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作业附件下载 100order=0_第1页
学员作业附件下载 100order=0_第2页
学员作业附件下载 100order=0_第3页
学员作业附件下载 100order=0_第4页
学员作业附件下载 100order=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编现代生物新教师的前沿性教育理念</H1>

<H3>问题1.现代生物新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坚持生物学学科的个性?</H3>

<P>现代生命科学是不同于其它自然学科的,并有着自己的特点。对于这一点,许多生物教师往往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有的把生物教成了“死物〞,不是让学生做实验而是为了考试而背实验,甚至把生物学当成了文科。所以,把握生物学的学科特点是做好生物教学工作的非常重要的前提,在新课程的进行中就更是如此。我们认为,生物学有这样几个最主要特点:〔

1〕生命性。这是生物学最本质、最根本也最独特的性质,虽然许多人认为其它学科也不同程度地有着生命性,但其生命性的深度与广度都是难以与生命科学相比的。生命也就代表着活力,代表着新旧的自然代谢。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有深刻的体验,才能有自己的独特看法,因为从某种角度来说,新课程就是要复原教育的生命,而不像从前那样仅仅把学校、课堂、教师和学生当成实现国家与社会目的的工具,那样的课程就只是一种实现目的的机器。〔

2〕实验性。自然科学都有着实验学科的性质,而生物学由于其复杂性与广泛性而实验的范围经常要超越普通的实验室,也因此有人无视了其实验性。其实,生物学的广泛性也就意味着其开展的便利性。〔

3〕生态性与亲合力。现代生物科学的开展充分展示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特别是其中与人类环境与命运相关的生态学,对于人类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也由于这三个根本特点,使得生物学对于人类具有非常明显的亲合力,因之学生喜欢生物学就成了一种天性,相反,如果学生对生物学不喜欢了,我们作为生物教师、还有我们的学校与教育制度才应该检讨与反思。

</P>

<P>另外,生物学也具有与进化密切相关的历史性、引起现象发生的原因之多元复杂性、与他组织相关的机械性结构完全不同的、有着生命结构的自组织性、开放性、创造与转变性等重要特征,这些都对我们理解教育有着一定的启发,因为在生物学者的眼中,世界就是充满着生命与活力,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创造性的网络整体。所以,生物学是比我们现在所接受的机械论更有启发性的模式。所以,现代生物新教师更有条件比其他学科教师在新课程中做得更好、更能展现出自己的特色。

</P>

<H3>问题2.现代生物学学教师如何认识新课程的大背景?</H3>

<P>许多教师认为,新课程的推行主要是一种外部的力量。其实,这种看法也是有一定片面性的。其实,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就是要重视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重视人的可持续开展能力。而我们国家从前那种主要以升学为目标的教育现实,确实也引发了许多的问题与困难,包括现实教育中的许多问题。大家都知道,中国教育所培养的考生是世界闻名的。但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创造力却显著的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而新课程的制定目标就是要提高国民的根本素质,提高其创造力,以参与世界范围的竞争。所以,从一定角度来说,新课程的进行也是我们国家适应世界潮流、主动改变自己的一个全面的行动。

</P>

<P>再从我们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来说,可以看到,教育已经出现了许多异化的现象。本来教育就是为了学生的开展而存在的,但在现实中,我们只是关注考试;人类天生就是一个快乐的学习者,正如我们在婴儿学习语言那里所看到的,但现实中的学生却许多已经失落了学习带来的欢乐。对教师而言,本来教育也是我们教育人生的一个乐趣,正如孟子所说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那是人生最大的三个快乐之一。但在现实中,对许多教师而言要体验教育的乐趣却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一种奢侈。相反,我们经常体会到的是教育过程中的无奈、无力、无助与困苦。在传统的生物教育现实中,我们为了考试而教生物实验,并忽略考试不考的内容。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的实践性教育原那么,已经成了教育实现的精彩写照。可以说,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大家都成了考试机器。如此下去,教育有何欢乐?学生可能得到真正的开展否?多数学生在适应着,少数的那么在积极地、更多的是消极地对抗。我们的教师的情况大致也如此。在这种情形之下,教育变革就成为一种大趋势了。

