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1年张家界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1页
湖南省2021年张家界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2页
湖南省2021年张家界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3页
湖南省2021年张家界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4页
湖南省2021年张家界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溃退(kuì)诘责(jié)络绎不绝(yì)藏污纳垢(ɡòu)....B.

不辍(chuò)

肖像(xiāo)

线条遒劲(qiú)动作娴熟(xián)....C.

雕镂(lòu)踌躇(zhú)旁逸斜出(yì)杳无消息(yǎo)....D.

秀颀(qí)濒临(bīn)重峦叠嶂(zhànɡ)

深恶痛疾(è)....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躁热B.

喧嚣

嶙峋

但精竭虑

摩肩接踵C.

狼藉

蹒跚

恹恹欲睡

嶊枯拉朽琐屑

长途跋涉

春寒料峭D.

鲜腴

窒息

正襟围坐

无动于衷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信息丰富,搜索快捷,资源络绎不绝。....B.

学校艺术节上,同学们表演了生动有趣的节目,相声表演惟妙惟肖。....C.

大雪把张家界装点得更加秀美生动,雪花堆出的每个造型都是那样自出心裁。....D.

文字功底深厚,妙手偶得

文章无处不妥帖,无处不耐人寻味。....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

“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B.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记叙了一件“改天换地”的事,智叟和愚公形象对比鲜明。《列子》中还有很多寓言故事,如“歧路亡羊”“杞人忧天”。C.

《苏州园林》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本文运用了先总说再分别说明1

/

21的写法。D.

《白杨礼赞》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文章运用象征手法,白杨树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二、综合性学习5.下面是八年级三班班委会写的邀请函,有两处用语不恰当,一处格式问题,请划上横线,并改正在横线上。班会邀请函尊敬的家长:您好!一直以来感谢您对我们班级工作的大力支持。值此元旦佳节,班委会决定于

12

31

日晚上七点,在八年级三班教室,举行班级庆元旦活动。晚会流程有学生表演,班长总结

2019

年班级工作,老师点评,代表家长讲话。诚邀您按时参加。2019

12

28

日修改一________修改二________修改三________6.“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为响应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5

20

日至

27

日,天南中学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宣传周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到民间研学,撰写文化遗产报告,开展文化遗产展览会,组织当地花灯、龙灯等传统节目进校园表演。(1)请给这则消息拟个标题:(2)请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宣传周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3)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请你仿照示例策划一项“申遗”项目。示例:土家族织锦技艺三、其他7.试用你学过的符号标出下列句子的成分。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森林中打来的泉水。四、名著阅读2

/

218.名著阅读。事实会驳斥寓言家不负责任地肆意杜撰,因为蝉和蚂蚁的关系跟寓言故事所讲的正好相反:任何时候,蝉都不会跑到蚂蚁门口去乞讨。恰恰相反,是蚂蚁,饥肠辘辘地来求歌唱家。而且,还厚颜无耻地把蝉抢劫一空。这个事实,至今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七月的下午,暑热几乎令人窒息。一般的昆虫都干渴乏力,徒劳地在干枯的花朵上游荡,找水解渴。但水荒和蝉没有关系,它一笑置之,把小钻头一样的喙钻进汁液饱满的树皮,再把吸管插进钻孔。蝉就是这样,在酷暑的日子,一边尽情歌唱,一边畅饮着树皮下面源源不断的甘泉。(1)上面的文段选自《昆虫记》,作者是________。现在要你向同学推荐这本书,请结合选文说出两个理由。(2)这学期,大家阅读了纪实作品和科普作品,一定掌握了阅读这两类作品的方法。请从《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中任选一部介绍读书方法。五、句子默写9.默写。(1)________,山山唯落晖。(《野望》王绩)(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钱塘湖春行》白居易)(3)学诗谩有惊人句。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李清照)(4)________,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六、诗歌鉴赏10.读下列古诗,完成下列小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诗中写到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2)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七、对比阅读11.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3

