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法西斯战争_第1页
反法西斯战争_第2页
反法西斯战争_第3页
反法西斯战争_第4页
反法西斯战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法西斯战争考纲 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一、共产国际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斗争二、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的侵略三、西班牙内战一、共产国际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斗争

1.背景:全世界受到法西斯侵略和战争威胁。2.召开: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3.主要内容:(1)季米特洛夫作报告,号召在工人阶级实现团结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在内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2)为适应各国反法西斯斗争的需要,决定加强各共产党的自主性。4.意义:(1)指导了各国共产党的活动。(2)推动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二、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的侵略

三、西班牙内战

1.内战:(1)人民阵线政府建立。(2)佛朗哥等法西斯军官叛乱。2.转变:德意法西斯公开干涉,由内战演化为反法西斯斗争。3.英法纵容侵略,苏联和各进步力量援助西班牙。4.结果:1939年佛朗哥建立起法西斯独裁政权。1929-1939年阶段特征1.经济领域(1)资本主义各国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由稳定繁荣转入大萧条。美国和英法等国放弃了传统的自由主义政策,实施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利用政府的权力调节生产方面的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使经济复苏。(2)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埋下了种种隐患。2.政治领域:经济危机导致了政治危机,德日等国公开建立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恐怖专政——法西斯专政。对内专制独裁,镇压人民;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出现了美、英、法等国的民主政治和法西斯恐怖独裁并存的局面。3.国际格局(1)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法西斯国家疯狂侵略,英法推行绥靖政策,国际局势由相对稳定到日趋紧张。(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日趋崩溃。4.民族解放运动:20世纪30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反法西斯侵略的性质,由于英法的绥靖政策和一些大国的中立自保,未能制止法西斯国家的侵略。30年代的主要国际势力

一是德、意、日法西斯势力,它们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大肆扩军备战,并发动局部侵略战争;他们虽然打着反共的旗号,但矛头直指英、法、美等国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是英、法、美诸国,它们操纵国际联盟,维护既得利益;不惜牺牲弱小国家。三是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为代表的国际进步力量,他们坚持反法西斯的立场,支持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并积极推进国际联合,实行集体安全四是被侵略的弱小国家,他们拿起武器,展开反法西斯斗争,成为这一时期反法西斯斗争的主要力量。绥靖政策

1.含义:所谓绥靖政策是指英法美等西方大国为保住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不惜牺牲一些局部的、小国的利益,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并尽可能把法西斯侵略的矛头指向苏联。2.绥靖政策的主要执行者是英法;美国的“中立”政策实质也是绥靖。3.危害: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使30年代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受挫,暴露了西方大国的软弱,未能阻止世界大战的爆发。1939年前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和世界各种政治力量消除这些因素的努力及其结果主要因素: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后,在国内扩军备战,在国外侵略弱小国家,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事实:1931年日本公开侵略中国,德国从1935年起扩建海陆空军,进军莱茵非武装区,并向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意大利于1935年侵入埃塞俄比亚;德、意在1936年公开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等。努力及结果:①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各国人民及其他国家的进步人士组成“国际纵队”,直接进行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武装斗争,但结果未能战胜法西斯势力。②社会主义苏联加强国防建设并倡导联合抵制法西斯国家,但结果未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响应,只好采取中立自保的政策。③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大国奉行“不干涉”、“中立”等绥靖政策,不断向法西斯势力让步,结果葬送了反法西斯的局部战争,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气焰,使局部战争走向世界大战。考纲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慕尼黑阴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西线形势苏德战争爆发和日军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考情分析几乎年年有考题。侧重考察二战中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二战中的重要会议、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的协同作战、对二战的反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等。侧重对历史概念、知识点的考查。主观题比重有所增加。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

(一)慕尼黑阴谋1.1938年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2.慕尼黑阴谋: 英法等国对德国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于1938年9月与德、意在慕尼黑开会,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场的情况下,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绥靖政策达到顶峰。(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西线形势