</P>

<P>所以,生物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改变教师自己的观念,开阔自己的视野,如此才能做到如孙子所说:“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因为决胜的因素往往是出现在先期,而不是在后期,最后的理想结果只是水到渠成确实事情罢了;而防止出现“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的那种情况,因为没有明确目的预计的事情,往往很难出现优质的结果,如果出现了,那也只不过是偶然。

</P>

<P>请阅读、思考一个教师的教学反思案例:</P>

<Palign=center><STRONG>对不起,教师是一只青蛙</STRONG></P>

<P>那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同往常一样,我们又该学习新课了。不同的是,有许多老师来听课。<BR>

学习的课文是?坐井观天?,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以前,每学完这课,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我都要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进行写话训练,效果非常好。按照惯例,学完新课后我又一次让同学们想象青蛙要是跳出井口了,将会怎样呢?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一下被激发起来,有的和同桌互说,有的前后凑在一起争论,还有的仰起小脸在思考。

<BR><BR>

待平静下来,我开始点名。有的同学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声吓得它忙向小鸟求救。有的同学说,青蛙看到了高高的山峰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田野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上面飞舞着蝴蝶和蜜蜂,青蛙陶醉了,它觉得以前的日子都白过了。还有的同学竟然让青蛙坐上了飞机去环球旅行,青蛙一下飞机就对小鸟说:“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大啊!〞听课老师都被他的话逗笑了,我也没想到他会把一句广告词改得这么恰当,“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BR>

我班有一名新转来的同学叫张明,看到他把手举得高高的,便点了他的名。他站起来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它又跳回了井里。〞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我也笑了。我打断了他的话,问大家:“是井里好,还是井外好?〞我示意张明坐下,随口说道:“我看你是一只青蛙,坐井观天。〞之后,我又让大家把自己想的和说的写出来。

<BR>

在批阅同学们交上来的作业时,我看到了张明续写的故事:青蛙跳出井口,它来到一条小河边,它累了想去喝口水。突然,它听到一声大吼:“不要喝,水里有毒!〞果然,水上漂着不少死鱼。它抬头一看,原来不远处有一只老青蛙在对它说话。它刚要说声谢谢,就听到一声惨叫,一柄钢叉已刺穿了那只老青蛙的身子,那只老青蛙正在痛苦地挣扎。青蛙吓呆了,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它急忙赶回去,又跳到了井里。还是井里好,井里平安啊!

<BR>

我的心被震撼了。河水里常漂有死鱼,菜市上也常有卖青蛙的,这都是有目共睹的,让青蛙跳回井里又有什么不好?可我却没有给他一个发表自己观点的时机。倘假设让他把话说完,不仅同学们不会再笑他,而且也将给我的课堂教学增添一抹亮色。我不是要培养他们创造性的思维吗?可我竟然说他是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孩子的心灵就像井外那多彩的世界,需要跳出来的恰恰是自以为是的我自己!

<BR>收起笑,我在张明的作业下的空格里工工整整的写下一句话:“对不起,老师是一只青蛙。〞</P>

<P>案例评点:此案例说明了一个事实:学生也可以教育教师的。我们的教师如果总是以自己的想法作为走向教育评价的唯一标准,那就难免、甚至会经常犯下愚蠢的错误的。

</P>

<P>启示:只有勇敢的教师才能进入教育的核心世界,才能使学生的生命得到提升,也才能真正地使自身得到开展。</P>

<H3>问题3.现代生物新教师应该如何看待当前生物新课程的进行中的问题?</H3>

<P>我们在和一些中学生物教师交谈时得到这样的信息,现在进行中的新课程,在一些较早实施的地方已经步入了“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的阶段,就是说,新课程的进行中进入了困境,我们也许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过程中的高原现象,或许说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但在新课程进行的大环境与大趋势背景下,这种现象还是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因为处理不好,就可能走向回流;而这引起的后果是,数不清学生的茁壮成长受到损伤,无数教师的教育幸福与专业开展被延缓,教育信心也持续地受到打击。因为,虽然前进的道路总会有着一定的困难与挫折,但是我们也不能靠等待来解决问题,因为障碍往往不会自己消失。而且,时间也不容我们走上回头路,因为我们的教育现实确实是在痛苦地呻吟着。我们的教师、学生和家长还在经受着种种无奈的煎熬。当笔者在上课时听说某学员的孩子在上一个重点小学的五年级就读、而每天的作业就需要三、四个小时时,当听说有的幼儿园也给我们可爱的孩子布置写日记的作业时,就不禁产生了这个感觉:这样的教育在杀人。所以,我们面对新课程进行中的困境,应有的态度就是研究、探索、改善和前进。

