3)图C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结束后,吸入左瓶的水量明显小于左瓶空气体积的,可能原因是(填序号)。A.红磷过量B.气密性不好C.燃烧完成后未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4)图D气体是实验室制取的CO2,发现干石蕊纸花变红,可能原因是(写一条即可)。六.氯化钠与粗盐提纯(共3小题)8.(2021•重庆)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发现除去泥沙等杂质的粗盐,可能还含有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他们将该粗盐配成溶液,并对粗盐溶液进行探究和除杂。(1)配制溶液时,加速粗盐溶解的玻璃仪器是。【探究过程】(2)步骤1:向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未出现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无杂质;向溶液中继续滴加过量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aCO3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步骤2:向步骤1的滤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即得NaCl溶液。加稀盐酸除去的物质是。【初步结论】杂质成分已确定,且已完全除去。【反思交流】(4)小东认为Na2SO4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可向步骤2的沉淀中滴加过量稀盐酸,若观察到的现象,证明粗盐中确实存在Na2SO4。(5)小红认为杂质也未完全除去,可按照步骤1和步骤2重新实验,并对调其中两种试剂的位置就能达到除杂目的,这两种试剂为(填序号)。A.Na2CO3溶液、BaCl2溶液B.稀盐酸、BaCl2溶液C.NaOH溶液、Na2CO3溶液9.(2022•重庆)化学实验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双减”背景下,同学们更加喜爱实验探究。(1)实验一:去除粗盐中的泥沙。过滤器的制作过程如图1所示,正确操作的顺序为(填序号)。蒸发过程中,提供热源的玻璃仪器名称为。(2)实验二: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白磷化学式为P4,着火点为40℃)。向图2装置中通入O2后,(填“甲”或“乙”)烧杯中的白磷燃烧,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比较乙烧杯中通入O2前、后的现象,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填序号)。A.可燃物B.温度达到着火点C.需要氧气参与10.(2022•重庆)某小组用只含难溶性杂质的粗盐配制NaCl溶液,设计了两步实验。第一步: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得到NaCl固体。第二步:利用该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仪器C的名称。(2)两步实验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量筒和(填序号)。(3)第一步实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4)第二步实验量取水时应选择(填“10”“50”或“100”)mL量筒,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七.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共1小题)11.(2020•重庆)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时,小红同学做了如下表中的四个实验。试管编号①②③④试管内试剂NaOH溶液MgCl2溶液Na2CO3溶液Ba(NO3)2溶液加入稀硫酸后的现象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产生气泡白色沉淀生成(1)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试管③④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小明同学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先加了一种试剂,再加稀硫酸,从而能说明试管①中也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是。(3)为了验证试管②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猜想]猜想1:试管②中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有MgCl2,即Mg2+和Cl﹣同时存在溶液中。猜想2:试管②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无MgCl2。老师提示SO42﹣会对Cl﹣的检验有干扰,需要先除去,小明根据老师的提示和自己的猜想提出了如图实验方案。[设计方案]沉淀A的化学式是。老师评价该方案时指出:设计思路正确,但试剂选择有误,你认为应该将所选的试剂改成。小明按照修改后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猜想1正确,则步骤Ⅱ、步骤Ⅲ中必然会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反思]小明反思进行步骤Ⅲ时,加NaOH溶液采用了滴加的方式,但没有立即观察到任何现象,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八.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共2小题)12.(2022•重庆)化学产品制备正向着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1)工业制备硫酸铜的两种方案原理如下:Ⅰ:Cu+2H2SO4(浓)═CuSO4+SO2↑+2H2OⅡ:2Cu+O22CuOCuO+H2SO4═(完成化学方程式)(2)某兴趣小组三名同学探究制备硫酸铜的新方案,原理如下:Ⅲ:Cu+H2O2+H2SO4═CuSO4+2H2O将反应物混合,观察到:开始有少量气泡,而后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呈蓝色,试管发热。逸出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该气体为。他们对反应产生大量气泡非常好奇,推测是某些因素导致了H2O2分解。甲同学认为是反应生成的CuSO4所导致,乙同学认为是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所导致。