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评课稿一等奖听课记录_第1页
灰雀评课稿一等奖听课记录_第2页
灰雀评课稿一等奖听课记录_第3页
灰雀评课稿一等奖听课记录_第4页
灰雀评课稿一等奖听课记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8-灰雀评课稿一等奖听课记录灰雀评课稿一等奖听课记录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的您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灰雀》一文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组中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体现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对小男孩的爱护之心。

这一组的主题是名人故事,从内容上展示的不是这些名人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从表达上来说,是通过对人物的典型事例的描写,主要对人物对话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特点。而本组单元习作就是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所以,学好本组每篇课文,对于单元习作也会有很大帮助。

二、说学情:

(一)字词积累:

1.要求认识的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要求识记的14个词语

2、读准字音:面包渣(zhā)、胸(xiōng)脯、散在文中读四声[sn],散步,知道另一种读音散[sǎn]。

3、记忆字形:形近字:捕、哺、铺脯;个别字的笔画需要特别说明:指导渣、者、惜时,注意三者之间的联系,它们都有日,但其具体形状不一致;学习散时,还要联系胸、脯,指导学生发现同样的月字,在不同的位置,写法也不一样;学习或、者时,要注意具体笔顺。

(二)阅读理解能力训练:

1.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婉转、仰望、自言自语、肯定等词语在课文句子中所写的意思写谁在干什么怎么做,一边读一边发现男孩回答列宁的话语中的不正常,并结合上下文,来解决提出的疑问鸟儿是在哪里;理解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

2.用方法引路,扶放结合的步骤引导学生学习复述课文内容:第一步,引导学生: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第二步,依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分别读懂每一部分内容。第三步,引导学生像串珍珠一样,尝试把三部分的意思连起来形成对全文的复述。

(三)表达学习:

在表达学习上,本课有两个目标:

一是体会关键词语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是中年级课标中的语言表达目标。具体方法是:

1.回读课文第一段,联系列宁的行为动作,体会每次、都要、经常这些词所强调

表达出来的列宁喜欢这两只鸟的态度,通过删改对比的方式,来指导学生体会写进这几个词所强调表达出来的态度,练习朗读。

2.读课文4-9段,抓住三个一定,体会列宁说一定与男孩说一定语气上的不同,体会男孩说一定的时候语气和心理的变化并朗读。

本课还有一个目标是:学习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来刻画人物心理的。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句子,读懂文章内容。

2、指导学生体会每次、都要、经常、一定等词语在文中所强调表达的作用。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第一环节、情景引题,激发兴趣

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师出示图片: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师:同学们看,这就是灰雀,简要介绍:灰雀是一种小形鸣禽,体形像麻雀,羽毛颜色多样,鸣叫悦耳,可以在笼养观赏。群居在河谷、溪流、树林中。食物为桦树、榆树、柳树的嫩叶和种子。为了这只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个小男孩之间还发生了一个美好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去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使学生借助图片了解灰雀,并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因为课前已经布置学生预习,所以直接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关注字音读得是否准确。(设计意图:这一过程主要是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看学生的字音能否读准确。)

2.出示课文中带有生字词和容易读错音的字的句子:

(1)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

(2)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3)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3.指名先读句子,再读词语,读准字音,并随机理解相关字义、词义的意思。

教师随机对重点字的字音进行指导:

强调字音:面包渣(zhā)、胸(xiōng)脯、婉(wǎn)转,散在文中读四声[sn],知道另一种读音散[sǎn]。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先出示藏着课文的所有生字的三个句子及容易读错音的字的句子,在语境中读准字音,理解词语,体现了随文识字。)

第三环节、读懂内容,整体把握。

课标对中年级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对于刚跨进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复述课文内容这一目标是一个难点,在本课的教学中应该怎样落实呢?

我设计了方法引路,扶放结合的步骤。

第一步,引导学生:这篇课文有好几个自然段的开头,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圈一圈,引导学生找出有一年冬天一天第二天表示时间的词语。

第二步,依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第210自然段为第二部分,第11-13自然段为第三部分。然后分别读懂每一部分内容。

(一)读懂第1自然段。

(二)读懂2-10自然段。

1、自由读列宁和男孩的对话,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灰雀哪去了?读懂灰雀是被男孩捉回家的。

具体方法: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读对话,重点通过以下句子读懂列宁和小男孩内心和情感的变化:

列宁的内心情感变化: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找不到灰雀时的着急)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担心)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难过、婉惜)

列宁问:会飞回来?(明知故问的略显惊讶。)

小男孩内心情感的变化: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支支吾吾,不好意思。)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认识到自己错了,想放回灰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下决心改错的坚定态度,肯定把灰雀放回来。)

读懂了以上句子,也就在读懂了灰雀是被男孩捉回家的。

2、在学生读懂词语句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这一段的意思:一天,列宁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知道那只灰雀是小男孩带回家的后,并没有去批评、斥责孩子,而是表达对惹人喜爱的灰雀的担心,孩子的内心受到了震动、感染,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定放回灰雀。

(三)读懂11-13自然段。

1.默读第1113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联系前面列宁和男孩的对话,理解果然、诚实的意思。

果然表明男孩及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是个明辨是非、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诚实的字面意思是言行和内心思想一致,这里的男孩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用实际行动来改正错误,同样是诚实的。

2.在读懂词语句子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说说这一段的意思: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发现灰雀又回来了,男孩低着头站在白桦树旁,列宁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设计意图:整个第二部分力图在扎扎实实的读懂词、句、段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教给学生方法,一步步引导学生达成复述这一目标,先读懂每一段,学会简单复述,再把每部分意思连起来,既交给了学生复述的方法:把每部分意思连起来,有使孩子们的复述有了抓手,减轻了难度。)

灰雀评课稿第二篇:

灰雀说课稿

《灰雀》一课主要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保护以和男孩的老实和天真。下面是沪江中小学网为你整理的关于课文的分析讲解。