</P>

<P>新课程进行中的问题大致主要有这些:</P>

<P>●考试与素质教育的矛盾: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考试还不能马上就过渡到新课程所要求的那种重视过程性评价的体系中去。许多地方的考试仍然与以前的一样,还是要排名,要通过应试教育的成果来评价教育水平。而新课程所要求的那种比拟热闹的课堂气氛,往往会导致传统考试水平的下降,特别是在这种探索的初期。这对于新课程的开展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P>

<P>然而,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我们自己对新课程的深入理解,通过我们对教育改革实践的改善而继续前进的。从某种角度来说,采取传统的考试来评价新课程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就像用天平来称量人体一样,它只能称出重量,但对长度那么无能为力,因为新课程所重视的许多指标

---其实也就是人类成长的核心指标

---是用传统的方法无法测量的。我们知道,新课程更为重视的是学生的潜能,重视学生的整体性主动开展,重视学生的认知、感情与意志的协调互动。虽然暂时性的考试成绩可能会有所滑坡,但要相信最后就会好起来的,因为学生有了较强的自主成长能力,因而其以后的开展是不可限量的。只要认识到这一点,就会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学生的开展,包括对待学生初期可能不那么理想的考试分数。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改善教育模式而提高考试成绩的。只要学生对学习、课堂、学科更感兴趣了,那么其成绩的提高就是尽早的事情。而且,许多应试性的任务,当学生真正对学习感兴趣、当师生关系得到改善、即形成了一个和谐生成的共同体之时,那么学习的提高成绩就是瓜熟蒂落的事情了。

</P>

<P>●深入不下去问题:新课程初看起来是容易的,好似就是让学生发言,小组讨论,热热闹闹的。但时间长了,一些教师很可能会疑心:难道这就是新课程中的教育?真的会有用吗?到时候能考好吗?如此等等。更不用说许多人甚至就找个理由直接回到了老路上去,特别是在几次考试结果不如意之后。所以,外表上的热闹也许只能持续短的时间,只有依靠坚实而深刻的理论才能长期真正地支撑下来。新课程的实质就是要让学生探索,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尊重学生学习的权利,所以,这里的探究性实验并非只是为了活泼课堂气氛的,而更是经过无数教育工作者的试验与努力才得到证实的,那就是:只有依靠学生的自主的探究性实验的学习,学习才可能真正地发生;就是说,学生只有通过做实验或活动,才可能掌握知识的获得过程,从而了解其本来面目,这样也才能使知识与自己的成长相联系。

</P>

<P>●教师角色转换问题:教师的角色转换是新课程进行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与前提,因为如果没有新的角色,还是坚持教师中心那一套,那新课程的实质就不可能出现。毕竟,我们中国人受儒家的影响太深,所以,师道尊严可以说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血液与骨髓之中。所以,要转换教师的角色,就必须对新课程有一个根本意义上的理解。就像当年杜威所认为的那样,教育过程的中心从教师转到了儿童,就像从前人们所认为的世界中心从地球转到了太阳一样。所以,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教师是主角,因而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总是被压抑着。与此相对,新课程那么因其持对教育过程中权力再分配和教育实现的生命机制的观点,而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做了迥然不同而生动的诠释。就是说,这里所认为的教育应该是分权的,学生也许拥有更大的教育权力——主要表达为学习的自主权,所以,权力就要发生再分配。而教育任务的实现也最终是靠学生自己的学习与开展而实现的。因之,新课程所关注的焦点是学生,是具有鲜活生命、各自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可以自我生长的完整的人,由此来看

,那么学生就不再是教育过程中的附属者

,而成了能自我思考、自我决定、自我行动的独立者;不是配角,而是主角;不是教师的仆人,而是学习的主人;不是被管理者,而是自我管理者;不是受动者,而是主动者;不是再现者,即以记诵教师传授的学业为目标的学生,而成了表现者,即能在教育情境中个性化地展现自我人格,于是,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展示的时机。由于学生角色的这种转变,学生就是创造者了,而非继承者;是自塑者,而非他塑者。当然,新课程从开始到最终最关注的都是学生,但教师并非不重要了,而只是角色与从前有所不同罢了。是否接受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否能够进行实践,都是取决于教师的。但这里的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鼓励者〔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他的著作中甚至以“促进者〞取代了“教师〞〕

