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要点整理_第1页
马原要点整理_第2页
马原要点整理_第3页
马原要点整理_第4页
马原要点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原§绪论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Q:什么是马克思主义A: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立场、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并由他们的继承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与学说体系。(创造者、继承者)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本质内容)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阶级属性)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部分)Q: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Q: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A: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Q: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A: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Q: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A: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经济社会根源1、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主要国家确立了统治地位,它在促进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2、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无产阶级的斗争性日益增强,资产阶级的革命性日趋消亡。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三大工人运动: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8-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二)马恩的革命实践(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理论渊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傅立叶、圣西门、欧文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1.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列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形势,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形成了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1、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2、沙皇俄国成了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为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3、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开辟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20世纪20―40年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并扎根开花结果,分别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相结合,相继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现在还正在发展之中——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理论。3.第二国际后的分裂当代北欧主要是就是坚持第二国际的路线。“二战”以后,社会民主党在联邦德国、瑞典、挪威、芬兰等一些国家执政。它的主要特征是:放弃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通过议会合法斗争执政;实行民主政治,反对专制主义;靠市场力量配置资源,国家对经济实行调控,不实行国家所有制;实行高福利,真正践行“共同富裕”,实现“从摇篮到坟墓”了社会福利计划。4.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西方国家中一种反对列宁主义但又自称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它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最初是共产国际内部一种“左”倾思潮,在受到共产国际的批判后,在党外发展起来。“西方马克思主义”企图把马克思主义同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流派结合起来,在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和对社会主义的展望上,在革命的战略和策略上,提出了同列宁主义相对立的见解。5.对马克思功绩的肯定——《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6.西方世界对马克思及其思想的否定及肯定肯定:吕·费弗尔、J·A·熊彼得四、马克思主义有没有过时?1.德里达——资本主义十大祸害2.英国防部预测未来:马克思主义将在全球实现复兴。。。。。。。。。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人的感觉感知;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意义: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4.唯心主义发展eq\o\ac(○,1)、古代唯心主义。从本体论的角度,主张精神在时间上的先在性。以柏拉图为代表。eq\o\ac(○,2)、近代唯心主义。从认识论的角度,主张精神(意识)在逻辑上的先在性,以贝克莱和黑格尔为代表。eq\o\ac(○,3)、现代唯心主义。避而不谈物质与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也不否定物质对精神在时间上的先在性。但从另外两个角度主张唯心主义:一是从意义和价值的角度,主张(非理性)在世界意义上的先在性。以尼采、萨特、海德格尔为代表;一是从思维逻辑的角度,主张语言与客观实在的分离,以语言为先在性,认为语言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以分析哲学为代表。(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第一、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不是物质的运动。设想无物质的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第三,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必要前提。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芝诺悖论:我追不上乌龟X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及其表现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的实践虽然有意识指导,但仍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属于物质性活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一)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1、实践的含义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2、实践的基本特征:(1)客观物质性;(2)主观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3、实践的基本形式(1)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主导);(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交往实践);(3)科学实验和精神生产活动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创造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性,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社会。5、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含义:事物或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种种关系。2、联系的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3.分类eq\o\ac(○,1)直接与间接联系;eq\o\ac(○,2)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决定事物性质)(影响事物外部特征)eq\o\ac(○,3)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eq\o\ac(○,4)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二)事物的永恒发展1、事物的发展及其实质发展:新事物的不断产生和旧事物的不断灭亡。2.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3.新生事物不可战胜:(1)新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更加适应变化了环境和条件;(2)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吸取了旧事物的合理成分,又添加了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容;(3)社会领域里新生事物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和趋势,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因而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4.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5.事物永恒发展的方法论意义我们看待每一个问题,不能只看到事物彼此分散的环节、分割的部分,暂时的结果,而应以发展的眼光,把事物看成是长链中的一个环节来认识,从整体而非局部把握问题,从连续性而非静止的状态看待各种事物。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的含义: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2.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固有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因素和倾向。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是否认矛盾。3、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eq\o\ac(○,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区别eq\o\ac(○,2)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相互对立。eq\o\ac(○,3)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eq\o\ac(○,1)矛盾同一性的作用:(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得到各自的发展;(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性和发展的趋势。eq\o\ac(○,2)矛盾斗争性的作用:(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事物的转化和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推动事物质变的决定力量。6.正确处理矛盾与和谐的关系,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eq\o\ac(○,1)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思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eq\o\ac(○,2)和谐不否认矛盾,和谐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的。和谐的本质在于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发挥各种要素的效能,促进优势互补,推动事物的发展。(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共性、绝对性、无条件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意义:

第一,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彻底坚持辩证法的前提。在认识和实践中要承认矛盾,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不要回避和掩盖矛盾。第二,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就是承认人始终生活在矛盾之中,因此“操心”、“麻烦”、“痛苦”是人的不可避免的生存事实。人不能超越矛盾,但人能改变对待矛盾的态度。人能通过对世界统一性的觉解在精神上达到物我合一之境界,但在经验的,现实的世界中人会永远生活在矛盾之中。2、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它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世界上的事物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根据。(即一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指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各有不同的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3、矛盾的复杂性:(1)从事物发展过程看——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并规定事物性质和发展方向。(2)从发展的不同阶段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3)从每一矛盾内部看——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4、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首先,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之间是互相区别的。其次,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又是统一的,两者互相依赖、互相联结。共性寓于个性。最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三)质量互变规律质: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度: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四)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因素否定是指事物自身趋向灭亡、并转化为他事物的因素。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事物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2.肯定和否定的关系肯定包含否定,肯定就是否定。否定中又包含肯定,否定就是肯定。3.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主要错误A不承认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纯属来自外力否定B不承认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而是发展过程的中断、终结。C把肯定与否定绝对对立起来;是绝对否定、简单抛弃。4.事物的辩证发展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一般公式: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充满必胜的信心。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还要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两种错误观点。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1.矛盾分析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如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的辩证关系中己蕴涵着矛盾分析法。2.原因和结果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是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是结果。因果联系的本质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客观世界的因果联系是辩证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的方法论意义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3.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eq\o\ac(○,1)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eq\o\ac(○,2)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eq\o\ac(○,3)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eq\o\ac(○,1)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反对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有力武器。eq\o\ac(○,2)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使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立足于客观必然性的可靠基础之上。eq\o\ac(○,3)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也要重视并善于利用偶然性因素的作用。4.现实性和可能性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和可能性的辩证关系: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新的现实现实性和可能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把握这一对范畴的方法论意义,就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5.现象与本质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现象与本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反映。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现象与本质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6.内容和形式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成分、运动过程、发展趋势等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把握内容与形式这对范畴时,既要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1.归纳和演绎归纳是指从个别的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是一种由个别性前提过渡到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演绎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由一般性原则推导个别结论的推理形式。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归纳和演绎两种方法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一方面,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另一方面,归纳和演绎相互补充。2.分析与综合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分析与综合的实质,就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矛盾分析方法,是客观事物的辩证联系和过程在思维中的再现。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分析与综合的关系也是辩证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只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识。3.抽象和具体抽象是通过分析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区分出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偶然的现象的方面,从中抽取出各个必然的本质的因素,以达到对具体事物的某一本质方面的认识。具体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具体,一种是感性的具体,一种是思维的具体。抽象和具体的辩证关系:感性具体是认识的起点,抽象规定是对感性具体的否定,但它又包含着对自身的否定,是向思维具体的接近。思维具体是在对感性具体和抽象规定双重否定基础上的辩证统一,是否定的否定,是认识的结果。4.历史和逻辑辩证思维中的历史范畴,一是指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认识的历史。逻辑是指关于对象的认识成果或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和范畴演化序列。逻辑和历史的统一:eq\o\ac(○,1)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逻辑与历史是一致的,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因此,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eq\o\ac(○,2)另一方面,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又包含着差异和对立。历史的东西总是包含有偶然因素、次要因素以及迂回曲折的细节,具体而生动。逻辑的东西则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5.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方法群,主要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的一致性:eq\o\ac(○,1)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方法之中。eq\o\ac(○,2)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使辩证法深入到研究世界某些关系发展的细部、更复杂的层次。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1、规律及其客观性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在实践中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规律。