/

21(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宋昭公出亡①,

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

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节选自《新序》)(注)出亡①失国后逃亡。

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

③侍御:侍从妃子。

④谄谀:奉承拍马。(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①人恒过

然后能改

恒过________..②被服以立

被________.(2)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②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3)选文(甲)论证了________的道理;选文(乙)作者认为宋昭公失国逃亡的原因是________(用原文填空)。(4)[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5)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八、现代文阅读1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①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人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

282

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4

/

21④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

605

年左右,到现在已经

1300

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材料二: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桥梁建筑技术日臻完善。桥梁不只建在河江之上,早已延伸到大海上、平原上、高山之间,桥路相连,桥隧相通,跨越更大的空间,连接更远的世界,创造出一个个伟大的工程奇迹,演绎一串串精彩的桥梁故事。如杭州湾跨海大桥征服了举世著名的钱塘江大潮;丹昆特大桥长达

165

千米多,成为世界上最长的高铁桥;而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长达

55

千米,桥、岛、隧结合,成千上百的技术人员连续攻克了“五大制约性难题”,共同完成了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桥飞架南北,天塹变通途”,不仅是伟人的浪漫想象,更是现代科学发展与工程技术的完胜。(节选自《科学

24

小时》)(1)石拱桥总的特征是________。(2)材料一四段文字的说明的顺序是(A.由本质到现象)B.由具体到概括C.由一般到个别D.由原因到结果(3)材料一第④段和材料二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A.举例子

作比较)B.打比方

举例子C.列数字

举例子D.作比较

列数字(4)材料二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5)结合选文,用一句话说说桥是什么?5

/

211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自行车之歌①我父亲的那辆自行车是六十年代出产的永久牌,黑色车身,造型憨厚坚固。从我记事到八十年代离家求学,我父亲一直骑着它早出晚归。星期天的早晨,我总是能看见父亲在院子里用纱线擦拭他的自行车。现在我是以感恩的心情想起了那辆自行车,因为它曾经维系着我的生命。②童年多病,许多早晨和黄昏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来往于去医院的路上。曾经有一次我父亲用自行车带着我骑了二十里路,去乡村寻找一个握有家传秘方的赤脚医生。我难以忘记这二十里路,大约十里是苏州城内的那种石子路、青石板路,另外十里就是乡村地带如海浪般起伏的泥路了。我像一只小舢板一样在父亲身后颠簸,而我父亲就像一个熟悉水情的水手,也尽量让自行车的航行保持通畅。③多少中国人对父亲的自行车怀有异样的亲情!多少孩子在星期天骑上父亲的自行车偷偷地出了门!去干什么?不干什么,就是去骑车!我记得我第一次骑车在苏州城漫游的经历。我去了市中心的小广场,小广场四周有三家电影院,一家商场。等我从商场出来,突然感到十分恐慌:我发现广场空地上早巳成一片自行车的海洋,每辆自行车看上去都像我们家的那一辆。我拿着钥匙在自行车堆里走过来走过去,头脑中一片晕眩,我觉得许多半新不旧的“永久”自行车的坐垫和书包架上,都散发出我父亲和我自己身上的气息。④1980

年我中学毕业前夕,父亲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他说:你假如考不上大学,这车就给你上班用。但我考上了。我父母又说:车放在家里,等你大学毕业了,回家工作后再用。后来我大学毕业了,却没有回家乡工作。于是我父母脸上流露出一种失望的表情,说:那就只好把车托运到南京去了,反正还是给你用。⑤一个初秋的下午,我从南京西站的货仓里找到了从苏州托运来的那辆自行车。车子的三角杠都用布条细致地包缠着,是为了避免装卸工的野蛮装卸弄坏了车子。我摸了一下轮胎,鼓鼓的,托运之前一定刚打了气,这么周到而细致的事情一定是我父母合作的结晶。。因为我知道,从这一天起,生活将有所改变,我有了自行车,就像听到了奔向新生活的发令枪,我必须出发了。⑥那辆自行车我用了五年,是一辆黑色的凤凰牌自行车,与我父亲的那辆“永久”何其相似。自行车国度的父母,总是为他们的孩子挑选一辆结实耐用的自行车,他们以为它会陪伴孩子们的大半个人生。但现实既令人感伤又使人欣喜