于是设计了如表实验进行探究。编号试剂温度现象①10mL30%H2O2、1mL10%CuSO430℃产生少量气泡②10mL30%H2O2、30℃无明显现象③10mL30%H2O2、1mL10%CuSO480℃产生较多气泡甲同学对比实验①②认为自己的推测正确,请将表中实验②补充完整。乙同学对比实验(填编号)认为自己的推测正确。丙同学认为,甲、乙同学的结论都不严谨,其理由是。(3)综合评价制备CuSO4的方案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Ⅲ比Ⅰ更环保、比Ⅱ更节能B.消耗等质量铜,Ⅲ生成CuSO4最多C.Ⅲ中有原料发生分解,造成试剂浪费13.(2021•重庆)某兴趣小组利用废镍材料(含有金属Ni及少量Fe、Ag)探究相关物质的性质并回收镍,设计流程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查阅资料:a.H2O2溶液可将Fe2+转化为Fe3+。b.Fe3+、Ni2+转化为对应的氢氧化物沉淀时,溶液pH有如图关系:(1)步骤Ⅰ的操作为。(2)滤渣①的成分为。(3)单质Fe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4)滤液②中有Ni2+、无Fe3+,则滤液②pH可能为(填序号)。A.pH=1B.pH=2C.pH=6D.pH=10(5)Ni、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九.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共5小题)14.(2020•重庆)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工业制法的反应原理是:Cl2+2NaOH═NaClO+NaCl+H2O.某同学将Cl2通入185.8gNaOH溶液中(NaOH过量),充分反应后得到混合溶液200g。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1)参加反应的氯气质量是g。(2)混合溶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3)84消毒液中起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钠中的氯元素。已知某品牌84消毒液中起消毒作用的氯元素质量分数为6%,计算该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15.(2020•重庆)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是一种常见消毒剂。实验员用以下方法制取了少量过氧化氢溶液,在低温下,向56.4g某浓度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钡(BaO2),发生的化学反应为BaO2+H2SO4═BaSO4↓+H2O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23.3g沉淀。计算:(1)加入BaO2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3)医用双氧水常为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如果将(2)中所得溶液稀释到医用双氧水浓度,计算需加入水的质量(结果精确到0.1g)。16.(2021•重庆)某氯碱工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烧碱,原理为:2H2O+2NaCl2NaOH+H2↑+Cl2↑,另将生成的H2与Cl2恰好完全化合生成HCl制取浓盐酸。现将22.1t饱和食盐水电解完全(忽略水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共收集到H2为0.1t。试计算:(1)NaOH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为。(2)电解后所得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3)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的质量。17.(2021•重庆)二氧化氯(ClO2)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工业制取原理为:2NaClO3+4HCl(浓)═2ClO2↑+2NaCl+Cl2↑+2H2O。某工厂将30kgNaClO3固体加到100kg浓盐酸中,反应一段时间后,生成13.5kgClO2(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其它物质全部形成溶液)。已知:NaClO3和ClO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6.5和67.5。试计算:(1)NaClO3中钠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参加反应的NaClO3的质量。(3)所得溶液中NaClO3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1%)18.(2022•重庆)化学泡沫灭火器是常用灭火器之一,其反应原理为: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现将34.2kg质量分数为10%的Al2(SO4)3溶液与270kgNaH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已知相对分子质量:Al2(SO4)3342;Na2SO4142;Al(OH)378。试计算:(1)Al2(SO4)3中O元素与S元素的质量比为。(2)最后所得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3)将34.2kgAl2(SO4)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10%变为20%可以用不同方法。请选择一种方法进行计算(只写出计算过程,不答具体操作)。一十.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共1小题)19.(2022•重庆)硫氧粉(Na2SO3)可用作染漂脱氧剂,常因氧化变质生成Na2SO4。向20g可能被氧化的样品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假设气体全部逸出),消耗稀硫酸98g。已知:Na2SO3+H2SO4═Na2SO4+SO2↑+H2O。(1)根据化学式判断Na2SO4和Na2SO3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小的是。(2)若用5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0%的稀硫酸,求所需水的质量。(3)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共1小题)1.(2020•重庆)化学规律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许多化学实验加以验证。