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1)形成机制不同——自然因素的自发的、无意识的相互作用;有意识的、有目的的人的实践活动。(2)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二、意识的能动作用(一)意识的产生:(1)自然界发展的产物(2)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劳动的决定性作用)使猿脑变为人脑,意识的物质器官;提供客观需要和可能;产生语言并为意识完善提供了必要形式;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促进意识向深层次发展。1.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2.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二)意识的能动作用1.物质决定论与意识能动论的关系两种各执一端的片面观点:eq\o\ac(○,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只承认物质决定论,不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以否认意识能动论来维护自己的唯物主义。(宿命论、狷者)eq\o\ac(○,2)唯心主义片面地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坚持意识决定论和精神万能论。以否认物质决定论来坚持自己的唯心主义。(唯意志论、狂者)辨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论和意识能动论是辩证统一的。统一表现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物质决定论构成意识决定论的前提,物质决定论中内在地包含着意识能动论。另一方面,意识能动论内在要求遵循物质决定论,因为意识如果不反映物质的客观规律,不遵循物质的客观规律,意识能动性就不能正确得到发挥。(狂狷互补)(三)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性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键2、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3、方法论意义: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现实条件出发,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要对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个恰当的估计。必须明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实践。第三,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关键是遵循客观规律。第四,明确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1.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是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原理相关联的另—个问题。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否定人在可能性空间内的选择。§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认识的本质(一)两种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1、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先验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物质、实践经验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自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柏拉图“灵魂回忆说”;笛卡尔“天赋观念说”;黑格尔把“绝对精神”)2、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反映论: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亦即思想反映存在。(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忽视主观能动性在认识中的作用,并且认为认识只是一次性完成的,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旧唯物主义者把人等同于生物,把人的认识类同于动物的反映特性。把认识活动看作是纯生物体受到对象和环境的刺激引起的消极被动的反映。如古代哲学的影像说、蜡块说,近代哲学的白板说、感觉论。旧唯物主义的两个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被动的认识论是不科学的。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辩证唯物主义是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三)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什么?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1、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认识的主体与客体: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具有思维能力、从事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人。认识主体的特点:人体自然性、社会性、意识能动性。认识客体是指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客体的特点:客观实存性、实践实存性、社会历史性。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以直观的方式理解和把握认识主体,把主体看成自然人、抽象人,把客体视为抽象的认识对象、脱离实践的实体性事物。唯心主义认识论以唯理的、先验的或思辨的方式理解和把握认识主体,把主体看成思维人、理性人,把客体视为思维规定、设定的认识对象,视为脱离实践的精神性事物。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以实践思维方式思考认识的主客体问题,它把主体理解和把握为现实的、并受实践规定和制约的主体,把客体理解和把握为现实的、并受实践规定和制约的客体。(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最终的目的和归宿。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时,认识特别是理性认识对实践也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2、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四)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其他哲学认识论的区别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五)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规定1、就认识活动在人的全部生存活动中的地位来说,它本质上是一种主体与客体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它以主客体实践关系为基础,同时渗透着主客体的价值关系。2、就认识活动自身的内在层次性来说,它是以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为基础,以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为本质内容的反映过程。3、就认识活动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来说,认识是摹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一。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一)从实践到认识1、感性认识及其形式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性;具体性;2、理性认识及其形式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抽象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抽象性。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①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A、主体理性的价值观念、目的要求,影响和制约着其感知活动的方向;B、主体已有的理性知识影响和制约着感性认识的深度和水平;C、感性认识的结果必须借助于理性形式来描述。②理性认识中也渗透着感性认识A、理性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发展而来的,它包含着感性认识的丰富内容。B、理性认识必然要运用一定的感性物质手段方法论意义:坚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反对唯理论和经验论。重视认识辩证发展中的非理性因素非理性指理性之外的认识形式和因素,它包括直觉、灵感、顿悟等认知形式及情感、意志、欲望、信念、习惯、本能等因素对认知过程的作用,它具有不自觉性、突发性、瞬时性和非逻辑性等特征,即它不必通过理性的程序思考就能实现认识的目的。非理性主义:叔本华、尼采、萨特后现代主义以反理性为特征。(二)从认识到实践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理论要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化为指导实践的具体观念;理论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化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主体对具体客体认识的全过程(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1、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性2、认识发展总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3、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体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第一,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事物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二,具体认识过程有完结,但从整个认识过程推移看,认识运动永远不会完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表现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检验标准(即社会实践)的客观性,即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并不是因为某位天才人物决断,而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真理客观性要求坚持真理一元论,反对真理多元论以及主观真理论(“有用即真理”)。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本身所具有的那些绝对的无条件的因素、成分或方面。它有两方面含义。从内容上看,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相对的有条件的因素或方面。从认识的广度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某一部分、某一方面、某一环节的正确反映,认识有待于拓展。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一定方面、一定深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具有近似和不完善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从“静态”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绝对真理——绝对主义相对真理——相对主义绝对主义:把事情绝对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从来如此,永远如此,不承认一切过程有始有终,一个过程可能转化为另一个过程。