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因素与健康第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内容回顾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金属和类金属第三节刺激性气体与窒息性气体第四节有机溶剂第五节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第六节农药第七节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第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
呼吸道主要吸收气体、蒸汽和气溶胶e.g.粉尘、烟和雾皮肤任何与之接触的物质都有可能消化道主要吸收水或食物注射吸收皮下、肌肉、静脉、腹腔第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铅、汞中毒第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常见刺激性气体有氯气,氨水,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单纯窒息性:氮气、甲烷、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本身毒性弱或属于惰性气体。化学窒息性: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氢对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组织细胞内的呼吸酶产生直接作用,使氧的运送和组织利用氧功能障碍,导致机体缺氧。第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六章物理因素与健康第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本章目录第一节气象条件第二节噪声第三节振动第四节非电离辐射第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一节气象条件一、高温作业二、高温作业环境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三、中暑四、防暑降温措施第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气象条件气象条件:气温、气湿、气流和气压。不良气象引发的疾病:高温环境第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逸层第1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GlobalsurfacetemperaturecomputedforscenariosA,B,andC(12),comparedwithtwoanalysesofobservationaldata.HansenJetal.PNAS2006;103:14288-14293©2006by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第1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气温:受大气温度、生产热源、太阳辐射和人体产热的影响。气湿:>80%为高气湿,<30%为低气湿。气流:受外界风力和室内热源影响热辐射:高温物体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高温生产环境下的气象条件第1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高温作业(一)高温作业的范围指工作地点的气温在寒冷地区和一般地区超过32℃,炎热地区超过35℃工作地点热辐射强度超过4.18J/(cm2.min)工作地点气温在30℃以上,相对湿度超过80%第1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高温作业(二)高温作业类型(1)高温强辐射作业: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相对湿度较低,形成干热环境。如冶金、铸造、锻造、陶瓷等作业。(2)高温高湿作业:特点是高温、高湿、低气流、热辐射强度不大,形成湿热环境。如印染、缫丝、造纸等作业。(3)夏季露天作业:特点是高温、高辐射。农田劳动、建筑。第1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高温作业环境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一)体温调节(二)水盐代谢(三)循环系统(四)消化系统(五)神经系统(六)泌尿系统(七)热适应及热耐受性第1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产热+获热=散热正常机体产热与散热之间保持着动态的平衡,以维持机体温度的相对恒定(代偿范围≤38℃)。(一)体温调节第1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机体与环境的热平衡:
S=M-E±R±C1±C2
S:热蓄积变化M:代谢产热
E:蒸发散热R:辐射热
C1:对流热C2:传导热(一)体温调节第1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血液温度↑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散热反应对流传导辐射蒸发
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强
获热增加热平衡热平衡破坏内外环境的热负荷(一)体温调节空气相对湿度高、气流小环境温度大于皮温热辐射强度大××××高温中暑第1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出汗量:反映机体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综合指标一个工作日生理最高限度的出汗量为6L尿盐量:判断体内是否缺盐的指标尿盐<5g/24h(缺盐可能)高温作业汗液蒸发水、电解质紊乱热痉挛(二)水盐代谢第2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血液供求矛盾造成心肌发生代偿性肥大
皮肤血管扩张,末梢循环血量增加
出汗导致血浓缩,血粘,有效循环血量降低
工作肌群需要足够血液灌注2)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脉压差大
