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8T 052-2018白及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3308T 052-2018白及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3308T 052-2018白及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3308T 052-2018白及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3308T 052-2018白及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C23浙江DB3308省衢州市地方标准DB/T052—2018TechnicalregulationsforBletillastriata(Thunb.)Reichb.f.衢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DB3308/052—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衢州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提出。本标准由衢州市农业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衢州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衢州市益年堂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江山市中药材产业协会、衢江区经济作物管理站、江山市经济特产技术推广站、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秋、吴增军、周爱珠、陈洋森、舒慧云、徐南昌、李建华、毛土有、程萱、吴新明、周成丽、傅松福、江德权、甘宏信、刘卫华、彭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1DB3308/052—2018白及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白及的术语和定义、组培苗生产、驯化苗生产、生产基地要求、生产技术、采收与初加工、标识、包装、贮存与运输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衢州市区域内白及的生产技术。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质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GB15569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5年版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的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白及Bletilastriata(Thunb.)Reichb.f.为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3.2白及组培苗利用组培快繁技术或无菌播种技术生产的白及种苗。2DB3308/052—20183.3驯化苗组培苗经人工基质移植培育后,可直接用于大田、林下等栽培的白及种苗。3.4实生块茎苗具有新生鳞茎和鳞芽的、可直接用于大田或林下等栽培的块茎种苗。3.5假鳞茎假鳞茎指兰科植物变态的茎,通常卵球形至椭圆形,肉质,贮存养分和水分。白及假鳞茎可药用,也是其繁殖的主要方式之一。4产地要求4.1产地选择4.1.1选择在生态条件优良,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4.1.2选择距离城市生活区、工矿企业和交通要道5km以上,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4.1.3选择自然水源丰富或便于引水灌溉的地方,水质符合GB5084的规定。4.1.4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2008中的二级标准。4.2基地选择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大田、阴凉林下坡地等。4.2.1大田种植选择海拔600m以下的熟化梯田,要求比较肥沃疏松、pH值5.5~7.0的沙壤土或腐殖质壤土。禁选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连片雨季易积水的平原区域水田。前茬旱作为好,刚种水稻的水田不适宜马上种白及。4.2.2林下种植在海拔600m以下的区域,选择坡度25°~35°的阴坡林下地块,要求比较肥沃疏松、pH值5.5~7.0的的沙壤土或腐殖质壤土。5选种3DB3308/052—2018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白及种株,采其成熟蒴果作为组培苗种源;或在实生块茎苗定植三年以上、驯化苗定植四年以上的田块,选择长有当年生磷茎和磷芽,假磷茎直径1.5cm以上,且根须发达无虫蛀无采挖伤者的白及块茎直接用于大田、林下等栽培。6种苗繁育6.1组培育苗6.1.1成熟或经后熟的蒴果,用75%酒精浸泡的棉球均匀地擦拭表皮两次,然后浸泡于浓度为0.1%的升汞溶液里10min,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用吸水纸吸干蒴果表面的水分。在无菌条件下用解剖刀切开蒴果,将种子均匀撒到培养基内。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白及的实生苗、类(拟)原球茎诱导苗和不定芽诱导苗。6.1.2当年10月中旬至次年5月中旬,组培苗假磷茎直径达0.3cm以上时,小心取出组培瓶苗,用清水洗净培养基后,室内摊开晾干至根系发白。6.1.3种苗用洁净、无污染、透气的塑料筐或纸箱等包装。种苗运输时不能堆压过紧;气温超过30℃,路上运输种苗易发黄,应避开高温时段选择早、晚装运。调运种苗应符合GB15569有关规定。6.2驯化苗培育管理6.2.1驯化准备6.2.1.1驯化场地为连栋钢管大棚或单体钢管大棚等。6.2.1.2可选以下配方:6.2.1.3苗床畦宽1.2m,畦高8cm,畦沟宽40cm。6.2.2移植移植前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泡根3min~5min。移植行距10cm,株距15cm,上覆盖0.5cm~1cm厚基质。6.2.3环境控制移植后2个月内,透光度控制在30%~40%,3个月后,透光度控制在50%;移植后6个月内,保持土壤湿润,空气湿度控制在55~65%,6个月后干湿交替;夏季高温季节,控制在35℃以内。6.2.4施肥新叶长出后,每10天用0.2%的磷酸二氢钾加0.05%尿素叶面喷施一次。6.2.5病虫草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及时防治蝼蛄、蟋蟀、老鼠、烂根等;移植2个月之后,及时拔除杂草。6.2.6出圃假磷茎0.8cm以上,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为害。起苗时保持种苗的完整性,防止根系芽头损伤,并按大小整理存放。调运种苗应符合GB15569有关规定。