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试题_第1页
心理学基础试题_第2页
心理学基础试题_第3页
心理学基础试题_第4页
心理学基础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一、单选 1.D1.产生心理的器官是

2.B(d)A.心脏

B.血液

C.肝脏

D. 脑2.心理产生的源泉是

(b)A. 感觉器官

B.客观现实

C.主观经验

D.神经系统二、多选

1.BCD

2.BCE1.心理过程包括三个即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又相互渗透的过程,它们是 (bcd )A.注意过程

B.认识过程

C.情感过程

D. 意志过程

E.自我调控过程2.个性心理包括三个子系统,即A.情绪情感 B.个性倾向性

(bce

)C.个性心理特征

D.需要与动机

E.自我调控第三章感觉和知觉一、单选1.B2.C3.C4.D5.C1.学生看图片时,教师宜轻声讲解而不宜大声讲解这符合什么规律(b)。A.感觉对比B.感觉相互作用C.知觉的整体性D.知觉的理解性2.下面关于感觉阈限的说法正确的是(c)。A.是一种感觉能力B.跟感受性成正比C.因刺激物的性质和机体的状况而不同D.一生不变的3.窥一斑而见全豹,这说明知觉具有(c)。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4.放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是弯的,但是我们仍然把它知觉为直的这属于知觉的(d)。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5.感知觉是(c)。A.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B.是特殊的认识过程C.是心理活动的基础D.不属于认识过程第四章记忆一、单项选择题1.C2.C3.B4.A5.C6.A7.B8.A9.D10.A11.B12.B13.C1.人们对丁香花形状、色彩、气味等的记忆属于(c)。A.情绪记忆B.语词逻辑记忆C.形象记忆D.运动记忆2.考试中的判断题,选择题属于(c)。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3.想起某次历险活动,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往往历历在目,这一记忆是(b)。A.形象记忆B.情景记忆C.语义记忆D.情绪记忆4.学生学习生字时,首先要反复读写,这是记忆过程的(a)。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5.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多次重复即转入(c)。A.感知形象记忆B.瞬时记忆C.长时记忆D.情绪记忆6.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过程规律是(a)。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均衡发展D.没有规律7.短时记忆的数量是(b)。A.5±2个组块B.7±2个组块C.9±2个组块D.7+28.视觉后像是一种(a)记忆。A.瞬时B.短时C.长时D.运动9.“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是(d)记忆A.形象记忆B.情景记忆C.语义记忆D.情绪记忆10.所谓“潜移默化”是通过(a)。A.无意识记而接受的B.有意识记而接受的C.无意回忆而接受的D.有意回忆而接受的11.“触景生情”是(b)。A.有意回忆B.无意回忆C.间接回忆D.机械回忆3.过度学习的程度应以多少为益?

(b

)A.100%

B.150%

C.200%

D.120%4.“过目成诵”指的是哪种记忆品质

(

c

)

。A.敏捷性

B.持久性

C.精确性

D.准备性二、多项选择题

1.CDE

2.ABC

3.ABCDE

4.ABC

5.ABD

6.ABCDE3.瞬时记忆的特征有

(cde

)

。A.信息保持通常在 20秒之内 B.信息保持在2秒以内C.信息保持在 0.25秒~1秒以内 D.信息容量很大 E.信息如果未受到注意,就会很快衰退而消失2.在人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记忆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分别是( abc )。A.识记

B.保持

C.回忆

D.遗忘

E.

再认6.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

(abcde

)

