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组教材以“永远的童年”为专题,安排了三首古诗词,两篇精读课
文,两篇略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享受童年,珍惜童年,并
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丰富语
言积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培养积极、乐
观的生活态度。
单元内容
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在“语
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等多项训练内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
的童年,把自己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真实的感受说出来、写下来,和同
学一起分享;阅读中外伟人、名家的童年故事(或励志名言),开拓视野、
增进了解、激励自我。
单元教学总目标:
1、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
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3、丰富语言积累;
4、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课题5古诗词三首课型第1课时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2.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的意思。
3.想象诗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重点想象诗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难点想象诗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具学具
二次备课(手写)
教材处理及设计思路
年月日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
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
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
“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
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
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
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
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
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
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教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学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过(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程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
来。
4、学生反馈并质疑。(师适时板书并回
答学生的质疑)
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
行“小组学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
讨论。)
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
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
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
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
天空中的明月。
羲4.全班齐读此诗。
f(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过1.教师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程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
家听。
3.学生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
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
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
加以引导: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
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
比。(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5古诗而]三首
牧童
板书设计
草铺横野无拘无束
笛弄晚风A
J自由自在
卧月明
一、看拼音写词语。
m£i16n9suoyljl16nglianp6ng
()()()()
二、按要求完成古诗词练习。
作业设1、默写《牧童》
计、安排
后两句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课题5古诗词三首课型新授第2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目标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
教学重点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教学难点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教具学具
二次备课
教材处理及设计思路
年月日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儿童的诗,这节
课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一首写儿童的诗。和
前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
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
十分顽皮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
教顽皮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
学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板书课题)
过(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濯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
读正确这首诗。
(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
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
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
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
整首诗的意思。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
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
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
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三)再读感
悟,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
面。
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
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
教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
学面。
过(诗中两个孩子的顽皮举动,肯定会让学
生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以
点拨就是思想感情)
5.汇报展示: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
学生加以解说。
(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
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明
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爱
和赞赏。)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
由朗读古诗。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
好这首诗。
3.诵读古诗。
(五)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
听听
5古诗词三首
舟过安仁
板书设计
无雨张伞----►不是遮头,是遮风
一、默写《舟过安仁》
目标测评
教学反思
课题5古诗词三首课型第3课时
1.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4.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情景。
教学重点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美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美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具学具
二次备课
教材处理及设计思路
年月日
(-*)导入,解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解题:
“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是
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
以也称“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以伴
鼓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
学乐,,的“乐”要读成“he”清平乐本来
过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
震“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
村闲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
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
的著名作品。
(-)初读,正音
i.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难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茅、檐、
相、媚、翁、媪、亡赖、剥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
4.且读且点评,读出韵律节奏。
(三)再读,解意
1.自由读文,自主理解词语意思
2.自由汇报自己第一次读课文的收获,
老师引导学生解释重点词语:
3.小组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疏通句
工J音尼、田J。、O
4.再读全文,学生质难问疑
(营造民主课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
法,有争议之处,还可以展开讨论)
(四)精读、悟情
1.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
2.请学生自由谈所“看到”的画面。
3.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
4.请学生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安宁、悠闲、快乐、恬静、幸福的平淡农
学村生活让人陶醉使人向往。
过(五)熟读,成诵
程1.小组内互读,把所感通过朗读表现出
来。
2.全班朗读,注意表达思想感情。
3.熟读成诵。
5古诗词三首
清平乐-村居
f茅檐低小]
环境Jj美]
1溪上青青草」
板书设计
;和谐
"翁媪相媚好
人物々大儿锄豆}怡然自乐)
中儿织鸡笼
小儿卧剥莲蓬
1、《清平乐•村居》(_________)
茅檐低下,_白发谁家
翁媪?大儿_,中儿__,最喜小儿
________,溪头卧剥莲蓬。
目标测评这首词是宋代词人______________写的,它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
一幅优美的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
借此表现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朗读时要读
出__________________O
教学反思
课题6.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型第1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2.基本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教具学具
二次备课
教材处理及设计思路
年月日
(-)歌曲激情,解释课题
1.上课前,咱们先一起来听一支歌,
会唱的跟着一起唱,认真听注意歌词。(播
放歌曲:《童年》)
2.谁能说说歌词都写了什么?(生
自由说,师板书题目)
3.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
题目有何不同?(题目的三个词语中间有
两个间隔符号)。
(-)交流信息,简介作者与背景
1.全班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2.教师总结,
数“冬阳下的骆驼队”是作者林海音
学女士童年记忆最深刻的一个画面。林海音
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她原籍台湾,1918
程年出生于日本,童年时随父母回国住在北
京城南,1948年举家迁回台湾。林海音女
士根据在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写成了《城
南旧事》一书,深受读者喜爱。《冬阳?