一、纵横联系说教材

《灰雀》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第二组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四篇课文,讲的都是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

《灰雀》讲的是苏联伟大革命领袖列宁与男孩、灰雀之间一个富有童趣的故事。故事从两条线索展开。明线是写列宁喜爱灰雀,寻找灰雀,又见灰雀,文中对灰雀的语言描写形象、生动。暗线是列宁寻找灰雀遇男孩,巧妙教育男孩知错就改。暗线才是文章的主旨,主要通过对话展开和推进。一个是寻鸟的伟人,一个是藏鸟的孩子,听了男孩吞吞吐吐的回答,列宁已经推知孩子在撒谎。面对天真的孩子,列宁没有批评、没有指责、没有说教,有的只是耐心、得体而又巧妙的感染、启发,使男孩内心受到震动,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列宁的做法既到达了教育男孩的目的,又不伤害男孩的自尊心,体现了伟人对儿童的尊重和呵护。

《灰雀》放在名人故事一组的第一篇,教学以感受名人为主线。在教学资源上,可链接回顾二年级下学期课文中的名人,认识单元导语插图中的名人,引发阅读期待;学文后延伸阅读列宁和其他名人的故事,为后几篇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有机整合说目标

三年级上学期是第二学段的起始学期,前两组课文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学段衔接过渡。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综合学段特点、单元目标和教材文本的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用自主识字、随文识字等方法,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胸、脯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呵护。

3.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词句;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了解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联系本组教材,可看出编排本课的意图是: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呵护。所以,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三、以学定教说教法

1.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杨再隋先生说:要充分有效的读书,让学生把书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本课的教学设计读贯穿始终,初读默读品读研读拓读,读的层次势如剥笋。读的形式灵活多样,范读、分角色读、创设情境读??。

2.引导发现,质疑启思。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本课教学充分预设学生读文本后的问题,引导质疑,寻疑导教,使得教学的重难点得以突破。

四、板块推进说流程

基于以上的种种分析,《灰雀》的课堂教学设计成若干板块,体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基本理念。

第一板块:名人为引子,导入

一是回顾列宁。从《蜜蜂引路》入手,出示列宁头像,简单介绍列宁。初步了解列宁的伟人成就,为下面的学习故事做铺垫。

二是板书课题。教师边说边写,雀,上面是一个变形的小,下面是一个隹,隹就是短尾巴的鸟,渗透中国汉字的文化,提示雀的写法。

三是认识灰雀。(课件演示三只灰雀),简介灰雀。请同学们跟它们亲切地打招呼,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第二板块:感知为基础,初读

有了对故事两个角色的初步认识,学生的阅读期待进一步调动起来,教师用课件出示自读要求,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标上自然段的序号。三、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按要求读故事。

有要求便有检查,按照自读要求,先出示藏着课文的所有生字的三个句子,借助拼音,检查读句情况。进而由句到词,读准生词,并引导学生通过图解、字理、辨析等方法,初步理解生词。词语教学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现了学段的过渡。

第三个要求,初步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对于刚跨进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这部分设计成方法引路,扶放结合的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这篇课文有好几个自然段的开头,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圈一圈;第二步,依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指名读每一个部分,以填空为拐杖,启发学生思考:在每一个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第三步,尝试把三部分的意思连起来,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为了解学生的阅读个性差异,更好地感知课文,也为了解学生起始的阅读水平,以学定教,在完成自读要求后,学生再一次默读课文。了解这一遍读,学生又读懂了什么。

扎扎实实的自读默读环节,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初步的整体感知,可进入第三个板块。

第三板块:词句为关键,品读

聚焦列宁喜欢灰雀,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体会、感悟。

首先是灰雀惹人喜爱。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后,以贴近儿童的问题你喜欢灰雀的什么呢,具体交流灰雀的颜色深红粉红,动态来回跳动,声音婉转地歌唱。来回跳动用创设情境想像法触摸,这三只灰雀,一会儿从这边的树枝跳到那边的树枝,一会儿从(生接答),这边(那边),那边(这边),这就是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采用入情入境法感受,抑扬顿挫、变换着调子,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短,一会儿(长),像唱歌一样,我们听一听,(课件出示叫声)。这样引导学生化话为画,历经读进去、想起来的过程。而后,指导学生朗读,达成读出来的目的。

其次是列宁的言语和行动表现了对灰雀的喜爱。他欣赏灰雀的歌唱,给它们带来食物。有了前一个环节抓关键词理解的基础,此处采用学生自读自悟,相互交流的方式,抓住每次都要经常这几个关键词语,体现了列宁对灰雀喜爱的程度。指导学生在朗读时,要将这种感情读出来。

第四板块:对话为重点,研读

聚焦列宁对男孩的呵护,抓住对话,质疑启思,读中感悟,以悟促读。

1.引导发现,质疑

在学生知道这是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列宁非常喜欢它们的基础上,创设情境,抓关键段,引导质疑。一天,列宁走到白桦树下,发现什么了?结合课件,学生明白深红胸脯的灰雀不见了。请女同学齐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又发现什么了?学生明白深红胸脯的灰雀回来了,男同学齐读课文的第十一自然段。教师追问:读到这,(指板书)你有什么问题吗?估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灰雀哪去了?灰雀怎么又回来了?