是高温作业工人生理性适应表现(三)循环系统第2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消化腺分泌功能减弱,消化酶的活性降低,胃液酸度降低胃肠蠕动差,吸收、排空速度降低唾液分泌减少,淀粉酶活性降低消化道血流量少,影响营养吸收大量饮水胃液稀释加重消化道负担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胃肠道疾患增多消化功能降低(四)消化系统第2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肢体运动准确性↓协调性↓反应速度↓注意力不集中工伤事故
高温
体温调节中枢的兴奋性增高运动中枢兴奋性降低肌肉活动减弱
产热减少
(五)神经系统第2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尿中出现蛋白、管型
汗液排出增加抗利尿激素增加肾脏血流量↓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负荷增加,尿量降低↓肾功能不全(六)泌尿系统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形成的一种圆柱状结构物,其形成基质物为糖蛋白第2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热适应概念
人体在热环境下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的适应反应(2)热适应表现
体温调节能力提高:产热减少,出汗增多,蒸发散热增强皮肤温度和机体中心温度先后降低心血管系统紧张性下降血压稳定,心率减慢,每搏输出量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
,肾小管、汗腺对钠和氯的重吸收加强,汗液无机盐损失量减少热应激蛋白(HSP)↑,细胞膜通透性降低(七)热适应及热耐受性第2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热适应的建立和脱适应热适应训练:在中等热条件下,让未适应者进行短时间的尽可能重的体力负荷训练,并间隔短暂的轻体力负荷训练,一般2~4周内形成。脱适应:
热适应的状态并不稳定,停止接触热一周左右即返回到适应前的状况。病愈或休假重返工作岗位者应注意重新适应。第2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中暑中暑(heatstroke)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acuteheat–inducedillness)。第2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致病因素气温高气湿大气流小热辐射强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过长体弱肥胖睡眠不足未产生热适应致病因素:诱发因素:第2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热射病(heatstroke)热痉挛(heatcramp)热衰竭(heatexhaustion)(二)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中暑第2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热射病/日射病/中暑性高热机制:散热途径受阻,体内蓄热,体温调节机制紊乱作业类型:强干热型、湿热型高温作业临床表现: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开始大量出汗,以后无汗,并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脉搏快而无力、呼吸浅表、昏迷、抽搐、病死率高(二)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第3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机制:过量出汗→钠、钾过量丢失→水电解质紊乱→神经肌肉自发性冲动→肌痉挛作业类型:干热型高温作业临床表现:肌肉痉挛伴收缩痛,痉挛以腓肠肌等四肢肌肉和腹肌为多见,对称性发作,可自行缓解,患者神志清醒,体温正常(2)热痉挛(heatcramp)(二)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第3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机制:皮肤血流的增加→脑部暂时供血减少而晕厥作业类型:高温、强热辐射作业临床表现:发病一般迅速,先有头昏、头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继而晕厥,轻度脱水,体温正常或稍高(3)热衰竭(heatexhaustion)(二)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第3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诊断
先兆中暑:症状+体温正常或略高
轻症中暑:症状加重+体温38.5℃
重症中暑: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之一或混合者
(三)中暑的诊断与治疗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第3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治疗先兆/轻症中暑:
迅速转移、密切观察、含盐饮料、对症处理重症中暑:①物理降温②药物降温(氯丙嗪)③纠正水电质紊乱④其他:补充水溶性维生素、防止休克、脑水肿同时进行(三)中暑的诊断与治疗第3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高温作业卫生标准制订卫生标准应以机体热应激不超出生理范围(例如,直肠体温≤38℃)为依据
(2)防暑降温措施
1.技术措施
2.保健措施
3.组织措施四、热致疾病的预防第3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技术措施
合理工艺设计:
隔热:热绝缘、热屏挡
通风:自然通风、机械通风(2)保健措施
供应含盐饮料补充营养:
盐0.1-0.2%,蛋白14-15%,水少量多次,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四、热致疾病的预防第3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四、热致疾病的预防(2)保健措施
个人防护预防保健(3)组织措施