五年以后我的自行车被一个偷车人骑走了。我几乎是怀着一种卸却负担的轻松心情,跑到自行车商店里,挑选了一辆当时流行的十速跑车,是蓝色的,是我孩提时代无法想象的一辆漂亮的威风凛凛的自行车。6

/

21⑦这世界变化快——包括我们的自行车,我们的人生。许多年以后我仍然喜欢骑着自行车出门,我仍然喜欢打量年轻人的如同时装般新颖美丽的自行车,有时我能从车流中发现一辆老“永久”或者老“风凰”,它们就像老人的写满沧桑的脸,让我想起一些行将失传的自行车的故事。⑧我曾经跟在这么一辆老“凤凰”后面骑了很长时间,车的主人是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他的身边是一个同样骑车的背书包的女孩,女孩骑的是一辆目前非常流行的橘红色山地车,很明显那是父女俩。两辆自行车在并驾齐驱的时候仿佛也在交谈——⑨黑色的老“凤凰”说:你走慢一点,想想过去!⑩橘红色的山地车却说:你走快一点,想想未来!(1)作者满怀深情回忆有关“自行车”的往事,原因是什么?请联系全文,根据提示填空。①童年多病,自行车维系着我的生命。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后来,自行车令我感伤又欣喜。(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划线句。我像一只小舢板一样在父亲身后颠簸,而我父亲就像一个熟悉水情的水手,也尽量让自行车的航行保持通畅。(3)文章第⑤段空缺处原有一段描写,下面给出的哪一个选项更适合填入?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A.我骑上我的第一辆自行车离开了车站的货仓,初秋的阳光洒在南京的马路上,仍然热辣辣的,我的心也是热的。B.我骑上我的第一辆自行车离开了车站的货仓,初秋的清风拂过我的脸颊,轻轻地踩着踏板,我的心也是轻松的。你选________,理由:________(4)文末用三个段落写一对陌生父女,这样结尾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进行赏析。九、作文14.作文7

/

21生活中,你一定动手做过事。比如,自行车坏在路上,你要自己去修理;妈妈不在家,你要自己洗衣服;一个人或和同学一起穿越一座城市或大山,去研学、旅行、采风,你要自己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就在那么一瞬间,或悲或喜,或感动或震撼,从此就定格在你的脑海里了。请将你那次的经历、那难忘的一刻回放,用你的真情来打动我,用你流畅、精彩的文字来感染我。要求:①请以“那一次,我……….”为题写一篇作文。②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于

600

字,不得抄袭。卷面整洁,字迹工整。8

/

21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1.【答案】

A【解析】【分析】B.肖(xiào)像。C.踌躇(chú)。D.深恶(wù)痛疾。

。故答案为:A【点评】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2.【答案】

C【解析】【分析】A.躁热——燥热。B.但精竭虑——殚精竭虑。D.正襟围坐——正襟危坐。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的识记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3.【答案】

C【解析】【分析】A.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使用对象有误。B.惟妙惟肖,意思是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使用对象有误。C.自出心裁,意思是谓出于自己心中的设计或筹划。多指诗文﹑技艺等的构思有独创性。使用正确。D.妙手偶得,指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得到的灵感或作品。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使用对象有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运用搭配的方法进行破题、解题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因为在汉语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些词语搭配的对象是不同的,词语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4.【答案】

A【解析】【分析】A.“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有误。律诗是近体诗。故答案为:A【点评】律诗是近体诗的基本形式之一。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9

/

21联。律诗句子字数整齐划一,每句或五言,或七言,分别称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律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二、综合性学习5.【答案】