;课堂上不再是教师演独角戏,而是学生做演员,甚至包括主持人,而教师那么是导演,有时甚至是幕后的;教师也不再是教育过程中的控制者,而是效劳者

(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开展);不再是决定者,而是建议者;不再是评价者,而是欣赏者;不再是辛苦劳作的蓝领,而是做更高级工作的白领(设计者)。</P>

<P>有了以上这些思想的转变,我们的教师在应对新课程过程中也许会更自觉些,也更有信心些,当然也更有一些自由之感。我们就像放飞小鸟一样,就让学生自主地飞扬。而学生水平的升腾与自由,不正是教育的本来目的吗?

</P>

<P>●新课程教育目标的把握问题:

当然,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们最感到棘手的一个问题,就是必须直面课堂与学生的评价标准冲突问题。在我们所熟知的目标导向的教学中,能否到达教学目标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但在新课程教学中,目标很多都是模糊的,是难于精确评价的,有的时候还提重视过程性目标的教育评价。由于新课程更为重视教学对于学生学习与表现的支持,所以绝大多数的评价都是肯定性的,这样当然容易促成活泼的课堂气氛,但却容易使得教学目标难以清晰。所以,如何把握教学目标就成了新课程中的教师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认为,教师要把学生自主的学习热情作为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来看待。只要有了学习热情,也就有了学习动力,如果再加上适宜学习方法,加上自己的努力,那成绩的上进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当然,对于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的方法也要进行指导,但还是应让学生在学习之中学会修正自我。至于知识性、技能性的目标,当然也重要,但也没有那么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所以,任何目标在学生的开展面前都必须退居二线。而现代教育的评价理论中就有一种被称为游离目标评价的模式,就是在评价时不暂不考虑目标的要求,其实其潜在的意思是,许多的目标是不能评价出来的。能够进行测量的目标只是那些简单的、表层的。

</P>

<P>●教学资源问题:从理论上讲,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资源是非常丰富的。甚至可以说,只要可能,我们的教学资源是越多越好。但实际上,现实中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也很可能是非常缺乏的,加上长期以来多数的学校都是适应传统的应试教育、以致都是为教师的教而设计和建造的,更是因为新课程中的学生释放出来的学习能量会远远超乎我们的预料。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的资源是永远也不会真正足够的,只能是相对地满足。所以,从大的方面来说,作为学校就要注重建设丰富的图书馆,并促进其有效使用。也要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相关资源,比方有的生物教师就总结出了充分利用“三园〞〔公园、生物园和校园〕效劳于生物教学的经验。而作为生物教师个人也要注意积累,包括平时的教学资料、自制教具、相关的网络资料、有典型性的学生作业、家庭与社区环境中的相关信息都要进行关注。总之,新课程要求丰富的教学资源,但现实中总是不那么充足的,这就要求我们放开眼孔,开阔心灵,主动积极地努力争取,那么在我们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中,还是应该不那么难于到达目的的。

</P>

<P>相关案例:</P>

<Palign=center><STRONG>一次非常难忘的指导教育实习经历</STRONG></P>

<P>2001

年秋天,本书作者之一曾在珠江三角洲带队进行了一次教育实习,其中有一个实习小组有六名生物教育专业的同学共同在中山市东风镇某农村初级中学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教育实习。由于种种原因,当年所在的实习学校对本次实习并不怎么欢送,但同学们在非常积极上进的李

**组长的带着下,他们〔三名男生和三名女生〕的工作非常积极,生活上能吃苦〔甚至在第一天准备住进宿舍、在清扫卫生时就发现了一只癞蛤蟆,但身为女生的组长却只是轻轻一下子就扫了出去而已,而且因为没有教师食堂,就只有和所在学校的中学生吃着同样的饭菜〕,但他们没有什么怨言,而是以工作为中心,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改变了实习学校领导、教师及学生对本次实习的消极态度,也实现了本组所有成员人生的重大转变,也使本次教育实习成为本届教育实习中最优秀的一个组,也促成了本届教育实习成为作者所亲自组织带队的五次教育实习中最成功的一届。