1.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一战后,英法经济困难重重,而战败的德国利用英法美的矛盾,依靠美国的扶植,经济很快恢复,并超过英法。日本狭小的国内市场和薄弱的基础无法摆脱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②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德国和日本由于较多地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抛弃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建立法西斯专政;而英法美则继续发展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具体原因①德国、日本对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被惩治、受遏制的地位不满;②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③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中立政策加速了战争的爆发。④苏联实行中立自保政策,客观上也促使了世界大战的爆发。⑤在局部战争其间,反法西斯势力基本处于孤立无援、各自为战的困难境地,未形成强大的反法西斯同盟来遏制法西斯发动二战的行径2.战争的爆发:(1)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2)德国的进攻:西进:西欧各国(卢、荷、比、法、英)。北上:北欧各国(丹、挪)。东进:巴尔干地区。南下:北非(3)日本:扩大对中国的侵略。(4)苏联的“东方战线”。(5)英法的溃退:敦刻尔克大撤退。法国投降。不列颠之战。(三)苏德战争爆发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1.苏德战争的爆发:1941年6月2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1942年,苏军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2.太平洋战争: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1.原因:(1)

德、意、日法西斯不断扩张,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敌人。(2)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对苏联、美国利益构成威胁。2.经过:(1)美国修改中立法案,加强对英国等援助。(2)1941年,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同时加强对苏联的援助。(3)1942年初,26国发表《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1.1942年夏—1943年春,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2.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3.1942年秋,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1943年,北非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场结束。2.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3.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德国受到盟军的两面夹击。4.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订了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结束。5.日本投降,二战结束。(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给世界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2.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思想日益深入人心。3.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5.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6.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外交政策异同

(1)相同点:①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经历了从“中立”到放弃“中立”的过程;②参战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和扩大自身利益,与其对外扩张紧密相连;③对战后美国霸权的确立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战后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二战后成了世界霸主(2)不同点:①实行中立政策的目的不同:一战中的中立在于积极和交战国做军火生意,大发战争财;二战前的中立带有纵容法西斯侵略的味道,出于维护自身利益考虑。②参战的原因不同:一战后期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获取世界霸权,同时防止交战国发生无产阶级革命,反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二战中参战是因为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威胁到美国利益,加深了美国与法西斯的矛盾。③参战性质不同:美国第一次参战不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第二次参战客观上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是正义的,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原因:1.同:爆发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展开的激烈斗争引起的。2.异:(1) 一战前形成的同盟国和协约国两个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进行疯狂的军备竞赛,巴尔干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焦点和欧洲火药库。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导火线。(2) 二战前,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法西斯侵略逐步扩大。1939年,德国突然袭击波兰,二战爆发。性质:(1)一战主要是帝国主义战争;(2)二战是反法西斯战争。后果:1.同:都给世界造成了巨大损失和灾难。2.异:(1)一战摧垮了四大帝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二战打倒了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强国,削弱了英法两帝国主义大国;使欧洲、亚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力量壮大;亚、非、拉的民主运动空前高涨,战争也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如何正确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性质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经济上,一战后英法经济发展困难重重而德国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再度超过英法。政治上,在大危机的打击下,引发了政治危机,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而英法美继续坚持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具体原因(1)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对二战的爆发起了催化剂的作用。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2)法西斯国家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局部战争发展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3)二战前英法美推行的绥靖政策和苏联推行的中立自保政策都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气焰,在客观上都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发展。战争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英法美等西方大国虽然奉行绥靖政策,在事实上鼓励了法西斯的扩张欲望,但当英法最后对步步进逼的法西斯国家进行宣战时,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进行一场旨在维护领土完整和民族生存的斗争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法西斯主义代表了一种极端反动的思潮和政策,以奴役全世界各国人民和反对一切进步力量为目的,因此法西斯势力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开展反法西斯斗争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英法美等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作战无论在主客观上都具有反法西斯的性质。苏联的参战,加强了二战的反法西斯性质。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图凭借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实现统治世界的野心,对外推行金元外交。在拉丁美洲、东亚、欧洲,到处运用金元施加影响。(2)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对外推行“中立”政策,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质,以防止美国卷入战争。(3)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法西斯侵略的扩大,美国出于自身利益和安全考虑,逐渐放弃了“中立”政策,加强了对英法等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其他被法西斯侵略的国家联合起来,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美日矛盾19世纪末,日本和美国就开始了在亚太地区争夺霸权的斗争。日本提出以“征韩侵华”为中心的“大陆政策”;美国则在美西战争后立即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企图与诸列强争夺和分享在中国的利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通过《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孤立了日本;通过《五国海军协定》束缚了日本军备竞赛的手脚;通过《九国公约》排斥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行动。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紧对华侵略,企图排斥美国在华势力,进而独占中国,美日矛盾逐步激化。1940年,日本正式抛出所谓“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不仅要侵占中国,而且还要向东南亚扩张,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美矛盾恶化。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是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长期争夺霸权的必然结果。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四次重要会议

