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现代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主讲:曹艳晓云南曲靖有毒铬渣事件8月12日,网上传云南曲靖市越州镇有总量5000余吨的重毒化工废料铬渣由于非法丢放,毒水被直接排放南盘江中。有媒体深入调查曝光,污染方在南盘江边堆放剧毒铬渣长达10年之久。距离污染企业距离最近的村庄被称为“死亡村”,已有37人死于癌症。曲靖当局首先仅刑拘两名涉案司机,遭到广泛质疑。
案例分析1事实上,在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里,对铬渣的堆放、挖掘、运输和贮存等都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包括铬渣堆放场所应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铬渣堆放场所内的任何作业应征得管理人员同意;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径流进入铬渣堆放场所铬渣的运输路线应尽可能避开居民聚居点、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运输过程中应包装完好,应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等等。案例分析1就在南盘江边,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堆放了超过14万吨的庞大铬渣堆。记者日前来到离厂区不远的一个由铬渣堆成的斜坡上,看到一群工人正忙着用石棉瓦搭建防雨层,巨大的铬渣堆与南盘江之间仅隔一段砖砌的约一米高挡墙。案例分析1案例2:广西龙江铬浓度超标事件1月15日广西河池宜州市境内的龙江河发生镉浓度超标事件,后污染进入下游柳江。经过半个多月的处理,镉污染处置已见成效。广西龙江铬浓度超标事件广西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专家组组长、国家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许振成说:“我们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在龙江重污染段采取投药絮凝沉淀;二是镉污染水团进入柳江之后镉浓度已较低,采取调清水稀释的方法降低镉浓度;三是在柳州市区的自来水厂准备应急预案,取水口镉浓度超标时进行降低镉含量处理。”1月26日,在广西龙江河宜州洛东水电站大坝,处置人员在向河中投放石灰和氯化铝,中和过滤河内超标的镉,降低镉浓度。不同时期,人类对环境影响不同,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不同渔猎、采集人口少无环境问题远古劳动工具农业零散环境破坏人口增加农业时代科技进步人口膨胀大规模开发全球环境恶化工业时代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来看待人和自然的有机统一。1.1中国的环境问题第一节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
1.1中国的环境问题(1)环境污染日益加剧①大气污染严重2001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列举的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16个。
2004年对342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61%的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居住标准。
2005年,对全国509个城市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年度报告全国44.9%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国家二级标准。43城市空气质量劣于3级。
2008年,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朱建平:整个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城市还有1/3。粗放式经营,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量较大。全国近三分之一国土监测到酸雨污染。2010年,监测的403座城市,189个出现酸雨。某公司生产离子膜、烧碱等化工产品。工厂没有对废气处理就直接排放②水域污染问题突出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七大水系412个重点监测断面中,近60%低于III类水质要求;太湖、巢湖、滇池水质均为劣V类。全海域共发现赤潮96次。紫金矿业的环保原罪2010年6月5日,福建龙岩上杭县紫金山铜矿选矿废水泄露汀江。水质分类参考《环境质量评价》七大水系: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神州见不到青山绿水、民众喝不到干净甜水我国废水排放情况③垃圾围城现象普遍2004年的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为3.4亿吨,大部分未经处理随意堆积,其中有害有毒废物约占5%,安全处置率低下,危害很大。2002年水利部公布的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结果,全国水土流失占国土总面积的37%,全国沙漠化面积等于一个新疆。2008年底,历时近3年,由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开展、28位院士参与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初步完成了对中国水土流失状况的摸底。现状:全国646个县水土流失严重
50年来,中国因水土流失损失耕地5000多万亩,平均每年100万亩。50年后,东北黑土区1400万亩耕地的黑土层将流失掉,中国的“北大仓”粮食产量将降低40%左右,35年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将翻一番,将有近1亿人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
(2)生态破坏极为严重
①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这次规模空前的摸底考察显示,中国水土流失正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一,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水土流失不仅广泛发生在农村地区,而且也发生在城镇和工矿区,几乎每个流域、每个省份都有。二、流失强度大,侵蚀严重区比例高。中国年均土壤侵蚀总量45.2亿吨,主要江河的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400多吨/平方公里·年,部分区域侵蚀模数甚至超过3万吨/平方公里·年,侵蚀强度远高于土壤容许流失量。与印度、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土壤侵蚀较严重的国家相比,中国水土流失更为严重。(2)生态破坏极为严重
①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①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三、流失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黄土高原区、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南岩溶石漠化区、南方红壤区等各区域的自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水土流失的主要成因、产生的危害、治理的重点各有不同。②森林锐减直接导致了全球六大生态危机:绿洲沦为荒漠;水土大量流失;干旱缺水严重;洪涝灾害频发;物种纷纷灭绝;温室效应加剧。③生物多样性减少:近50年来,中国约有10余种动物绝迹。如1962年野生麝共有18万只,目前还不到2万只。(2)生态破坏极为严重
(3)生态环境代价巨大世界银行在1997年21世纪中国环境报告中指出,中国每年环境污染经济损失241亿美元,可计算的环境污染损失占GDP的5-10%,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为环境污染损失的两倍。1.2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1)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人口膨胀带来的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一方面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速度超过了开发资源本身及其代替品的补给再生速度,对不可再生资源加速其耗竭的速度。另一方面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不重视无污染技术和环境资源的管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采取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2)环境问题产生的观念根源人类思想、基本观念发展观,伦理道德观,价值观,科学观,消费观传统观念理想观念发展观单纯的追求经济增长、追求GDP绿色GDP伦理道德观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道德价值观环境无价环境有价,生态有价科学观分析的科学综合的,整体的科学消费观奢侈消费节约型、环保性消费传统观念的转变第二节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概念①环境管理的提出
1972年,
《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提出了环境管理的原则,包括指定适当的国家机关管理环境资源;应用科学和技术控制环境恶化和解决环境问题;开展环境教育和发展环境科学研究;确保各国际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有效和有力的协调作用等。
1974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召开的资源利用、环境与发展战略方针专题讨论会上形成了三点共识:A、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得到满足;B、要发展以满足需要,但又不能超出生物圈的容许极限;C、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即环境管理。
1.环境管理的定义1974年,美国学者G.H.休威尔编写的《环境管理》一书,指出环境管理是对损害人类自然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特别是损害大气、水和陆地外貌的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影响。1987年,多诺尔在《环境管理专业实践》中认为环境管理是一个桥梁专业,它致力于系统方法发展信息协调技术在跨学科的基础上,根据定量和未来学的观点,处理人工环境的问题。库克(Cooke)等在其《环境管理中的地形学》(1990)中采用类似的定义,将环境管理描述为人类利用土地、大气、植物和水的一系列活动。1987年,刘天齐主编的《环境技术与管理工程概论》中对环境管理的含义作出了如下论述:通过全面规划,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1992年,赖斯对管理的定义:通过在有组织的群体里建立一个有利于人们发挥其成绩的环境,以实现既定的目标。
