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8T 082-2021衢州玉露茶生产技术规范_第1页
DB3308T 082-2021衢州玉露茶生产技术规范_第2页
DB3308T 082-2021衢州玉露茶生产技术规范_第3页
DB3308T 082-2021衢州玉露茶生产技术规范_第4页
DB3308T 082-2021衢州玉露茶生产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7.140.10CCSX55浙江DB3308省衢州市地方标准DB8/082—2021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3308/T082—2021 A性附录)茶园允许使用的肥料 9附录B(资料性附录)茶园允许使用的农药 10DB3308/T082—2021前言本文件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本文件由衢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衢州市大山茶叶有限公司、衢州市衢江区茶叶产业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江财红、程慧林、王海富、童文彬、林燕清、吴高良、徐三勤、陈时伟、陈振华。本文件为首次制定。1DB3308/T082—2021衢州玉露茶生产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衢州玉露茶的术语与定义、建园规划、品种选择、定植、树冠管理、土壤管理、营养管理、水分管理、冻害防治、病虫害综合防治、茶叶采摘、鲜叶、加工场所基本条件和加工技术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衢州玉露茶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767茶树种苗GB15063复合肥料GB17419含有机质叶面肥料GB17420微量元素叶面肥料GB18877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H/T1077茶叶加工技术规程NY227微生物肥料NY525有机肥料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衢州玉露茶衢州玉露茶,指地理坐标为东经118°41′51″-119°06′39″,北纬28°31′0″-29°20′07″之间;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以中小叶种茶树新梢芽叶为原料,采用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初烘→成型→烘干→干茶粉筛→整理等特定工艺加工,具有“外形条索卷曲紧结、色泽翠绿,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栗香高长,滋味醇厚甘爽,叶底嫩匀成朵绿亮”特征的一种半烘炒绿茶。4建园规划4.1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的要求。2DB3308/T082—20214.2土壤呈酸性(红壤或黄壤),pH值4.5~6.5为宜,土层深度在0.3米以上,有机质含量在1.0%以上。4.3山坡地或丘陵地,坡度25°以下。4.4开垦:坡度15°以下平缓坡地直接开垦,翻垦深度50cm以上;坡度15°以上坡地,按等高水平线筑梯地,梯面宽应在1.5m以上,然后开垦。4.5茶园四周营造防护林,与主干公路、农田等的边界应设立缓冲带、隔离带、林带或物理障碍区。4.6建立完善的农事活动档案,记载生产过程中如农药、肥料的使用情况及其他栽培管理措施。4.7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宜每3年检测一次。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5品种选择5.1应选择衢州玉露茶无性系中小叶茶树良种,苗木选择应符合GB11767的规定。5.2茶园品种选择应早中晚搭配。6定值6.1定值时间6.1.1春季定植:1月~2月。6.1.2秋季定植:10月下旬~11月下旬。6.2定值密度6.2.1单条播:行距150cm,株距30cm,每丛茶苗(2~3)株,每公顷苗数(5.5~6)万株。6.2.2双条播:大行距150cm,小行距40cm,株距30cm,每丛茶苗2株,每公顷基本苗数(6~7.5)万株。6.3底肥6.3.1茶行确定后,按茶行开种植沟,深50cm,宽60cm,种植沟内施足底肥。6.3.2每亩施栏肥或绿肥等有机肥料2000kg,或饼肥200kg,加复合肥或复混肥(50~100)kg,施后覆土,间隔一个月后种植。6.4载种6.4.1根据种植规格,按规定的行株距开好移植沟或定植穴,最宜现开现栽。6.4.2栽植茶苗时,一手扶直茶苗,一手覆土,覆土不能超过嫁接口,先踩实再浇水再覆土,逐层填土,层层压实,将土壤覆盖至不露须根时,用手将茶苗轻轻一提,使茶苗根系自然舒展。然后再适当加细土压紧,随即浇足“定根水”,再在茶苗根部覆些松土,以栽到埋没泥门为宜,栽好后适当定型修剪。6.4.3移栽定植后及时铺草覆盖,防旱保苗。覆盖材料可用茅草、柴禾、稻草、秸杆等,每亩用量(1000~2000)kg。