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预期与文字管理_第1页
盈余预期与文字管理_第2页
盈余预期与文字管理_第3页
盈余预期与文字管理_第4页
盈余预期与文字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章盈余、预期、与文字管理1第八章Copyright©沧海书局2本章大纲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意义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的方法与型态盈余管理替代变量盈余管理是好是坏?文章介绍迎合预期迎合预期之意义迎合门槛的理论基础迎合各种门槛的方法---盈余管理与预期管理预期管理的检测模式检测是否有使用盈余管理迎合门槛的方法迎合其他门槛文字管理语调管理可读性管理其他/文章介绍文章导读Copyright©沧海书局3盈余管理意义盈余管理意义指管理当局为达成特定目的,而刻意选择某些会计政策(含判断)或采用某些实质行动(如交易安排),以影响报导盈余的行为。目的与诱因:事前评价的信息诱因与事后监管的契约诱因:不完全契约方法会计政策(含判断)的选择或采用某些实质的行动(如交易安排)型态:增加盈余,减少盈余,盈余平稳化,「洗大澡」特性:

就是就长期而言,盈余数字是固定的,这一期将盈余向上调整,则未来盈余将会向下回转。Copyright©沧海书局4盈余管理动机一、资本市场诱因为提高公司的短期股价而操控盈余。1.首次公开发行(IPO)或现金增资藉提高盈余,以提高发行价格公开说明书中自愿或强制盈余预测越高,发行价格愈大。在IPO前一年或现金增资前一年,将应计盈余调高,以提高承销价格。Copyright©沧海书局5一、资本市场诱因2.迎合预期盈余公司盈余若迎合(meet)或击败(beat)标竿,市场会给予津贴;否则会给予处罚。未迎合预期的处罚>迎合预期的津贴3.迎合机构投资者持股风格短视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重愈高

=>研究发展支出↓,当期盈余↑持长期观点的机构投资者比重愈高

=>研究发展支出↑,未来盈余↓Copyright©沧海书局6二、契约诱因1.奖酬契约Healy(1985)红利假说。管理当局采增加盈余的会计方法,以获取较高奖酬或红利,。2.借贷契约债务条款假说。不论公开举债或私有债务,公司有诱因进行盈余管理以规避违反债务条款。3.与利害关系人间非正式之隐性契约Copyright©沧海书局7三、管制(或政治)动机管制常与会计数字有关:如银行须维持一定的资本适足率投保人须维持财务健全的基本要求水电业费率依其投资报酬率而定受管制产业会透过盈余管理以规避管制受主管机关调查产业也可能以盈余管理方式因应Copyright©沧海书局8盈余管理的方法与型态经营绩效的指标:每股盈余增加每股盈余的方法:操控分子---盈余数字操控分母---加权流通在外股数盈余=由营业来的现金流量(CFO)

+应计盈余(ACC)

=

CFO

+

[

(△CA

-△CASH

)

-

(△CL

-△STD

-△ITP–DEP

)

]

(1)应计盈余(ACC):常被视为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CA

为流动资产;

CASH为现金;

CL为流动负债STD

为长期负债一年内到期的部份;

ITP为应付所得税

DEP为当期的折旧费用Copyright©沧海书局9一、操弄盈余盈余=由营业来的现金流量(CFO)

+应计盈余(ACC)

=

CFO

+

[

(△CA

-△CASH

)

-

(△CL

-△STD

-△ITP–DEP

)

]

(1)应计盈余(ACC):常被视为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CA

为流动资产

CASH为现金

CL为流动负债STD

为长期负债一年内到期的部份

ITP为应付所得税

DEP为当期的折旧费用Copyright©沧海书局10一、操弄盈余1.非现金的流动资产的变化(△CA-△CASH)非现金流动资产↑=>应计盈余↑

=>盈余↑应收帐款净额增加之原因低估备抵坏帐改变授信政策:给予宽松授信条件市场供需变化:非管理者操控存货增加之原因刻意增加产量=>单位生产成本↓、销货成本↓预期未来存货将短缺而预先增加存货数量

=>对公司有利市场对产品供需发生变化:非管理者操控Copyright©沧海书局11一、操弄盈余2.流动负债的变化(△CL)流动负债↓=>应计盈余↑

=>盈余↑例如:故意低估未来的售后服务成本与或有事项(或有费用)