(1)小东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进行验证(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铁钉表面出现红色固体,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反应前后天平读数不变,但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2)小东想既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又能更快地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提出了以下设想:【提出设想】设想一:增大硫酸铜溶液的浓度设想二:用更活泼的金属锌代替铁钉【实验验证】小东将以上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1烧杯中换成饱和硫酸铜溶液①1小时后溶液颜色几乎不变②天平读数不变③铁钉表面有变化实验2铁钉换成锌粒①溶液颜色明显变浅②天平读数减小③锌粒表面有变化【实验分析】从以上现象分析,两个设想都不合适,其中按设想一(填“一”或“二”)进行的实验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1中溶液颜色几乎不变的原因可能是C(填序号)。A.铁与饱和硫酸铜溶液不反应B.铁表面形成了一层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C.生成的铜快速沉积在铁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D.水也参与了该反应,但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水太少实验2虽然很快观察到溶液颜色变化,但出现了反应后总质量减小的情况,老师提醒小东,硫酸铜溶液呈酸性,所以总质量减小的原因可能是溶液呈酸性,与锌反应生成的氢气从容器内逸出。(3)小东通过反复实验和探究得出:向实验1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将实验2中的烧杯换成如图2所示装置,均能达到实验目的,但该装置中缺少一种物品,请你在装置图中画出。【解答】解:(1)铁的活动性大于铜,所以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实验中观察到铁钉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故答案为:红色固体;Fe+CuSO4=Cu+FeSO4;(2)【实验分析】实验1中天平读数不变,实验2中天平读数减小,所以按设想一进行的实验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想二不可以;故答案为:一;A.由实验现象可知,铁与饱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铁和硫酸亚铁,说法错误,不合题意;B.铁表面没有形成一层氧化膜是因为铁钉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与空气中的氧气隔绝,表面没有形成了一层氧化膜,说法错误,不合题意;C.生成的铜快速沉积在铁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水并没有参与铁和硫酸铜的反应,说法错误,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硫酸铜溶液呈酸性,与锌反应生成的氢气从容器内逸出,造成总质量减小;故答案为:溶液呈酸性,与锌反应生成的氢气从容器内逸出;(3)由于锌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为了避免气体逸出,造成质量减小,因此需要将装置形成密闭空间,因此需要密封装置或者夹上止水夹,形成密闭空间即可,其他合理措施也可以;故答案为:。二.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共2小题)2.(2021•重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某实验小组利用焦炭和Fe2O3模拟早期炼铁并检验可能的产物,实验装置如图:【查阅资料】①铁粉为黑色;常温下,Fe、Fe3O4可被磁铁吸引;②PbCl2溶液可用于检验CO,原理是:PdCl2+CO+H2O═Pd↓+CO2+2HCl;③Fe3O4与硫酸反应:Fe3O4+4H2SO4═FeSO4+Fe2(SO4)3+4H2O。【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PdCl2溶液中产生黑色沉淀,玻璃管内粉末全部变成黑色。冷却后,用磁铁靠近黑色固体,黑色固体被部分吸引。(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2)为了检验气体产物,装置从左到右的接口连接顺序为a→d→e→b→c。(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实验结论】反应生成CO和CO2,磁铁上的黑色固体可能是Fe、Fe3O4。【提出猜想】磁铁上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猜想一:Fe猜想二:Fe3O4猜想三:Fe和Fe3O4【设计实验】设计思路操作现象结论定性实验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固体完全溶解,产生气泡猜想二不成立定量实验取一定质量的稀硫酸(足量)放入烧杯中,加入5.6g黑色固体,充分反应后称量溶液的质量固体完全溶解,产生气泡,溶液增加的质量为5.4g。猜想一成立【归纳总结】根据实验结论和探究结果C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Fe2O32Fe+CO↑+CO2↑(由于没有给出具体反应的数量关系,此处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解答】解:【实验现象】(1)仪器A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2)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PdCl2溶液中产生黑色沉淀可知生成的气体中含有CO2和CO,在检验两个气体时,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需要先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后通入PdCl2溶液检验CO,故装置连接顺序为a→d→e→b→c,故填:d;e;b;c;(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填:CO2+Ca(OH)2=CaCO3↓+H2O;【设计实验】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固体溶解并产生气泡,说明黑色固体中含有铁,故猜想一和猜想三成立,猜想二不成立;若猜想一成立,黑色固体全是铁,则5.6g的黑色固体全是铁,设5.6g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Fe+H2SO4=FeSO4+H2↑5625.6gx=x=0.2g,则溶液增加的质量为5.6g﹣0.2g=5.4g;故填:二;5.4;【归纳总结】根据可知焦炭和氧化铁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铁,由于焦炭和氧化铁的质量不确定,所以其反应方程式应该是不唯一,此处仅提供一个座位参考。