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红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模型化合物的构建_第1页
肌红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模型化合物的构建_第2页
肌红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模型化合物的构建_第3页
肌红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模型化合物的构建_第4页
肌红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模型化合物的构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肌红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模型化合物的构建摘要:肌红蛋白是肌肉中运载氧的蛋白质,由1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有血红素,和血红蛋白同源,与氧的结合能力介于血红蛋白和细胞色素氧化酶之间,可帮助肌细胞将氧转运到线粒体。它是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辅基组成的结合蛋白,是肌肉内储存氧的蛋白质,它的氧饱和曲线为双曲线型。在人体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关键词:肌红蛋白、蛋白质、功能、模型化合物正文一、肌红蛋白的结构一、肌红蛋白的结构1、肌红蛋白的蛋白质结构肌红蛋白(myoglobin,MYO,Mb)是肌肉中的一种贮氧蛋白。由1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有血红素,和血红蛋白同源,与氧的结合能力介于血红蛋白和细胞色素氧化酶之间,可帮助肌细胞将氧转运到线粒体。肌红蛋白存在于肌肉中,心肌中含量特别丰富。抹香鲸肌红蛋白三级结构于1960年由Kendrew用X线衍射法阐明,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被描述的蛋白质三级结。以抹香鲸肌红蛋白为例:肌红蛋白由一条多肽链和一个辅基多肽链组成:由1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辅基:亚铁血红素辅基,分子量:16700。形状:呈紧密球形,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上的疏水侧链大都在分子内部,亲水侧链多位于分子表面,因此其水溶性较好。三级结构有8段a-螺旋区,每个a-螺旋区含7〜24个氨基酸残基,分别称为A、B、C...G及H肽段。有1〜8个螺旋间区,肽链拐角处为非螺旋区(亦称螺旋间区),包括N端有2个氨基酸残基,C端有5个氨基酸残基的非螺旋区,处在拐点上的氨基酸残基Pro,Ile,Ser,Thr,Asn等。极性氨基酸分布在分子表面,内部存在一口袋形空穴,血红素居于此空穴中。血红素是铁卟琳化合物,它由4个毗咯通过4个甲炔基相连成一个大环,Fe2+居于环中。铁与卟琳环及多肽链氨基酸残基的连接:铁卟琳上的两个丙酸侧链以离子键形式与肽链中的两个碱性氨基酸侧链上的正电荷相连。血红素的Fe2+与4个咯环的氮原子形成配位键,另2个配位键1个与F8组氨酸结合,1个与O2结合,故血红素在此空穴中保持稳定位置。2、卟琳化合物的机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载氧活性部位是血红素辅基——铁卟琳。卟琳的骨架是卟吩。卟吩由四个毗咯环以次甲基相连而成,是具有多个双键的共轭大n键体系。卟琳是卟吩的衍生物,在命名卟琳时需标出取代基的位置。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多种细胞色素中的原卟琳IX,它为1,3,5,8一四甲基2,4二乙烯基6,7一二丙酸基卟吩。图]iii⑶素的分r绪构卟琳是重要的生物配体,它与Fe(II)形成铁(II)卟琳。血红素是铁卟琳一类配合物的总称。血红素与相应的蛋白结合为血红素蛋白(血红蛋白)。卟琳分子中共有11个共朝双键,是一种具有大共轭环状结构的化合物。这个高度共朝体系极易受毗咯及次甲基的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影响,表现为各不相同的电子光谱。卟琳环上的毗咯氮原子表现出酸碱两种性质,卟琳的四个毗咯氮原子均能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金属卟琳。卟吩分子中,从毗咯氮到环中心的距离是204pm。但卟琳与不同金属离子配位以后,毗咯氮原子与中心金属原子的距离各不相同,如高铁卟琳为210pm,镍卟琳为195pm。由于金属离子大小不同,卟琳环又具有一定程度刚性,因此中心离子不一定位于卟琳环平面上。如果金属离子大小合适,它会与四个毗咯氮原子形成严格的正方形结构,如:四苯基卟琳锡(W)。