(1)会议的背景和目的: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战争主动权已经转入反法西斯同盟手中的背景下,为了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协同作战,并对战后一些重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反法西斯国家召开了一系列会议。(4)评价:这些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起了积极作用;在雅尔塔会议上也表现了大国奉行牺牲弱国利益的强权政治;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特别是雅尔塔会议的若干内容,为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奠定了基础。基本线索一同盟,二绥靖,三转折,四会议,五战场,六影响1.一同盟: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2.二绥靖:指慕尼黑阴谋、奇怪战争3.三转折:指中途岛海战、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4.四会议:指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5.五战场:指欧洲战场、欧洲第二战场、北非战场、亚洲战场、太平洋战场6.六影响:(1)给世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2)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思想日益深入人心(3)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5)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6)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D(2022全国文综二)战争中,作战方式的改变与新型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密切相关。这方面的典型战例是A.西西里岛登陆战B.阿拉曼战役C.斯大林格勒战役D.中途岛海战D中途岛海战中,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美国海军舰载机,炸沉了日本海军的4艘航空母舰,宣告了战列舰时代的结束.这些著名的战例充分显示了航空武器对战争形式及胜负所产生的影响。其他战役都是陆上战役或者登陆战,因此选择D。C(2022江苏历史)右图是1942年的一幅战争宣传海报,题名《绞死希特勒》。图中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主要三个国家,这三国是A.美国、英国、法国 B.英国、法国、苏联C.美国、英国、苏联 D.美国、法国、苏联