</P>

<P>具体来说,他们非常认真地对待教育实习工作;对于上课,他们每次都做好了精心的准备,课堂技能比拟熟练,每次都尽量运用教具,除了传统的教学挂图等工具,还有个同学用纸板自制了能够开闭的心脏模型,或者使用生物黑板画〔这也是平时的教学中非常强调的〕,总之使教学效果非常突出。另外,李组长甚至在教育实习前早就准备来校后制作植物腊叶标本,所以从原学校出来时就带上了大量的旧报纸,来到学校后,就带着学生、当然更多的是他们自己去野外采集标本,回来后就用报纸夹起来进行晾干,有时晚上还要几次起来更换报纸,最后终于为所在实习学校的生物标本室留下了上百份质量比拟高的植物标本,当然也促进了当时的生物教学。除了课堂教学,他们对学生的生物实验与课外活动也非常重视。由于辅导中学生制作叶脉书签是本专业同学教育实习的传统内容,所以,本次的教育实习也发挥了这个优势,但制作叶脉书签对植物种类有所要求,有些种类就更容易成功,于是,同学们利用国庆放假到广州的时机,采集到了理想的标本,回来后再进行处理,本次的叶脉书签制作可能是本专业教育实习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因为平常学生都是挑选一些优秀学生进行制作,但本次那么尽量满足同学的好奇心与动手愿望,所以,本年级将近十个班的大局部同学、甚至还有其它年级的同学也参与了。最后,成果自然是丰富的。不但数量多,他们还指导学生对叶脉书签进行染色处理,还指导、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加工创作,使叶脉书签成为了艺术品。最后,所有的作品还在学校进行了盛大的展览,引起了全校性的轰动。

</P>

<P>还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学生代表进行的公开汇报课。由于公开课是每次教育实习中的最后一个大型活动,而且也是我们的实习生水平的展现,从某种角度来说,也代表我们的学校形象,所以,大家都非常重视,也非常积极,经过屡次的选拔,李

**组长就有幸成为其中的代表。其实,说句心里话,我对该同学是不那么有信心的,因为平时在我的教学法课堂上,虽然她在第一节课上就主动做了科代表,但在平时的表现并不怎么优秀,我觉得她最大的优点就是有热情,在课堂的自由论坛中非常积极地争取发言,但她发言的质量并非最好,甚至不太出色。而这次公开课之前,我也听过她在平行班上的一节课,并给她提出了十多条的建议〔其实也就是缺点〕,但在正式进行的公开课中,令人非常惊奇的是,她把这些缺点根本上都改正了!记得那节课讲的是初一的?种子的萌发?,她的课实在是讲得十分精彩,课堂的内容丰富,方法多样,互动充分,教师的技能熟练,信心十足,准备充分。她不但用了传统的种子萌发挂图,也能够当堂画出漂亮的黑板画,还提前利用时间差培育了四个小花盆的蚕豆种子梯度标本。当然,其中也不缺乏学生的表现与互动。对于那一节课的印象是,那是本人所带的教育实习学生公开课中最出色的一次;用一位所在学校听课老师的话就是:我二十多年来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精彩的课堂。

</P>

<P>而本组的六名同学都非常团结,非常用心,所以才促成了本实习组能够取得非常突出的成果。最后,作为带队教师的作者在征求所在学校兼指导教师的任课教师们对于评选优秀的意见时,他们一致的意见是应该全部评为优秀。虽然任课教师对于实习生的较高评价的这种情况在教育实习中是经常遇到的,但本人认为这次他们的工作确实特别突出,最后本人也力排众议,给他们六个同学全部优秀,虽然因此而后来遭到主管教学领导的批评〔因为学校规定优秀比例是

20%〕,但本人却认为这是应该的,因为这也是在表达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特事特办原那么,只有如此做本人才会感到无悔,才会真正表达自己的教育原那么,所以更多感到的是自豪。本届教育实习不但成为当事学生心中难以忘怀的经历,也成为本人教育实习指导经历中的最大辉煌。其中那个小组长最后也成功地进入了一般要求硕士学位才能进入的广东肇庆某省一级高中。而还有一个情况要说明的,由于客观原因〔本人同时带了五个小组,而且分布在三个镇的五个学校〕,就是说本人对本次教育实习的指导工作是做得非常不到位的,每周只能去他们学校一天。