修改一: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班级工作的大力支持;修改二:家长代表讲话;修改三落款写“八年级三班班委会”【解析】【分析】首先要准确清楚地表达邀请函的内容,其次要注意邀请函的格式:“邀请函”二字句中;下一行顶格写称呼;再下一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署名在上,日期在下。本题内容上“一直以来感谢您对我们班级工作的大力支持”不合逻辑,可改为“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班级工作的大力支持”;“代表家长讲话”可改为“家长代表讲话”;格式上缺少署名,所以在日期上一行添加“八年级三班班委会”。故答案为:1、修改一: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班级工作的大力支持2、修改二:家长代表讲话3、修改三落款写“八年级三班班委会”【点评】怎么写邀请函第一步标题标题可以直接书写为“邀请函”三个字,或者是“活动名称+邀请函”。需要注意的是邀请函”三字是完整的文种名称,与公文中的“函”是两种不同的文种,因此一般不能拆开书写,如:“邀请

XXX

函”。第二步称呼称呼的写法“敬语+姓名+后缀”,敬语如:亲爱的、尊敬的,后缀如;先生、女士等,这样的邀请函是发给个人的。还有邀请函是发送给公司的,一般书写“公司全称”就可以。再有就是网络,媒体或报刊上公开发布的邀请函,没有明确的对象,可省略称呼,或以“敬启者”统称。第三步正文正文一般先要交代活动的背景、目的。然后注明具体活动,如:活动时间、地点、名称等,接下来写邀请语,如:“特此邀请您参加”。最后,可以写上敬语,如下图。也可省略。第四步落款落款注明举办单位,并盖章,写明具体的邀请时间。10

/

216.【答案】

(1)天南中学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宣传周活动。(2)示例: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3)示例:土家吊脚楼建造工艺。【解析】【分析】(1)拟写新闻标题,是压缩语段的一种传统题型。考试经常考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导语、提取主要信息、拟写新闻标题。怎样拟写新闻标题呢?题文一致;一语破的;简洁明快;旗帜鲜明;生动活泼。一般的格式为:“谁干了什么事”或“哪发生的什么事”。答题时内容无损原意,不能丢掉语段中重要的信息;抓住关键词语。如本题可分析压缩导语“天南中学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宣传周系列活动。”一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2)作答此类题,首先要审好题,看好题干中的要求,不能跑题。本题应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这一中心拟写标语,答案并不唯一,但必须合乎要求。如:保护文化遗产,提升美育素养。(3)要求仿照示例策划一项“申遗”项目。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策划即可,如:土家族民歌、龙岩采茶灯、蒙古族驼球、武汉杂技、京绣、布糊画等。故答案为:(1)

天南中学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宣传周活动。(2)

示例: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3)

示例:土家吊脚楼建造工艺。【点评】(1)新闻标题具有简单明了、吸引读者的特点。拟写标题时应从导语和关键词入手,用简洁的语言把主要内容揭示出来。标题内容要包括两个要素:人物和事件,没有人物的必须概括出对象与事件,其余内容应该舍弃。另外,句式不要太长,句末一般不用标点符号。(2)怎样写标语:

①字数要适中。②内容要积极。③用语要通俗。

④句式要整齐。

⑤修辞要鲜明。⑥标点符号上的要求。由于受特殊表达手段的限制,标语一般不能使用标点符号(宣传某种著作、讲话使用书名号,特定称谓使用引号除外)。因此,拟写标语时,要避免因停顿或轻重音而产生的歧义。确实需要停顿时,可以使用空格(竖排版的),或者转行(横向排版的)来代替标点符号。(3)根据题干要求,依照示例写“申遗”项目。这需要平时多留心生活实际,多积累。三、其他7.【答案】

(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森林中打来的)泉水。11

/

21【解析】【分析】明确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和中心语)及各成分所在的位置,找到句子的主干,再理出其他成分即可。这个句子主干是“老人(主语)喝(谓语)泉水(宾语)”。“住在山中的”“一位”修饰老人,是定语;“微笑着”修饰“喝”,是状语;“从森林中打来的”做定语。故答案为:

(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森林中打来的)泉水。【点评】汉语句子成分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四、名著阅读8.【答案】

(1)法布尔《昆虫记》其文学及科学的成就而受到举世推崇,影响了无数科学家、文学家及普通大众。科学价值,是作者对昆虫最直观的研究记录;文学价值,行文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被公众认为跨越领域、超越年龄的不朽传世经典!(意思相近即可,从科学、文学两方面答即可。)(2)示例一:阅读科普作品借助前言后记或附录中有关作家作品介绍,了解作者昨全书大致内容。在阅读中遇到专业性强的概念等要找工具书把握其含义。体会科普作品的科学思想。示例二:读纪实作品要读目录,前言后记了解作品背景,在阅读中把握内容的线索,用画导图、表格的形式梳理内容,学会复述,写读后感,作批注等。【解析】【分析】(1)《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推荐名著,首先要掌握名著的有关知识(如作者、情节、人物等),再说清楚推荐的理由,如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主题深刻等。推荐时,注意语言语言要精练生动,有情感色彩。示例:《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2)要求从《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中任选一部介绍读书方法。写出自己使用的读书方法,并用简洁的语句说清其使用的优点即可。如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类的纪实作品时,重点把握作品的核心价值,采用专题研讨的形式,运用形成性评价和多样的成果展示等,以此提升对纪实文学阅读的兴趣并保证阅读的质量。科普文一般是以通俗的形式介绍某种事物或形象,说明它的形态、特征、性质、意义、成因及其功能和作用。要弄清文章的基本内容,科普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它说明的内容具有科学性,不夸大,不缩小;表述具有条理性,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顺序清楚,层次分明。我们在阅读时,首先我们要弄清文章叙述的事物的概念、特点、构造、作用等等,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看科普类的书能够帮助形成正确的科学观,而不是一味地知道接受。同时还可以培养科学素养,理性地更好的认识世界。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

1、法布尔《昆虫记》其文学及科学的成就而受到举世推崇,影响了无数科学家、文学家及普通大众。科学价值,是作者对昆虫最直观的研究记录;文学价值,行文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盎然的情12

/

21趣和诗意,被公众认为跨越领域、超越年龄的不朽传世经典!(意思相近即可,从科学、文学两方面答即可。)(2)

示例一:阅读科普作品借助前言后记或附录中有关作家作品介绍,了解作者昨全书大致内容。在阅读中遇到专业性强的概念等要找工具书把握其含义。体会科普作品的科学思想。示例二:读纪实作品要读目录,前言后记了解作品背景,在阅读中把握内容的线索,用画导图、表格的形式梳理内容,学会复述,写读后感,作批注等。【点评】(1)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2)读书方法的选择一定要注意是阅读纪实作品和科普作品的方法,方法的选择要有针对性。五、句子默写9.【答案】

(1)树树皆秋色(2)谁家新燕啄春泥(3)九万里风鹏正举(4)感时花溅泪【解析】【分析】古诗文名句的默写既需要背诵、理解和记忆,也需要书写正确。如“新燕”、“鹏”、“溅泪”等。故答案为:(1)

树树皆秋色(2)

谁家新燕啄春泥(3)

九万里风鹏正举(4)

感时花溅泪【点评】古诗文默写包括一般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前者需要考生结合上下句提示进行回答;后者要结合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题干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六、诗歌鉴赏10.【答案】

(1)赤壁之战。(2)这两句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而间接地通过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这种变化,(答出对这两句的理解,如“要是没有东风,孙刘联军必败无疑,东吴的两个美女将会被曹操掳去,关押在铜雀台”,也可以)以小见大,形象生动,给诗歌增添了无限情致,可谓别出心裁。(答出“诗人把孙刘联军的胜利简单归结为偶然的东风,借题发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也可)13

/

21【解析】【分析】(1)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意思是: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诗人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耐人寻味。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故答案为:(1)