4DB3308/052—20187栽培7.1整地7.1.1大田栽培大田前一季作物收获后,每亩施有机肥1000kg~1500kg,或15:15:15三元复合肥50kg,翻入土中作基肥,翻耕深30cm以上,栽植前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畦宽100cm~120cm、深30cm、沟宽40cm,田间主排水沟深度在50cm以上。7.1.2林下栽培选择疏密适宜的林地,林下透光率30%~50%;将林地、山坡地整成水平带;每亩施有机肥800kg~1200kg或三元复合肥40公斤,然后深翻25cm以上,整碎耙平土壤。7.2定植7.2.1定植时间10月中下旬~11月中下旬,3月底~5月初。7.2.2定植要求7.2.2.1选择阴天或阳光弱时进行。定植时要求种苗顶芽芽尖向上,舒展根系,避免损害顶芽须根。定植后,稻草覆盖畦面,浇透定根水。注意种植宜浅。7.2.2.2大田驯化苗定植按行距25cm,株距20cm,深5cm,实生块茎苗定植按行距40cm,株距20cm,深8cm。林地根据具体立地条件确定定植密度。7.3管理7.3.1间苗与补苗定植后,检查发现瘦弱病虫株、缺株等,及时补苗。7.3.2肥料管理定植前重施基肥,定植后合理追肥,按照NY/T496进行施肥。定植第1年可不追肥。定植第2年起,每年4月上旬~7月中旬,结合中耕除草施肥3次~4次,每次亩施15:15:15三元复合肥7kg~10kg。7.3.3水分管理7月~9月高温干旱时,在早、晚适当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多雨季节要及时清沟排水,严防积水。有条件定植后覆盖稻草或谷壳。7.3.4光照管理大田种植可选用玉米等高杆植物套种遮荫。按南北向作行向,于4月中旬直播于两行白及苗之间,每畦播一行,株距0.3米,建议选用饲料玉米品种,播后1周齐苗,6月上旬玉米长高后起遮阴作用,8月下旬玉米成熟收获后仍保留玉米植株继续遮荫,直至白及地上茎叶枯萎后将玉米植株拨除。7.3.5中耕除草定植后1月~2月内,勤加除草,见草即拔。定植2月以后,可视杂草长势情况安排除草。6月份5DB3308/052—2018白及生长旺盛期,除草结合搂松畦面,浅锄以免伤根伤芽。7月~8月视情除草。种植第二年的,在3月~4月出苗后,第一次除草,在6月白及生长旺盛期,要及时除尽杂草。7月~8月视情除草。7.4病虫害防治7.4.1主要病虫害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炭疽病等;主要虫害有蛴螬、蜗牛等。7.4.2防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将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阈值内。7.4.3防治措施7.4.3.1农业防治采用优良抗病品种和无病种苗;加强生产管理,合理密植,合理灌溉,科学施肥;保持排水通畅;采取轮作;林下套种的定期修剪疏伐林木,加强通风,提高抗病能力。7.4.3.2物理防治采用杀虫灯、粘虫板、糖醋液等诱杀害虫。7.4.3.4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应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7.4.3.化学防治农药使用按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1276规定执行。选用已登记的农药,或经农业、林业等研究或技术推广部门试验后推荐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轮换用药;优先使用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及生物源农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禁止使用除草剂及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及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8采收与产地初加工8.1采收时间实生块茎苗定植三年以上、驯化苗定植四年以上,10月份后地上茎叶枯萎时,选择晴天采挖。8.2采收方法用条锄小心地将根茎连土一起挖出,除掉茎叶;需要选用实生块茎种苗的,选择长有当年生磷茎和磷芽,假磷茎直径1.5cm以上,根须发达无虫蛀无采挖伤者的白及块茎。8.3初加工8.3.1初加工场地白及产品初加工的场地平坦,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水质符合GB5749的规定。8.3.2初加工6DB3308/052—2018将块茎单个摘下,在清水里浸泡40min~1h,剥去粗皮;取生活饮用水,加温烧沸后放入白及并不断搅动,约5min~10min煮至内无白心时,取出冷却,去除须根,晒干或≤70℃烘干;再放入撞笼里,来回撞击,撞去未尽粗皮与须根,呈光滑、洁白的半透明体,筛去灰渣碎末。9标识、包装、贮存与运输9.1标识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按GB/T191规定执行。产品附标签,清晰、准确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单位名称、详细地址、生产日期、净含量等内容。9.2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级的要求。9.3贮存清洁无异味,远离有毒、有异味、有污染的物品;通风、干燥、避光、配有除湿装置,并具有防虫、鼠、畜禽的措施。存放在货架上,与墙壁保持足够的距离,并定期检查,发现变质,应当剔除。9.4运输产品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不应与有毒、有异味、有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雨、防潮、防曝晒。10档案管理生产单位应保存完整、真实的产地环境质量资料、生产管理和销售记录。生产管理和销售记录包括投入物品的品种、来源、数量、购买时间与地点、用法、使用时间,种植管理操作的时间、方法,收获与产地初加工的时间、方法、操作人员、产品销售等。生产周期结束后档案保存3年以上。7DB3308/052—2018AA附录A(资料性附录)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及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A.1禁止使用的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氟虫腈、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氧化乐果、五氯酚钠、杀虫脒、三氯杀螨醇、氯磺隆、胺苯磺隆、甲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毒死蜱、三唑磷等其他高毒、高残留农药。以及除草剂和有机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2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主要病虫及其推荐防治药剂使用方法见表1。表1主要病虫及其推荐防治药剂使用方法对象药品通用名剂型有效成分含量每667m2有效成分用量稀释倍数使用时间安全期(d)每季最多使用次数限量要求(mg/kg)根腐病嘧菌酯SC25%/1000-1500发病初期浇根730.05咪鲜胺ME/1000-1500发病初期浇根520.05炭疽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