</P>

<P>在最后总结时,本人将其成功归结为自组织教育原那么的巨大威力;因为,确实那些实习生们在大学之时的表现都是不那么突出的,特别是那个小组长在实习中的卓越表现,确实就不

能说是老师教出来的。当然,这次成功与带队教师对于实习工作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比方教师对于学生的鼓励,对于大原那么的把握等等。而在此引出这个案例,更主要是想说明:虽然大学生的学习与中学生有所不同,但教师对于教育探索的原理是一样的,只要教师们对教育有热情,有信念,肯钻研,善于体会教育的快乐,那么,教育之中的欢乐其实也是很多的,而学生的潜力也是会令我们教师感到吃惊的。本人在此也想转引一下美国非常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的名言,大意是:给我一打儿童,我可以把他们培养成我所希望的任一种人:无论是科学家还是罪犯,律师还是医生。当然本人并不完全同意其心理学的狂言〔因为这里过分忽略了学生对于自我未来走向的自主选择〕,但本人在此也想说:虽然教育现象异常复杂,但是,教师的信念其实也是非常关键的,我们也许可以说:天下没有多少教不好的学生:或者反过来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能学好的。只要有相应的持续性和鼓励性环境与条件。

</P>

<P>这就是本人对于本次教育实习的真实感想。</P>

<P>案例点评:在本次教育实习中,在指导教师对于实习大方向的把握与影响下,主要是由于该实习小组的全体成员尽心尽力,终于彻底改变了所在学校对于本次实习工作的态度,也改变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实现了这几个大学生自己教育命运的改变。

</P>

<P>启发:只要我们相信自己,而且努力实现,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P>

<H3>问题4.我们到底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生物教育观?</H3>

<P>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那些表现最优秀的教师经常并非总是在大学时代学习最好的,而往往是那些有着鲜明的个性、有着自己的教育思想、积极向上的学生。这也就启示我们:要特别关注教师教育观的养成。因为,只有是一个喜欢学

习的老师,才更可能重视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快乐。</P>

<P>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现在的不少教师对教育工作缺乏热情,对素质教育抱着隔岸观火的态度。当然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一个重要的原因却是自己的教育观有问题,课堂教学也没有让学生体会到乐趣,当然自己也未能体会到教育变革所带来的乐趣。而这种教师个人的开展方式就不是可持续的,而是不可持续的了。可见,真正符合学生与教育实际的教育观是教师成长的主要内容,也是教师可持续开展的重要根底。

</P>

<P>而一旦我们能够树立这种真正从学生的学习来出发的教育观,那么现实教育中的许多矛盾就会减少甚消失。在真正坚持学生为核心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就是教育真正的主人,这也回归到了“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的教育定义的本来面目。于是,学生的学习就呈现出一种自然的、高效的、欢乐的态势,教育也就成了充满欢乐的事业。我们也经常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真正的好学生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学出来的。其实,从反面来说,真正的坏学生也不是教师教出来的,也是自己学出来的。当然,如此说法并非推托责任,而是从教育的根源来看问题。果能如此,那么我们教育者就会把自己的教育角色主要限定在对于学生学习的帮助、激发之上,而不是从前作为学习的对立面,即学生纪律的维持者、学生等级的评定者、知识的传授者。

</P>

<P>那么,真正与时代精神相称的教育观有什么特点呢?本作者认为,如何看待学生是其中的关键所在。从前我们总是过分高估了教师教的价值,同时也低估了学生学的地位。这样一来,我们就自觉不自觉地更多地从纪律方面来限制学生的学习,比方,在评价学生时主要以外表上的分数作为依据,于是就把学生人为地分为优生与差生;甚至课外书也不能随便看,即使其与课内学习相关。而且,为了维护教师的尊严〔也许更多的是面子〕,于是课堂上不允许、至少是不愿意学生随便提问题,有时即使教师犯错了,也是不愿意正视和成认。

</P>

<P>当然,我们作为中学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努力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甚至一流的未来社会的工作者。我们自己也要努力向着成长为专家型的教师而前进。其实,一个专家型的教师也没有什么神秘的,其实就是一个能够自己学习、自我提高与更新的、心态宽阔的教师;其实也就是一个真正乐在其中的学习者。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就可以在努力培养自己的教育观方面多做一些工作,比方可以为自己找到一个适宜的、可行的方向,可以通过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们自己以讨论与反思进行自主学习等等方式来进行课堂变革。而只要我们努力,重视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培养,那么我们学校开展就会进入一个真正有着理论根底与实践冲击力的新时期,而我们教师自己也会真正体会到教育的乐趣,我们也就会体验到其实青春与课堂的同在。