赤壁之战。(2)

这两句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而间接地通过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这种变化,(答出对这两句的理解,如“要是没有东风,孙刘联军必败无疑,东吴的两个美女将会被曹操掳去,关押在铜雀台”,也可以)以小见大,形象生动,给诗歌增添了无限情致,可谓别出心裁。(答出“诗人把孙刘联军的胜利简单归结为偶然的东风,借题发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也可)【点评】(1)古诗所涉及的时代背景,作家作品常识一定要熟悉。平时读背古诗要多了解诗人的生平阅历,创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2)名句赏析类解析方法: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七、对比阅读11.【答案】

(1)恒:常常

过:过错;通“披”,穿(2)①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②做君王的人离开国家失掉社稷的原因是奉承拍马屁的人太多。(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谄谀者众也(4)[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叙议结合。(5)“谄谀者众”;无“法家拂士”14

/

21【解析】【分析】(1)人恒过,然后能改: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恒:常常。过:过错。被服以立:穿好衣服站立。“被”通“披”,穿。(2)注意以下关键词:困于心:心中有困苦。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指不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众:多。(3)细读甲文段,(人恒过……而后喻):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挫折、困苦,才能长进和有所作为。(入则无……国恒亡):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炼的必要性。(然后知……安乐也):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文乙作者认为宋昭公失国逃亡的原因是宋昭公却一直被谄谀者包围,听不到谏言,即原文“谄谀者众也”。(4)甲文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乙文前半部分是叙述,后半部分“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是议论。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5)结合文中语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筛选信息作答即可。故答案为:(1)1、恒:常常

过:过错2、通“披”,穿(2)①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②做君王的人离开国家失掉社稷的原因是奉承拍马屁的人太多。(3)

①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②做君王的人离开国家失掉社稷的原因是奉承拍马屁的人太多。(4)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谄谀者众也(5)

“谄谀者众”;无“法家拂士”【点评】(1)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15

/

21易混词要加以积累。(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基本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及中心论点的能力。论证的道理主要就是作者的观点,有时在文章的开头,有时在文章的结尾,有时需要自己概括。第二问在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上,筛选出相关信息回答。(4)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表达方式的能力。文章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平时学习时要掌握这五种表达方式的特点,答题时要根据具体内容分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探究和归纳概括能力。解答此题,需要读懂两个语段的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从中找出原因并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语言要精练、准确。【参考译文】甲: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乙:宋昭公国亡后出逃,到达了边境,感慨说道:“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千百人,施政做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侍从妃子几百人,穿好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王长得美!'朝内朝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君看来,做君王的人离开国家失掉社稷的原因是奉承拍马屁的人太多。所以宋昭公逃出了国家后能够醒悟,最后得以返回国家。八、现代文阅读12.【答案】

(1)历史早,形式美,结构坚固(2)C(3)C(4)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桥梁建筑技术日臻完善。(5)示例一:桥路相连,跨越空间,连接世界的建筑工程。示例二: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

。完整的句子意思相近可。【解析】【分析】(1)可用材料一中第②段语句“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概括作答。16

/

21(2)材料一四段文字先说世界上石拱桥的特点,然后说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再说中国石拱桥的杰作——赵州桥,是按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使读者对中国石拱桥的了解由浅入深,从总貌到具体。故选

C。(3)材料一第④段“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这座桥修建于公元

605

年左右,到现在已经

1300

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材料二中“如杭州湾跨海大桥……丹昆特大桥……港珠澳大桥……”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故选

C。(4)通常是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本段的中心句就是第一句“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桥梁建筑技术日臻完善”。(5)解答此题需要在文中找出体现“桥”的特点的关键语句,用下定义的模式“桥是

XX”来表述。可在材料二句子“桥梁不只建在河江之上,早已延伸到大海上、平原上、高山之间,桥路相连,桥隧相通,跨越更大的空间,连接更远的世界”中提取关键词来回答。故答案为:(1)