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抹煞其确定的规定性,取消事物之间的界限,从而根本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相对主义是诡辩论的认识基础,它把一切看做是相对的、主观的、任意的,取消真理和谬误的客观标准,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大开方便之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辩证统一。4、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谬误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二者泾渭分明,互相对立。真理和谬误的统一真理的发展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意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为真理而奋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真理越辩越明。二、真理的检验标准1、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实践标准的唯一性和客观性。人们的认识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标准,这是绝对的。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实践是历史的、具体的,它对真理的检验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表现为某种相对性、有限性和不确定性。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不断反复和发展的过程实践标准的补充:逻辑证明其一,逻辑证明有助于发现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其盲目性。其二,有些理论只能依靠逻辑思维来证明。其三,对于那些蕴藏在现存事物中但却要将来才能实现的必然性、规律性的科学预见,也是依靠逻辑证明才能使人们的活动具有科学预见性并给人们的实践以力量和信心。其四,对于有些简单的、常识性认识也可以通过逻辑手段进行验证,完全没有必要事事去实践去重复那些早已为人类多次进行过的实践证明。逻辑证明不能取代、等同实践标准,而是离不开实践标准正确的逻辑证明所运用的前提、公理、规则和方法都是人类世世代代实践经验的总结。逻辑证明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结果。3.价值的特点多维性、社会历史性、客观性、主体性。(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1.价值评价的三个特点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价值认识,必须符合两项基本要求: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成功的实践即表明知识性认识的正确,也表明评价性认识的正确。(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规范和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对个体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1.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真理和价值统一的原因——是因为真理本身就具有价值,真理的价值性就在于真理是正确的认识,能够引导人类实践活动并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而价值又引导人们去探求真理。真理和价值统一的根据——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相互制约表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相互引导表现在: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相互促进表现在: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真理的发展。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入,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深刻,激发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在实践中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同时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坚持既崇尚理性,又调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精神体验来展示和表现人的本质和人的追求。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推动人类世界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是认识和解决社会历史问题的出发点,是社会理论的基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决定性、第一性的问题是区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1、唯心史观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终极原因归结为精神因素的社会历史观。(1)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主张人的意志、愿望决定历史变迁。(英雄史观)(2)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主张某种客观精神,超自然的神秘的力量决定历史的发展。唯心史观的产生并在社会历史领域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主要原因认识根源:社会历史现象与过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很容易使人们在考察它时只看到人的意志、思想和动机,特别是活跃在前台的杰出人物、重要人物的意志和动机,而忽略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历史根源:社会化大生产出现以前,生产规模比较狭小,人们之间直接的经济联系封闭在有限的范围,被政治等级的外衣所掩盖,使社会的本质关系、历史发展的物质动因不能充分显露出来。阶级根源:剥削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必然要歪曲社会历史,夸大精神作用,贬低物质生产和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劳动人民。唯心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第二,以往的理论从来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马克思以前的‘社会学’和历史学,至多是积累了零星收集来的未加分析的事实,描述了历史过程的个别方面。2、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是人类有关社会历史领域研究的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人类物质生活要素与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和自然地理环境。(1)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重要影响作用:引起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因:既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科技、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影响的积累,也有现实加剧的因素。当今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首先,要人们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端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其次,要提高人们利用自然的科学性,把利用与保护、开发与培育、排污与治理理地结合起来。再次,要把当前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2)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一,人是社会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第二,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作为社会历史决定力量的生产方式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社会活动的前提和物质保障决定了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的方向与过程。它的变化与发展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制度的变革。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内容上包括社会心理、道德、宗教、政治思想、法律、艺术、科学和哲学等基本要素,在形式上则包括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与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等不同层次。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首先从社会意识的产生看,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是在生产中由于交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其次,从社会意识的内容看,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再次,从社会意识的发展看,社会存在推动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第二,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第三,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第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在社会中,要正确而充分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理论意义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它结束了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统治,为观察社会历史提供了根本的科学方法论。正是在这一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破解了“历史之谜”。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做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两个划分)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揭开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两个归结)1、生产力及其构成要素生产力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们适应、改造和利用自然,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客观物质力量。