栽后定期检查成活情况,发现缺株及时补齐。7树冠管理7.1定型修剪3DB3308/T082—20217.1.1定型修剪分三次完成。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植时进行,第二次在栽后第二年2月中下旬进行,第三次在定植后第三年2月下旬~3月上旬或春茶后进行。7.1.2修剪高度与方法:第一次在离地(15~20)cm处用整枝剪剪去主枝,第二次在离地(30~40)cm或上年剪口上提高(10~15)cm处修剪,第三次在离地(45~50)cm处,可用篱剪剪去上部枝条,要求剪口平整光滑。7.2轻修剪7.2.1轻修剪的对象是成龄茶园,通过剪去冠面突出枝和晚秋新枝,刺激茶芽萌发,平整冠面,控制树高,便于采摘。7.2.2轻修剪每年可进行(1~2)次,时间宜在春茶后(5月上中旬)、秋末(10月下旬~11月中旬)进行,修剪利于次年春茶早发芽。7.2.3方法:在上年剪口处提高(3~5)cm用篱剪剪去树冠面的枝叶,把冠面突出枝、晚秋新梢剪除。7.3深修剪用整枝剪将衰老茶树绿叶层剪去1/2至1/3,重新培养树冠,宜在晚秋、早春或春茶后进行。7.4重修剪用整枝剪将衰老茶树地上部分的枝条剪去1/2至1/3,重新培养树冠,宜在晚秋、早春或春茶后进行。7.5台刈将老茶树地上部分枝条在离地5cm左右处全部刈去,重新全面塑造树冠。在晚秋、早春或春茶后进8土壤管理8.1深翻改土8.1.1每年或隔年一次,在9月~11月秋茶结束后进行。8.1.2在茶行两侧深挖,深度(20~30)cm。8.1.3结合深挖,每公顷施(15~20)t有机肥(秸杆、垃圾、堆肥、青草、猪牛栏粪等)、(1.5~2)t饼肥和(0.5~1.0)t磷肥。8.2中耕除草8.2.1中耕在春茶采制结束后(5月上中旬)进行,深度(10~15)cm。8.2.2伏耕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进行,深度(15~20)cm。8.2.3中耕结合除草。如杂草较多应及时铲除,幼龄茶园茶根周围杂草应用手拔除。8.3铺草8.3.1高温、干旱和冷冻季节到来前的夏初和秋末,在茶树行间铺草。8.3.2覆盖材料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每公顷用量(15~20)t。8.4间作套种4DB3308/T082—20218.4.1已封行的茶园不宜间作套种。8.4.2未封行的茶园在行间可套种浅根性作物,如豆类,不宜套种与茶树争光、争肥、争水或有相同病虫害的作物。9施肥9.1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制茶类型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实施茶园测土平衡施肥,基肥和追肥配合施用。一般成龄采摘茶园全年每亩氮肥(按纯氮计)用量(20~30)kg、磷肥(按P2O5计)(4~8)kg、钾肥(按K2O计)(6~10)kg。9.2宜多施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应配合使用,避免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9.3茶园使用的有机肥料、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微生物肥料应分别符合NY525、GB15063,GB18877、NY227的规定:农家肥施用前应经渥(沤)堆等无害化处理。9.4基肥于当年秋季采摘结束后施用,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平地和宽幅梯级茶园在茶行中间、坡地和窄幅梯级茶园于上坡位置或内侧方向开沟深施,深度20cm以上,施肥后及时覆土。一般每亩基肥施用量(按纯氮计)(6~12)kg(占全年的30%~40%)。根据土壤条件,配合施用磷肥、钾肥和其他所需营养。9.5追肥结合茶树生育规律进行,时间在各季茶叶开采(20~40)日施用,以化肥为主,开沟施入,沟深10cm左右,施肥后及时盖土。追肥氮肥施用量(按纯氮计)每次每亩不超过15kg。9.6茶树出现营养元素缺乏时可以使用叶面肥,施用的商品叶而肥应经农业农村部登记许可,符合GB/T17419、GB/T17420的规定。叶面肥应与土壤施肥相结合,采摘前10d停止使用。10冻害防治10.1冻害预防10.1.1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10.1.2适地适栽,选择良好的地形地势。10.1.3营造防护林带。10.1.4加强肥水管理,早春重施基肥,晚秋控制施用化学氮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抗寒力。10.1.5冻害来临之前,可通过茶地铺草等方法提高地表温度。10.2冻后护理10.2.1及时剪除受冻卷曲未落或冻焦的枝梢和枯枝。10.2.2春季萌芽后受“倒春寒”冻害的茶树,进行根外追肥,补充树体营养。11病虫害综合防治11.1防治原则11.1.1以保持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建立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和不利于病虫草害滋生的环境条件,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11.1.2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如抗病虫品种、种苗检疫、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耕翻晒土、清洁茶园、间作套种等。