历史早,形式美,结构坚固(2)C(3)C(4)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桥梁建筑技术日臻完善。(5)

示例一:桥路相连,跨越空间,连接世界的建筑工程。示例二: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

。完整的句子意思相近可。【点评】(1)根据题干的要求,仔细阅读材料,筛选出相关信息回答。(2)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又包括: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3)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引用、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画图表。(4)概括材料说明的主要内容要注意抓住关键句,如每一段的中心句等。(5)要注意采用下定义的形式来表达,一定要注意抓住关键性的能表现桥的特征的词句。17

/

2113.【答案】

(1)笫一次骑车,自行车让我感受到异样的亲情。;长大后,自行车开启我的新生活。(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比喻成一只小舢板,把父亲比成熟悉水情的水手。写出了泥路乡村起伏不平,和父亲对孩子的爱。意思相近可。(3)选

A;这句话承上启下,承接了上文我从车站提货,看到父母合作精心包裹的车,感受到父母对我的爱与期待;下启后文对生活的感受,我骑着父母的车,仿佛听到向前的“发令枪”响,奔向阳光下的新生活。所以我的内心情感应该是“热”而不是“轻松”的,与之相应的环境描写也就是相配的“阳光洒在南京的马路上”和“热辣辣”的。(意思近即可)(4)深化主题,通过父女新旧自行车的对比,暗示了文章时代发展与情感传承的主题,用陌生父女的事例作为结尾,体现一种社会普通性;升华情感,通过父女自行车“仿佛也在交谈”,表达了作者对自行车的深厚情感;引发读者对文章蕴含的情感和主旨的思考。(意思相近可)【解析】【分析】(1)结合内容,从③④段“多少中国人对父亲的自行车怀有异样的亲情!”“我觉得许多半新不旧的自行车的坐垫和书包架上,都散发出我父亲和我自己身上的气息”可概括出:笫一次骑车,自行车让我感受到异样的亲情。从第⑤段“从这一天起,生活将有所改变,我有了自行车,就像听到了奔向新生活的发令枪,我必须出发了”等语句概括出:长大后,自行车开启我的新生活。(2)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比作水手,把自行车在路面前行的状态比作小船在水面航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自如地驾驭自行车在乡村高低不平的泥路中顺利前行的自信和娴熟。(3)仔细分析两个语句,前半部分都承接“我从南京西站的货仓里找到了从苏州托运来的那辆自行车”这句话,看到父母合作精心包裹的车,感受到父母对我的爱与期待;从“一个初秋的下午”“我有了自行车,就像听到了奔向新生活的发令枪,我必须出发了”中可知,我的内心情感应该是“热”而不是“轻松”的,与之相应的环境描写也就是相配的“阳光洒在南京的马路上”和“热辣辣”的。因此

A

句合适。(4)结构上总结上文;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照应题目、照应开头、前文。内容上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什么感悟或者情感;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精神或性格;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结合内容可知,文章最后三段讲述了一对普通父女骑着新旧自行车的事例,并通过对比,暗示了本文的主题;写父女共同骑车,升华了本文的情感;写自行车“仿佛也在交谈”,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自行车的深厚情感,能更好的表现文章的主旨。18

/

21故答案为:(1)1、笫一次骑车,自行车让我感受到异样的亲情。2、长大后,自行车开启我的新生活。(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比喻成一只小舢板,把父亲比成熟悉水情的水手。写出了泥路乡村起伏不平,和父亲对孩子的爱。意思相近可。(3)1、选

A2、这句话承上启下,承接了上文我从车站提货,看到父母合作精心包裹的车,感受到父母对我的爱与期待;下启后文对生活的感受,我骑着父母的车,仿佛听到向前的“发令枪”响,奔向阳光下的新生活。所以我的内心情感应该是“热”而不是“轻松”的,与之相应的环境描写也就是相配的“阳光洒在南京的马路上”和“热辣辣”的。(意思近即可)(4)

深化主题,通过父女新旧自行车的对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