问题:售后服务保证成本愈高愈好还是愈差?正面:经济学的讯息传递观点负面:会计学的盈余操控观点3.固定资产与折旧(DEP)盈余管理方法:处分资产时机的选择固定资产减损金额决定或价值回升时机提早适用资产减损公报折旧方法的选择或变更Copyright©沧海书局12二、操弄流通在外股数1.库藏股交易目的:财务学界:为传递公司愿景是乐观的或股价被低估的有效工具,

且可缓和代理问题财务会计角度:增加EPSBensetal.(2003):CEO执行股票选择权,使得每股盈余被稀释时,

公司会购回库藏股以维持EPS的成长Hirbaretal.(2006):公司是否透过购买库藏股提高盈余以达分析师预期?Copyright©沧海书局13二、操弄流通在外股数1.库藏股交易购买库藏股是否会增加每股盈余?盈余(分子):视情况而定股数(分母):流通在外股数↓若「盈余/股价报酬率」(earnings/price

ratio)

大于购买库藏股现金的机会成本(r

)=>购回库藏股利益>成本=>购回后EPS

↑(earnings/price

ratio)

<

r=>购回库藏股利益<成本=>购回后EPS

↓Copyright©沧海书局14二、操弄流通在外股数1.库藏股交易计算「如果未购回时应有之EPS」两种方法:(1)

ASIF_EPS1=当期盈余/(期初流通在外股数

+

0.5*当期发行股数)(2)

ASIF_EPS2=(当期盈余+C0)/(期初流通在外股数

+0.5*当期发行股数)C0

=当期超额现金×国库券利率假设股票交易于年中平均发生实际EPS

>

ASIF_EPS1

(或ASIF_EPS2)

=>购回库藏股使盈余↑Copyright©沧海书局15二、操弄流通在外股数1.库藏股交易Hirbaretal.(2006):购回库藏股前,盈余略小于分析师预期的样本比率,呈现相当多现象盈余略小于分析师预期的公司透过股票购回向上操控盈余,使得EPS略大于分析师预期市场反应:股价折减Copyright©沧海书局16二、操弄流通在外股数2.可转换公司债使用「如果可转换法」(ifconvertedmethod)

计算稀释每股盈余SFAS128发行或有可转换公司债(contingentconvertiblebond,COCO)公司,其股价要须达某一要求时,才能转换成普通股

=>

COCO有延迟可转换公司债稀释EPS的效果Copyright©沧海书局17二、操弄流通在外股数2.可转换公司债MarquardtandWiedman(2004):影响公司发行COCO之状况:具有较大潜在稀释效果的可转债公司,较会发行公司奖酬契约以EPS作为给予之判断基础时,较会发行声誉不好的公司较不会发行Pr(COCO=1)=a0+a1IMPACT+a2BONUS+

a3RESTATE+CONTROL+e

(2)IMPACT

:或有条款下,实际EPS减去传统可转债方法下ESPBONUS

:

CEO奖酬是否依赖EPSRESTATE

:财务表是否重编,捕捉公司声誉=>

a1、a2

>

0且a3

<

0Copyright©沧海书局18盈余管理替代变量一、应计盈余1.

JonesModel(Jones,1991)(1)计算全部应计盈余(TA):PPEit

与△REVit:控制经济环境对于非裁决性应计

项目的影响所有变量除以期初资产(Ait-1),以克服异质性问题

(2)计算裁决性应计盈余DA:Copyright©沧海书局19一、应计盈余2.ModifiedJonesModel

(Dechowetal.,1995)JonesModel假设所有收入变动(△REV)均为非裁量性Dechowetal.认为赊销部份较易被操纵,属裁量,

须自销货中减除修正JonesModel为:将全部应收帐款变动(△REC)视为操纵而来Copyright©沧海书局20一、应计盈余3.Forward-lookingJonesModel

(Dechowetal.,2003)△REV非全部属裁量性,正常应收帐款估计式:将得出之k估计值,放下列模式中:K(△REV):在销货变动下,应收帐款预期会产生的变动(TAt-1):上期应计盈余,会在本期回转(GR_Salet+1):预期销货成长率,控制正常的存货变动用平均资产平减相关变量Copyright©沧海书局21一、应计盈余4.Kotharietal.Models(2005)DA会受公司绩效影响(1)在DA回归式中加入绩效:

例如:Modified-Jones

ModelwithROA:加入ROA(用当期或前期)作为绩效的替代变量加入截距项(α0)(2)绩效配对法:(performancematchedDA)产生配对样本:同产业当期(或前期)ROA最接近者绩效配对DA

=

DA估计值与配对样本-DA估计值差Copyright©沧海书局22一、应计盈余5.DechowandDichev(2002)不区分系外在因素引起的正常应计

或系因人为操控而产生异常应计若应计盈余与现金收支无法配合良好,盈余质量即不好可避免因估计正常应计所产生的衡量误差εt

愈大或εt

的标准差愈大

=>应计盈余质量↓、盈余质量↓Copyright©沧海书局23一、应计盈余6.Francis,LaFond,OlssonandSchipper(2005)修正Dechow&Dichevmodel2002,应计分正常与异常比照JonesModel,使用△REC与PPE控制外在营业环境估计式的残差,即人为操控部份7.Dechowetal.(2012)考量当期应计会在未来回转,在模式中加入回转的虚拟变量提高检定力与改善遗漏变量问题Copyright©沧海书局24二、实质盈余管理实质盈余管理(realearningsmanagement)的定义是透过偏离正常企业活动的实质营业交易,以达到影响报导盈余目的。Roychowdhury(2006):实质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异常营业现金流量(AB_CFO)异常裁决性支出(AB_DIS)异常生产成本(AB_PROD)Copyright©沧海书局25二、实质盈余管理1.异常营业现金流量—操控销货透过较大销货折扣与较宽松的信用政策

=>销货收入↑、边际净利↓

=>由营业而来的现金流量将会比正常情况下少假设正常CFO是当期销货和销货变动数的线性方程式:(AB_CFO)

=实际CFO

-

CFO估计值=上式之残差若(AB_CFO)

<

0

=>操控销货以增加盈余Copyright©沧海书局26二、实质盈余管理2.异常裁决性支出正常裁决性支出:(为同期销货收入的线性函数)

上述回归式的估计残差较低的原因可能是操弄销货造成=>将裁决性支出修正为前期销货的函数:(AB_DIS)

=实际的裁决性支出-裁决性支出估计值若(AB_DIS)

<

0

=>操控裁决性支出,以增加盈余Copyright©沧海书局27二、实质盈余管理3.异常生产成本-过度生产公司生产过多产品=>单位固定成本↓、销货成本↓=>盈余↑Prodit为i公司在第t期的销货成本(COGS)和存货变动数(INVT)合计数Roychowdhury,

2006:检测公司是否采实质盈余管理以规避亏损?SUSPECT_NI

:当未预期盈余为[0.0.005]时,值为1YtAB_CFOAB_DISAB_PRODa4系数<0<0>0Copyright©沧海书局28三、应计与实质盈余管理之比较应计盈余管理容易引起主管机关及会计师的注意。2002年沙氏法案施行后,盈余管理方式由裁决性应计改为实质交易的盈余管理。Zang(2007):裁决性应计成本愈大,愈会倾向进行实质交易,二者具替代性关系。Grahametal.(2005):因实质交易不违反GAAP,常会采行以迎合门槛。Dechow

&

Sloan(1991):执行长于最后一次任期时,倾向降低研究支出来提高盈余,以提高自己奖酬。Bartov(1993):透过处分固定资产或投资,以达成盈余目标。Copyright©沧海书局29四、盈余平稳化盈余平稳化意义是指管理当局使用财务报导的裁量权,将波动较大的盈余趋势,转化为较为平滑的盈余走势。衡量方法:Cov(△DA,△PDI):应计盈余变动数△DA与操纵前盈余的变动数△PDI的相关系数,负相关表示有盈余平稳化迹象,且负数值愈大,平稳化幅度愈大。σ(Earnings)/σ(Cashflow):盈余波动性/现金流量的波动性,比值愈小,平稳化程度愈高。(Δaccrual)