方程式为:2C+Fe2O32Fe+CO↑+CO2↑,故填:2C+Fe2O32Fe+CO↑+CO2↑。(由于没有给出具体反应的数量关系,此处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3.(2022•重庆)救治新冠患者需要氧气,制氧机制氧是一种途径。某品牌制氧机中有一包白色颗粒和一包黑色粉末,白色颗粒成分为过碳酸钠(化学式为2Na2CO3•3H2O2,它是过氧化氢与碳酸钠的化合物,遇水后放出氧气)。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其制氧原理。【探究一】(1)分别取等质量的白色颗粒和等体积的水加入a、b两支试管,再向b试管中加入黑色粉末。观察到a试管仅有少量气泡,b试管有大量气泡。①黑色粉末起催化作用。②欲使a试管产生气泡加快,可加入AC(填序号)。A.CuSO4溶液B.NaCl溶液C.MnO2【探究二】(2)根据元素守恒,上述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可能为:①只含NaOH②只含Na2CO3③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甲、乙两同学仅针对前三种可能性,分别设计实验1和实验2进行验证。序号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取b试管上层清液滴加过量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只含Na2CO3实验2第一步:取b试管上层清液滴加过量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过滤第二步: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不变红(填现象)只含Na2CO3【反思评价】(3)丙同学认为实验1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稀盐酸也生成二氧化碳。【得出结论】(4)结合实验现象,该制氧机的制氧原理有两步反应,写出第二步的化学方程式:①2Na2CO3•3H2O22Na2CO3+3H2O2;②2H2O22H2O+O2↑。【延伸拓展】(5)制氧机制氧选择过碳酸钠而不选择双氧水的根本原因是C(填序号)。A.产物无污染B.制取成本更低C.运输储存更方便【解答】解:(1)①分别取等质量的白色颗粒和等体积的水加入a、b两支试管,再向b试管中加入黑色粉末。观察到a试管仅有少量气泡,b试管有大量气泡,黑色粉末加快反应的速率,起催化作用;②CuSO4溶液和.MnO2可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选:AC;(2)由实验结论:只含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取b试管上层清液滴加过量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过滤,证明有碳酸钠,氯化钙过量除去了碳酸钠,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不变红,说明没有氢氧化钠;(3)实验1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稀盐酸也生成二氧化碳;(4)结合实验现象,该制氧机的制氧原理有两步反应,写出第二步是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5)制氧机制氧选择过碳酸钠而不选择双氧水的根本原因是固体运输储存更方便,故选:C。故答案为:(1)①催化;②AC;(2)不变红;(3)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稀盐酸也生成二氧化碳;(4)2H2O22H2O+O2↑;(5)C。三.氧气的制取装置(共1小题)4.(2021•重庆)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a常用外焰(填“内焰”“外焰”或“焰心”)加热。(2)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实验室里欲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O2,需选用的装置是AC(填序号)。(3)装置E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铁的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4)若将铁丝改为少量木炭进行实验,为了检验产物,可将水换成澄清石灰水(填名称)。【解答】解:(1)常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答案为:外焰;(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实验室里欲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O2,需选用的装置是AC,因为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故答案为:2H2O22H2O+O2↑;AC;(3)装置E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铁的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故答案为:防止铁的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4)若将铁丝改为少量木炭进行实验,为了检验产物,可将水换成澄清石灰水;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四.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共1小题)5.(2020•重庆)化学实验中,常常要涉及到仪器和装置的连接。(1)甲、乙、丙装置中都用到了导管、橡皮塞和集气瓶。(2)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应将甲中导管a端与丙中导管e端相连接(填字母,下同)。(3)如果实验室用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空气应从导管的b端排出。丙装置正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是从导管d端进入,如果用丙装置干燥氧气,容器中的液体是浓硫酸(填名称)。