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管理_第1页
人际关系管理_第2页
人际关系管理_第3页
人际关系管理_第4页
人际关系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组建设个人铭牌

姓名+单位+职务互相认识选出组长交流想通过这次课程收获什么?

第一页,共55页。破冰游戏解手锁游戏对象:全体学员/分组进行时间要求:20分钟内完成活动步骤:1、每组成员站成一个向心圈2、每个学员伸出右手,去抓对面站着的人的手,另一只手去抓相邻的学员的手3、织成一张错综复杂的网4、在不分开各位学员手的前提下,解开这张错综复杂的网。第二页,共55页。谈谈你的感想1、团队里的队员都有着什么样的性格?2、团队里的人都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3、通过这个活动,你认为你和哪些队员建立了信任?这些信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第三页,共55页。什么是人际关系?

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

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第四页,共55页。假如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样的商品,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昂贵的代价购买这种能力。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第五页,共55页。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达成率达85%以上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因素中,85%决定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仅占15%

在被解雇的4000人中,人际关系不好者占90%,不称职者占10%

大学毕业生中人际关系处理得好的人平均年薪比优等生高15%,比普通生高出33%。第六页,共55页。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个人性格

沟通能力

环境因素

第七页,共55页。PDP测试PDP的全称是ProfessionalDynaMetricPrograms(专业活力能量衡量系统),用来衡量一个人的变动、动能、行为、特质、压力、精力及能量等状况的系统。美国PDP中心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个性特质与人才培养的顾问公司之一,专注于领导力开发及组织发展,总公司在美国已有数十年历史,目前全球已有三十多国家使用PDP系统。第八页,共55页。PDP测试第九页,共55页。7.你做事认真且正直吗?□非常同意□比较同意□差不多同意□一点点同意□不同意第十页,共55页。14.你是否积极主动?□非常同意□比较同意□差不多同意□一点点同意□不同意第十一页,共55页。第十二页,共55页。第十三页,共55页。29.你亲切吗?□非常同意□比较同意□差不多同意□一点点同意□不同意第十四页,共55页。第十五页,共55页。第十六页,共55页。第十七页,共55页。第十八页,共55页。第十九页,共55页。第二十页,共55页。第二十一页,共55页。同事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第二十二页,共55页。某办公室里

也不知是怎么了,可能是我不太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我感到大家开始用讽刺的口吻跟我说话。我若无意说了哪位,大家就一起帮他。我感到很苦闷,觉得在办公室也没什么意思,怕说错话引起更大的麻烦。

我们办公室的一位同事很过分,不过她现在已经被孤立了,但我现在也感到很压抑,因为周围气氛不好,形成对立局面。其实,我觉得那位同事也不是一无是处,也很想和她说话,但大家都不理睬她,我若主动和她好,势必也造成那样的结果,不被大家理睬。

办公室的同事关系还可以,没有争吵,但大家都很客气,没有什么话好说,也觉得挺闷的。场景1:场景2:场景3:第二十三页,共55页。讨论、分析你们办公室的关系怎么样?你认为,目前你的同事关系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你有过以上三种相似的感受吗?

第二十四页,共55页。小组讨论:为什么以上四种类型的人不讨喜?这四种类型的人平时在办公室都有哪些表现?同时,检视你自己平时在办公室的行为自我中心猜疑妒忌自我封闭急功近利办公室人际交往障碍的类型第二十五页,共55页。1+1﹥2事半功倍

1+1=1事倍功半1+1=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人情练达即文章事事洞明皆学问第二十六页,共55页。与同事交往的六项“感情存款”5.诚恳正直4.阐明期望6.勇于道歉1.了解别人2.注意小节3.信守承诺六种“感情存款”第二十七页,共55页。与同事相处的“八项注意”敏锐的心1倾听的耳2智能的舌3关爱的眼4助人的手5踏实的脚6相互尊重7双胜双赢8第二十八页,共55页。故事分享一

牧师史佩拉见人总是会热情地打招呼。他每天都要经过农夫米勒的土地,史佩拉每次看到米勒都会说:“早安,米勒先生。”就这样,年复一年。刚开始米勒不太搭理这个犹太人。在史佩拉持续的热情和温暖的笑容感化下,米勒也经常露出笑容,脱帽示意回礼:“早安,史佩拉先生。”这个习惯一直延续着,直到几年后纳粹党上台后米勒成了纳粹党的指挥官。这时候史佩拉全家和村中的犹太人都被集合起来送往集中营。到达集中营之后,纳粹党人便开始发配犹太人。指挥官指往左边就意味着死路一条,右边则还有生还的希望。轮到史佩拉了,指挥官转过身来,两人目光相遇了。史佩拉习惯性地说了句:“早安,米勒先生。”米勒听到后,嘴角动了几下,静静答道:“早安,史佩拉先生!”然后手指向生存的右边。第二十九页,共55页。小组讨论:

从以上故事,你感悟到了什么?第三十页,共55页。故事分享二万能推销员的困惑

有一位响当当的万能推销员。他以敏锐的观察力与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极佳表达能力进行汽车销售,所以只要他金口一开,每一位顾客都会心甘情愿地从钱包中掏出“银两”。一天,又一部汽车即将推销成功。走向办公室谈价时,中年顾客向万能推销员自豪的说道:“我曾答应过我的儿子,只要他能从全美排名最好的大学顺利毕业,我一定要买一部汽车送给他,今天我终于能完成这句当年与儿子定下的承诺。”推销员认真听完后继续谈论价格,中年人却突然停止了交易,扭头离开,只留下这位万能推销员愕然不已。之后的日子,推销员称病在家中,他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失败。几天下来,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鼓起勇气打电话向中年男子请教交易失败的关键……第三十一页,共55页。到底是为什么呢?