2、生产关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为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基本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的相对灵活性)2、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观念上层建筑与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的起源和本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国家在本质上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其本质是一个政治范畴。它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国家的分类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政体是指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去实现自己的统治,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古往今来的政体有君主制和共和制两大类。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国体是国家的本质,政体是国家本质的表现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1、两者的相互作用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基本适合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现实意义我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正确认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及其实质。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与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1.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共同性,普遍性,即具有共同的发展规律,这就是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纵向统一性:指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一般都应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横向统一性: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多样性: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是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大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也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不同国家和民族所处的社会形态具有复杂性。2.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历史决定论,是一种承认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的理论。主体选择论: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活动。首先,纯粹的必然性只存在于逻辑中,在现实生活中,规律是非直接的,只是作为一般趋势、一种平均数而存在。其次,社会规律所揭示的社会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是单值对应的线性因果关系,而是多值的非线性的因果关系,即或然决定。再次,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又会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即多种具体的模式或途径。然而被实现的却只能有一个。3.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社会形态的更替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前进性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更替的反复甚至倒退时常出现。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每一种社会形态的发展,也推动着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更高的社会形态的转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其他矛盾的运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阶级斗争:是指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2.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阶级社会更替的质变过程中。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的量变过程中。3.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三、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1.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2.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政治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四、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社会改革是同一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其实质是一定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两个环节。2、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第一,它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第二,它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或局部质变的准备。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运动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们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以及运用这些手段和方法的知识、技能的总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与技术是两种不同的形态。从目的看,科学以认识世界为目的,回答事物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技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解决实践中“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从活动过程看,科学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技术则是把理性认识物化为科技产品的过程。从成果形式看,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人类发展史上,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飞跃与发展,人类社会一切文明与进步,都离不开科学的重大发现与技术的重大发明及其广泛应用。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革。最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引起和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2、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一般来说,科技的作用是积极的,但也会因为应用不当等原因产生消极后果。一种是因为对自然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技消极后果的强有力控制手段造成的;还有一种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的。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对抗。全球问题实质及其启示“全球问题”是指人类在发展科技和经济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危害世界各国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全球问题”实质深刻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科学与价值的矛盾。全球问题告诉人们,必须辨证地看待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充分注意和重视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树立全球观念,反对狭隘视野。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1.英雄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观点。群众史观: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不是英雄,而是人民群众。“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主观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英雄史观产生的根源认识根源——停留在历史现象表面社会历史根源——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和承认。阶级根源——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原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制约性首先,人们的创造活动要受到经济条件,即既有的生产力水平和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其次,人们的创造活动受到政治条件的制约。再次,人们的创造活动还要受精神文化条件的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原理的方法论和现实意义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区去。现实意义:(1)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一切工作中克敌制胜的法宝。(2)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本质特征。一切依靠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源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每个人尽管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各有不同,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中起着特殊作用按照个人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大小,个人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主要倡导者、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历史人物按其对历史发展作用的性质,又可分为杰出的历史人物和反动的历史人物。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