。A.识记的目的

B.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C.对材料的理解

D.识记的方法

E.学习态度7.良好的记忆品质主要体现在A.记得快 B.保持得牢

(abc ) 。C.回忆准确

D.忘得快

E.记得慢8.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 (abd ) 。A.学习材料特点 B.系列位置 C.学习程度 D.性别 E.智力水平9.回忆的主要条件有 (abcde ) 。A.接近联想 B.对比联想 C.因果联想 D.隶属联想 E.情绪状态第五章思维一、单项选择题1.C2.D3.A4.D5.C6.B7.C8.B12.某生证明数学中某一命题、定理,他运用数学符号和概念进行推导和求证。这属于(c)。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发散思维13.探讨一题多解的思维属于(d)。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发散思维14.思维的认知加工基本方式是(a)。A.分析与综合B.比较C.抽象与概括D.具体化与系统化15.引用具体事例来说明理论问题,或应用一般原理去解决特殊问题。这属于思维过程中的(d)。A.分析与综合B.比较C.抽象与概括D.具体化语言是思维的(c)A.内容B.结果C.工具D.形式17.要使解决问题的效率最高,就应该保持(b)动机。A.较低强度B.中等强度C.最高强度D.最低强度18.学会拉风琴的人,再学弹钢琴就会感到容易些。这是由于(c)A.定势的作用B.原形启发C.迁移的作用D.注意的转移瓦特由壶盖被沸水蒸汽顶起的事例启发,发明了蒸汽机;鲁班受丝茅草能割破手指的启发,发明了锯子。这种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b)A.定势的作用

B.原形启发

C.迁移的作用

D.注意的转移二、多项选择

1.BD

2.AB

3.ACDE1.思维的重要特征是

(

bd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形象性

D.概括性

E.问题性2.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ab)A.分析 B.综合 C.比较 D.抽象 E.概括3.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 (acde )A.新颖性 B.变通性 C.多有直觉性 D.创造想象的参与 E.多有灵感出现第六章 想象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C 5.A 6.D 7.C 8.D 9.C 10.C 11.A5.学生只根据教师对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b)。A.记忆B.想象C.思维D.表象6.幻想是(c)的一种特殊形式。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7.在人脑中重现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b)。A.想象B.表象C.印象D.迹象8.在刺激物作用下,大脑皮层上过去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痕迹的恢复,这种生理机制一般用来解释()。A.想象B.表象C.记忆D.思维9.在人的大脑皮层上,各种暂时神经联系痕迹以不同方式组合,这种生理机制用来解释()。A.想象B.表象C.记忆D.思维10.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是()。A.有意想象B.随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11.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新形象的过程是()。A.有意想象B.随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12.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是()。A.理想B.空想C.灵感D.幻想13.当创造性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是()。A.创造性思维B.创造性想象C.灵感D.空想14.不随意想象的特殊表现是 ( ) 。A.灵感 B.原形 C.梦 D.顿悟15.有人想修练成仙的想象是 ( ) 。A.空想 B.幻想 C.理想 D.梦想第七章 注意一、单项选择1.B2.A3.B4.A5.B6.A7.D8.B9.B4.注意是一种()。A.独立的心理过程B.心理现象C.个性心理特征D.以上一个都不是5.有自觉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有意后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注意D.以上一个都不是6.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需作一定努力的注意是()。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以上一个都不是7.刺激物的强度是引起()的重要原因。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以上一个都不是8.间接兴趣是引起()的原因。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以上一个都不是9.注意的范围是指()。A.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B.先后把握对象的数量C.A和B都是D.A和B都不是10.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主要是个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以及()。A.创造力B.情绪状态C.意志品质D.知觉对象的特点11.如果活动的任务多,注意的范围就()。A.大B.小C.稳定不变D.以上一个都不是12.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在()上的特性。A.广度B.时间C.A和B都是D.A和B都不是13.C 11.A 12.B 13.D 14.C 15.A 16.D 17.A 18.C 19.A 20.B10.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 ( ) 。A.注意的分配 B. 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散 D.以上一个都不是16.“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 ( ) 。A.有条件的 B.无条件的 C. 不可能的 D. 以上一个都不是17.“鹤立鸡群”是指由于刺激物(),而引起无意注意。A.本身特点B.对象间的对比关系C.活动与变化D.新异性18.据心理实验测定,在()时间内,成人注意范围为7+2个组块。A.1秒B.1分C.20秒D.0.1秒19.( ) 都会引起注意的分散。A.任何无关刺激

B.任何有关刺激

C.并非任何无关刺激

D.并非任何有关刺激20.人的注意分配的技能是

(

)

。A.后天教育培养出来的C.实现短时分散

B.先天遗传因素D.使一种活动合理地为另一种活动所代替“万事开头难”指的是()。A.已实现了注意的分配C.已实现了注意的转移

B.未完全实现注意的分配D.未完全实现注意的注意22.教师在一节课中一般是以

(

)

开始。A.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C.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23.注意最重要的两个功能是

(

)

