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药理总论课件_第1页
老年药理总论课件_第2页
老年药理总论课件_第3页
老年药理总论课件_第4页
老年药理总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药理学总论一、概述1、老年人的定义:因衰老而引起体力和精力明显减退。60岁后出现明显减退。WHO将欧美年龄定为≥65岁,亚太为≥60岁。≥60岁人数达10%或60岁≥7%为老龄地区或国家。90岁~100岁为长寿老人。100岁以上称百岁老人。2、现状:我国老人迅速增长,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成为极重要的问题之一。老年人患病药物治疗已成为关注的课题。老年人生理生化功能变化,对药物使用的反应也发生差异。长期用药,依从性差,多种药物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大。二、老年人生理生化功能变化:

—老年人用药应有足够的重视1、神经系统的变化脑重量随年龄增加而减轻,女较男明显,主要是神经元丧失。胆碱能、多巴胺能纤维退化胆碱酯酶活性下降,胆碱受体数目减少Ach、DA、Nor、5-HT、GABA水平下降,但一般不影响脑功能脑动脉功能下降,易发生供血不足,致敏捷性差,适应能力低血脑屏障功能降低自主神经传递速度减慢,触、温感觉阈值明显升高。2、内分秘系统的变化随年龄增加,内分秘器官和轴发生病理性减退或生理性下调,激素的合成、转运、代谢及组织对其敏感性减弱变化。其中,雌激素、GSH等下降糖皮质激素降为年青人的3~5分之一。5、呼吸系统变化肺重量和容量减少,肺泡数减少,肺组织弹性下降,脊柱萎缩或驼背,对CO2敏感性下降,肺活量下降,咳嗽效力下降,痰不易咳出。6、消化系统的变化牙釉质磨损,牙龈萎缩,味觉减退唾液腺萎缩,分泌减少,唾液中淀粉酶低,咀嚼功能下降。食管粘膜上皮萎缩,平滑肌输送功能减弱,排空延迟,吞咽困难胃粘膜变薄萎缩,胃腺多种功能减退,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吸收功能减退,肠收缩能力下降,易便秘约60%老人胰腺纤维化、腺泡萎缩,酶分泌量呈线性下降,尤其是脂肪酶。肝重降低,血流量减少40~45%,肝解毒和蛋白合成能力下降,胆汁量减少,易发生胆结石。三、老年人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1.药物吸收(老年人烦闷和抑郁常致胃肠功能紊乱影响药物吸收)胃内pH的影响老人胃粘膜萎缩,主、壁细胞减少,胃酸分泌减少25~35%。女性较男性显著。胃内pH升高,即服酸性药物水杨酸类脂溶性亦降低,解离增多,不过吸收与青年人相近,因主要靠小肠近端被动扩散。另胃内pH升高而胃内排空减慢,胃肠蠕动减少,接触时间延长,吸收不减。但主动吸收的铁、钙、VB1、6、12;VC、氨基酸、G.S等减少。胃畅活动度的影响因胃肠活动度降低而药物吸收增加(接触久),但可因吸收面变小或伴腹泻或服通便剂而减少药物吸收。胃肠与肝血流的影响由于年老而心输出量降低,胃、肝血流减少,可使药物吸收速率和程度(生物利用度)降低,首过效应亦降低,肠外给药亦同。2.药物分布(因器官血流、体液pH、血浆蛋白等影响分布)机体组成成份的影响机体水份降低,脂肪组织增多,水溶性药物高度集中在中央室Vd变小,如乙醇、吗啡等;而脂溶性药物Vd增大,蓄积。t1/2延长,药理效应延长,不良反应增加,如地西泮类,氯丙嗪等。3.药物代谢肝是药物的主要代谢器官。老年人肝重量、细胞数均减少,血流低,清除降低;首过效应下降,血药稳态升高,t1/2β延长达6倍;肝药酶活性不易提高,故苯妥英钠不易产生耐受性,故肝功能不表示代谢能力。4.药物排泄肾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老年人肾重减少20%,肾小球数目30~50%近曲管均下降,血流量下降50%,排泌减少50%左右。如氨基甙类、别嘌醇等。致t1/2β延长,Cmax提高。因肌肉萎缩,内源性肌酐不高,并不表示肾功能好。5、药代动力学基本原理5.1房室模型一室模型是最简单的房室模型。假定身体为一同质单元,给药后药物瞬时分布到全身体液,使药物在血液和各组织器官达到动态平衡。