【解答】解:(1)甲、乙、丙装置中都用到了导管、橡皮塞和集气瓶;故填:集气瓶;(2)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应将甲中导管a端与丙中导管e端相连接,将装置丙中的水排入装置甲中,a端不能与d端连接,因为e端的导气管伸入了液面以下,装置丙中的水能从e端导管口进入装置甲;故填:e;(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c端进入,空气应从导管的b端排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丙装置正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是从导管d端进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如果用丙装置干燥氧气,容器中的液体是浓硫酸;故填:b;d;浓硫酸。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共2小题)6.(2020•重庆)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②(填序号)。(3)③中,若X为澄清石灰水,则③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若X是水,④中能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若④中紫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则X可能是AC(填序号)。A.NaOH溶液B.CaCl2溶液C.浓硫酸D.稀盐酸【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2)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应该选择装置②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3)③中,若X为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③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若X是水,④中能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若④中紫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被X溶液所吸收或水被干燥剂吸收,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符合要求。故答案为:(1)试管;(2)②;(3)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AC。7.(2021•重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1)图A木条放在蜡烛火焰上片刻后a(填序号)处炭化程度最大。(2)图B发现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的性质是B。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3)图C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实验结束后,吸入左瓶的水量明显小于左瓶空气体积的,可能原因是BC(填序号)。A.红磷过量B.气密性不好C.燃烧完成后未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4)图D气体是实验室制取的CO2,发现干石蕊纸花变红,可能原因是逸出的二氧化碳带有水分或是使用的浓盐酸挥发出来导致的结果(写一条即可)。【解答】解:(1)蜡烛外焰的温度最高,故图A木条放在蜡烛火焰上片刻后a处炭化程度最大,故填:a;(2)图B发现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填:B;(3)图C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实验结束后,吸入左瓶的水量明显小于左瓶空气体积的,可能是因为气密性不好或是燃烧完成后未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故填:4P+5O22P2O5;BC;(4)图D气体是实验室制取的CO2,发现干石蕊纸花变红,可能是因为逸出的二氧化碳带有水分或是使用的浓盐酸挥发出来导致的结果,故填:逸出的二氧化碳带有水分或是使用的浓盐酸挥发出来导致的结果。六.氯化钠与粗盐提纯(共3小题)8.(2021•重庆)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发现除去泥沙等杂质的粗盐,可能还含有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他们将该粗盐配成溶液,并对粗盐溶液进行探究和除杂。(1)配制溶液时,加速粗盐溶解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探究过程】(2)步骤1:向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未出现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无MgCl2(或氯化镁)杂质;向溶液中继续滴加过量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aCO3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3)步骤2:向步骤1的滤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即得NaCl溶液。加稀盐酸除去的物质是NaOH(或氢氧化钠)。【初步结论】杂质成分已确定,且已完全除去。【反思交流】(4)小东认为Na2SO4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可向步骤2的沉淀中滴加过量稀盐酸,若观察到沉淀部分溶解的现象,证明粗盐中确实存在Na2SO4。(5)小红认为杂质也未完全除去,可按照步骤1和步骤2重新实验,并对调其中两种试剂的位置就能达到除杂目的,这两种试剂为A(填序号)。A.Na2CO3溶液、BaCl2溶液B.稀盐酸、BaCl2溶液C.NaOH溶液、Na2CO3溶液【解答】解:(1)配制溶液时,加速粗盐溶解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用玻璃棒搅拌就可以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故填:玻璃棒;(2)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在步骤1中,向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未出现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无氯化镁杂质;向溶液中继续滴加过量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aCO3固体。