经过不断苦苦相求之下,中年人道出了问题的原委:“当我向您说出父亲对儿子成就的喜悦时,您却依然推销这部车子,而对我的儿子和他所就读的学校毫无表示,我实在无法从中感受到这部车代表了父亲对于子女的关怀、承诺和爱!”第三十二页,共55页。小组讨论:

通过以上故事,你又感悟到了什么?第三十三页,共55页。同事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第三十四页,共55页。

主要的家庭关系分为三类:

夫妻关系(对伴侣)亲子关系(对孩子)父母关系(对父母)第三十五页,共55页。幸福婚姻的公式80%的欣赏+20%的提醒0%的抱怨+100%的担当50%的较真+50%的幽默调侃0%的追求平等+100%的合理分工第三十六页,共55页。亲子关系处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孩子无形生存空间。家长与孩子之间形成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行为起着核心的制约作用。孩子有问题100%是家长有问题调正亲子关系是教子成功真正奥秘第三十七页,共55页。高压线:1、忽略孩子的存在;2、强迫;3、破坏性的批评陷阱:1、有条件的爱;2、输不起的心态

亲子关系模型1、教育的目的:培养真正的人。

2、教育的思路:引发孩子的成长动力。1.爱2.表扬3.鼓励4.确认5.理解6.陪伴7.制定规则8.批评1.自尊心2.自信心3.责任心4.进取精神5.学习兴趣6.良好习惯第三十八页,共55页。请认真思考,并写出你孩子的20个优点分类,请把跟“成绩”有关的优点剔除,还剩下多少?请认真思考,你为在剩下的这些孩子具有优点中的几个感到自豪?请回顾,你当面表扬过你孩子的这些优点吗?下一次,如果再次在生活中重遇了孩子的这些优点,请夸赞并表达出你为他的这些优点而骄傲!第三十九页,共55页。家庭教育的误区一、

认为把道理讲清,孩子就理所当然地按道理去做。二、认为一切物质条件都好了,孩子就应该好好学习。三、认为什么事也不用孩子做,只要学习就行了。四、专注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孩子的品格培养。五、认为打骂完孩子后只要哄好就没事了,不会给孩子造成伤害。六、认为孩子理所当然地应该听家长的话。七、认为我为孩子做了牺牲,孩子一定会感恩,一定会学好。八、认为做人的道理等孩子“懂事”后再教育。第四十页,共55页。九、

认为批评是让孩子改掉缺点的惟一方法。十、认为表扬孩子必然会使孩子骄傲自满。十一、认为学习过度会累坏人,用脑过会伤身。十二、有条件地爱孩子。十三、认为只要说一次孩子就应该记住,教一次孩子就应该学会。十四、放任不管让孩子自然成长。十五、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输不起。十六、用别人孩子的成绩跟自己孩子第四十一页,共55页。如何与孩子相处擅于表达爱(口头、书信、短信、身体接触)鼓励信任孩子(嘴上表达)+我和你一起前进(行动支持)+爸爸妈妈永远爱你(身体接触)表扬陈述事实+确认事实的可贵性+表达期望+身体接触理解朋友=平等+尊重陪伴悦纳孩子、不攀比、承认每个孩子的独特性第四十二页,共55页。如何与父母相处请做一道计算题

每年你能与父母见几次?一次见几天?你父母今年多大年纪?按中国人平均寿命76岁算,从现在开始,你到底还能和父母见上多少天?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汉·韩婴·韩诗外传》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分分秒秒,报答养育之恩

第四十三页,共55页。和父母相处的要诀不要抱怨父母的唠叨,那是对你的爱。。。多跟父母一起,回忆从前。。。哪怕是你小时候的糗事、趣事,也应该和父母一起回顾。从以前的点滴中,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当你和年迈的父母相处时,觉得烦了,闷了,无聊了,请看

《父母的劝诫》第四十四页,共55页。同事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第四十五页,共55页。互信游戏所有学员,通过几次课的学习和交流,到班里去找你最信任的朋友,然后分组。心得分享:

如果成功了,请问是怎么成功的?

如果失败了,请问失败在哪里?第四十六页,共55页。六度分隔理论

是一个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是在对社会的调查分析后总结出来的规律六度分隔。简单来说,即你与这世上无论哪一个人,都能通过六个人的牵导,认识对方。第四十七页,共55页。理论来源1967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想要描绘一个联结人与社区的人际联系网,做了一个著名的连锁信实验。

他招募一批志愿者,随机选出其中300多名,请他们邮寄一个信函。信函的最终目标是米尔格兰姆指定的一名股票经纪人。由于几乎可以肯定信函不会直接寄到目标,米尔格兰姆就让志愿者把信函发送给他们认为最有可能与目标建立联系的亲友,并要求每一个转寄信函的人都回发一个信件给米尔格兰姆本人。

出人意料的是,有60多封信最终到达了目标股票经纪人手中,并且这些信函经过的中间人的数目平均只有五到六个。

也就是说,陌生人之间建立联系的最远距离是六个人。这就是著名的“六度分隔”假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第四十八页,共55页。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登肯·瓦兹主持了一项最新的对“六度分隔”理论的验证工程。166个不同国家的6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