2.再读对话,启思

有了疑问,如何解决?教师再次创设情境,就让我们跟随着列宁和男孩,走进公园,来到白桦树下,配乐范读3-10自然段,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入境思考。

为更深入地思考,学生带着灰雀哪去了呢?你从小男孩的什么话中知道的?的问题自读,思考、交流。顺势启发男孩为什么把灰雀放回来了呢?学生初步明白受了列宁的启发后,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3.设境研读,深思

这部分是理解、感悟的难点,刚入三年级的学生,对含话中话的语言,还不能自主入境地体会。所以,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情境朗读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第一步,学生默读课文的第3-10自然段,想一想,到底是列宁的什么话打动了男孩呢?用波浪线划下来。培养学生读思划的语文学习能力。

第二步,重点交流列宁的两句话: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考虑到学生对列宁的心理不能深入走进,所以虽然交流的落点在列宁,但切入点是男孩的感受,用这句话怎么打动男孩了呢?来体会列宁的心情。自言自语一句用简明、易懂的句子比较,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懂得列宁明明知道灰雀是被男孩捉走的,可他对小男孩,没有批评,没有指责,只有感染,只有启发。

第三步,入情入境指导朗读。通过分组读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男孩的心理变化;师生分角色读,加深理解;去提示语,同桌分角色读,深入感受;全班情境朗读,升华感悟。通过不同形式、层次分明的读,把心里所想表达出来。

第五板块:疑问为核心,练笔

聚焦列宁尊重男孩,继续引导质疑,寻疑探究。重点抓住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一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先四人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深化体会。进而,抓住课文空白点如果灰雀会回答,它会怎么说呢?练笔写一写。

第六板块:板书为参照,升华

阅读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解读过程,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让学生说说读到这,又明白了什么,是对课文整体把握的提升。至此,学生已能感受到列宁、灰雀、男孩,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好的图画!这样的图画得益于列宁对小生命的关爱,对下一代的呵护。

第七板块:读物为活水,拓读

课文只是一个例子,从例子出发,激发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量,增加学生的积累,质关重要。补充阅读列宁小时候的故事《斗鹅》,引导学生收集、阅读列宁其他的故事以及其他名人的故事。

总之,七个板块,环节简约,方法简便,训练务实,力求学生在经历简实活效的听说读写中,读平凡故事,悟名人品质。

《江南》说课

五、说教学流程

2021新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古诗,本课是一首汉乐府诗。全诗七行两句,描写的是江南水乡的人们采莲的情景。诗的前两句写江南水乡莲叶层层叠叠的景色,后五句描绘了鱼儿在莲叶下嬉戏的情态,五个戏字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东、西、南、北则写出了鱼儿在水中漂浮不定、逗人喜爱的样子,也间接写出了采莲人的愉快心情。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韵味,而且富于音乐美,易于学生背诵和培养语感。

1.会认江、南、可、才、莲、何、戏、间、东、北等10个生字。会写东、北、西、南等4个字;学习新笔画竖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意思,初步体会的思想感情。

4.在朗读中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感受古诗语言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而一年级学生学习更在于兴趣。因而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多媒体课件以及图片辅助教学,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呈现形象直观的教学。使课堂形式丰富有趣,也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创设和小伙伴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吟。这指出了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熟读。教学本课我会安排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来贯穿于整堂课的学习。充分激发学生读和背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韵律美,从中培养语感,得到情感上的熏陶。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朗读课文,理解诗意

演背课文,感悟诗韵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江南美景图片

2.赞美江南,过渡新课

1)在我国的长江以南,有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是我国有名的鱼米之乡。清清的小河从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流过。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你们瞧,(出示图)这儿就是美丽的江南。

2)多美的地方呀!这儿有什么?(鱼、荷花、采莲的姑娘)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让他们做好阅读学习课文的准备。在观看了图片后,教师因势利导的进入新课,带学生去江南)

3.板书课题:江南

(认读课题,识记生字江、南)谁能记住这两个字?写字的时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地方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

(教师范读、指名读、齐读,师生共同正音)

2.认读生字

3.游戏摘荷叶

4.认读生字卡片,交流识字并口头组词。

5.齐声朗读古诗。

朗读课文,理解诗意

1出示采莲图,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发言后,教师讲解:江南一带的小河里、池塘里长满了荷花,夏天莲子成熟了,人们就乘着小船去采莲。所以说,江南是采莲的好地方。

2.出示:江南可采莲句子

3.出示图片,认识莲蓬、莲子。

(荷花中间长出的果实就是莲蓬,把里面的东西取出来,剥掉皮就是莲子。莲子是一种营养丰富食材。)

4.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看到的荷叶吗?(多、美、绿、大、圆),老师送给你们一个更适合的词语茂盛。

5.出示莲叶何田田,诗句中田田就是写出荷叶茂盛的样子。指导读好第一句。

1.看图描述:

他们的歌声多么快乐,感染了莲叶下的鱼儿们。瞧,鱼儿们在干什么?它们是怎么游水的?)

2.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话。

3.出示第二句诗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4.教师小结:这句写鱼儿在莲叶间四处游动,穿来穿去,好像在游戏作乐。

、演背课文,感悟诗韵

1.教师说:如果你是采莲人,你的心情会如何?教师范读,指导停顿,学生练习朗读。

2.试背古诗(让学生边背边想像池塘里的美景,感悟鱼儿嬉戏的快乐。)

3.贴背(让学生边背边贴图片,完成一幅美丽的江南图。)

(让男同学充当荷叶,女同学充当荷花,指名同学来当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边演边背古诗,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得到升华。)

1.播放更多的江南美景图片

2.学生学着鱼儿游出教室

《江南》说课讲稿

一、说教材

《江南》是人教版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的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全诗七行两句,描写了江南的盛夏时节,荷塘莲叶如盘,莲花绽放,景色秀美,鱼儿自由观快地在莲叶、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戏。表达出诗人快乐的心境和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读准生字字音,借助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会写田字格中的5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想像劳动人民采莲的情景,体会他们在劳动中愉悦的心情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游戏活动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生字,能借助拼音读课文、儿歌等,同时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容易接受形象直观的知识。

三、说重难点

1.识字。

2.整体感悟劳动人民一边采莲、一边嬉戏,鱼儿与人同乐的那种愉悦和谐的快乐氛围。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安排为两课时,这里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我主要设置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江南美景图片