D(2022四川文综)下列有关德国影响欧洲局势的表述,符合历史实际的是A.“一战”中德国的盟国包括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B.德国在希特勒成为元首后退出可国际联盟C.通过慕尼黑协定德国割占了捷克斯洛伐克D.莫斯科战役后德军在欧洲战场已无力全面进攻C(2022上海历史)艾森豪威尔总统曾回忆,他熬过三年战争岁月靠的是每晚睡四个小时,每天喝20杯咖啡,吸四包骆驼牌香烟,偶尔加一个三明治。那场战争是指A.第一次世界大战B.独立战争C.第二次世界大战D.南北战争D(2022年上海)1942年,大战正酣的英国热销这一本小册子,人们在争相传阅后,都为书中所提到的“这个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在于消灭贫困”而激动,并相信战后一定会享有这些权利。这本小册子是A、《伊丽莎白济贫法》B、《疾病保险法》C、《社会保障法》D、《贝费里奇报告》C(2022年江苏卷)下列有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苏德战争的爆发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②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③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④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B(2022年重庆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反意大利法西斯的重大事件不包括A.发动阿拉曼战役B.召开德黑兰会议C.发表《大西洋宪章》D.登陆西西里岛B(2022年广东历史卷)1943年北非战场结束后,美英联军下一步的重大行动是A.开辟欧洲第二战场B.在西西里岛登陆C.在易北河与苏军会师D.进行柏林战役A(2022年天津卷)中国以大国身份参加,并获得收复失地神圣权利的国际会议是A.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A(05全国一22)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规定A.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B.维持外蒙古现状C.战后成立联合国D.废除美英在华治外法权D(05广东22)1944年6月美英等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此前欧洲最重要的战场是A.波兰战场B.法德战场C.意大利战场D.苏德战场D(05北京1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参与签署的反法西斯文件有①《大西洋宪章》②《开罗宣言》③《雅尔塔协定》④《波茨坦公告》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C(05江苏2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卢沟桥事变B.苏德战争爆发C.英法对德宣战D.日军偷袭珍珠港C(04广西2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法西斯在欧洲的占领区不包括A.波兰B.捷克斯洛伐克C.西班牙D.荷兰B(04广东历史2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是A.敦刻尔克战役B.诺曼底战役C.阿拉曼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C(04上海春季6)1943年底,美、英、中三国发表《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侵占的中国领土,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二战末期,同盟大国发表文件,重申《开罗宣言》的规定必须实施,这个文件的名称是A.《雅尔塔会议公报》B.《雅尔塔秘密协定》C.《波茨坦公告》D.《波茨坦协定》02上海历史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11”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危害人类、破坏和平的罪行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公愤和反对。然而,历史并非总是如此。当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横行肆虐,战火蔓延,成为世界公敌的时候,人们却屡屡坐失良机,终于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痛苦的回忆,胜利的喜悦,深沉的思考,使人们更加清醒。……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1)199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周年。(1分)(2)举例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主要大国怎样“屡屡坐失良机”、自食其果?(10分)(3)历史如何表明了江泽民主席总结的这一重要经验?(3分)答案:(1)50。(2)坐失良机:英法在德国吞并奥地利问题上的不干涉态度;慕尼黑阴谋;英法苏三国谈判不了了之;美国的孤立主义和中立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未对日本侵华实施制裁;美英策划远东慕尼黑阴谋:德国突袭波兰后,英法宣而不战等。自食其果:法国溃败;不列颠大空袭;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3)联盟形成:英美声明援助苏联:苏联同意《大西洋宪章》基本原则;苏美英三国协定;租借法案适用于苏联;《联合国家宣言》等。联合反击:德黑兰会议、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诺曼底登陆和第二战场的开辟;中国战场大反攻;苏联对日作战等。(03江苏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一文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指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我们日本人要……谢绝亚细亚东方的恶友。”福泽谕吉的观点被称为“脱亚入欧论”。材料二1890年日本首相在国会演说中声称,日本不仅要防卫国境线,而且要保卫国境线外的“利益线”。这一演说被认为是日本“大陆政策”确立的标志。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福泽谕吉对亚洲邻国持何种态度,主张对它们采取何种政策。(4分)(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大陆政策”的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利益线”论对“大陆政策”的推行起到什么作用?(5分)(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出现“脱亚入欧论”和提出“大陆政策”的社会经济原因。(5分)答案:(14分)(1)对亚洲邻国持轻蔑态度。主张模仿欧美列强侵略亚洲邻国。(2)以侵略中国为中心,把侵略朝鲜作为侵略中国的第一步;为侵略提供了借口。(3)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扩大国内外市场;由于国内封建残余严重等原因,更加需要国外市场;这一目的难以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更多依靠军事手段。

