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师资培训班_第1页
教育系统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师资培训班_第2页
教育系统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师资培训班_第3页
教育系统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师资培训班_第4页
教育系统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师资培训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系统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师资培训班第1页/共55页主要内容一、传染病基本知识二、常规学校防控措施三、甲肝防控知识四、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第2页/共55页一、传染病基本知识第3页/共55页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和寄生虫(原虫或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第4页/共55页基本特征:1、有病原体2、有传染性3、有流行病学特征(三间分布(地区、时间、人群),散发、流行、大流行、暴发)4、有感染后免疫第5页/共55页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动物(管理传染源、“五早”原则)

2、传播途径:水、食物、空气、接触、虫媒、土壤、垂直传播(切断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地理

社会因素:居住条件、卫生习惯等第6页/共55页传染病病种

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种)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2009.4.30)(26种)第7页/共55页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2008.5.2)(11种)传染病病种第8页/共55页传染病病种4、其他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肝吸虫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恙虫病、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不明原因肺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其它。5、其它疾病。第9页/共55页二、学校常规防控措施第10页/共55页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方法(一)疫情监测(随时提高警惕,发现)(二)疫情报告(必须强调及时、快速)(三)预防接种(迄今为止最有效的预防疫苗相关疾病的方法)

第11页/共55页(四)健康教育(五)日常消毒(六)饮食卫生(水、食物)(七)出现暴发疫情时各项控制措施的切实落实(控制疫情进一步蔓延)第12页/共55页(一)疫情监测1、组织、制度建设:领导小组、专兼职疫情报告员、疫情报告网络、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预案、疫情管理报告制度、晨午检、缺课追踪制度等阵地。健康教育课、宣传栏、黑板报等阵地建设第13页/共55页(一)疫情监测2、门诊日志。要求凡是到卫生所(室)就诊的学生、老师,均要进行登记(门诊日志、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登记簿必备)。登记项目齐全、连续:姓名、性别、年龄、班级、家庭详细住址、发病日期、诊断日期、诊断疾病、处置、医生签名等。第14页/共55页(一)疫情监测3、坚持晨、午检制度。晨午检应在学校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委员对早晨、午间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认真做好记录。第15页/共55页(一)疫情监测4、坚持因病缺勤追查制度。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对密切接触者观察、保护易感人群。做好相关记录。第16页/共55页(二)传染病疫情报告

1、报告内容及时限

(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第17页/共55页(二)传染病疫情报告

(2)当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第18页/共55页(二)传染病疫情报告2、报告方式

当出现符合本工作规范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镇街卫生院)报告,同时,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滕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电话:5514271第19页/共55页(三)卫生消毒教室、寝室等要保持良好通风;对玩具、桌椅等物品及食堂、卫生间、教室、寝室等场所定期消毒;衣物、被褥等要勤洗勤晒;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整洁;有食堂的要注意饮水、饮食卫生。第20页/共55页

(四)健康教育

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活动,教育、指导学生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可采取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制作黑板报,学校广播、开设健康教育课等形式,托幼机构要特别加强对儿童家长有关预防知识的宣传。“洗净手、常通风、吃熟食、喝开水、晒衣被、少扎堆、增营养、早诊治”第21页/共55页(五)教师培训

开展本单位内教职工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能够做到早发现、早识别、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正确处理和及时上报,防止疫情蔓延。第22页/共55页三、甲肝防控知识第23页/共55页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概念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主要以肝脏病变为主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感染对象以青少年及儿童为主。目前病毒性肝炎至少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型,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第24页/共55页甲肝病毒的特性甲型肝炎病毒耐酸,耐碱,耐乙醚,耐高温,对水中的氯原子也有耐受性,在PH2~10之间稳定,20%乙醚不能灭活病毒。60℃12小时不能完全灭活,100℃5分钟可以完全灭活。