反面人物: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的代表人物。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三)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关系。一个历史人物所属的阶级在当时所处的历史地位,代表了他的阶级的哪种倾向性;对历史人物要通过特定历史阶段复杂的阶级关系、阶级斗争环境,对其特殊性格和特殊表现做出具体的分析和说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产生(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14世纪末在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其途径:商人、高利贷资本、小商品经济。(二)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的原始积累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主要途径:(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需要的基本条件:一是大批丧失生产资料的自由人;二是大量货币财富集中少数人手中;(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经过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通过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最终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自然经济与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基本特征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是社会分工(前提条件)和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根本条件)。物质基础是社会化生产。(二)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1、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本身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辨析: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决定商品交换比例关系的是商品的效用,即使用价值。有的认为,交换价值的大小是由供求决定的。答: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1)“效用论”的错误首先在于商品不同的效用、使用价值没有共同性,因而是无法比较的。其次认为效用大小决定价值大小,必然陷于主观价值论。(2)“供求说”虽然看到了商品交换价值的波动、变化与供求之间的关系,即商品供不应求的时候,交换价值会提高,反之,交换价值就会下降。但是它不能回答在商品供求一致时,交换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也不能回答在交换价值上下波动时,这种波动为什么总是要受到一定的约束。价值: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本质:价值不是物,是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价值所体现的是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者彼此交换劳动的关系。价值作为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不是自然范畴,也不是永恒范畴,而是特定生产关系下所存在的经济范畴。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统一性: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构成商品的内部矛盾。作为商品它们是价值,但直接表现出来的只是使用价值,因此它们要求真正实现为价值。商品内部矛盾决定了商品必须进入交换,实现全面转手。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是具体劳动并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的使用价值是自然物与具体劳动相结合的产物。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只是在商品经济关系下,人类体力脑力的支出才作为抽象劳动的范畴存在,是人们为了进行交换的需要,才把各种具体劳动形式撇开,比较各种商品生产中耗费劳动的多少。因此,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三)价值量和价值规律1、价值量是体现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有关商品价值量的几个问题: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指个别商品生产者或个别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同样时间的复杂劳动可以相当于更多时间的简单劳动简单劳动: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不需要经过任何专门的训练,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即简单劳动力的支出和耗费。复杂劳动:指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而获得这些技术专长和知识,需要经受专门的培养和训练。3、单位商品价值量与部门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2、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商品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市场供求关系也影响价格。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相一致。市场价格的波动不违背价值规律商品市场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各种商品之间总有一定的比价从商品价格变动的平均数上看,商品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从商品价格变动的长期看,商品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价值规律的作用: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自发地调节资源在社会各部门的配置;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消极后果垄断的产生,阻碍技术进步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自发调节资源配置时会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广东省是我国流动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每年春节前后,大批的打工人员回乡欢度春节,这给交通运输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此,2001年12月8日,广东省物价局主持举行2002年春运公路客运价格听证会。此次听证会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及《政府价格决策听证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邀请听证会到会的人员。此外,还邀请了64名社会人士。听证会在民主的基础上听取了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春运前、中、后3个不同阶段价格上浮的比例的情况说明。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从经济角度,说明春运价格上浮的制定的原因并简要分析。(2)听证会以及价格上浮的制定的哲学依据是什么?(3)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常识中哪些知识?(1)①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春运期间广东省公路汽车运输平均成本增加,乘客剧增,造成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②国家运用宏观调控对国家经济进行控制和调节。此次听证运用国家价格杠杆调节经营者与消费者的经济利益。③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2)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起促进作用,它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意识。此次听证会,根据广东省的实际,实行票价上浮,分散旅客,避免集中。②矛盾有其特殊性,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次听证会,根据春运以及春运前、中、后客运量的大小,确定了不同阶段上浮的比例,有效地分流客源。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不断地深化发展,根据现实的实践的变化发展,认识也必然发展。(3)①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此次听证会邀请各方面人士,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真实反映了我国民主制度化、科学化不断完善。②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此次听证会,在民主的基础上,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价格上浮的指导价。③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此次听证会,政府有关部门履行协调、社会管理等有关职能。④此次听证会体现了依法行政,依法治国。⑤此次听证会也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商品价值必须通过交换表现出来,它经过了简单价值形式最后到货币形式,揭示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商品价值偶然地、简单地通过另一个商品表现出来。简单价值形式所反映的两个商品间的关系,使商品内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表现为两种商品的外部对立。简单价值形式的缺点: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这一属性没有充分得到表现。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商品的价值形式通过许多商品表现出来扩大的价值形式的进步: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绵羊)的价值从质上和量上表现得更充分。一种商品的价值在性质上真正表现为与其它任何商品相同。在数量上,劳动时间作为价值量的尺度表现得更加准确。扩大价值形式对价值的表现仍是不充分的: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有许多种;每一种表现形式都是一个特殊等价物。价值没有一个统一的表现形式。价值作为商品界无差别性质仍未得到表现。这一缺点在实际交换过程中反映为物物直接交换的困难。3.一般价值形式一切商品都通过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从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到一般的价值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历史上的飞跃。在一般价值形式上: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是简单的和统一的。商品界共同活动的结果使商品界出现了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的出现使所有的商品在质上等同,在量上可比。有了这个飞跃,商品界成为了一个整体。一般等价形式的缺点有地区的局限性。在不同地区,由于社会、地理环境、文化、习惯等因素。通行着不同的一般等价物。随着交换地域的扩大,要求有更加统一的一般等价物。4.货币形式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黄金或白银上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金或银表示贵金属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原因:贵金属(金银)的自然属性,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质地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