5DB3308/T082—202111.1.3尽量利用物理和生物措施,如用灯光、色泽诱杀害虫,机械捕捉害虫,释放害虫天敌,机械或人工除草等。11.1.4必要时,合理使用低风险农药,如没有足够有效的农业、物理和生物措施,在确保人员、产品和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按照11.5条的规定,配合使用低风险的农药。11.2农业防治11.2.1从国外或外地引种时,必须进行植物检疫,不得将当地尚未发生的危险性病虫随种子或苗木带入。11.2.2选用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和高产优质的茶树品种,注意品种合理搭配种植,重施有机肥、生物肥,提高茶树抗病虫能力。11.2.3分批多次采茶,摘除小绿叶蝉、茶蚜、螨类、茶白星病等危害芽叶的病虫,抑制其种群发展。11.2.4合理修剪、疏枝,剪去病虫枝条、茶丛下部过密枝条,保持茶园通风透光,抑制茶园茶煤病、粉虱、蚧类等病虫害。及时清除病虫枝,集中处理,减少病虫源。11.2.5秋末深翻茶园土壤,将表土越冬的害虫虫蛹(尺蠖类、刺蛾类等)、螨类等病原物深埋入土,同时将深土层越冬的害虫如地老虎、象甲等暴露在土表,降低土壤中越冬害虫的种群密度。11.2.6秋冬季将茶园中的枯枝落叶及根际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可有效防治叶部病害及表土中越冬的害虫。并实施封园,封园可用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0.6%~1.0%的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11.2.7合理有效的肥水管理。施肥应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要做到氮磷钾合理配置,提高茶树抗病虫害能力。同时注意防旱防涝,茶园做好排水。11.2.8在茶园周边种植防护林、茶园合理间种遮荫树改善茶园环境,保持茶园生物多样性,发挥茶园的自然调控能力。11.3物理防治11.3.1人工捕杀茶毛虫、茶尺蠖、茶蓑蛾、茶丽纹象甲等具有群集性、移动慢或假死特点的害虫。11.3.2利用害虫的趋性,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每公顷挂1盏;用黄色、蓝色等粘虫色板诱杀,每公顷挂(300~375)块;用糖醋诱杀地老虎和白蚁等。11.4生物防治11.4.1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的草蛉、瓢虫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以及蜘蛛、捕食螨、蜥蜴和鸟类等有益生物,减少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11.4.2允许有条件地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动物源农药。11.5药剂防治11.5.1基本要求茶园使用的药剂须符合NY/T393规定的要求,可用于绿色食品茶园的农药及其使用方法见附录A。11.5.2主要病害防治主要病害有茶炭疽病、茶煤病、茶芽枯病、茶白星病、茶云纹叶枯病、茶饼病、轮斑病等。可选择喷施微生物源或植物源杀菌剂进行病害防治,如喷施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可防治茶云纹叶枯病、茶炭疽病、茶芽枯病、茶白星病、茶饼病、轮斑病等。常年发病的茶园,冬季封园时可用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0.6%~1.0%的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防治。6DB3308/T082—202111.5.3主要虫害防治11.5.3.1假眼小绿叶蝉:5月~6月,8月~9月若虫盛发期,百叶虫口夏茶(5~6)头、秋茶≥10头时防治。可用2.5%的鱼藤酮(300~500)倍液或(50~70)亿个孢子的白僵菌制剂(50~70)倍液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5d。常年发病的茶园,冬季封园时可喷施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防治。11.5.3.2茶橙瘿螨:在5月中下旬、8月~9月个别枝条有为害状的点片发生,叶子变红暗时防治。非采摘期用45%石硫合剂晶体(200~300)倍液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25d。11.5.3.3茶蓟马:在春茶结束后第1个发生高峰到来前,每百叶虫口数100头以上,虫梢率大于40%时,用白僵菌(50~70)倍液,苏云金杆菌(500~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发生严重的茶园可在秋茶结束后喷施石硫合剂封园,安全间隔期25d。