/(Δcash):表示应计盈余变动相对于现金流量变动数,比值愈小,平稳化程度愈高。Copyright©沧海书局30五、盈余管理是好是坏?负面:盈余管理经常是投机性的财务报导的角度使用盈余管理以增加发行价格契约角度管理当局为扩大自己的奖酬会进行盈余管理CFO在公司将发放认股权之前一段时间,会刻意发布坏消息使股价偏低(AboodyandKasznik,2000)债务契约:债务人财富被移转至公司股东(Dechowet

al.,

1996)正面:会计是一专业,存在障碍沟通现象

(blockedcommunication)

(DemskiandSapppington,1984)Copyright©沧海书局31五、盈余管理是好是坏?市场对于盈余管理的反应:Subramanyam(1996):裁决性应计盈余与股票报酬之间具有正向关系。Sloan(1996):市场无法区分出现金流量与应计盈余两者的差异。Xie(2001):市场给予非裁决性应计盈余过高的评价。Liuetal.(1997):资本较接近最低法定资本的「危险」银行,提列异常的应计贷款损失时,市场会给予正面评价,正面评价仅在第四季出现。TucherandZarowin(2006):透过应计项目达到盈余平稳化的公司,盈余持续性高、较具未来预测能力。Copyright©沧海书局32六、文章导读1.TucherandZarowin(2006):

盈余平稳化问题:

(1)盈余平稳化,是传递未来远景讯息,或是使盈余质量降低?若传递公司讯息的功能较强,则当期的平稳化会增加营于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能力。EPSt3:t+1年~t+3年EPS合计数IS=-Rank

[Cov(ΔDA,ΔPDI)]IS

值愈大,则平稳化程度愈高a3

>

0:平稳化程度愈高,

则当期盈余对未来盈余的预测能力愈高

Copyright©沧海书局33六、文章导读1.TucherandZarowin(2006)---盈余平稳化(2)市场反应b7与b8>0:平稳化会增加当期盈余的反应系数,

增加当期盈余对未来盈余预测的能力=>盈余平稳化传递讯息的能力优于盈余操控的负面效果Copyright©沧海书局34六、文章导读2.Doyle,Ge,andMcvay(2007)问题:(1)内部控制有严重缺失的公司,盈余质量是否较差?(2)内部控制缺失对于应计质量的负面影响,主要来自于公司层级或特定账户层级?有内控缺失者有较高的应计盈余公司层级的严重性大于账户层级的缺失控制内生问题Copyright©沧海书局35六、导读3.CohenD.andP.Zarowin(2010)问题:(1)现金增资时公司同时使用应计与实质盈余管理(2)

A.哪些公司会进行盈余?

Total_EM:代表公司是否有盈余管理行为,如果RM_1,RM_2orDA超过产业平均中位数,则视为有EM行为。RM_1=AB_DIS×(-1)+AB_PRODRM_2=AB_DIS×(-1)+AB_CFO*(-1)Copyright©沧海书局36六、导读3.CohenD.andP.Zarowin(2010)(2)

B.应计盈余管理与实质盈余管理的关系REAL=1,如果实质盈余管理金额大于应计盈余。IMR=由前式算来的InverseMillRatio。采用应计盈余管理的成本与能力会影响公司选择盈余管理的方式:

=>应计盈余管理与实质盈余管理具有替代效果成本BIG8+是否会被侦测出与会计师特质有关AUDIT_TENURE+LITIGATION+诉讼成本高会较不会用DA管理能力NOA(净营运资产)+本期NOA高表示过去EM做得多,使本期不具采应计管理的弹性Copyright©沧海书局37六、导读3.CohenD.andP.Zarowin(2010)

(3)盈余管理的工具哪一个代价比较大?

