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学 颌位关系记录与转移_第1页
口腔修复学 颌位关系记录与转移_第2页
口腔修复学 颌位关系记录与转移_第3页
口腔修复学 颌位关系记录与转移_第4页
口腔修复学 颌位关系记录与转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颌位关系记录与转移口腔修复教研室学习目标1掌握颌位关系记录的概念2掌握颌位关系记录的内容3掌握颌位关系记录的方法2全口义齿3?456复习几个概念1正中牙合位:上下牙列接触在一起,前牙呈正常覆牙合覆盖,后牙牙合面间呈尖窝交错的接触关系,此时的上下颌关系为最广泛接触位,称尖窝交错位,亦称牙位2正中关系位:髁状突位于下颌关节窝的居中偏后,而周围组织不受限时,即生理性后位两者之间的关系:正中牙合位位于正中关系位的前1mm的范围内或二位一致。73、息止颌位或生理休息位:是在天然牙列存在时,当口腔不咀嚼,不吞咽也不说话,下颌处于休息状态,上下牙列自然分开,无牙合接触,从后向前保持着一个楔形间隙称为息止颌间隙。这时下颌对上颌的位置称息止颌位。

4、垂直距离正中颌位垂直距离:天然牙列呈正中牙合时,鼻底至颏底的距离。息止颌位垂直距离:下颌处于息止颌位时,鼻底至颏底的距离。颌间距离:牙列缺失和牙周组织吸收后,上下无牙颌牙槽嵴顶形成的间隙

8为何要重建颌位关系?

天然牙缺失后,正中牙合位丧失,下颌没有牙列的支持和牙尖的锁结,会在各个位置移动,常见下颌前伸和面下1/3距离变短。上下颌关系唯一稳定的参考位是正中关系位。9?...

颌位关系记录与转移包括记录上下颌在垂直和水平向的位置关系,采用面弓记录上颌与颞下颌关节的关系,并将记录的上下颌及颞下颌关节的三者位置关系转移并固定到牙合架上10

(一)颌位关系记录颌位关系记录:用牙合托来确定并记录患者面部下1/3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下颌关节凹生理后位时的上下颌位置关系,以便在这个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上,用全口义齿来重建无牙颌患者的正中牙合关系。颌位关系记录包括垂直关系记录和水平关系记录。11121牙合托的制作牙合托由基托和牙合堤两部分组成(1)上颌牙合托的制作

1)基托的制作

A蜡基托的制作:

B室温固化树脂暂基托的制作:先填倒凹

C光固化树脂暂基托的制作:先填倒凹

2)牙合堤的制作:直径8-10mm,前牙区宽6mm,后牙区8-10mm13画边缘线烤软蜡片14做蜡基托埋入增力丝15完成基托16蜡条烫在基托上171819202.下颌牙合托的制作牙合堤的高度与磨牙后垫中部的高度平齐,放入口内时下牙合堤的上缘应与下唇上缘平齐,最后根据垂直距离来确定下牙合堤的高度

212垂直距离的记录

(1)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1)息止颌位垂直距离-息止颌间隙(息止颌间隙一般2-3mm)也就是测量息止颌位时鼻底到颏底的距离减去2-3mm。2223威利斯垂直测量尺242526272)瞳孔至口裂的距离等于垂直距离的方法283)面部外形观察法:上下唇呈自然接触闭合,口裂呈平直状,口角不下垂,鼻唇沟和颏唇沟的深度适宜,面下1/3与面部的比例是协调的。适用于临床经验丰富者29(2)垂直距离恢复不正确的临床表现1)距离过大:

面下1/3距离增大,上下唇张开,勉强闭合时,颏唇沟变浅,颏部皮肤呈皱缩状,肌张力增加,容易出现肌疲劳,久之可加速牙槽嵴的吸收,说话和进食时可出现后牙碰撞声

30

2)距离过小:面下1/3距离减少,唇红部显窄,口角下垂,鼻唇沟变深,颏部前突,息止颌间隙偏大,咀嚼肌紧张度降低,咀嚼用力大,咀嚼效能低313水平颌位关系的记录(1)哥特式弓描记法哥特式弓口外描记法(Gysi1908)哥特式弓口内描记法(Gvane1944)注:口外描记法因装置安装在牙合托前端,如牙合托不稳易影响描记结果,口内描记法装置稳定3233牙合托描记针描记板哥特式弓口内描记法34歌特式弓形运动轨迹正中关系位35(2)直接咬合法:用牙合堤及牙合间记录材料,嘱患者下颌后退并直接咬合在一起的方法。

1)卷舌后舔法:当舌卷向后上方舔抵蜡球时,舌向后上方牵拉舌骨,舌骨连带舌骨肌牵下颌后退,使髁突处于其生理后位。

2)吞咽咬合法:在吞咽过程中,下颌升肌有固定下颌于正中关系位的作用,因此采用该法较容易达到下颌生理后位

3)后牙咬合法:牙合力在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处发挥最大时,下颌需处于其生理后位4)肌监控仪法:肌监控仪可放出微量直流电,作用于三叉神经运动支,使咀嚼肌有节律地收缩,可使肌解除疲劳和紧张,处于自然状况,多用于科研36