(由于是借班上课,师生之间都很陌生,一年级学生又是刚入学不久,可能会产生紧张的心理。为消除其紧张心理,特意安排学生欣赏美丽的江南图片,让学生放松,同时营造优美的情景,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赞美江南,过渡新课

(在观看了图片后,教师因势利导的进入新课,带学生去江南)

(二)趣味识字

1、游戏摘荷叶

出示贴满荷叶、荷花的小黑板,让学生上台来采摘自己喜欢的荷叶,荷叶背面有本课的生字,该生读对了生字才能摘下荷叶。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生字,增强了趣味性,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

2、巩固生字

课件出示荷叶图,荷叶上有生字,请学生依次读生字,课件发出掌声表示鼓励。本环节也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生字,认读生字。

(三)朗读训练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主体性)。

(2)同桌读(通过两人互读,帮助纠正字音)

(3)指名读(让学生试读,教师加以指导,纠正,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4)齐读(在集体的朗读下,进一步帮助个别学生纠正字音)

2、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1)教师范读(教师有效的范读,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给学生一个模仿的榜样)

(2)学生模仿教师练习读(给学生时间练读,充分发挥儿童爱模仿的天性)

(3)指名读、检测(检测学生的朗读、针对不足加以引导、纠正)

(4)齐读(集体读古诗,训练学生读出节奏)

3、师生对读、赛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学生,提高朗读水平)

(1)A、教师与学生对读;B、男、女生对读(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古诗)

(2)快慢赛读

(教师与学生赛读,通过快慢的形式,让学生感悟读古诗时的快慢)

(3)轻重赛读

(通过轻重赛读,让学生感受读古诗的轻缓)

(4)快乐读

让学生感受鱼儿嬉戏的快乐,融入到情景中,快乐的朗读。

4、背读课文,演背古诗

(1)试背古诗

让学生边背边想像池塘里的美景,感悟鱼儿嬉戏的快乐。

(2)贴背

让学生边背边贴图片,完成一幅美丽的江南图。

(3)读背

让男同学充当荷叶,女同学充当荷花,指名同学来当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边演边背古诗,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得到升华。

五、拓展、结课

1、播放更多的江南美景图片

带学生观赏,游览江南,与开课时的观赏相呼应。让学生在从开始欣赏美景进入学习,则再次欣赏美景完成学习,让整堂课都被江南的诗情画意所包围。

2、学生学着鱼儿游出教室

再次让学生感受鱼儿嬉戏的快乐,充当鱼儿游出教室,让课堂知识融入生活。

说课稿

一、说教材

《日月水火》是2021年部编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单元识字中的第4课,是一篇以图形来认字的课文,文中通过8幅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文字是怎样来的,并根据图形来学习这些生字。通过学习这一课,让学生感觉到我们中国汉字的演变历史,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从而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本课教学任务分两课时完成,我所展示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日、月等8个生字,认清字形,通过图片理解字义。

2、了解象形字。

3、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是低年级学段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为让学生充分地认识本课生字,即正确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认读。

四、说教学方法

由于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因此这节课,我基本选用看图识字、多种形式认读、兴趣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故而上课伊始,我利用课间几分钟与学生一起做《手指操》,使学生能尽快进入课堂的气氛。我想学生只有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才会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时时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处处催化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玩得不亦乐乎,学得不亦乐乎。

所以,根据教材特点和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分为以下五步:

(一)复习旧知

利用摘苹果的认字游戏,让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巩固练习,加强记忆。同时,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导入新课识字

1、请学生先看图猜一猜图上的文字是什么?

2、先出示图片太阳,让学生看图说字,再出示象形字,让学生说出自己发现了什么,然后简单的为其讲解像这样照着东西的形状画下来的字就叫做象形字,最后告诉学生现代汉语中的日字。

3、让学生给日组词,或者说在生活中哪里见过这个日字?同时我会出图送词,如:日记本、日历、日出、生日。

4、以同样的方法学习月字。

5、让学生试着用日、月两个字说一句话吗?比如:我的生日是月日。月日是节。

6、接下来用我教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剩下的六个生字。

在学习这些生字的过程中,我会不断的范读、领读生字和词语,让学生对这些生字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7、出示所有的字,多种形式读。

(三)复习巩固

1、在此期间,我会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认字练习。如:齐读、男女读、倒读、小组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等方法。

2、进行开火车认字游戏。

3、用课前准备的小动物头像进行认读游戏。

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欲望,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孩,于是我在本节课努力达到让每一位小朋友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并给予奖励和鼓励,极大地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欲望。不足之处是我认为自己说的太多,没能将课堂还给学生,积极发挥写生的主体地位。总之,我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时刻牢记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时时处处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不动摇,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虽然在课上仍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相信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努力,成功终会属于自己。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日月水火评课稿第二篇:

《日月水火》说课稿

一、说教材

《日月水火》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四篇的识字课。本单元共安排了5课,主要以认识常见生字及基本比划为主,本课为看图识字,配有8幅插图,每幅图的右下角分别写出了古代的象形字,这就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素材,所以学生在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识字方法。本课教学任务分两课时完成,我所展示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据此,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1.会读日、月、水、火、山、石、田、禾8个生字。2.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的书写四个生字,认识新笔画。3、结合儿歌《日日圆》,帮助学生巩固生字,拓展识字。感受汉字造字的奇妙。

三、学情分析。

刚入学的孩子在课堂上面临面临以下几个问题:有的学生在幼儿园或者学前班已经学过了部分知识,在课堂上就会比较活跃,无法按正常的秩序上课;有的学生则会觉得学习生字是枯燥的,无趣的,而天性好动的性情又使他们在长达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力很难持久,基于此,我会将学生的养成教育贯穿课堂始终,用自然的提示语,表扬话,口头指令,手势动作牢牢地吸引孩子的眼睛,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保持。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是低年级学段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让学生充分地认识本课生字。教学难点: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的书写禾。