B.有意注意D.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无意注意A. 选择和保持的功能C.调节和监督的功能

B.保持和调节的功能D.选择和监督的功能24.一些带有理智的、美学的和道德的情感色彩的对象,对产生

(

)

具有很大意义。A.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 以上一个都不是25.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观状态因素之一是

(

)

。A.有明确的目的二、多项选择

B.直接兴趣1.ABCD 2.BC

C.意志努力3.ABC 4.AB

5.AC

D.间接兴趣无意注意()。A.可以成为顺利完成教学的因素 B.可以成为分心的因素C.又称为消极因素 D.是不可控制的有意注意()。A.又叫不随意注意B.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C.是有自觉性的特点D.是最好的注意16.有意后注意()。A.建立在有意注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是在兴趣基础上产生的C.是最好的一种注意D.是在无意注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7.下列可扩大注意广度的是()。A.有规律的、集中的、互相联系的对象B.活动任务简单C.面对初学者D.大小不同的对象18.注意的起伏现象是()。A.注意的一种基本规律B.注意分心的现象C.1~5秒内注意的动摇是正常的D.具有可控性19.ABD 7.ABD 8.ABD 9.ABC 10.ABCD11.注意力的培养应()。A.培养良好的坐姿B.培养兴趣C.培养良好的情趣、情感D.养成“自我提醒”的习惯7运用有意注意规律教学()。A.适时提问,引起学生期待心理B.有计划地加强学生的手脑并C.建立课堂教学常规D.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20.控制分心的措施()。A.批评控制B.目光控制C.严格控制D.超前控制26.注意的功能有 ( ) 。A.选择功能 B.保持功能 C. 调节、监督功能 D.稳定性27.注意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是 ( ) 。A.适应性运动 B. 形神变化 C.无关运动的停止 D. 呼吸运动的变化第八章 情绪和情感一、单选 1.C 2.A 3.B 4.B 5.C 6.B 7.C 8.B 9.C1.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叫做( )。A.性格 B.情绪 C.情绪和情感 D.情感2.有机体对延续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需求的反映叫做( )。A.需要 B.态度 C.体验 D.情绪和情感3.维持有机体生存的条件,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需要叫做( )。A.需要 B.生理性需要 C.社会性需要 D.情绪和情感4.人们在维持社会生活、进行社会生产劳动中形成的需要叫做( )。A.情绪和情感 B.社会性需要 C.生理性需要 D.需要5.在有机体的生理性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 )。A.态度B.需要C.情绪D.情感6.在人的社会性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A.情绪B.情感C.态度D.需要7.有的心理学家把情绪和情感统称为()。A.情绪B.情感C.感情D.情操20.伴随情绪体验出现的有机体的外部表现叫做( )。A.情绪 B.表情 C.情感 D.感情21.带有渲染作用的、比较持久而又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生活的情绪状态叫做(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情感22.A 11.D 12.B 13.A 14.A 15.B 16.B 17.B 18.C19.A 20.B 21.B 22.B 23.D 24.C 25.A12.爆发猛烈而又短暂的情绪状态叫做(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情感13.在激情状态发生的过程中,很难用( )进行控制和调节,因此应该在发生前加以预防和控制。A.思维力 B.想象力 C.能力 D.意志力14.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叫做(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意义15.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条件下对(A.社会需求B.生理需要C.态度

)的反映,并且还调节着人的社会性行为。D.体验16.个体对别人和自己行为的举止、

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要求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叫做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责任感17.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美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叫( )。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集体感18.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叫做()。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认知19.“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b)的影响所致。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20.同一事物与人的需要处于不同的关系之中就会产生()。A.相同的情感B.相近的情感C.不同的情感D.相似的情感21.悲喜交加”,“百感交集”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的()的表现。A.复杂性和矛盾性B.稳定性C.可变性D.生理性22.当客观事物不能满足或不符合人的需要时,人就会产生()。A.肯定的情感B.否定的情感C.复杂的情感D.相同的情感28.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应激29.人们喜欢记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对不喜欢的事物记忆起来十分吃力,这表明情绪具有( )。A.适应功能