(03全国)1943年,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1944年,苏军在苏德战场发起了一连串的进攻战役,收复了大片西部领土,向国境以西挺进,这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但也引起了某些西方政治家的担忧。同年6月,英美最终开辟了第二战场。(3)从1943年至第二战场开辟期间,反法西战争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有哪些重大进展?为什么在这种形势下英美最终开辟了第二战场?答案:(3)进展: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苏德战场出现转折;苏军大举反攻,矛头直指德国本土。盟军在北非战场取得重大胜利;意大利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规定苏美英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原因:军事力量对比有利于同盟国,希望尽早结束战争。力图限制苏联影响.争取在战后欧洲取得有利地位。(2022全国文综一)(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总统强烈要求国会特别会议废除中立法禁运条款(1939年9月21日)从纯粹的物质观点来看,在我们这里加工可以对成千上万的人提供就业,而我们却把各样物品远涉大洋运到彼岸去进行最后的加工…………还是从物质的观点来看,在这里提供这样的就业机会会自动的帮助我们建设我们的国防。禁运条款的制定不但是完全改变了我们的传统政策。它还产生了这样的效果:就海运贸易而言,把陆军强国和海军强国至于同样的地位。要发动战争的陆军强国因此可以在事前就感到放心,因为任何未来的敌对海军强国都会由于享受不到古己有之的随处采购的权利而受到削弱。这在四年前就已开始给了交战的一方一项具体好处,不是由于它的本身的力量或地理位置,而是由于合众国的一项支持性行动。材料二总统第702次记者招待会(1940年12月17日)大不列颠的订货因此对于美国国防是极其宝贵的;因为这些订货自动地增加生产设施……我们必须鼓励这种生产。我来给大家打个比方:假设我的邻人的家宅着了火,而在四五百英尺以外我有一截浇园的水龙管子。如果他能够把我的浇园的水龙管子接到他的自来水龙头上,我就可能帮助他把火灭掉……如果经过灭火的过程,这段水管完好如初,毫未损伤,邻人就把它还给我,对我十分感激。但是,假设它给搞坏了……他说,“好,我来照赔。”现在,如果我拿回的是一根可用的浇园水管,我就不吃亏。换句话说,如果你借出一定数量的军火,在战后得到归还,如果这军火是完好如初的——没有损坏——你就不吃亏;如果它们损坏了,或者陈旧了,或者完全丢掉了,而如果你借给的人照样赔上,在我看来,你就没有吃亏。--摘自《罗斯福选集》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为什么主张废除中立法中的禁运条款?(9分)(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罗斯福在这两次讲话中的异同?(7分)(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武器等物资禁运问题上态度发生变化的国际背景。(10分)(4)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一角度,说明美国为什么对华援助。(6分)解析:(1)可从禁运条款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对美国传统政策的影响入手作答。(2)相同点可从废除禁运条款对美国的影响、对海军强国的态度等方面分析;说明不同点时可从材料二着手分析,如采用租借的方法、明确强调大不列颠即英国的订货对美国的利处等。(3)解答本问时首先要注意两段材料所给时间:材料一1939年9月21日、材料二1940年12月17日。从时间上进行判断,可知其国际背景主要包括二战的爆发、德国对西欧的进攻、法西斯德国成为美国的最大威胁等。(4)从“对华贷款”和“对华‘租借’物资”的数值变化可知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对华援助原因可从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间的关系、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推动、以及对美国的影响等方面作答。答案要点:(1)有助于扩大本国就业,加强国防建设;禁运改变了美国的传统政策,实际上是不中立的(禁运偏袒了一方,使海军强国失去获得军火的机会);战争地带经常发生变化,不可能由国会立法予以长期确立,应由行政部门确定。(2)相同:认为取消禁运、接受订货均有利于美国经济和国防;支持英国。不同:在武器等物资的输出上,由废除禁运到采用租借的办法;支持英国的立场由隐晦到公开。(3)法西斯德国扩张威胁日益加剧;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法国沦陷,英国受到德国的进攻;美国认为德国是最大威胁。(4)状况:分为贷款和租借;在一些关键年份援助显著增加。对华援助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援助中国,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有利于美国自己

(2022江苏卷历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际联盟之宗旨为: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国际联盟盟约》材料二从1934年开始,意大利军队不断在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边境挑衅,导致流血冲突。1935年1月3日,埃塞俄比亚向国际联盟理事会提出控诉。……10月7日,国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10月19日宣布对意大利进行经济和财政制裁。……制裁的物品中没有包括石油。……墨索里尼对希特勒说:“如果国际联盟把对意大利的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方面,那我一周后只好退出埃塞比亚。”——马世力《世界史纲》材料三联合国之旨为: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联合国宪章》材料四请回答:①建立国际联盟的构想是哪位政治家在哪份文件中提出的?依据材料一,指出国际联盟的建立反映了当时世界各国怎样的愿望?(3分)②材料二中,国际联盟对意大利的经济制裁没有包括石油,其隐含的原因是什么?这造成了怎样的后果?(3分)③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联合国宗旨与国际联盟宗旨的不同之处,以及它反映了世界怎样的一种趋势?(2分)④材料四再现了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提案时的欢呼场面,这一历史性时刻发生于哪年?此后,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请举一例加以说明。(2分)答案要点:(共10分)①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提出了这一构想。反映了当时世界各国追求和平(合作)的愿望。②国际联盟受到英法等大国的操纵,成为其推行绥靖政策的工具。导致埃塞俄比亚被意大利吞并。③联合国的宗旨还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等国际问题,即发展问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④1971年。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参与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等。