五、说教学方法

1、兴趣教学法。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容易分散,而兴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教学中,我通过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和生动、活泼的儿童化语言;形式多样的识字游戏;以及一些小口令让孩子们能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达到识字和组词的目的,提高识字能力。例如:当我发现有的孩子开始左顾右盼时,我会喊出123,学生则会回答快坐端;当我喊出小眼睛,学生们则会回答看黑板,用这样的一些小方法来维持课堂秩序。

2、情境教学法。这是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现学科整合这两方面去考虑的。在教学中我通过讲故事,图画,生动形象的板书重现知识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在创设的情境中促使学生更好地识字。

3、赏识教学法。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在学生练读字,词、参与游戏、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等环节,我活用赏识语言;当众表扬赏识;用欣赏、赞许的目光赏识;用友善的动作赏识;用模糊赏识等赏识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给学生注入了巨大的学习动力。

六、说教学过程

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新课标对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我想,学生也只有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才会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我将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时时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处处催化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玩得不亦乐乎,学得不亦乐乎。

根据教材特点和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分为以下五步:

(一)、图画导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有效的导入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牢牢吸引住学生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故而上课伊始,我将向孩子们展示日月水火的图片,引导孩子们说出他们所看到的,让孩子对本课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一个认识的准备。

(二)、比较字与图,找关系

请同学们把字与画对照起来看,说一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我们先来看看日这个字是怎样变化而来的。讲解汉字的演变历史(一边说一边出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字,刚才小朋友们都见过了,而且有个别字都已经认识了,你们觉得学这样的字有意思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三)教学生字。

(1)让学生看图读生字,先自由读,在小老师领读,在同桌互读,指名读。

(2)检测生字。出示生字禾图画,请学生连一连。

(3)用识字晋级攀登表统计孩子识字情况。

(四)拓展练习。

《新课标》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借助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因此,我在学生学会这些字之后,又让学生练习读了一首课外的儿歌《日日圆》,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这样很好地进行了一个拓展。

(五)识字晋级攀登表再次测试,统计孩子识字进步情况。

(六)写字。活动完了现在我们来写字。看今天要写的第一个字,先观察它在田字格中的站位,举手跟大家分享一下。(指名说)说得很好,现在我们来书写,先看老师来写,(师范写,生书空)先描红,再书写。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看那位同学做的最标准,老师有奖励。教师巡视指导坐姿和握笔姿势。找出写得好的作业在展示台上展示,并让学生评判。

七、说板书

4、日月水火

日田火禾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的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8课《小书包》。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课主要讲了与学生天天形影不离的书包和里面放的学习用品,让孩子对学习用品有一定的认识。也属于看图归类识字课,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六个词语。第二部分是关于小书包的儿歌。第三部分是1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和5个会写的生字。根据教材特点及民语学生实际,本课将用1个课时进行学习。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还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但识字能力依然很弱,对于民语言学生来讲,学起来可能有一点点困难,进展稍微缓慢一些,更应加强识字的能力与兴趣培养,并应长期坚持养成习惯。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书包及常见文具用品的名称与用途。

四、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认识本课11个生字。

难点:学会有条理地整理书包,愿意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书包、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的多媒体图片和生字词卡片。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采用朗读法、观察法、讨论法、电教演示法等方法。让孩子去认识了解书包及学习用具的作用。

我把观、读、说、写相结合,利用多媒体将图片与文、与字相结合,充分利用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考虑到民语言学生基础相对薄弱一些,在此环节上可能用时稍微长点,重在会认、会读。因此在讲的时候尽可能放慢语速。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安排了学习及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如齐读、比赛读、分组读、抽读等形式)来贯穿与整堂课的学习。

首先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激趣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用多媒体出示各种学习用具的图片让学生来说分别都是什么,然后出示相对应的名称来读。让学生说说自己都有那些学习用具呢?

(二)自读识字,认读词语

1.老师利用课件出示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这些文具的图片,让学生说出物品的名字,再指名让学生读。之后,老师出示相对应的汉子名称,给学生领读。

4.去掉拼音,学生认读。(同桌认读,指名读、齐读)

5.巧识字:比如笔为什么时竹字头呢?这时给学生出示一根毛笔,然后给他们讲解,古代人写字都是用这种笔,上面是竹子做的,小面是毛做的,所以笔字上面是竹字,下面是毛字。还如:把合体字分成两部让学生进行拼字游戏等,通过多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与记忆。因为本课是看图识字课,必须让学生达到会读,会写。

(三)指导写字:

1.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要写的生字,课件出示早、书、刀、尺、本让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占框情况,然后观察笔顺,同桌交流说笔顺。

2.老师给学生示范书写,边写边说笔顺,学生观察笔画顺序。

3.学生临写,边写边读笔顺,同桌间可以交流,老师巡视检查。

(四)学习儿歌

1.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儿歌,学生跟读。

2.讨论:儿歌里说了什么?

3.运用多种方法教学生诵读(如齐读、同桌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儿歌,引导学生体会儿歌抒发的情感。

4.指名读,检测学生的朗读,针对不足加以引导、纠正。

1.说说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多找几名学生说,培养学生课后小结的习惯。

2.指导动手,练习书写:早、书、刀、尺、本学生在课本田字格中描红,教师巡视指导,表扬学得好的同学。

九、课后作业:

九、板书设计:依据课文内容,做到简洁、清晰一目了然。

小书包

橡皮、尺子、作业本、

笔袋、铅笔、转笔刀

以上是我讲解本篇课文的主要思路和方法,由于教学经验有限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真诚欢迎各位老师,给予指导,谢谢!