美国学者G.H.休威尔《环境管理》1974年多诺尔《环境管理专业实践》1987年库克(Cooke)等在其《环境管理中的地形学》1990年刘天齐《环境技术与管理工程概论》1987年赖斯对管理的定义1992年《环境科学大辞典》叶文虎《环境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朱庚申《环境管理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②、环境管理的定义《环境科学大辞典》的定义:从广义上讲,环境管理是指在环境容量的允许下,以环境科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教育的和行政的手段,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管理;从狭义上讲,环境管理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预期的环境目标,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施加给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性影响进行调节和控制,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叶文虎(2000)的定义:环境管理是“通过对人们自身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调整,以求达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也就是说,环境管理是人类有意识的自我约束,这种约束通过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教育的、科技的等手段来进行,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基本内容。”朱庚申(2000)的定义:环境管理是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其中,管理手段包括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教育五个手段,人类行为包括自然、经济、社会三种基本行为。”③、对环境管理概念的理解(7点理解)A、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B、动用各种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是对人的管理。广义上,环境管理包括一切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而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我约束的行动。狭义上,环境管理是指管理者为控制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C、环境管理主要是解决次生环境问题。D、环境管理是国家管理的重要部分,管理内容广泛,管理手段段多样,包括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教育五个E、环境管理是跨学科领域的新兴综合学科。F、环境管理和任何管理活动一样,也是一个动态过程。要适应科学技术和经济规模的发展,及时调整管理对策和方法,使人类经济活动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G、环境管理需要各国采取协调合作的行动。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采取协调合作的行动。
(1)环境规划的提出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在《人类环境会议宣言》中明确指出“合理的计划是协调发展的需要和保护与改善环境的需要相一致的”,“人的定居和城市化工作须加以规划”、“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取得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最大利益”,“必须委托适当的国家机关对国家的环境资源进行规划、管理或监督,以期提高环境质量”。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我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管辖区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拟定环境保护规划,经计划部门综合平衡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2.环境规划的定义(2)环境规划的含义
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其目的是指导人们进行各项环境保护活动,按既定的目标和措施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改善生态环境,防止资源破坏,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的关系
A、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
B、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
C、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的
环境问题的产生有两个层次上的原因:一是思想观念层次上的;一是社会行为层次上的。
环境规划和管理的根本目的——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使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以至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决策、计划和个人的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并以制度、法律、体制和观念的形式体现出来,创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
目的是解决环境问题,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2)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A、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
B、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政府行为:是总的国家的管理行为,诸如制定政策、法律、法令、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等;
市场行为:指各种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生产者个人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行为
。公众行为:是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诸如消费、休闲和旅游等方面的行为。这三种行为都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不良行为理想行为政府行为环境保护投入不足轻视环境的公共责任轻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充足的环境预算重视政府的环境公共责任制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行为排污污染环境资源高消耗只关注经济利益、漠视环境与社会责任清洁生产和零排放通过ISO14000认证循环经济关注企业环境形象和责任公众行为随意丢弃生活垃圾浪费水电煤气漠视环境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节约能源、资源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环境行为的转变C、环境文化的建设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一项长期的根本的任务。文化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只有转变了过去那种视环境为征服对象的文化,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环境问题。(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作用A、
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B、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进行综合平衡,才能得以顺利进行。C、实施环境政策、法规和制度的主要途径D、实现以较小的投资获取较佳的环境效益。第三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对象与内容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现代系统管理的“五要素论”:人、物、资金、信息和时空①人是第一个主要对象。②物也是重要研究对象。③资金是系统赖以实现其目标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规划与管理的研究对象。④信息是系统的“神经”,信息也是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对象。⑤任何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的,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时空特性日益突出,则时空条件亦应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的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西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2025云南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苏州城市学院《林木分子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师范大学《演艺娱乐经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华南理工大学《创业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余学院《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维造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孜职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装饰工程预决算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安徽省建筑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美术】第一单元第1课《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 体育与健康(水平二)《花样跳绳一级动作(18课时)》大单元教学计划
- 2024年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癔症护理查房
- 中国民航大学开题报告模板
-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培训课件
- 钢结构施工安全培训
- 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解析
- 超市商品结构图
- 沃尔沃S60L 2014款说明书
- 汽车零部件喷漆项目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