童年?骆驼队》一文正是《城南旧事》这
本书的序言。
(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①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
正确、流利。
②思考:
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
生活?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
断,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2.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
①注意指导学生区分文中两个“嚼”字
的不同读音。
②课文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记叙了
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忆
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几个片断:先讲冬
天“我”看骆驼咀嚼(4自然段);再讲
了“我”关于骆驼系铃铛的想象(5—9自
然段);然后讲冬春之交骆驼脱毛的情景
藏(10自然段);最后讲夏天不见骆驼的影
学子(11—14自然段)。
过(四)深入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
程思想感情
1.学习“学骆驼咀嚼”的片断
①反复读第4自然段,细细地品味,
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简单地写出自
己的体会感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试着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
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
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
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
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
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②全班交流。(从骆驼咀嚼的样子
中体会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抓住最
后一句从作者学骆驼咀嚼,体会童真童
趣、体会“我”的傻样)
③总结学法:反复读、品味一画词
句写感受一有感情朗读。
2.分小组合作学习后三个片断
①从后三个片断中选择最感兴趣的
一个片断,用上述方法分小组合作学习。
②同兴趣的同学自愿结合小组,互
相交流、探讨。
③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6.冬阳•童年•骆驼队
看骆驼咀嚼
看骆驼系着铃铛>对童年生活
板书设计
感觉冬阳温暖无限怀念
夏日不见骆驼>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anmaoxiemeijujue
()()()
二、词语搭配。
干冷的驼铃声
目标测评
安静的步伐
软软的空气
寂寞的态度
轻松的旅程
悦耳的脚掌
教学反思
课题6.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型第2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2.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
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教具学具
二次备课
教材处理及设计思路
年月日
一、学习最后两段,体会怀念之情
这些童年生活的片断,像一朵朵洁白的浪
花,翻滚向前汇成了一条记忆的长河,以
至于多年以后仍然记忆犹新。
1.齐读课文最后两段
教
学2.你读懂了什么?从什么地方体会
过
程到的?
3.引导学生理解“童年一去不还”
和“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童年“一去
不还”是因为“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
天来了”,说明时间过得很快,转眼
“我”已长大,不再是童年了;“童年重
临我的心头”,这个“童年”是指童年时
那段有趣、难忘的生活,是因为当“我”
又看到冬阳下的骆驼队时,触景生情,不
禁想起儿时的那段难忘的生活)
二、拓展延伸一说童年
童年是美好的,光阴是宝贵的,这正是这
篇课文要向我们诉说的。而你此时是不是
也想起了自己许多有趣的经历呢?(鼓励
教
学学生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过
■三、总结全文
1.(歌曲《童年》再次响起)教师
总结:“钓龙虾”、“捉知了”、“学游
泳”……甚至咱们还煮过西瓜。回想起童
年多彩多姿的故事,每个人脸上都会露出
一抹甜甜的笑,因为童真,因为幼稚,更
因为它匆匆易逝。孩子们把握好自己的美
好时光,让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色彩斑
斓,也让它成为明天最美的记忆。
2.(出示书的封面)最后,在这欢
快的旋律中老师给你们推荐两本书,一本
是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另一本则是高
尔基的《童年》,这两本书都非常的棒,
大家可别错过了这写好书。
6.冬阳•童年•骆驼队
看骆驼咀嚼
板书设计看骆驼系着铃铛>对童年生活
感觉冬阳温暖无限怀念
夏日不见骆驼>
1、“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__________的样子:那样—
的脸,那样______的牙,那样________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
牙和下牙交错地___________,大鼻孔里__________,白沫子沾在
_________上。”
目标测评2、这是作者对骆驼进行的()的描写。写出了“我”看
骆驼既看得(),又看得(),虽说觉得它长得丑,
却()。
教学反思
课题7祖父的园子课型新授第1课时
1、熟读课文,
2、揣摩、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选择课文段落
教学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
3、认识“蚱、嗡、啃、樱”等几个生字,正确书写“蚂蚱、樱桃、
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教学重点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学难点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具学具
二次备课
教材处理及设计思路
年月日
一、出示课题,介绍作者。
1、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读读注
释。
2、介绍作者。萧红,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
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5
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
羲
学萧红,1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
过河传》。
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同时思考: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的是什么
印象?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来
的?