B.组织作用

C.动机作用

D.信号作用30.杜甫诗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表明了情绪和情感的特征具有(

)。A.感染性

B.情境性

C.两极性

D.移情性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表明白求恩具有高尚的情操是()。A.理智的情操B.美的情操C.道德的情操D.理想的情操32.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情绪与情感的差异,()。A.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B.情绪发生晚,情感产生早C.情绪情感同时产生D.情绪情感都是与生俱来的第九章意志一、选择1.B2.C3.C4.A5.D6.B7.C8.B23.下面哪些是意志行动? ( )A.吹口哨 B.背诵课文 C.摇头晃脑 D.膝跳反射24.( ) 是意志过程不可缺少的因素A.克服困难 B.自觉的目的 C.A和B D.不随意动作“我行我素”、“固执己见”是和意志的()品质相反的表现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26.与受暗示性和独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a)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27.对过分活跃和缺乏自控的人,应注意特别培养他是(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性28.面对问题举棋不定是哪种意志品质弱的表现?()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性29.“想吃肉又怕发胖,想成名又畏惧成名途中的艰辛,既想旅游又怕花钱”是()。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30.“前有悬崖,后有追兵;患病既不想吃苦药,又不想打针”是()。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第十章个性及其倾向性一、单选1.B2.C3.A4.A5.C6.A7.B23.个性是一个人的()。A.心理过程B.整个心理面貌C.气质D.性格24.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A.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B.性格、气质和能力C.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D.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25.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A.个性倾向性B.能力C.气质D.性格26.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马斯洛B.勒温C.默里D.罗杰斯27.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A.感觉B.思维C.需要D.性格28.下列哪个选项指的是对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物质兴趣D.精神兴趣29.人生观和世界观属于下列哪个选项的范畴?()。A.个性心理特征B.个性倾向性C.情感过程D.意志过程第十一章 能力一、单选 1.A 2.B 3.A 4.B 5.A 6.C 7.B 8.C 9.C 10.C 11.B12.C 13.C 14.A 15.C 16.B 17.A33.C 19.A 20.B 21.A 22.C 23.A 24.A 25.B 26.D31.下列哪一种是一般能力 ( ) ?A.记忆力 B.节奏感 C.曲调感 D.彩色鉴别能力32.下列哪一种是特殊能力 ( ) ?A.记忆力 B.节奏感 C.注意力 D.思维力智力就是()。A.一般能力 B.特殊能力 C.A和B都是 D.A和B都不是34.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 ) 。A.创造力 B.抽象概括能力 C.注意力 D.记忆力35.智力的高级表现是 ( ) 。A.创造力 B.抽象概括能力 C.注意力 D.记忆力36.能力和知识是 ( ) 。A.同一个东西 B.没有联系 C.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以上一个也不是知识是()。A.个性心理特征B.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C.心理过程D.以上一个也不是38.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是()。A.同步的B.能力发展快C.能力发展慢D.以上一个也不是39.儿童有绘画的才能()。A.完全是遗传的结果B.完全是环境的作用C.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D.以上一个也不是40.天才()。A.完全是遗传的结果B.完全是环境的作用C.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D.以上一个也不是41.素质是(b)。A.后天形成的解剖生理特点B.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C.A和B都是D.A和B都不是42.社会生产方式是形成能力的()。A.无关的因素 B.次要的因素 C.重要的因素 D.以上一个也不是43.根据智力测验的结果,智商在90-109之间表示( )。A.智力超常B.智力优秀C.智力中等D.智力低下44.测量智商(IQ)的公式是()。A.B.C.MA-CAD.45.一个儿童的智商为120,表示()。A.智力中等B.智力较低C.智力较高D.以上一个也不是46.一个儿童的智商为85,表示()。A.智力中等B.智力较低C.智力较高D.以上一个也不是47.一个儿童的智商为100,表示()。A.智力中等B.智力较低C.智力较高D.以上一个也不是48.( c) 智力量表中包括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A.比奈──西蒙量表B.斯坦福──比奈量表C.韦克斯勒量表D.以上一个也不是49.在人类较大范围内,智力分布呈()。A.常态分布B.A和BC.偏态分布D.没有规律50.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就是()。A.智力超常的人占多数B.智力中等的人占多数C.智力低常的人占多数D.以上一个也不是51.能力的早期表现在()领域中最常见。A.音乐和绘画B.语文C.数学D.体育34.()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