12茶叶采摘12.1采摘标准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初展。12.2采摘时间春茶一般从2月底开始,当茶树上一芽一叶的茶叶达5%~10%时开始采摘。12.3采摘要求12.3.1先发先采,按标准采,采大留小,不采雨水叶、紫芽叶、病虫叶、对夹叶,不带茶蒂。12.3.2采用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编、网眼茶篮或篓筐盛装鲜叶。采下的茶叶应及时运抵茶厂,防止鲜叶质变和混入有毒、有害物质。12.3.3采茶机应使用无铅汽油和机油,防止污染茶叶、茶树和土壤。13鲜叶13.1外观鲜叶应新鲜,匀净,芽叶完整成朵,色泽鲜绿。同批次加工的鲜叶等级应一致。13.2质量分级鲜叶质量分级要求见表1表1鲜叶质量分级要求级别质量要求特级一芽一叶占70%以上,芽叶匀净新鲜,不含紫芽、病虫芽叶、对夹叶、鱼叶、鳞片、茶蒂等。一级一芽一叶占60%以上,芽叶匀净新鲜,不含紫芽、病虫芽叶、对夹叶、鱼叶、鳞片、茶蒂等。二级一芽二叶占70%以上,芽叶匀净新鲜,不含紫芽、病虫芽叶、对夹叶、鱼叶、鳞片、茶蒂等。7DB3308/T082—2021表1鲜叶质量分级要求(续)级别质量要求三级一芽二叶占40%以上,芽叶匀净新鲜,不含紫芽、病虫芽叶、对夹叶、鱼叶、鳞片、茶蒂等。13.3盛装、运输、储存13.3.1鲜叶采摘后及时送到加工厂,并注意保质保鲜,合理贮存。13.3.2运输时,应用清洁、透气性良好的食品级塑料周转筐、竹篮、竹篓等进行盛装,不得紧压,不得用布袋、塑料袋、塑料编织袋等不通气的容器盛装,防止发热变红。13.3.3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运输时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异味、有毒的物品混装。13.3.4鲜叶盛装、运输、贮存过程中,应轻放、轻翻、不得挤压。14加工场所基本条件应符合GH/T1077的要求。15加工技术15.1加工工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初烘→成型→烘干→干茶粉筛→整理。15.2加工要求15.2.1鲜叶摊放选择清洁卫生、阴凉通风场所,将采回鲜叶薄摊在竹匾上,摊放厚度2cm(1kg/㎡)。摊放时间控制在(4~6)h。待叶面开始萎缩、叶质变软、叶色由嫩绿转暗绿、青气消失、清香显露、含水率降至70%±2%时为适度。15.2.2杀青利用滚筒杀青机,温度摄氏(200~250)℃、时间2min,待叶色转暗绿,叶质柔软,手捏成团,略卷成条,折梗不断,具有清香。15.2.3揉捻揉捻机采用轻压与重压适时调整,细胞破坏率80%左右,碎茶率(8孔以下筛末茶)不超过3%。15.2.4初烘用烘干机烘焙、控制温度摄氏(150~200)℃,均匀薄摊,厚度(2~3)cm,时间(5~10)min,茶条互不粘连,紧握不成团,松手即散,青气消失,稍有触手感,含水率降至40%以下。15.2.5成型成型:炒干机温度控制在摄氏(100~120)℃,时间(20~30)min,条索卷曲,有明显触手感,白毫显露,含水率降至20%左右。8DB3308/T082—202115.2.6烘干使用茶箱式烘焙机,分2次焙干,时间15min。第一次烘干机进风口温度摄氏(90~100)℃时上叶,均匀薄摊,厚度(3~4)cm,时间(8~10)min,第二次烘干机进风口温度摄氏(90~100)℃,时间5~7分钟,至足干时下烘,成品含水率降至6.5%以下。15.2.7干茶分筛摊凉好的干茶,选用不同孔径的茶筛,分出2档~3档;将经过筛分后的各级筛号茶,按同级筛号归堆,装袋、标识、入库。15.2.8整理加工完成后,应贮藏在清洁卫生、干燥通风、无异杂味的风库中,储藏适宜温度为(0~8)℃。根据不同市场需求分大小包装,包装后宜及时上市销售。9DB3308/T082—2021AA附录A(资料性附录)茶园允许使用的肥料表A.1给出了茶园允许使用的肥料。表A.1茶园允许使用的肥料分类名称简介农家肥料1.堆肥2.沤肥3.家畜粪尿4.厩肥5.绿肥6.沼气肥7.秸秆8.泥肥9.饼肥以各类秸秆、落叶、人畜粪便堆制而成堆肥的原料在淹水条件下进行发酵而成猪、鸡、鸭等畜禽的排泄物猪、鸡、鸭等畜禽的粪尿与秸秆垫料堆成栽培或野生的绿色植物体沼气池中的液体或残渣作物秸秆未经污染的河泥、塘泥、沟泥等菜籽饼、棉籽饼、芝麻饼、花生饼等商品肥料1.商品有机肥2.腐殖酸类肥料3.微生物肥料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细菌肥料硅酸盐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4.有机无机复合肥5.化学和矿物源肥料氮肥磷肥钾肥钙肥硫肥镁肥微量元素肥料复合肥6.叶面肥料7.茶叶专用肥以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为原料加工而成泥炭、褐炭、风化煤等含腐殖酸类物质的肥料能在豆科作物上形成根瘤菌的肥料含有自生固氮菌、联合固氮菌的肥料含有磷细菌、解磷真菌、菌根菌剂的肥料含有硅酸盐细菌、其他解钾微生物制剂含有二种以上有益微生物,它们之间互不拮抗的微生物制剂有机肥、化学肥料或(和)矿物源肥料复合而成的肥料尿素、碳酸氢氨、硫酸铵磷矿粉、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硫酸钾、氯化钾生石灰、熟石灰、过磷酸钙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