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只
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言之有理
的,都应该鼓励。学生可能的会有这样的
印象:
(1)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好玩的地方。
(2)祖父的园子里充满了快乐。
(3)祖父的园子非常美丽。
(4)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很自由的地
方。
2、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地
朗读。三、走进园子,品味童年
1、默读课文,园子里的哪些情景给你留
教
学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过2、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
程
(1)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①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描写的情
景。
②用一个词概括园子里的蜜蜂、蝴
蝶、蜻蜓、蚂蚱给你留下的印象。
(充满生机、热闹、美丽……)
③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
勃的感觉。
(2)我和祖父在园子里边干活边玩。
①默读课文4——15自然段,画出
“我”干活和玩的句子,细细地读读这些
句子,想象我是怎么干活,怎么玩的。
②讨论: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
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
满了欢乐。
③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
出“我”的快乐。
(3)园子里的花、鸟、虫子、倭瓜
等。
①朗读课文第17自然段,你从这段
话中读出了什么?从哪些句子里读出来
的?
②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关注下面的句
子,在反复地朗读中体会院子里的那份自
由。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其
中的自由和快乐。
3、默读课文,思考:“我”在园子里心
情是怎样的呢?可以从哪里感受到?
4、找出表现“我”心情快乐的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
生机勃勃
板书设计7.祖父的园子快乐
自由: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aocudyduzhishamdjimdmianao
()()()()()
二、在课文中找出ABB式的词语写下来,如“胖乎乎”。
、、、。
目标测评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一()花园一()李子树一()大草帽
-()谷穗一()狗尾草一()倭瓜花
-()果园一()白蝴蝶一()大蜻蜓
教学反思
课题8.童年的发现课型新授第1课时
1、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
体会课文语言的幽默活泼的风格。
教学目标
2、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以及发现的过
程。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以及发现的过程。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以及发现的过程。
教具学具
二次备课
教材处理及设计思路
年月日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
识。
2、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
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猜测一下他是
教
学一个怎么样的孩子?
过
二、循题读文,理解“发现”
a
1、自由朗读文章,学习课文中的生
字,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
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3、反复朗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在
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
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
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
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
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
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4、仔细地读读着几句话,并用自己
的话转述。
5、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
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
达更简洁。
“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
进化成人的过程。”
6、朗读这两句话,比较两句话表
达上的不同,体会表达的具体和概括。三、
教
学循果查因,了解过程
过
1、默读课文,思考:“我”那非凡
程
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
2、根据学习计划,分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计划:
(1)找出有关的句段。
(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
一句话或一个词语。
(3)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发现流程
图。
3、小组汇报,课堂交流。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
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
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
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老师请教,老师给
我们解答。
(3)老师的解答激发了“我”的想
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对“九月怀胎”进行思考,
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有了伟大的“发
现”。
四、作业
1、抄写课文中描写“我”的发现的
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和发现
的过程。
8、童年的发现
梦中飞行
板书设计地理课上
生物课上
一、看拼音写词语。
peitaihudhuanhudxiangshuangbitianfu
()()()()()
目标测评二、在括号里真上适当的词语。
青青的()()的湖面
奇妙的()()的女教师
教学反思
课题9儿童诗两首课型新授第1课时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
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学目标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
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具学具
二次备课
教材处理及设计思路
年月日
一、出示课题,朗读诗歌
1、说说你知道那些儿童诗。
2、朗读课文,能把诗歌流畅的朗读
下来。
二、比较朗读,理解诗歌
教
学1、反复朗读两首儿童诗,比较:这
过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
震
2、在充分朗读、思考的基础上,小
组讨论。
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
的水墨画》是组诗。
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区别:组诗有小
标题;每一节诗歌写的是不同的内容……
(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
水墨画》不押韵。
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
不押韵的区别,了解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
以不押韵。
(3)《我想》描写的是“我”的一
些美好的愿望,《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
是童年的生活学习场景。
①说说《我想》描写了“我”的哪些
愿望?