5~8%的甲醛,70%的乙醇能迅速灭活,1:4000的福尔马林72小时可以失去感染性而保留免疫原性。对紫外线敏感。

1.5mg/L余氯60min仍存活,在常规消毒中要考虑氯的有效浓度和作用时间。第25页/共55页甲肝的主要临床特征甲肝的潜伏期:为14-49天,平均为28-30天。大多急性起病,典型病例发病初期常有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随后出现黄疸,小便深黄,大便灰白,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体温升高,甲肝病人还可出现腹泻,肌肉疼痛,咽炎等。化验检查: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异常。血清抗HAVIgM阳性,或抗HAVIgG4倍升高。第26页/共55页甲肝的治疗原则1.休息:急性肝炎的早期应住院或就地隔离治疗休息。2.饮食:急性肝炎食欲不振者,应进易消化的清淡食物,有明显食欲下降或呕吐者,可静脉滴注10%葡萄糖。。第27页/共55页3.药物治疗:目前治疗急性肝炎的中西药物疗效无明显差别,因地制宜就地选用适当西药或中西药进行对症治疗。4.重型肝炎应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阻断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等综合性措施及支持疗法以阻断病情恶化第28页/共55页甲肝的流行病学(一)传染源: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性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在甲型肝炎自然史中,亚临床型或隐性感染是主要的。甲型肝炎暴发流行时,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的比例最高为10∶1.甲型肝炎患者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最大,出现黄疸后20天始无传染性。第29页/共55页实验资料表明甲型肝炎病人从粪便中排出HAV的时间不长,以潜伏期末和发病初期排出病毒浓度最高,病后第三周已很少在粪便中检出,故甲型肝炎病人在恢复期无传染性,在流行病学有意义的系甲型肝炎亚临床型或隐性感染患者。第30页/共55页甲肝的流行病学(二)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途径,主要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介水、介食物三种方式传播。本病多呈散发性,集体单位如不注意病人的隔离、食具消毒,宿舍、厕所等的卫生,以及在流行地区未抓好食品检验工作和对饮食、摊贩人员的卫生监督等措施,则有发生本病大小不等流行的可能。第31页/共55页甲型肝炎常引起爆发流行,主要通过水或食物的污染而引起,农村中多见井水污染而引起的小型爆发,发病与饮用生井水或河水有关。由食物引起甲型肝炎爆发流行已屡见不鲜,常因处于潜伏期排毒的炊事员,经手接触污染熟食所致。第32页/共55页甲肝的流行病学(三)人群易感性:甲型肝炎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婴儿在出生后3个月内血清中抗-HAV约60%呈阳性,主要是从母体中被动获得。6个月后抗-HAV迅速下降,故在儿童期内易得甲型肝炎。人群有普遍易感性,感染后可获得终生免疫力。第33页/共55页甲肝的流行特征1.地区分布:我国流行率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农村高城市低的分布特点。城市人群免疫屏障较薄弱,特别是发达城市,易发生暴发及流行。

2.时间分布:甲肝的发病有周期性起伏现象,一般认为与易感者的积累有关。一般每隔7年流行1次,不同国家和地区周期性升高的时间间隔不一致。甲肝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温带地区甲肝发病的高峰多为秋末冬初,而热带地区则在雨季。第34页/共55页3.人群分布:任何年龄均可发生HAV感染。在甲肝高流行区,甲肝的发病主要集中于低年龄人群,以婴幼儿为主,5~14岁发病率高,l4岁之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在低流行区,发病年龄后移,成人发病比例高。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甲肝疫苗的广泛接种,我国的甲肝发病年龄也有后移现象。第35页/共55页甲肝的预防控制措施

甲肝的预防目的目前应采取以切断粪一口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甲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甲肝的有效手段。第36页/共55页1.管理传染源:对患者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五早)。隔离期从发病之日起为三周,可在医院或家中隔离治疗,注意对患者居住和活动场所的消毒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45天,以早期发现新病例。饮食行业和保育人员中的甲肝患者须痊愈后方可恢复工作

。第37页/共55页甲肝的预防控制措施2.切断传播途径:广泛开展卫生宣教工作,提高人群防制甲肝的卫生知识水平,改善个人卫生状况,提倡不生食和半生食贝类及其他水产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加强饮食、饮水和环境卫生管理,做好水源保护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等。第38页/共55页甲肝的预防控制措施3.保护易感人群

(1)主动免疫:普遍接种疫苗是预防甲肝流行的重要措施,国内外均已成功的制备了灭活疫苗及减毒活疫苗,其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均已得到肯定。其保护效率高,保护期长,安全性好。

第39页/共55页(2)被动免疫:人免疫球蛋白(humanimmunoglobulin)可预防或减少甲肝临床型感染,保护率可达90%,但保护期限短。HAIG主要用于暴露后应急预防,暴露前接种效果好,最迟接种时间不应超过暴露后两周。

第40页/共55页四、手足口病预防与控制第41页/共55页(一)严格实行停课措施1、全市各托幼机构一旦发生1例手足口病,立即停课2周。2、托幼机构因手足口病停课时,要向所有学生家长详细告知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及幼儿在家隔离期间注意事项。第42页/共55页(一)严格实行停课措施3、托幼机构不准强迫手足口患儿就诊时隐瞒学校名称,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4、所有托幼机构不得接收其他因手足口病被停课隔离观察的学生。对新入学的托幼儿童要及时向当地疾控机构咨询是否为被隔离观察人员。5、做好随访工作,孩子回家之后老师每日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健康状况。第43页/共55页(二)严格消毒措施(1)室内空气应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病家、托幼机构和小学以自然通风为主,无法自然通风的可采用空调等机械通风措施。

第44页/共55页

通风不良的教室、寝室要安装紫外线灯,每20m3安装30瓦紫外线灯一只,每天消毒30分钟以上。紫外线照射法只适用人不在现场时使用(消毒记录每灯一本、每周75%酒精棉球擦拭一次)。第45页/共55页(二)严格消毒措施(2)物体表面对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桌椅台面、水龙头等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溴)500mg/L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15min,必要时用清水擦拭干净以免腐蚀损坏。第46页/共55页(二)严格消毒措施(3)衣物、被褥等织物患儿的衣服、被褥需要单独清洗,用70℃以上热水浸泡30min,患儿所用毛巾、擦手巾、尿布等每次清洗后煮沸5min。第47页/共55页(二)严格消毒措施

(4)奶瓶和食饮具患儿的奶瓶、奶嘴应充分清洗并煮沸消毒20min后使用。食饮具每天煮沸消毒20min或用二星级消毒碗柜消毒,也可用含有效氯250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第48页/共55页(二)严格消毒措施

(6)玩具、学习用品患儿接触过的玩具、学习用品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浸泡,作用15min后用清水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