=>实质盈余管理后续营运绩效下降的程度

比应计盈余管理严重Copyright©沧海书局38七、迎合预期公司透过盈余管理以迎合三个预期门槛:0盈余、前期盈余、分析师预期盈余Hayn(1995):略为亏损的公司会进行盈余管理以规避损失门槛。DeAngelo(1996):持续成长的公司在停止成长的当年度,异常报酬下降14%。BursthalarandDichiv(1997):

盈余的统计分配图:盈余略负(或略小于前期)的公司,样本比率显著小于预期盈余略正(略大于前期)的公司,样本比率显著大于预期Bartov,Givoly,andHayn(2002)与KasznikandMcNichols(2002):公司迎合或是击败分析师预期时,市场异常报酬较高是否迎合或是击败分析师的预期,是未来绩效的领先指标Copyright©沧海书局39七、迎合预期迎合门槛的理论基础1.交易成本理论盈余愈高,公司与其利害关系人间的交易条件会愈有利0盈余、前一期盈余,以及分析师预期盈余,可作为交易基本参考点2.展望理论决策者的价值或是效用,来自是否达到某些参考点(referencepoint),而非绝对财富水平S型态的价值函数。当财富由参考点左侧移动到右侧时,价值增加最多Copyright©沧海书局40八、盈余管理与预期管理预期管理意义:是指管理当局影响、诱导分析师对未来盈余预测的操控行为。预期管理方法:透过管理当局与分析师私下的交谈、法人说明会(conferencecall)(Bowen,Davis&Matsumoto,2000)。公告私有讯息(KasznikandLEV,1995)。盈余公告前进行盈余预测(Hasse,Jennings,andLasser,1988;BaginskiandHassell,1990;Soffer、ThiagarajanandWalther,1997)。正式盈余公告前揭露坏消息(Skinner,1994、1997)。Copyright©沧海书局41八、盈余管理与预期管理1.Matsumoto(2002):问题:在何种情况下,公司迎合或击败分析师预期的诱因较大?(1)机构投资人持股愈高(2)与利害关系人关系愈紧密者(3)盈余攸关性妤强者。(4)成长公司。(5)诉讼成本较大的公司Copyright©沧海书局42九、预期管理的检测模式1.Matsumoto(2002)计算预期管理幅度:(F):分析师实际发布的盈余预期数字,即是经过公司

引导后的预期数字(E(F)):未受到引导前的盈余预期数字(UFE=F–F(E)):预期管理的幅度=>公司若有引导分析师向下修正预测,则UFE

<

0问题:公司有使用盈余管理与预期管理以达到迎合预期

的目标吗?a1

不显著=>应计管理不显著a2>

0(即UFE

<

0)

=>公司使用预期Copyright©沧海书局43九、预期管理的检测模式2.Bartov,GivolyandHayn(2002)SURP<0的样本现象或是比率应该会少于ERROR<0的样本现象或比率。分析师预测预测误差为负数(ERROR<0),且之后的未预期盈余为非负数(SURP≧0)之比率,应该要大于分析师预测误差为正数(ERROR>0),且之后的未预期盈余为负数SURP<0之比率。Copyright©沧海书局44十、检测是否有使用盈余管理迎合门槛的方法1.BurgstahlerandDichev(1997)根据样本的X值的大小,划分为多个直方格,每一个直方格的间距BW为:

IQR:四分位间距(Q3–Q1),N:总样本数计算第i个区间的Zi统计量:Zi若为正数,表示邻近区间样本移转到第i个区间Zi若为负数,表示第i个区间样本移转到邻近区间Zi的绝对数值愈大,表示盈余管理现象愈明显盈余略负(正)的样本比率小(大)于预期应有的比率盈余变动略负(正)的样本比率小(大)于预期应有比率Copyright©沧海书局45十、检测是否有使用盈余管理迎合门槛的方法2.Degorgeetal.(1999)计算第i个区间的t统计量:pi表示落入第i个区间内的实际样本比率Δpi