贯彻法规和标准制定合理休息制度第3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低温作业补(一)低温作业概念指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按照工作地点的温度和低温作业时间率,可将低温作业分为4级,级数越高冷强度越大。低温作业主要类型包括寒冷季节从事室外或室内无采暖设备的作业,以及工作场所有冷源装置的作业第3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低温作业补(二)低温作业对机体的影响1.体温调节2.中枢神经系统3.心血管系统4.冻伤第3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低温作业补1、体温调节散热减少:如反射性地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等。产热增加:如肌肉寒颤等。第4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低温作业补2、中枢神经系统低温条件下,脑内高能磷酸化合物代谢降低。可出现神经兴奋与传导能力减弱,并与体温有依赖关系:当体温降至35~32.2℃范围内,可见手脚不灵、运动失调、反应减慢及发音困难。寒冷引起的这些神经效应使低温作业工人易受机械和事故的伤害。第4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低温作业补3、心血管系统初期: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后期: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第4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4、冻伤冻结性冻伤四个过程:1.急性冷冻过程:在环境比较寒冷而又缺乏足够保暖措施情况下,局部组织温度下降到组织冰点温度以下(一般认为组织冰点为-5℃)而发生组织冻结。冰晶的形成过程,被认为是冻结损伤的关键环节。
低温作业补第4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4、冻伤冻结性冻伤四个过程:2.复温冻融过程:当人体离开寒冷环境时,即可进入复温冻融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是血流恢复。
低温作业补第4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4、冻伤冻结性冻伤四个过程:3.炎症过程:复温后受冷部位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伴有大小不等的水泡以及后来的大量渗出和坏死。由于血管壁的受损,血浆外漏,血栓形成,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严重障碍,从而导致渗出和坏死。
低温作业补第4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4、冻伤冻结性冻伤四个过程:4.修复和坏死过程:由于复温和治疗状况不同,冻伤向痊愈和坏死方向发展。根据损伤的轻重,可将冻伤分为四度。
低温作业补第4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冻伤的处理1、非冻结性损伤2、冻结性损伤①冻结状态下的温水快速融化复温②40℃1‰洗必泰多次浸泡③涂敷冻伤膏④全身治疗注意:禁止按摩,雪搓。避免皮肤损伤。
低温作业补第4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低温作业补(三)防寒保暖措施做好防寒和保暖工作注意个人防护增强耐寒体质第4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高气压补(一)高气压作业类型潜水作业潜水员每下沉10.3m,压力增加101.33kPa(1个大气压)潜涵作业在水下或隧道工程中,采用潜函(沉箱)将施工人员沉到水下作业,为防止潜函外的水进入箱内,需通入大于等于水下压力的高压气体。其他作业:如临床上的加压治疗舱和高压氧舱、气象学上高气压科学研究舱的作业等第4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高气压补(二)减压病概念指在高气压下工作一定时间后,在转向正常气压时,因减压过速所致的职业病。减压病发生作业类型①潜水作业;②高气压作业(包括沉箱、隧道等施工)③失事潜艇艇员从海底离艇脱险上浮;④飞行过程气压变化;⑤高压氧治疗仓工作等第5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高气压补(二)减压病发病机制在高气压下,空气各成分的分压都相应升高,经过呼吸和血液循环,溶解人体内的量也相应增加。氮所占的比例大(80%),在体内既不被机体利用,也不与体内其他成分结合,仅单纯以物理溶解状态溶于体液组织中。氮在脂肪中的溶解度比血液高4倍,因此多集中在脂肪和神经组织内。若减压过速体内溶解氮在几秒至几分钟内迅速生成气泡,造成严重后果。第5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高气压补(二)减压病发病机制在脂肪较少、血管分布较多的组织中,气泡多在血管内形成而造成栓塞,引起一系列症状。脂肪较多、血管分布较少的组织中,气泡多积聚于血管壁外,产生压迫症状。第5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高气压补(二)减压病临床表现(1)皮肤:出现较早较多的症状为奇痒,主要由于气泡对皮下感觉神经末梢直接刺激所致。(2)肌肉、关节、骨骼系统:关节痛迫使患者关节呈半屈曲状态,称“屈肢症(bends)”。(3)神经系统:大多发生在供血差的脊髓,可产生截瘫、四肢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及直肠、膀胱功能麻痹等。(4)循环呼吸系统:血循环中有大量气泡栓塞;(5)其他第5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高气压补(二)减压病处理原则对减压病的;惟一根治手段是及时加压治疗以消除气泡。将患者送人特制的加压舱内,升高舱内气压到作业时的程度,停留一段时间,待患者症状消失后,再按规定逐渐减至常压,然后出舱。预防(1)技术革新(2)遵守安全操作规程(3)保健措施第5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低气压补(一)低气压下进行的作业高原作业(二)低气压对机体的影响(三)高原病第5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低气压补(二)低气压对机体的影响为急、慢性两大类疾病的总称。急性的包括急性高山病、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慢性包括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和高原心脏病(GBZ92-2002)。职业性高原病是在高海拔低氧环境下从事职业活动所致的一种疾病。低气压性缺氧是主要病因。