但也有很多中心离子位于卟琳环平面上方。比如高自旋Fe(II)卟琳,中心离子位于卟琳环平面上方75pm。在金属卟琳分子里,如果轴向配体不同,它的性质可能不同。血红蛋白中,Fe(II)与四个氮原子配位,在轴向第五位是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组氨酸残基一咪唑氮),第六配位位置便能可逆吸氧和放氧。细胞色素c的轴向配体是组氨酸残基咪唑氮和蛋氨酸的硫,它起传递电子的作用。肌红蛋白的功能1、肌红蛋白的功能肌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在肌肉中有运输氧和储氧功能肌红蛋白的三级结构,其作用机理主要是蛋白质的结构所决定的。由于铁与卟琳环及多肽链氨基酸残基的连接,这种构象非常有利于运氧和储氧功能,同时也使血红素在多肽链中保持稳定。但是过量运动、劳累、阳光辐射、空气污染、吸烟、农药等会产生过量的自由基。自由基,化学上也称为“游离基”,是含有一个不成对电子的原子团。由于原子形成分子时,化学键中电子必须成对出现,因此自由基就到处夺取其他物质的一个电子,使自己形成稳定的物质。在化学中,这种现象称为“氧化”。体内活性氧自由基具有一定的功能,如免疫和信号传导过程。但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就会有破坏行为,导致人体正常细胞和组织的损坏,而肌红蛋白是富氧链蛋白,更容易遭到自由基的攻击。遭到自由基的攻击从而引起多种疾病,如心脏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和肿瘤,与肌红蛋白被氧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此外,更多活性氧自由基,使核酸突变,这是人类衰老和患病的根源。2、血红素的铁与氧键合的几种理论模型血红蛋白的结构复杂,现还不能准确测定出血红蛋白中的Fe(II)与氧如何结合。很多科学家提出了多个理论模型,其中L.Pauling,,J.J.Weiss和J.S.Griffith提出的三种理论模型最重要。Pauling模型:O2提供端基电子对与Fe2+配位+♦FeOXFe(I)电子为3d6,偶数,反磁性,O2也为偶数电子,呈反磁性。。2提供端基电子与Fe(I)成配位键后,Fe(I)的d电子对反馈给氧的空的n*轨道,使Fe-O键具有双键性质,故称为超氧化物构型。Weiss模型:O2在配位时接受Fe(II)一个电子,双氧以O-2与Fe(III)配位双氧和铁都有一个成单电子,形成配合物具有顺磁性。(3)Griffith模型:O2采取侧基配位,即OFe(II),VO反磁性以上几种模型都没有能真正反映血红蛋白与氧分子键合的本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三、肌红蛋白模型化合物的构建1、卟琳与金属卟琳化合物的制备(1)Rothemund法四苯基口卜琳最早由Rothemund合成出来。其方法是将等摩尔的苯甲醛和毗咯以及毗啶溶剂置于密封容器中,在150°C反应24—48小时,能得到产率很低的四苯基卟琳,并且在此条件下,能用来作反应物的取代苯甲醛极少。该法反应时间长,所需反应条件苛刻,且要求反应器密闭隔氧,底物浓度较低;后处理非常麻烦,反应收率低,仅有极少数芳醛可用于合成卟琳,因此该法逐渐为后人所改进。(2)Adler法4PhCHO+4CHN丙酸>TPPH+HO45回流22ML+TPPH有机溶剂>M"TPP+2HL回流1967年Adler和他的助手采用苯甲醛和毗咯在回流(141°C)的丙酸中反应,反应时间为30min,冷却,过滤,滤饼分别以甲醇和热水洗涤,真空干燥,得蓝紫色四苯基卟琳晶体。此方法不必将反应器密封,产率达到20%。用该方法合成时,反应原料除苯甲醛,还可用取代苯甲醛合成四苯基卟琳的衍生物。此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中位取代四苯基卟琳的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原料浓度可较大。Adler法大大丰富了合成中位四苯基卟琳化合物的内容。Lindsey法4PhCHO+4CHNbf3乙醚>TPPH+HO45Ed?221987年Lindsey进一步改进了四苯基卟琳的合成。采用苯甲醛和毗咯在氮气的保护下,在二氯甲烷中,以三氟化硼合乙醚络合物((C2H5)2O・BF3)催化,室温下反应生成卟琳原,然后以二氯二氤基苯醍(DDQ)或四氯苯醍(TCQ)将卟琳原氧化得到最终产物卟琳,产率可达30%。但是该方法反应原料浓度较低,以毗咯计仅为10-2molL,且反应步骤较多,反应条件较苛刻,难以进行大量合成。微波合成法1992年法国化学家PetitA及其合作者首次报道了固相微波合成TPP,产率为9.5%。1996年,胡文祥等用微波湿法合成TPP。继后,刘云、胡希明等也分别探讨了不同溶剂、不同催化剂条件下TPP的微波合成,但前者操作较繁琐,后者的产率较低(14%以下)。陈年友等报道了以硝基苯为溶剂,氯乙酸为催化剂,以195W功率的微波辐射6min,四苯基卟琳的产率为36%,且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粗产物较易分离纯化。