5.2动力学过程——反应药物在体内转运速度的特点

一级速率过程大多数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消除都是以被动扩散的方式转运。任意时刻体内药量的消除速率与体内的药量成正比。即每单位时间内转运的百分比不变,但单位时间的药物的转运量随时间而减少。零级速率过程药物的消除速率在任何时间都恒定,与药物浓度无关,称为零级动力学过程。6.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其意义6.1半衰期(halflife,t1/2)包括吸收半衰期(t1/2ka)和消除半衰期(t1/2),其中消除半衰期最为重要,代表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6.2表现分布容积(apparentvolumeofdistribution,Vd)

表现分布容积表示按所知血药浓度均匀分布全部药量所需的容积。6.3清除率(Clearance,CL)机体消除药物的速率还可用清除率表示。指单位时间内机体消除掉药物的能力,用血浆容积表示,单位是ml/min。6.6峰浓度(Cmax)血药浓度曲线上的高峰血浓度值,即为服药后所能达到的最高血浓度,一般以(微克/毫升)或(毫克/100毫升)或(毫克/升)来表示。6.7达到高峰浓度所需时间(Tmax)它又称峰时,此项参数与药物吸收速率密切相关,可作为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一种简单指标。7.生物利用度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即:生物利用度=A/D×100%A为体内药物总量,D为用药剂量。生物利用度可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7.1生物等效性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以相同剂量用于人体,其吸收程度和速度无显著差异,则称为生物等效。7.2判断两种制剂是否等效的参数:

Cmax、

Tmax、

AUC0-T或AUC0-∝四、老年人药效学特点(由于靶组织功能、靶细胞、受体数目与药物亲和力变化而药效发生变化)1、神经系统变化对药效的影响由于脑重量下降,血流量减少,活性递质合成减少,灭活酶活性下降,M-R数减少,记忆力下降,用药依从性差,致老年人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敏感性变化。对中枢抑制药反应性增强,如催眠药的“宿睡”,吗啡的呼吸“抑制”,中枢抑制致抑郁自杀倾向(皮质激素、氯丙嗪),氨基甙类的耳聋,M-R的减少而阿托品心率增加不明显(仅为青年人的1/5)。2、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功能减退,循环功能储备、自我调节、压力敏感性下降,对β-R激动与阻断剂反应减弱,故降压药易发生体位低血压,可能与腺苷酸环酶活性降低或β-R数目减少有关。3、内分泌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随年龄增长而受体数目改变对药物反应产生差异。如糖代谢、骨质疏松等。性激素不足发生更年期综合征。4、免疫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随年龄增长而T细胞功能降低,B细胞功能亦降低。因此,老年人易患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和肿瘤。故体液与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可致抗菌药物失效。5、精神因素对药效学的影响五、老年人合理用药对策1.用药的一般原则用药目的应使患者受益,权衡利弊,安全有效。用药方案简明,老年人记忆、视力、听力降低,不宜每次>5种药,因≤5时不良反应仅4%,>5时则27.3%,抓主要矛盾。小剂量应用,从成人量的1/5~1/4开始,不可超过1/2量。择时用药:对消化道有利的药饭后服利胆健脾药饭前服按各种疾病和药物动力学等择时给药控制疗程,及时停药,但不同疾病仍应长期用药控制嗜好与注意饮食:烟、酒、茶、糖、牛奶、高脂等。因对药物吸收、代谢有影响。提高用药的依从性,简化治疗方案,简单用药,减少用量和次数,避免合并用药。2.选药原则需有明确的用药指征。了解病史和服药史,先急诊为主,后慢,抓主要矛盾,以不用药为宜。避免应用不适老年人的药物

禁用药:长效苯二氮卓类、利福平、洋地黄毒甙、复方抗抑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