(2022上海历史)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公报宣称: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是消灭德意志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从此永远不能破坏世界和平。问题:(8分)(1)“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本质是什么?(2分)(2)能够“消灭德意志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措施有哪些?(4分)(3)你如何评价这些措施?(2分)答案要点:(1)对内独裁、对外侵略。(2)战后民主化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如:成立欧洲国际军事法庭等。(3)德国成为民主国家,在欧洲和世界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考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一、战后的国际关系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对德国、日本法西斯的处置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西欧日本矛盾与问题一.战后的国际关系(一)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1.战后初期世界形势:雅尔塔体系的形成背景(1)西欧各国普遍衰弱,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2)美国(头号强国)军事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垄断了原子弹,500多个军事基地政治上:操纵联合国经济上:最雄厚的工业基础,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圆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敦森林体系)——世界经济霸主(3)苏联政治上:是二战中抗击德国的主要力量,政治影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军事上:总兵力接近美国,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在欧亚许多地区都有驻军;战争中拓展了疆土,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西欧的衰落,美苏战时军事实力的均势,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各大国实力的对比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2.概念: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3.基础:美苏实力均等。4.实质:按美苏意志划分美苏的势力范围。5.内容: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洲的政治版图。重新划分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6.形成过程:联合国的成立。审判战犯。划分势力范围。7.评价:积极作用: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惩治德、日法西斯,德、日完成了民主化改造。欧洲秩序相对稳定。美苏两极制衡,有利于防止大规模战争的爆发,有利于维护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消极作用: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形成了两个德国和南北朝鲜对峙。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两霸相争,冲突不断,世界长期不得安宁。8.影响:倡导和平民主,有进步性,但体现大国强权政治。实质上是划分美苏势力范围,逐步形成两大阵营的对峙。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开始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比较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相同点:(1)都是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和秩序。(2)都是大国军事和经济实力对比和相互妥协的产物。(3)表面上起缓和大国间的矛盾的作用,实际上加剧了大国间的矛盾。(4)这种格局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有很强的不稳定性,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必然崩溃。不同点:(1)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同:雅尔塔体系持续时间长(1945年~1991年),涉及范围广。凡—华体系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是调整了美苏在全球的关系。(2)扮演的主角不同:凡—华体系的主角是英法在欧洲,美日在亚太地区;雅尔塔体系的主角是美苏在全球的各个角落。(3)形成的过程不同:凡—华体系是在一战结束后的两年内形成的;雅尔塔体系是二战接近尾声时到战争结束后不久形成的。(4)体系的性质不同:凡—华体系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雅尔塔体系是由于二战的反法西斯性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介入而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的多重性质。联合国的成立1945·10总部在纽约(1)机构:联合国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安全理事会(维和机构),(2)主要宗旨和原则: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3)作用:联合国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和平合作的强烈愿望,是战后世界的一大进步。联合国成立之初,一度成为美国对外侵略扩张,推行世界霸权政策的工具。后来,由于第三世界的兴起,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联合国逐渐成为世界各国讨论协调国际事务、伸张正义的论坛,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理:1.对德国 纽伦堡审判:审判纳粹战犯,同时宣布纳粹组织为非法组织。(比较彻底)纽伦堡审判是人类有史以来对战犯的第一次法律制裁,是一次正义公正的审判,起到了警世作用对德国及柏林苏美英法四大国分区占领。2.对日本东京审判: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使一些战犯免于起诉;同时美国设法保留了天皇制。(不够彻底)美国军队以“盟军”名义单独占领日本。二战后初期,美国在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法西斯主义,并极力削弱日本,使其不再成为对手:但不久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转而扶植日本,以遏制中国、苏联,对抗共产主义。欧美盟国对德、日法西斯处置的异同:相同点:(1)对德、日法西斯战犯进行审判(2)对德、日都采取占领方式。不同点:(1)对德国法西斯势力的惩罚比较彻底和全面,参加纽伦堡审判的美、苏、英、法四国密切合作;东京审判则由美国占主导地位,包庇一些日本战犯。(2)对德国实行的是分区占领,各国斗争激烈,最终导致德国分裂;日本则由美国单独占领,保留了日本天皇制,美国扶植日本,力图把日本发行成美国在亚太地区推行霸权政策的基地。三、两极格局的形成:1.原因二战结束后,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战时同盟关系开始破裂。2.形成: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二战后期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系列国际会议所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是美苏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1949年,美国发动冷战,拉拢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国成立了针对苏联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欧和东欧七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随着北约和华约的成立,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3.影响:①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②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力均衡,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4.“冷战”政策(1)定义:冷战政策是指美国针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2)原因战后美国的实力和野心空前膨胀,苏联的影响和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也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美国认为,正是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妨碍了它实现称霸世界的计划,因此必须要压制下去。苏联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强国,美国并不敢贸然越过战时双方划定的势力范围界线,采取直接武装冲突的政策。大战刚刚结束,美苏双方都不愿,也不敢重燃战火,使自己再次卷入一场新的全球战争。基于以上原因,美国采取了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政策。(3)信号: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反苏反共的“铁幕”演说。(铁幕:即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主张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4)发动:1947年(5)表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及两个德国的形成5.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企图通过帮助欧洲振兴经济,稳定政局,从而稳定资本主义阵脚,并达到美国控制欧洲的目的。马歇尔计划部分达到了目的,西欧得以重振经济,但是美国控制西欧的局面,随着西欧各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而弱化,各国独立自主摆脱美国控制的倾向越来越强大。概括近代以来几次国际关系的演变情况,分析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