其他合成方法2、重要模型化合物一合成氧载体除了对天然金属蛋白本身的研究之外,模型化合物的研究也是生物无机化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卟啉与金属卟啉化合物为基础,关于其模拟化合物的构建,也随之发展起来,并取得了很重要的成果。一方面,由于金属蛋白等生物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较大、体系比较复杂,需要通过简化、设计合成模型化合物等方法来进行研究,可以得到一些通过直接研究金属蛋白分子本身不能得到的信息,揭示蛋白功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模拟天然金属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天然蛋白及其模型化合物提供基础。在氧载体研究中,模型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和功能间关系的研究特别重要,它可以为阐明载氧过程及载氧机理提供依据,并为合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具有载氧功能的化合物(人造血液)等提供基础。(1)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模拟研究为了模拟天然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活性中心,科学家合成了许多含铁的卟啉配合物。初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简单的铁一卟啉配合物,如[Fe(TPP)(N-MeIm)],其中TPP为内消旋一四苯基卟啉,N-MeIm为N-甲基咪唑。要实现可逆结合氧分子,并模拟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载氧功能,首先必须阻止氧化二聚反应的发生,即如何避免双核铁配合物的形成是成功合成铁一卟啉人工氧载体的关键。利用空间阻碍、低温以及刚体支撑等方法可以成功地合成含铁一卟啉的人工氧载体。A、空间阻碍方法空间阻碍方法就是设计和合成具有立体阻碍基团的卟啉合铁配合物PFe(II),利用其空间位阻效应使PFe(II)与O2反应时只能生成PFe(II)O2,而阻碍桥联双核物种PFe(III)-O-O-Fe(III)P的生成。以[Fe(TpivPP)]为基础,合成的配合物[Fe(TpivPP)L](L=咪唑及其衍生物),可以与O2可逆地加合,生成[Fe(TpivPP)LO2]。由于篱笆的保护,[Fe(TpivPP)LO2]不能发生二聚反应,从而成功得到了第一个在室温下的含铁的合成氧载体。[Fe(TpivPP)LO2]具有和氧合血红蛋白相同的抗磁性,相同的四极分裂穆斯堡尔谱,相同的bO拉曼吸收1159cm-1。该模型配合物很好地模拟了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载氧功能。B、低温方法利用低温方法,可以稳定双氧配合物、降低不可逆氧合的速度。例如,四苯基卟琳(TPP)合铁配合物在低温(一45°C)下与氧分子反应时,反应受动力学控制,抑制了热力学有利的二聚反应,从而实现了可逆的载氧过程。提高温度则生成不可逆氧化产物。C、刚体支撑方法刚体支撑方法是将容易发生氧化二聚反应的卟琳合铁配合物接在固体表面或高分子表面,使两个铁原子不能相互靠近,从而达到阻止二聚体形成的目的。将1-(2-苯乙基)咪唑血红素埋入聚苯乙烯和1-(2-苯乙烯)咪唑的混合物的薄膜中,氧分子即可与固定的配合物可逆地结合。Fe(TPP)B2混在由3-咪唑丙基的改性硅胶中,加热生成[(IPG)Fe(TPP)]后也可以与氧分子可逆结合。(2)蚯蚓血红蛋白的模拟研究因为蚯蚓血红蛋白的活性中心是由双核铁构成的,所以模型化合物主要是各种含有羧酸根桥联的双核铁配合物。根据活性中心铁离子价态的不同,双铁活性中心有三种状态:Fe3+-Fe3+(高铁)、Fe3+-Fe2+(半高铁)、Fe2+-Fe2+(还原态)。不同氧化态有不同的模型化合物。A、Fe3+-Fe3+高铁模型化合物Fe2iiiO(OAc)2(HBpz3)2的晶体结构,HBpz3-为氢化三(毗唑基)硼酸根这类模型化合物具有和高铁蚯蚓血红蛋白非常相似的特征吸收光谱,Fe3+-Fe3+之间有强的反铁磁性相互作用,很好地模拟了高铁蚯蚓血红蛋白双铁活性中心的结构和谱学性质。

B、Fe2+-Fe2+还原型模型化合物作为还原型蚯蚓血红蛋白模型的Fe2+-Fe2+配合物很少有报道。配合物Fe2iiO(OAc)2(TACN)2是其中的一例。其中TACN为N,N’,N-三甲基三氮杂环壬烷。C、Fe3+-Fe2+半高铁模型化合物将Fe3+-Fe3+高铁模型化合物进行单电子还原,可以得到半高铁蚯蚓血红蛋白模型化合物,但由于具有氧桥或羟桥的Fe3+-Fe2+混合价的双核铁配合物非常不稳定,到目前还没有被合成并分离得到。总之,尽管蚯蚓血红蛋白模型化合物的结构与天然蚯蚓血红蛋白双铁活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