这是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同时还生成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故填:MgCl2(或氯化镁);CaCl2+Na2CO3=CaCO3↓+2NaCl;(3)向步骤1的滤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这已经将可能存在的硫酸钠和过量的碳酸钠完全除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即得NaCl溶液。加稀盐酸除去的物质是氢氧化钠;故填:NaOH(或氢氧化钠);(4)硫酸钡沉淀与稀盐酸不反应,而碳酸钡沉淀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向步骤2的沉淀中滴加过量稀盐酸,若观察到沉淀部分溶解,证明粗盐中确实存在Na2SO4。故填:沉淀部分溶解;(5)上述实验中,过滤所得滤液中仍含有氯化钡,所以应先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用于除去硫酸钠,然后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用于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所以应调整Na2CO3溶液、BaCl2溶液的滴加顺序;故填:A。9.(2022•重庆)化学实验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双减”背景下,同学们更加喜爱实验探究。(1)实验一:去除粗盐中的泥沙。过滤器的制作过程如图1所示,正确操作的顺序为③①②(填序号)。蒸发过程中,提供热源的玻璃仪器名称为酒精灯。(2)实验二: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白磷化学式为P4,着火点为40℃)。向图2装置中通入O2后,乙(填“甲”或“乙”)烧杯中的白磷燃烧,反应化学方程式为P4+5O22P2O5。比较乙烧杯中通入O2前、后的现象,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C(填序号)。A.可燃物B.温度达到着火点C.需要氧气参与【解答】解:(1)首先将滤纸对折两次成一个扇形,即③→①,然后打开中间,使其中一边是3层,一边1层,即,故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②。蒸发过程中,提供热源的玻璃仪器名称为酒精灯。(2)向图2装置中通入O2后,乙烧杯中的白磷温度能达到着火点,能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4+5O22P2O5。比较乙烧杯中通入O2前、后的现象,通氧气前,不能燃烧,通氧气后,能燃烧,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需要氧气参与。故答案为:(1)③①②;酒精灯;(2)乙;P4+5O22P2O5;C。10.(2022•重庆)某小组用只含难溶性杂质的粗盐配制NaCl溶液,设计了两步实验。第一步: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得到NaCl固体。第二步:利用该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仪器C的名称酒精灯。(2)两步实验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量筒和D(填序号)。(3)第一步实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4)第二步实验量取水时应选择50(填“10”“50”或“100”)mL量筒,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解答】解:(1)仪器C的名称是酒精灯。(2)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的过程),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量筒、烧杯、酒精灯、漏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托盘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量筒与胶头滴管用于准确量取水、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两步实验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量筒和烧杯。(3)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4)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5%=2.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2.5g=47.5g(合47.5mL)。应选择50mL量筒。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答案为:(1)酒精灯;(2)D;(3)引流;(4)50;偏大。七.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共1小题)11.(2020•重庆)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时,小红同学做了如下表中的四个实验。试管编号①②③④试管内试剂NaOH溶液MgCl2溶液Na2CO3溶液Ba(NO3)2溶液加入稀硫酸后的现象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产生气泡白色沉淀生成(1)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试管③④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2)小明同学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先加了一种试剂,再加稀硫酸,从而能说明试管①中也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是酚酞试液。(3)为了验证试管②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猜想]猜想1:试管②中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有MgCl2,即Mg2+和Cl﹣同时存在溶液中。猜想2:试管②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无MgCl2。老师提示SO42﹣会对Cl﹣的检验有干扰,需要先除去,小明根据老师的提示和自己的猜想提出了如图实验方案。[设计方案]沉淀A的化学式是BaSO4。