第5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低气压补(三)高原病主要由于大气氧分压过低,直接影响肺泡气体交换。造成肺动脉高压,可能引起肺水肿,慢性长期作用使右心室肥大。红细胞、血液比重和血液粘滞性增加。第5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低气压补(三)高原病处理原则:由于病因是低氧性缺氧,因此对较重患者,只有移居到平原或低地才能治愈。此外,也采用休息、吸氧和对症治疗,近年研究表明,扩血管药、钙通道阻断剂可增加动脉血氧浓度,降低肺动脉压和血管阻力对治疗和预防高山病有明显作用。第5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二节噪声一、概念二、环境噪声的来源及分类三、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四、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五、噪声性听力损伤与噪声聋的诊断六、治疗及处理原则七、预防噪声危害的措施第5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6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概念声音与噪声声音(sound)噪声(noise)
广义:凡是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狭义:生产性噪声声频(20~20000Hz)第6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有关声音的基本概念①声强: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单位面积内声波的能量(W/m2)②声压:由于声波振动而对介质产生的压力(1Pa=1N/m2)一、概念(一)评价声音的物理参数第6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③声级:表示噪声强度的大小称为级,单位为分贝(decibel,dB)
分贝值越高,噪声越响
一、概念听阈:使人耳刚能引起音响感觉的声压/声强
1000Hz纯音的听阈声压为20Pa痛阈:声压/声强增至使人耳刚能感到疼痛感觉的值
1000Hz纯音的痛阈声压为20Pa第6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Po=2×10-5Pa为基准声压(听阈声压)痛阈声压为20Pa听阈声压~痛阈声压为120分贝一、概念(2)声压级第6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6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6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概念
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量
能量强弱频率高低响度的大小与声波有关(二)响度与响度级第6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6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由于能量强度相同而频率不同的声音在人耳产生的音响感觉存在差异,为使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的音响感觉能相互比较,以1000Hz的标准声产生的音响感觉为基准,与之产生同样音响感觉声音的响度均以此标准音的声压级表示,称为响度级单位:phon一、概念(二)响度与响度级第6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经频率计权网络滤波后所测得的声压级A声级:dB(A)40phon
噪声卫生学评价指标(ISO)B声级:dB(B)70phonC声级:dB(C)100phon
总声级一、概念(三)声级第7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根据噪声的来源分:自然噪声非自然噪声
1.生产噪声:
机械:机械撞击、摩擦、转动而产生流体:气体体积突然变大,液体流动电磁:发电机、变压器
二、环境噪声的来源及分类第7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7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交通噪声:汽车、飞机3.生活噪声:家庭、娱乐场4.军事噪声:武器发射、炸弹爆炸第7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根据噪声的作用特点来分:连续性噪声:
稳态性噪声(声压波动小于5dB)
非稳态性噪声(声压波动大于5dB)间断性噪声:或称脉冲性噪声
声音持续时间<0.5秒,时间间隔>1秒,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
二、环境噪声的来源及分类第7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城市环境噪声分类比例来源:199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第7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部分环境噪声的比较(dB)可以忍受比较吵难以忍受第7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对听觉功能的影响听阈升高,听觉敏感性下降,语言接受和信号辨别能力差,严重时可造成耳聋。引起听力损失:暂时性永久性第7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暂时性听阈位移(TTS)短时间接触较强的噪声,即可引起耳鸣和听力下降,听阈升高10dB,脱离噪声环境后数分钟,听力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称为听力适应(auditoryadapation)。若在噪声环境下停留更长时间,听阈可增加15-30dB,离开噪声环境后,需要休息几小时至几十小时,听力才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这种现象称为听力疲劳(auditoryfatigue)。第7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7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永久性听阈位移(PTS)(1)对高频区的听力损失