②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
学习生活场景?
③朗读诗歌,体会描写的愿望和
场景
羲
三、感情朗读,体会意境
过1、指导学习《我想》
程
(1)朗读诗歌,想象体会“我”的
愿望。
①朗读诗歌,说说“我”的那么多愿
望中,那一个最令你神往?
②默默诵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
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比如:“牵着万缕
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
英,飞呀,飞”是怎样的感觉?
③有感情的朗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
(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
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具体说
说。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指导学习《童年水墨画》
(1)朗读诗歌,比上眼睛想象诗歌
描写的画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
中的快乐。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童年
生活的美好。
四、诵读诗歌,感悟语言
1、自由诵读诗歌,画出你认为写得
最特别的句子。
2、说说这些诗句特别在什么地方?
3、朗读或背诵这些诗句。
9儿童诗两首
我想——>丰富的想象力,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板书设计
童年的水墨画----►童年生活的快乐
1、“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读这
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2、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
目标测评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1)前一句描写了孩子读书的_________:后一句点明了他看的是
名著《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读了这两个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二课型新授第1课时
1、看图作文-----场球赛。要求把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写下来。内容
具体,语句通顺,并加上个性化的题目。
教学目标
2、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3、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
体现个性化。
教学重点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
教学难点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
教具学具
二次备课(手写)
教材处理及设计思路
年月日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
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
“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回
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
教
学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过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程
1、指名说说,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
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
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
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
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
②要根据我们的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
真话、心里话,可以是钓龙虾,可以是恶作剧,
可以是有趣的经历……
4、全班交流:有趣的经历和故事(共同讨
论,选材是否新颖,是否能突出“有趣”。
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读范文《童年趣事》.(学生人手一份)。
2、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
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
有趣吗?
(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
羲
f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过(3)“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
程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
四、写出“有趣”,写出个性
1、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好的题目告诉大家。
(材料可以是课文图中的内容)(“虎口”脱
险、夏天的“雪花”、龙争虎斗……)
2、用心写一段开头。
3、全班交流自己写的开头,修改。
口语交际习作二
板书设计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写在括号里。
1.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一词一共向我们刻画了几位人物形象。()
A4位B5位C6位
2.《祖父的园子》一课中,“祖父的园子”为什么让“我”念念不忘呢?()(可
作业设
多选)
计、安排A园子给了“我”自由。B园子给了“我”快乐。C祖父给了“我”爱。
3.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可多选)
A很天真单纯B爱探究C善于想象D让老师难堪
教学反思
课题回顾拓展二课型新授第1课时
i.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并能就自己喜欢的段落入情入境
地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2.通过诵读,积累名言警句,初步了解名言警句的意思。
3.激发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积极开展课外阅读。
教学重点能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能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学具
二次备课(手写)
教材处理及设计思路
年月日
一、交流平台
(-)交流感受
1.同学们,最近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描
写童年的课文,这些课文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小林和小东也被哪些事感染了,并留下了深刻
印象。请大家自由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看
看他们交谈的内容。你对哪些话有同感呢?
2.学生阅读。
学
3.全班交流汇报,说说自己的独特发现与
过体会。
程4.你读本单元课文,还有哪些发现,哪些
独特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5.教师小结:作者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
真事,我们读课文时,就要入情入景,读出作
者当时的感受,传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本单
元的每篇课文都值得我们有感情的再读一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快手小店转让协议书
- 双方约定雇佣协议书
- 酒吧位置转让协议书
- 同城开店协议书范本
- 双人股份转让协议书
- 企业归属协议书范本
- 企业食堂供货协议书
- 酒席帐篷租赁协议书
- 立项协议书范本模板
- 就业协议书盖章规定
- GB 45248-2025车辆驾驶人员体内毒品含量阈值与检验
- (二模)哈三中2025年高三学年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生产技术人员笔试真题2024
- 幼儿园总务工作管理
- 2025年上半年山东省潍坊临朐招聘卫生教育系统部分事业编制及控制总量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上半年下半年浙江省舟山市港航管理局招聘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中医针灸学考试题(附答案)
- 老年人安全用药与护理
- 黑色三分钟生死一瞬间第9、10部
- 适老化住宅改造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