老师评价该方案时指出:设计思路正确,但试剂选择有误,你认为应该将所选的试剂BaCl2溶液改成Ba(NO3)2溶液。小明按照修改后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猜想1正确,则步骤Ⅱ、步骤Ⅲ中必然会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实验反思]小明反思进行步骤Ⅲ时,加NaOH溶液采用了滴加的方式,但没有立即观察到任何现象,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经过步骤1后溶液中有硝酸,会先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解答】解:(1)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填:Na2CO3+H2SO4═Na2SO4+H2O+CO2↑;(2)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反应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所以可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先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加稀硫酸,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从而能说明试管①中也发生了反应,故填:酚酞试液;(3)[设计方案]因为氯化镁与硫酸不反应,加入氯化钡溶液时,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盐酸,因为加入的氯化钡溶液是过量的,所以硫酸完全反应;但该实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中含有氯离子,对原溶液中的氯离子的检验产生了干扰,所以需要将氯化钡溶液改为硝酸钡溶液,氯离子能与银离子结合成氯化银白色沉淀,镁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实验反思]经过步骤Ⅰ后所得溶液中有硝酸,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硝酸发生中和反应,当硝酸被完全中和后,氢氧化钠溶液再与氯化镁溶液发生反应产生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故填:[设计方案]BaSO4;BaCl2溶液;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实验反思]经过步骤1后溶液中有硝酸,会先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八.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共2小题)12.(2022•重庆)化学产品制备正向着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1)工业制备硫酸铜的两种方案原理如下:Ⅰ:Cu+2H2SO4(浓)═CuSO4+SO2↑+2H2OⅡ: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完成化学方程式)(2)某兴趣小组三名同学探究制备硫酸铜的新方案,原理如下:Ⅲ:Cu+H2O2+H2SO4═CuSO4+2H2O将反应物混合,观察到:开始有少量气泡,而后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呈蓝色,试管发热。逸出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该气体为氧气。他们对反应产生大量气泡非常好奇,推测是某些因素导致了H2O2分解。甲同学认为是反应生成的CuSO4所导致,乙同学认为是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所导致。于是设计了如表实验进行探究。编号试剂温度现象①10mL30%H2O2、1mL10%CuSO430℃产生少量气泡②10mL30%H2O2、1mL水30℃无明显现象③10mL30%H2O2、1mL10%CuSO480℃产生较多气泡甲同学对比实验①②认为自己的推测正确,请将表中实验②补充完整。乙同学对比实验①③(填编号)认为自己的推测正确。丙同学认为,甲、乙同学的结论都不严谨,其理由是可能是硫酸或铜加快了过氧化氢分解。(3)综合评价制备CuSO4的方案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填序号)。A.Ⅲ比Ⅰ更环保、比Ⅱ更节能B.消耗等质量铜,Ⅲ生成CuSO4最多C.Ⅲ中有原料发生分解,造成试剂浪费【解答】解:(1)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该气体为氧气;甲同学认为是反应生成的CuSO4所导致,甲同学对比实验①②认为自己的推测正确,根据控制变量实验的方法,硫酸铜是变量,故②10mL30%H2O2、1mL水;乙同学认为是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所导致,乙同学实验变量是温度,其它相同,故乙同学对比实验①③认为自己的推测正确。甲、乙同学的结论都不严谨,其理由是可能是硫酸或铜加快了过氧化氢分解;(3)A.Ⅰ中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Ⅱ中需要加热,消耗能源,故Ⅲ比Ⅰ更环保、比Ⅱ更节能,正确;B.根据Ⅰ、Ⅱ、Ⅲ方程式可知,铜和生成的硫酸铜关系为Cu~CuSO4,故消耗等质量铜,生成CuSO4一样多,错误;C.Ⅲ中过氧化氢发生分解,造成试剂浪费,正确;故选:AC。故答案为:(1)CuSO4+H2O;(2)氧气;1mL水;①③;可能是硫酸或铜加快了过氧化氢分解;(3)AC。13.(2021•重庆)某兴趣小组利用废镍材料(含有金属Ni及少量Fe、Ag)探究相关物质的性质并回收镍,设计流程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查阅资料:a.H2O2溶液可将Fe2+转化为Fe3+。b.Fe3+、Ni2+转化为对应的氢氧化物沉淀时,溶液pH有如图关系:(1)步骤Ⅰ的操作为过滤。(2)滤渣①的成分为Ag。(3)单质Fe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或Fe+NiSO4=FeSO4+Ni)(任写一个)。(4)滤液②中有Ni2+、无Fe3+,则滤液②pH可能为C(填序号)。A.pH=1B.pH=2C.pH=6D.pH=10(5)Ni、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e>Ni>Ag。