在听图上表现为在3000-6000Hz处,形成“V”或“U”形听力下降,即称为4000Hz“听谷”,一般为双耳对称的。第8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8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永久性听阈位移(PTS)(2)噪声性耳聋
在高频听力损伤的基础上扩展到语言听阈即500、1000、2000Hz时,听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倾听日常生活语言交谈的能力受到影响,出现了耳聋,即为噪声性耳聋(noise-induceddeafness)。
第8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8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爆震性耳聋因火器发射、矿井、隧道、筑路等的爆破作业或其它突发的巨响所引起的耳聋,称为爆震性耳聋(explosivedeafness)。第8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对神经系统影响神经衰弱:头痛、头晕、耳鸣、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记忆力减退三、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8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四)对心血管系统影响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心率加快或减慢,外周阻力增加、血压不稳。(五)对内分泌及免疫功能影响中等强度噪声: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加强噪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下降三、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8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六)对消化功能影响胃肠道功能紊乱(七)对生殖功能影响月经不调妊娠高血压胎儿心率加快,体重降低三、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8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八)对工作效率影响
噪声能干扰谈话,妨碍休息和安宁,工作效率下降,使人产生苦恼、烦躁不安等心理异常表现。
第8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四、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一)噪声的声压级和频率
(二)接触噪声时间
(三)噪声的类型与接触方式
(四)其它因素:中耳炎;寒冷;振动
第8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五、噪声性听力损伤与噪声聋的诊断高频(3000、4000、6000Hz)任一频率听力下降≥30dB,为听力损伤。500、1000、2000Hz语言频率听力下降均值≥25dB时,为噪声聋。
第9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六、治疗及处理原则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才可以采用促进内耳血循环,改善营养和代谢的药物,早期有一定的疗效。关键是加强预防。第9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七、预防噪声危害的措施(一)噪声的容许标准1.听力保护标准我国《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规定:8小时工作,噪声容许标准为85dB(A)。2.环境噪声标准
第9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等效声级,LqdB)适用区域白天夜间特殊住宅区4535居民、文教区5040一类混合区5545二类混合区、商业中心区6050工业集中区6555交通干线道路两侧7055第9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七、预防噪声危害的措施(二)噪声控制源和控制噪声的传播1.治理和控制声源2.阻隔噪声传播途径
(三)个人防护(四)卫生保健措施第9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三节振动一、振动的分类及振动源二、振动对机体的危害三、影响振动对机体作用的主要因素四、局部振动病的诊断五、治疗六、预防措施第9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振动的分类及振动源概念:振动(Vibration)是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是弹性物体受外力作用后,围绕一平衡位置呈往复来回的运动。第9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振动的分类及振动源1、局部振动(segmentalvibration):常称作手传振动(hand-transmittedvibration)或手臂振动(hand-armvibration):
指手指接触振动工具、机械或加工部件时,振动由手臂传播至全身。接触机会风动工具:铆钉机、凿岩机、捣固机等。电动工具:电钻、砂轮机、电锯等。第9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煤矿工人使用电钻打眼工人使用砂轮机打磨工件工人使用风钻打眼这些都接触局部振动铁道工人使用捣固机夯实铁轨第9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振动的分类及振动源2、全身振动(whole-bodyvibration)指通过下肢或躯干传导至全身的振动。接触机会交通工具:汽车、火车、船舶、飞机农业机械:拖拉机、收割机等作业台:钻井平台、振动筛操作台、采矿船第9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交通工具上的作业这些作业接触全身振动一、振动的分类及振动源第10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low-frequencyvibrationcausedbytiresandterrainhigh-frequencyvibrationfromengineandtransmissionshockfromrunningintopotholesorobstacles.