严格地说,采用直接咬合法确定的颌位并不是正中关系位,而是肌力闭合道的终点(肌位),通常位于正中关系位的稍前方。在自然牙列,肌位常与正中颌位一致,因此,在肌位建立全口义齿的正中牙合可能更加合理374.核对颌位关系纪录

(1)检查垂直距离是否合适:用前述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进一步核对,也可用发音法进一步验证38(2)检查正中关系是否正确:1)划线后反复咬合法2)扪髁突动度法3)扪颞肌法391)划线后反复咬合法观察发复咬合过程中,标志线是否能对齐。402)扪髁突动度法

小指放入患者外耳道,比较双侧髁突向后撞击的力量是否相等413)扪颞肌法感觉咬合时双侧颞肌是否等量收缩42(3)检查牙合平面是否合适:两侧应等高,后牙区应等于或略低于舌背的粗糙面和侧缘的移行部舌侧缘。远中延长线应约等于磨牙后垫1/2高度435.在牙合堤唇面画标志线4445(二)颌位关系的转移—上牙合架

转移颌位关系的内容

1牙合架

2面弓转移上颌与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

3转移颌位关系的方法4确定髁导斜度

5确定切导斜度47

1

牙合架牙合架的分类根据模拟下颌运动的程度(1)简单牙合架(simplearticulator)(2)半可调牙合架(semi-adjustablearticulator)(3)全可调牙合架(full-adjustablearticulator)48简单牙合架(simplearticulator)

仅能保持上下模型的位置,并以穿钉为轴作上下开闭运动49平均值牙合架(averagevaluesarticulator)以平均值作为髁导斜度,可一定程度模拟下颌前伸和侧方运动。50半可调牙合架(semi-adjustablearticulator)可调节前伸髁导斜度、侧方髁导斜度。需用面弓转移患者上颌对颞下颌关节的固有位置关系。能在很大程度上模拟患者的下颌前伸及侧方运动。Arcon型牙合架(ArtexAP)Non-Arcon型牙合架(ArtexTK)51全可调牙合架(full-adjustablearticulator)可将患者所有参数转移到牙合架。能完全模拟下颌运动。适用于全口咬合重建和科研。Arcon型牙合架(ArtexAR)Non-Arcon型牙合架(ArtexTR)52HANAU合架上颌体下颌体架环切导针切导盘髁导盘髁球髁槽前伸髁导斜度侧方髁导斜度53牙合架各部件对应的人体器官54牙合架各部件对应的人体器官上颌体

上颌骨

下颌体

下颌骨

侧柱

下颌升支

髁球、髁槽

髁突、关节凹

髁杆

左右髁突间的假想联线

髁杆外端

与髁突相应的面部皮肤表面

髁导(髁球在髁槽内滑动的路线)髁道(髁突在关节内运动的路线)髁导斜度(髁槽与水平面间的角度)髁道斜度(髁道与眶耳平面间的角度)切导(切导针在切导盘内滑行的路线)切道(下领前伸侧向运动时,下切牙切缘运动的路线)

切导斜度(切导盘与水平面间夹角)切道斜度(切道与眶耳平面间的交角)552面弓

将患者上颌对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转移到牙合架上,使上颌模型固定在牙合架的适当位置。56573转移颌位关系的方法1)调整好牙合架

2)标记髁状突点

3)固定牙合叉

4)固定面弓于人体上

5)固定面弓于牙合架上

6)固定上颌模型

7)固定下颌模型

8)完成颌位关系转移58调整好牙合架切导针上刻线与上颌体上缘平齐切导盘面为水平位固定两侧前伸髁导斜度30度髁球紧贴髁槽前壁扭紧固定正中锁侧方髁导斜度定于15度59标记髁状突点髁状突点位于外眼角至耳屏中点连线上距离耳屏约13mm60固定牙合叉加热牙合叉后插入上牙合堤离牙合平面约5mm内叉起辅助固位作用,只需插入牙合堤少许牙合叉平面与牙合平面平行牙合叉柄上的刻沟对准中线61固定面弓于人体上62固定面弓于牙合架上将面弓及牙合托从口内取出两侧髁梁分别套在牙合架的髁杆外侧端调节面弓高度63固定上颌模型将湿润的上颌模型就位于牙合托调拌石膏固定上颌模型于上架环64固定下颌模型翻转牙合架石膏固定下颌模型捆绑固定牙合架65完成颌位关系转移(1)去除面弓(2)取出牙合叉(3)完成664确定前伸髁导斜度

1)髁道:下颌在咀嚼运动过程中,髁突在关节凹内运动的道路2)前伸髁道:下颌在前神运动时,髁突在关节凹内向前下方运动的道路3)髁道斜度:髁道与眶耳平面的夹角

4)伸髁导斜度:髁槽与水平面的夹角,是人体的前伸髁道斜度转移到牙合架上的。确定前伸髁导斜度依据克里斯坦森现象

67确定前伸髁导斜度的注意事项蜡片厚度适合,一般3层烤软蜡片下颌直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