【解答】解:(1)步骤Ⅰ得到的是滤渣和滤液,故是过滤操作,故填:过滤;(2)废镍材料里含有金属Ni及少量Fe、Ag,加入稀硫酸,铁会与稀硫酸反应,得到了Ni2+,说明Ni也参与了反应,而银是氢后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反应,故得到的滤渣是银,故填:Ag;(3)此过程中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氢气,滤液②中加入铁粉得到了镍,说明铁与硫酸镍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镍,故填:Fe+H2SO4=FeSO4+H2↑(或Fe+NiSO4=FeSO4+Ni);(4)滤液②中有Ni2+、无Fe3+,Fe3+在pH为3.2时沉淀完全,Ni2+在pH为7.2时开始沉淀,说明pH需要大于3.2,小于7.2,故填:C;(5)根据推断可以看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Fe>Ni>Ag,故填:Fe>Ni>Ag。九.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共5小题)14.(2020•重庆)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工业制法的反应原理是:Cl2+2NaOH═NaClO+NaCl+H2O.某同学将Cl2通入185.8gNaOH溶液中(NaOH过量),充分反应后得到混合溶液200g。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1)参加反应的氯气质量是14.2g。(2)混合溶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3)84消毒液中起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钠中的氯元素。已知某品牌84消毒液中起消毒作用的氯元素质量分数为6%,计算该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参加反应的氯气质量是:200g﹣185.8g=14.2g;故填;14.2;(2)设混合溶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为x,Cl2+2NaOH═NaClO+NaCl+H2O7174.514.2gxx=14.9g混合溶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7.5%答:混合溶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7.5%。(3)该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6%÷(×100%)≈12.6%,答:该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是12.6%。15.(2020•重庆)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是一种常见消毒剂。实验员用以下方法制取了少量过氧化氢溶液,在低温下,向56.4g某浓度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钡(BaO2),发生的化学反应为BaO2+H2SO4═BaSO4↓+H2O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23.3g沉淀。计算:(1)加入BaO2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3)医用双氧水常为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如果将(2)中所得溶液稀释到医用双氧水浓度,计算需加入水的质量(结果精确到0.1g)。【解答】解:(1)设加入BaO2的质量为X,生成的H2O2质量为Y,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ZBaO2+H2SO4═BaSO4↓+H2O216923334X23.3gYX=16.9g;Y=3.4g(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6.8%;(3)设需加入水的质量为Z(16.9g+56.4g﹣23.3g)×6.8%=(16.9g+56.4g﹣23.3g+Z)×3%Z=63.3g答:(1)加入BaO2的质量是16.9g;(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6.8%;(3)需加入水的质量63.3g。16.(2021•重庆)某氯碱工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烧碱,原理为:2H2O+2NaCl2NaOH+H2↑+Cl2↑,另将生成的H2与Cl2恰好完全化合生成HCl制取浓盐酸。现将22.1t饱和食盐水电解完全(忽略水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共收集到H2为0.1t。试计算:(1)NaOH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为钠元素。(2)电解后所得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3)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的质量。【解答】解:(1)NaOH中钠、氧、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16:1;因此烧碱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钠元素;(2)设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Cl2的质量为y,2H2O+2NaCl2NaOH+H2↑+Cl2↑80271x0.1ty解得:x=4ty=3.55t最后得到的烧碱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1.7%答:所得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放式基金交易服务合同
- 2024简单销售代理合同样本
- 合同范本:委托招商引资协议书
- 二手车购车合同协议样本
- 2024照明购销合同
- 企业与高校就业实习协议书参考
- 代理公司注册登记协议书
- 培训机构老师合作协议示例
- 正规版房屋租赁合同协议范本
- 全面聘用合同范本汇编
- GB/T 5210-2006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 GB/T 40019-2021基础制造工艺通用元数据
- GB 29837-2013火灾探测报警产品的维修保养与报废
- GA/T 1502-2018法庭科学视频中人像动态特征检验技术规范
- 问题解决型QC培训课件
- 西气东输计量交接凭证填报培训PPT-场站课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知识点整理及思考题答案
- 《居家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探究【论文】6000字》
- 三1班反邪教教育主题班会记录
- 5、风电吊装施工指导手册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招聘考试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