第10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振动对机体的危害(一)全身振动病低强度短时间的振动对人体有良好作用强度大作用时间长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第10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全身振动对机体的影响1)前庭神经刺激症状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2)运动病(motionsickness)3)消化系统影响:分泌功能减弱、食欲减退、胃下垂4)心血管系统影响: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心肌缺血5)腰背痛、椎间盘脱出、脊柱骨关节病变患病率增加6)对女性生殖机能的影响:月经异常、痛经、自然流产率及早产率增加7)视物模糊、视觉分辨率下降、作业能力下降眩晕、恶心、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睡眠障碍等。眩晕、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第10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局部振动病
局部振动病是指由于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其典型表现为振动性白指,有时可累及神经系统及骨关节运动系统。
二、振动对机体的危害第10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1)白指或称雷诺现象
血管痉挛
表现为节段性发作性手指灰白,紫绀和发白。
好发部位以中指最多见,其次为食指和无名指
发作时间以冬季为多。第10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正常手部颜色雷诺氏症—振动性白指第10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0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0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0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1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1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1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1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手麻、手痛手麻、手痛
末梢感觉功能障碍,夜晚加重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3)骨关节、肌肉系统症状
指关节变形,肥大和肿胀,大小鱼际肌萎缩
手持物易掉,握力下降。
二、振动对机体的危害第11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4)其他症状常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如头昏、头痛和睡眠障碍等。
还可出现耳鸣,有时伴有听力损失,这与噪声的协同作用有关。
二、振动对机体的危害第11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指甲裂纹,指甲凹陷和枯脆,皮肤皲裂和增厚,手指和指关节变形,指端肿胀,手指皮温下降。
甲皱微循环检查:异形管袢明显增多,毛细血管呈痉挛状态
X线检查:指、掌骨及腕关节脱钙,骨质疏松,囊样变或骨岛,骨皮质增生二、振动对机体的危害体格检查:第11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接触振动时间(二)环境温度和噪声(三)工作时的体位和操作方式、重量负荷和个体因素三、影响振动对机体作用的主要因素第11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长期从事局部振动作业的职业史主要临床表现末梢循环功能神经功能和骨关节X线检查
四、局部振动病的诊断第11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五、治疗综合疗法对症治疗第11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执行振动卫生标准(二)技术措施(三)保健及个人防护措施六、预防措施第12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四节非电离辐射一、高频电磁场与微波二、红外线三、紫外线四、激光第12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电磁辐射分类
电离辐射:>12ev,宇宙线、
χ、γ射线,产生电离作用电磁辐射非电离辐射:<12ev,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射频辐射第122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高频电磁场与微波无线电波,100kHz~300GHz,
能量最小、波长最长
(一)来源
高功率源有卫星通讯系统、军用探测和跟踪雷达、气象雷达等
低功率源有警用测速雷达、电话通讯的微波转播系统以及有线电视系统第123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24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25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对机体的影响生物学效应一般规律是随频率的增加和波长变短而增加微波>超短波>短波>中长波,主要作用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一、高频电磁场与微波第126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神经系统:头痛、乏力、多梦、记忆力减退、手足多汗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眼睛:晶状体混浊女工常有月经周期紊乱,个别男工有性机能减退,但未见影响生育功能。一、高频电磁场与微波第127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防护高频电磁场:场源的屏蔽,距离防护微波:微波辐射能吸收,合理工作位置,个人防护,卫生标准
第128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来源
太阳、燃烧炉、溶融的金属和玻璃,强发光体以及日常生活的加热器
二、红外线第129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对机体的影响
红外线的生物效应主要是热效应,所以红外线亦称为热射线。适量的红外线照射有益于健康。剂量较大时,局部作用主要影响皮肤和眼睛。
二、红外线第130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皮肤:红斑反应,色素沉着,皮肤灼伤。
眼睛:大剂量波长大于1400nm红外线为角膜上皮
吸收,对角膜会产生热损伤,出现疼痛、
烧灼感和结合膜炎症性充血
长期低能量——
慢性充血性睑缘炎
红外线白内障二、红外线第131页,共1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防护
反射性铝遮盖物和铝箔制
白色衣服
含氧化亚铁或钕或钴的护目镜
二、红外线第1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使用专项制度(4篇)
- 2024年人事工作总结参考样本(3篇)
- 酒店店庆策划方案(3篇)
- 小区安全紧急预案模版(4篇)
- 2024年物业年终工作总结简单版(三篇)
- 预防各类导管脱落管理制度模版(3篇)
- 2024年护士长下半年工作计划范例(3篇)
- 《市场与市场营销》课件
- 中等教育的学生发展与个性教育考核试卷
- 中等教育的教师发展与教学研究考核试卷
- 消防培训四懂四会
- 慢性创面的治疗及护理课件
- 第9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课件+视频)(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高考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72篇-必考古诗词全总结
- 2024年物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物业管理员赛项)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MOOC 通信原理-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短视频拍摄与制作》课件-4.短视频后期制作- 剪辑技巧
- MOOC 工程水文学-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JTGT J23-2008 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
- (高清版)DZT 0280-2015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技术规程
- 上好一堂阅读课:第3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