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22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_第1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22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_第2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22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_第3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22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_第4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22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湛江一中2022—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历史科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2.“已丑了,金牛叫;风雨顺,五谷笑;事如意,平安罩;身体棒,福寿到;亲满堂,欢乐绕……”这是2022年春节的祝福短信,其中的“已丑”,“金牛”等源自A.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C.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D.中国古代神话传说3.我们一般将材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A.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B.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C.《诗经·卫风》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D.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记载:“商周时期的蚕桑生产和纺织手工业已相当发达”4.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打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倍受压迫,日夜劳作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少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C.汉代丝织业生产比较发达D.汉代丝织品数量多5.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商周/铁器一唐宋/陶器一明清/瓷器B.商周/漆器一唐宋/青铜器一明清/瓷器C.商周/玉器一唐宋/漆器一明清/玻璃D.商周/青铜器一唐宋/瓷器一明清/棉布6.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该诗反映的现象是A.商人经商获利刺激农民弃农经商B.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C.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D.唐朝商业繁荣,农业落后7.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长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B.“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C.“市”门内外店铺林立D.晚上“市”门紧闭8.曾经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向我们展示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明清时期以晋商为代表的商帮出现的历史条件主要有①政府放弃了歧视商人的政策②农产品大量涌入市场,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加强③商业市镇兴起,城镇经济繁荣④货币经济占据主导,白银使用广泛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9.中国工业化起步的标志是A、洋务运动中机器生产的出现B、继昌隆厂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C、以“一化三改造”为基本内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D、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10.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11.从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有 ①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③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12.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A.五四运动B.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C.第一次世界大战D.中国政府的措施13.中国近代“实业救国”的道路之所以行不通,主要是因为A.“实业”往往被反动政权所垄断 B.科技水平严重滞后C.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国家 D.资产阶级力量弱小14.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A.传统服饰仍具有强大生命力B.西装必将风行全国C.社会变革引起服饰变化D.中西服饰各有特点15.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商人想在中国开西餐馆,他最有可能选择的地方是A.上海B.重庆C.北京D.苏州16.融合了满、汉、中、外服装特点而形成的服饰是A.中山装B.旗袍C.马褂D.中式衣裙17.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A.服饰的西化B.洋货倾销中国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18.在下列区域中,近代社会生活变化最明显的是A.西部内陆 B.东部沿海 C.大中城市 D.通商口岸19.“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1833年,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包括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②使广大民众更热心地关注国事、天下事③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④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0.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下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A慈禧生活简朴B中国不需要汽车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21.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31年由于不堪忍受溥仪的凌辱,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情震动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这件事情充分说明了当时社会A.清王朝已经彻底没落了B.中国女性逐渐摒弃了落后的封建观念C.法院的权力已经高于皇权D.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制度已经确立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23.标语,真实地反映着某段历史。“总路线光芒照,大跃进快步跑,人民公社办得好”是新中国成立后某一时期的流行标语,这一时期可能是A.1949——1953年B.1953——1956年C.1956——1966年D.1978年至今24.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迅速发展,是由于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对外开放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5.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后说:“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下列史实与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出现有关的是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改革开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6.近几年,我国政府通过采取减免农业税等措施来增加农民收入。这表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是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B.实现共同富裕C.实现市场资源合理配置D.加强宏观调控27.修筑大京九铁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世纪梦”。上世纪90年代,这个“梦”仅用3年时间就变成现实,其主原因是A.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资金B.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C.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D.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28.“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划了一个圈。”这个“圈”指的是规划了四个经济特区。这里的“经济特区”的“特”是指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B.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C.特殊的地理位置D.特殊的经济发展速度29.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B.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中共十五大——现代企业制度D.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0.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时间的掌握方式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20世纪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P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B.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16分,第32题24分,共计40分。)31.(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材料二到粉碎“四人帮”以后的l977年,人均口粮还没有达到l957年的水平。全国有亿农村人口的口粮不足。材料三凤阳花鼓有一段歌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嫁出,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材料四1954年,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自1955年开始我国粮食部首次发行全国粮票,国家对粮食及粮食制品定人定量、计划供应。90年代初,使用了近40年的粮食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请回答:⑴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二中结果的主要原因。(6分)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凤阳发生巨变的关键因素。(2分)⑶材料四中粮票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说明了什么?(4分)⑷综合上述材料,对当今经济建设有哪些重要启示?(4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为展示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变迁情况,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图片展览活动。以下是活动中展出的部分图片。材料二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1999年2000年报纸总印数(亿份)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647762233216429316823381466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3805691572383513526483585007互联网用户(户)——721330145189021717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请按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写出上述图片反映的传媒形式的名称。并为本次展览拟定一个标题。(10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表中四种传媒发展速度,哪种最快?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3)根据材料分析互联网的普及是否影响了其他传媒的地位?(6分)(4)为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大众传媒的变迁情况,你会通过哪些方式获取相关资料?(2分)湛江一中2022—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室号座位号高一级历史答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非选择题(40分)31.(16分)⑴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二中结果的主要原因。(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凤阳发生巨变的关键因素。(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四中粮票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说明了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综合上述材料,对当今经济建设有哪些重要启示?(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24分)(1)根据材料一请按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写出上述图片反映的传媒形式的名称。并为本次展览拟定一个标题。(10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材料二分析,表中四种传媒发展速度,哪种最快?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材料分析互联网的普及是否影响了其他传媒的地位?(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大众传媒的变迁情况,你会通过哪些方式获取相关资料?(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