=

pi-pi-1,表示第i与第i-1个区间内的样本比率差MEAN(Δpi)被当作Δpi的期望数ti

的绝对数值愈大,代表盈余管理现象愈明显Copyright©沧海书局46十、检测是否有使用盈余管理迎合门槛的方法使用分配图法:若有显著的跨越门槛的现象,则推论公司有进行盈余管理优点:不需操控盈余的替代变量或其衡量方法可以估计出在门槛附近的样本有多少是被操控至门槛的右边缺点:无法明确的归属系起因于哪一个理论使用特定的盈余管理替代变量:检定联合假说替代变量可能产生严重衡量误差Copyright©沧海书局47十一、迎合其他门槛1.债务契约中之门槛:Kalay:存在股利限制。BradleyandRoberts(2004):约有84%样本有股利发放限制。这些限制常是以某个盈余或是净值为基础。Danieletal.(2008):当操控前盈余低于拟发放的股利时,公司会使用增加应计盈余的方式来避免违反限制条款。盈余略大于拟发放股利水平的样本比率,有不寻常多情况。DichevandSkinner(2002):略小于债务条款门槛(流动比率与净值)的样本,呈现比率过小现象;而略大于债务条款门槛样本,呈现比率过多现象。Copyright©沧海书局48十一、迎合其他门槛2.迎合法规规范:在20%门槛的样本呈现极端不寻常的断层。Copyright©沧海书局49十二、文章导读1.Bartov,GivolyandHayn(2002)

(1)

迎合或是击败分析师预期的市场反应:H1:市场给予迎合或击败分析师预期(简称MBE)公司额外津贴H2:击败预期的津贴大于刚好迎合预期的津贴H3:未预期盈余对于异常报酬的影响,MBE组优于未MBE组CAR:衡量异常报酬率DMBE=1:如果SURP≧0(表示有迎合或击败预期)DBEAT=1:如果SURP>0(表示有击败预期)在控制ERROR下=>

H1:β3>0;H2:β4>0;H3:β5>0Copyright©沧海书局50十二、文章导读1.Bartov,GivolyandHayn(2002)H4:财务困顿且MBE公司所产生的津贴大于财务健全且MBE者。H5:时常MBE公司所得到市场津贴,高于偶发性MBE公司所得到市场津贴。若DMBE=1,且公司为财务困顿(或是持续击败分析师)公司,则DMBEsubset=1,否则DMBEsubset=0。

=>

δ4、δ6显著为正Copyright©沧海书局51十二、文章导读1.Bartov,GivolyandHayn(2002)(2)是否使用预期管理达成MBE:H6:SURP<0的样本比率小于ERROR<0的样本比率。H7:分析师预测修正为向下修正(ERROR<0),且之后的未预期盈余为非负数(SURP≧0)之比率,大于分析师预测修正为向上修正ERROR>0,且之后的未预期盈余为负数SURP<0之比率。(3)经由预期管理(盈余管理)达成MBE之市场反应H8a(或8b):经由预期管理(或盈余管理)达到MBE者,其市场津贴小于真实迎合预期者(即未操弄者)的津贴。DMBEsubset:若DMBE=1且是透过预期管理(或盈余管理)达到MBE者,则=1,未操弄者DMBEsubset=0。=>

δ4、δ6显著为负Copyright©沧海书局52十二、文章导读2.BrownandPinello(2007)第四季报表(年报)须经会计师审计,且适用的GAAP也较严格

H1:相对于前三季的期中报表,在第四季报表中使用增加盈余以迎合预期的机率较小。POSDA=1:若DA>0NNEGES=1:若未预期盈余非负数(SURP≧0)FE:分析师>0预测误差(ERROR)

=>

β1

显著为负Copyright©沧海书局53十二、导读2.BrownandPinello(2007)H2:相对于前三季的期中报表,第四季报表出现非负的未预期盈余的机会比较小。=>γ1显著为负H3:相对于前三季的期中报表,第四季报使用预期管理以迎合分析师预期的机会较大。EXM=1:若分析师预测误差为负(ERROR<0),且之后的未预期盈余为非负数(SURP≧0)者=>

α1显著为正Copyright©沧海书局54文字管理公司揭露的资料包括数字性与文字性信息,公司行文用字的方式,包括语调或是可读性,会影响读者对于信息的解读与行为语调管理

管理当局行文用字,有些乐观有些保守,形成所谓的「语调管理」。MD&A分析师报告媒体上公告盈余55Copyright©沧海书局文字管理问题:Huangetal.(2014)以EPR为对象检测语调管理是否存在,并提出下列问题:语调愈是过度乐观,则未来盈余或是现金流量就愈小:语调管理可以传递讯息或是误导投资者?语调愈是过度乐观的公司,愈会迎合或是击败分析师预期;语调愈是过度乐观的公司,未来愈容易重编财务报表;语调愈是过度乐观的公司,未来愈可能现金增资或是进行购并;语调愈是保守的公司,未来愈可能给予管理当局认股权(以降低执行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