从世界近代开始到今天,世界格局大的演变有四次,每次都是由于世界各种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从而打破了原有国际关系的均势而出现的。(1)19世纪出现了第一个近代国际关系体系——维也纳体系,欧洲大陆各大国一度“势力均衡”,英国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实力,占了很大优势,据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2)一次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出现了英美争夺世界霸权的国际关系结构。英国虽削弱了,但其仍保持住了海上优势和庞大的殖民地;美国虽然经济实力大增,但军事实力仍在英国之下。(3)二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出现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这是由于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和苏联军事政治实力的增强而造成的。(4)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原因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随之解体,而世界经济结构的多极化决定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因此,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各国实力的对比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近代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是如何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的?1.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1)早在14-15世纪,意大利、英国就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欧洲从封建主义时代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1789年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斗争,从而使资产阶级在欧洲取得了统治地位,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多数国家中得以确立。(2)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开始并完成了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得到了巨大发展。由于以英国为首的西欧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水平居于世界各大洲之首,而世界其他各洲还基本处于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欧洲对外实行殖民主义政策,征服、侵占并统治了其他各大洲的大片土地,主宰了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2.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的丧失(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结果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欧洲的霸权地位遭到了严重的削弱和动摇。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战败,英国、法国、意大利被削弱,而美国、日本则大发战争财,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战后美国企图谋求世界霸权,但受到海军方面仍占优势的英国的反对,欧洲仍然是当时国际舞台的中心,英国和法国仍然控制着国际联盟的领导权。(2)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西欧各国普遍衰落法西斯德国被彻底摧毁沦为战败国,国土被盟军占领,殖民地被剥夺殆尽,国外市场和海外投资全部丧失。英国赢得了战争却输尽了财富,黄金储备几乎枯竭,往日的威风一扫而光。法国更是元气大伤,不仅战争使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而且贝当政府的卖国投降使法国的国际威望急剧下降。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摧毁了数百年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3.两极格局的建立(1)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军事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垄断原子弹,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成为头号军事强国。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成立又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这就在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在政治上: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2)战后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军事力量空前强大。政治影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3)两极格局的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实质上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作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就欧洲而言,西欧沦为美国的附庸,东欧则为苏联所控制。这样,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4)两极格局的特点:以美苏为中心,两大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其中政治上表现为两种制度的斗争;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军事上表现为全面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意识形态表现为和平演变和反和平演变的斗争。B2022全国文综二)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A.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