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师就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生字,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学习汉字中去。本设计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用联想、比较、拆分、组合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记生字,提高识字效率。并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创设表达的机会,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用语文的乐趣。

《小书包》是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第8课的课文,主要讲了与学生天天形影不离的书包和里面放的学些用品,让孩子对学习用品有了行的理解。

二.说目标:

熟悉、了解书包及常见文具用品的名称与用途,在操作中学习有条理地整理小书包。

三.说重难点

了解常见文具用品的名称与用途和学会有条理地整理书包就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活动准备:

书包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

五.说教法

孩子上小学首先面临的就是要背书包,那么书包里到底要放些什么,玩具、零食还是书本?具体该怎么放,在他们的头脑中是不清楚的。在本节课中,我选用了实验法、谈话法、讨论法、观察法。让孩子去认识了解书包。

六.说学法

因此在活动中通过让孩子去选择、去思考、去讨论、去练习,来了解书包的用途,以适合的方式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装书包。这对孩子上小学是非常有帮助的。活动的形式我是让孩子操作在前,讨论在后,让孩子去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真切的感受。在整个过程中,通过与书包、文具等材料的交往互动,激发孩子向往小学生活的一种积极情感,

七.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和一个延伸活动。

第一个环节观察、讨论小书包。在《纲要》要求我们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他们的视野。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先通过谈话法,让学生认识知道书包有不一样的,也有一样的,再通过观察法,讨论法让学生自由地互相观察和交流书包用途、装些什么,是我们的朋友。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幼儿的视野。

第二个环节书包里的朋友。我通过用实验法让学生分散操作把桌子上的东西有选择的放进书包里。再用谈话法书包里装些什么?哪些有用哪些没用,让孩子用完整话说明理由。并知道每天上小学时必须要带的东西,如书本、纸巾、水杯等是可以带的,玩具和危险的用品是不能带到学校去的。

第三个环节整理小书包。为了让学生更加爱惜自己的东西,在这一环节,我采用整理书包这一操作活动来训练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在活动中教师先要去发现能干的学生,让他们向小朋友介绍整理书包的方法,从而达到人人都会按分类的步骤来整理自己的小书包。从操作中知道要每天整理好我们的小书包,检查一下要带的东西,爱护好书包里的这些东西。

6、三年级上册25课灰雀评课稿听课记录

三年级上册25课灰雀评课稿听课记录

一、学习概括,练习表达

1.师:用心体味人物说话的意思、话中的情感。列宁一开始是着急,后来是担心、伤心又有点儿期待。复杂的感情用语言表现出来真不容易。

2.师:这篇课文读得读得懂吗?

生:不懂。为什么小孩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死却没有讲,我感觉这篇课文漏掉了一些东西。

师:很多小朋友发现了课文改编以后会漏掉一些东西,你是一个很敏感的孩子,了不起!现在我们不讨论这个问题。

3.我来提三个问题。(板书)

1)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师:第一个词。

生:有一年冬天。

师:再往下找一个词。

生:一天。

师:再往下找一个词。

生:这时、第二天。

师小结:写下来,这叫时间顺序。(板书:有一年冬天、一天、这时、第二天)

2)师:有一年,冬天列宁看见

生:三只灰雀。

师:灰雀前加一个词语,怎样的灰雀?

生:欢快。

师: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生:有一年冬天,列宁看见三只欢快的灰雀。

师:一天,列宁又来到白桦树下。他发现什么?

生:发现深红色胸脯的灰雀不见了。

师:说完整。

生:他发现深红色胸脯的灰雀不见了。

师:老师把这个句号改成逗号(板书)。

生:一个男孩告诉列宁: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师:重要的句子画下来。第二天

生:第二天,列宁又看见胸脯深红色的灰雀在欢快地蹦跳着。

师:你能用一段话把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嘛?

生:有一年冬天,列宁看见一棵树上有三只灰雀。一天,列宁又来到白桦树下。他发现深红色胸脯的灰雀不见了。一个男孩告诉列宁灰雀会飞回来的,他还活着。第二天,列宁果然又看见胸脯深红色的灰雀在树上蹦跳着。

师:掌声鼓励。根据老师的提示,你画下来的重要语句这叫概括。概括要掌握两点:第一点,按一定的顺序,有一年冬天,一天。第二,要抓住课文中重要的语句。刚才这个孩子在最后一句用了一个词,很特别。第二天,列宁

生:果然。

师:你为什么用果然?

生:因为小男孩告诉他会飞回来的,列宁半信半疑。第二天,灰雀飞回来了。所以我用果然。

师:掌声。前面有预言,后面有结果。两者一致,就叫果然。课文读得懂嘛?这样概括是初步读懂,老师有个问题:列宁最后问:灰雀,你好,昨天你去哪儿了?灰雀昨天去哪儿了?

生:被抓了。

师:没讲完。

生1:灰雀昨天被小男孩抓了

生2:灰雀昨晚飞到小男孩家门口了。

生3:被小男孩关起来了。

生4:被男孩抓走,放在鸟笼里,放在他家里了。这里用了省略号,表示男孩说谎了。

师:哪一句说明他说谎了?你像侦探一样分析一下。

生:如果他诚实,会说:他昨天被我抓走了。

师:如果没有抓灰雀,小男孩会说

生:我没有看见。

师:你说抓走要有证据。这是第一个证据没我没看见。

生:他又不敢讲。

师:的话判断小男孩不敢讲。第二个证据。

生1: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如果没抓灰雀,他是不会这么说的。

生2:他说一定会飞回来的,是肯定地说。

师:也就是说这只灰雀飞回来的决定权在谁手里?

生:男孩

师:还有吗?你们看到的都是小男孩的话和的话。

生:原文。

师(笑):这篇文章就是编者考验我们能不能猜得到,像侦探一样。

生: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如果没犯错,怎么会低着头呢?还没有说一句话。如果他没抓灰雀,看到列宁他会说嗨,你的灰雀飞回来了。

师:这叫有根据地说话,五个地方证明了小男孩把灰雀抓走了。

二、引导质疑,揣摩心理

师:你们都猜到是被小男孩抓走。列宁知不知道?

生:知道。最后一句。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小男孩是诚实的。图片

师:哪一句他就判断出是小男孩抓住灰雀?

生:没我没刚看见。

生:为什么列宁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列宁该怎么说?是不是你抓走的?是不是?说!

生笑。

师:有意思了。小男知道灰雀去哪里了,列宁也知道灰雀去哪里了。小男孩有没有说灰雀是我抓走的?列宁有没有说是你抓走的?明明谁都知道,谁却都没有说。能读懂吗?这堂课的秘密就在这里。

生笑。

师:有时人们心里怎么想的,嘴上就是这么说的。这叫心口一致。还有一种话,是心里想的话和嘴上说的话不一致。(面对一个学生)比如,我喜欢你,我就说我喜欢你。但有的人喜欢你,不会说我喜欢你。有时候,心里想的话和说出来的话是一致的。比如,列宁心里想灰雀怎么不见了?于是他就问小男孩

生:孩子,你看见过一只胸脯

师:列宁心里这么想,就这么问了。但有的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是不一样的。小男孩说没我没看见,心里怎么想的?

生:是我抓走的。

师:但是

生:但又不能告诉你。

师:能不能直说?

生:不能。

师:你发现了吗?有时候,人物想的话,并不是人物说的话。下面我们来做个练习,拿出纸,看看哪些句子心里想的和说的不一样?

把想的话写在后面,写下来。一样的就不用写了。两个人可以讨论。(8分钟)

师请一位孩子上台,我们听一听,人物说话,嘴上这么说的,心里却是那么想的。他猜得对不对?

师:列宁说: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他心里也是这么想的。男孩嘴上说:没,我没看见。其实,他心里想

生:它被我抓走了,但是不能告诉你。

师:列宁嘴上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其实他心里想

生:一定是被你抓走了。

师:男孩沉默,不说话。心里想

生:真想告诉你,可是

师:男孩心里很复杂,他用了一个省略号。不错!列宁嘴上说:多好的灰雀啊,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心里想

生:你会把它放了吗?

师:男孩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心里想

生:我会放了他。

师:列宁问:会飞回来?心里想

生:你要把它放了吗?

师: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其实男孩心里想

生:我一定会把它放了。

师:列宁微笑着说:你好!列宁心里想

生:嘿,灰雀,我们又见面了。

师:列宁说: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其实心里想

生:你在他家里过得好吗?

师:你再想想。

生1:灰雀,你昨天是不是被他抓走了呢?

师:昨天你又没在他家?

生2:做客?

师:做客还用问吗?他很担心它哦!

生3:昨天你又没在他家吃晚饭呢?

师:有没有受虐待呢?有没有受伤害呢?明白了吗?最后小男孩没说话,其实心里想

生4:对不起灰雀,是我把你抓走了。

生5:如果灰雀一说,我不就露底了吗?

师:露底是什么意思?

生:我抓他的就暴露了。

生:糟了,灰雀一说我不就完蛋了吗?

师再请一位学生。

师:女孩除了可爱,还要大方。我来说,你来读这个句子。列宁说: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他心里也是这么想的。男孩嘴上说:没,我没看见。其实,他心里想

生:是被我抓走的,但我不告诉你。

师:列宁嘴上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其实他心里想

生:一定是被你抓走的。

师:男孩沉默,不说话。心里想

生:他在我家里活得好好的。

师:列宁嘴上说:多好的灰雀啊,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心里想

生:你为什么抓他?

师:男孩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心里想

生:我一定会让他飞回来,放了他。

师:列宁微笑着说:你好!列宁心里想

生:你好灰雀,昨天你在他家过得好吗?

师:列宁说: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其实心里想

生:对不起,灰雀,我再也不伤害你了。

师:掌声!谢谢你啊!如果他们把心里的话说直接说出来?会怎么样?

生:再也做不了朋友了。

三、升华情感,感悟品质

师:好。现在我们讨论一个问题,小男孩心里想的为什么不说?

生:一说就暴露了。

师:他为了什么?

生:为了隐藏这个秘密。

师:每个人都有秘密。害怕列宁知道这个秘密来批评他。这是可以理解的。列宁为什么心里想的话不说出来?

生:因为他不想用天的话去伤害小男孩的情感。

师:说得真深刻!再说一遍。

生:因为他不想用天的话去伤害小男孩的情感。

师:要尊重别人,爱护孩子。伟大的人。还有么?列宁为什么不实话实说?

生:列宁知道了他心里的秘密。

师:那就让人很难堪,下不了台,

生:他想考验一下小男孩。

师:考验什么?

生:考验男孩诚不诚实。

生:让他改正自己的错误。

再说一遍。

让他自己改正错误。

再说一笔那

让他改正自己的错误。

师:给小男孩改正错误的机会。列宁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伟大的人!小男孩你们喜欢么?

生:喜欢。

师:小男孩就是你们,只要改正错误就还是好孩子。

7、母鸡评课稿听课记录

《母鸡》说课稿

《母鸡》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母鸡》,下面我将从说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对本课题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母鸡》这篇课文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本文记述了一只母鸡关心爱护它的小鸡的事例,抒发了对纯洁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文的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会写本课1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和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4、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情感目标:感受伟大的母爱。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教学难点是: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取的教学方法如下:

1.情景设置法2.提问法3.点拨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学法具体如下:

1.圈点标注法2.讨论法。

3.自主探究法4.朗读法,5质疑法

三、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母鸡在悠闲的啼叫,啄食的图片这样做的目的,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接着提问学生喜欢它,还是讨厌它,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板书:母鸡。要求学生齐读课题简要阐述课文的主要内容,顺势进入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疏通字词,联系课文,理解词义。同时可提出问题:开始讨厌母鸡,后来为什么又不讨厌母鸡了。哪些自然段写讨厌母鸡,哪些自然段写为什么不讨厌母鸡了?

学生读后汇报,师板书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

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铺垫。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体验情感。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鉴于此,在本环节中,我首先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了解对母鸡的情感态度

安排学生根据老舍先生对母鸡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快速地把课文分为两大部分。

接下来学习第一部分

1、先要求大家默读1-2自然段,想:老舍先生为什么讨厌母鸡?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没结没完

2、母鸡的叫声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找出板书如怨如诉等词

发了狂

3、老舍先生观察母鸡十分细致,写了三种不同情况下的母鸡的叫声,都是为了说明什么?(我一向讨厌母鸡),听到母鸡没结没完的叫声讨厌母鸡;听到母鸡如怨如诉的叫声十分讨厌母鸡;听到母鸡发了狂的叫声再也受不了啦。要求学生读出厌烦的情绪。分三种叫声层层递进指导朗读(厌烦、再厌烦点、十分厌烦)。对母鸡的讨厌是一次次加深,让学生明确我一向讨厌母鸡。

然后学习第二部分

1、安排学生齐读,思考为什么后来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呢?

课文有一个自然段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原因,要求学生找到课文的第八自然段,要求学生谈谈为什么说母亲是伟大的,为什么称母鸡为母亲呢?为什么说母亲就是英雄?

2、让学生带着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前面4-7自然段中的一些感人的具体事例。

(1)我们先学第四自然段,同学们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划出最让学生感动的句子或关键词。思考划的词或句表现了母鸡什么样的品质,同桌互相说一说。(板书:负责、勇敢)

课件出示句子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立刻警戒用拟人的手法把母鸡的负责写得活灵活现。它是怎么警戒起来的?要求学生读一读描写母鸡警戒的句子,课件出示,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歪,挺。看,警告,等动词写出了母鸡的负责。

教师适时指导朗读(要求学生试着通过母鸡警戒的动作读出它的认真负责来)。让学生回忆一下,刚才怎么学习第四自然段?首先,老师请大家(读),在读的同时,老师还要求大家(划),接着(思考)自己划出的句子表现了母鸡什么样的品质,再跟同桌(说),最后再读让y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4)请同学们就按照这种学习方法,从5、6、7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开始自学。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①品读句子: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朗读提示:吃了食的小鸡雏身体有什么变化?看到小鸡圆圆的肚子,母鸡欣慰地笑了,可是它自己的身体却怎么样了?(引导学生找到消廋这个词,它为什么会消廋许多呢?这体现了母鸡什么样的品质?让学生明确母鸡是慈爱的)

是呀,母鸡的心里只装着小鸡雏们,为了小鸡雏的健康成长,它自己却消廋了许多。这一句话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指导学生读时要注意情感的变化:读小鸡雏的变化,心情(高兴),读母鸡的变化,要带着心疼和敬佩的语气去读。指名读,齐读。

②读一读,比一比

它若伏在地上,有的鸡雏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是有了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

自由读读这两句话,说说母鸡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它什么情况下一声不哼,什么情况下放声啼叫?小鸡啄,母鸡会疼吗?母鸡为什么会一声也不哼?这体现了母鸡什么样的品质?(慈爱)夜间有了一点动静,他为什么放声啼叫,而且那么尖锐,那么凄惨?这体现了母鸡什么样的品质?(负责、勇敢、辛苦)

用对比的写法写了母鸡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十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它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男女生比赛读。

3、学完了母鸡带养小鸡雏的一些感人事例,引导学生了解母鸡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引导学生说说母亲为什么是英雄。

让学生明确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它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是一位英雄。让学生带着对这只母鸡的无比尊重与赞美再读这几句话。(齐读)

(板书:母亲)难怪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这个时候,(喜欢上了母鸡,而且无比地尊重这只有了一群小鸡雏的母亲),让学生带着无比尊重的敬意齐读课文第二大段。

总之,这一系列的读、悟、议、赏、再读,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目的。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新课标指出: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

因此在对课文做出总结和评价后,我通过布置作业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说话妈妈关心自己的一件事,把最想对妈妈说的话用一两句话写在书中的空白处,回家说给妈妈听。

。这个作业,能又一次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

这是我教学过程的安排,下面说说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不仅是一份微型教案,而且要具有美感。根据本课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我是这样设计了板书的:

没结没完

一向讨厌如怨如诉

发了狂

18母鸡负责母亲

不敢再讨厌慈爱(伟大)

勇敢

辛苦

该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本节课我试图通过朗读、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以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力求通过语文课堂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语。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8、白鹅评课稿听课记录

《白鹅》说课稿

《白鹅》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课第13课《白鹅》。

一、说教学理念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是啊,课文是例子,浅化对课文内容的挖掘,简化课堂繁琐的环节,腾出时间训练学生,是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习作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学时,我一直坚持做到六个字学文,用文,育人,在四十分钟里通过不断的进行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发展学生思维,挖掘学生的潜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二、说教材分析

《白鹅》,这是人教版第七册第四单元的首篇课文。这篇课文先总写白鹅的高傲,继而从叫声、步态和吃相3方面细致刻画了这一特点。

本文结构清晰,语言上幽默、诙谐,极富情趣,如,鹅昂首大叫,似乎责怪人们供养不周等,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很适合进行情感朗读和语言的积累。

写作方法上,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文中用鹅与狗的叫声对比,鹅与鸭的叫声对比,及鹅与狗的吃相对比,非常形象生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还善于运用明贬实褒的方法来表达,像我们的鹅老爷、架子十足等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感受到对鹅的喜爱之情。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的特点,以及四年级学生具备独立识字和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本节课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表达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读、自悟、品读、体验等方式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2.理解明贬实褒的写作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

1,、直观教学法: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占很大优势,因此本课教学时充分应用了多媒体的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体验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除了学生观察体验、抽象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障碍。

2、情景教学法:教师只有在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