</P>

<P>从根本上说,我们的新课程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国民的创造力,提高民族的素质,并解决教育进程中的困难。我们也知道,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也是一个崇尚创造与个性的时代;我们还知道,教师的教育观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学生的开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虽然教师对教育的责任心、知识、技能与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些均受到其教育观的重要制约。所以,我们认为,教师教育观的培养与改变是新课程变革过程中的根本与核心任务。

</P>

<P>那么,我们的教师自己应该如何努力养成自己独特的、符合时代的、并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教育呢?大概可以分别从阅读教育名著、加强自己对别人的帮助与影响力这两个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入手。教育学的许多名著其实是有着丰富而伟大的教育思想的,比方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方面著作,尼尔的?夏山学校?,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还有中国的陶行知的教育著作,当代许多教育思想家的,如郭思乐、魏书生等教育变革家的著作也非常值得广阔教师去拜读、体味和充电。甚至中国家庭教育的著名人物、

蔡笑晚先生也值得我们去关注。另外,自己还要有意识地加强自己对别人的影响力,因为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影响。比方,在自己的课堂教育实践工作、平常的学习与生活过程中、也包括在教学比赛这个教师成长非常广阔的展示舞台,应该努力地对别人有所帮助与影响,与此同时其实也就提高了自己相应的教育影响力。

</P>

<Palign=left>一个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P>

<Palign=center><STRONG>只有你能欣赏我</STRONG></P>

<P>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她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P>

<P>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

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其它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P>

<P>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这次数学考试,全班50名同学,你儿子排第40名,我们疑心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P>

<P>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眼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

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似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P>

<P>孩子上初中了,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

--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P>

<P>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一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P>

<P>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一定是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对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大学。

</P>

<P>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P>

<P>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落在手中的信封上……</P>

<P>案例点评:本案例虽然是家庭教育方面的,但同样对我们的教育观有着相当的冲击,这说明,只要我们善于改变自己,善于善待别人,相信学生,也许就会创造出连自己当初也不相信的奇迹来。这就是改变教育所带来的力量。

</P>

<P>启示:去除偏见,改变自己,相信学生,就有未来。</P>

<H3>问题5.现代生物新教师如何探索并构建中国化的、人本化、个性化的生物新课程实施方式——即以学生学习为本位的教育?</H3>

<P>其实,前面也提到了新课程的方向是教育变革的大趋势这个问题。当然我们对此要有明确的认识,要有信念。比方,人本化的思潮是新课程的根本思想根底,其根本设想也就是通过教育民主而实现人类潜能的开发。因为我们对此的认识,也就决定着我们的世界性视野。

</P>

<P>另外,我们也希望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地方特色的、有个性的新课程实施方式。其实,必须成认,国家提出的新课程是本次教育变革的主流,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地方也有着在新课程精神的指导下的有特色的教育改革探索,就是说进行着局域性的课程改革探索。比方,

上海市进行的教育综合改革试验,上海的叶澜教授所主持的新根底教育实验,苏州的

朱永新教授主持的新教育实验,还有一些中学也进行着自己的探索。这些探索无疑对于中国新课程改革有着丰富的作用,也促使其多样化的开展。</P>

<P>而在这里,为了深入地理解、探索出中国化的生物新课程实施方式,本文准备特别推荐、介绍一个非常具有中国外乡特色的教育改革实验,那就是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提出,并在上百所中小学〔主要集中在广东、香港、澳门,其它地方也有一些〕进行实验的一项教育改革

――

生本教育实验体系研究。顾名思义,生本教育的内涵就是以学生为本,这当然也正确,所以这种教育思想很容易被广阔的中小学一线教师所接受和理解。当然,随着研究的深入,生本教育的涵义就主要涉及了生命机制等哲学题材。而且,人们一提到生本,就很容易与人本联系起来,这自然也是有联系的,甚至可以说,生本就是教育中的人本,就是人本思想在教育中的应用。但我们必须明白,这里的生本教育的提出还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教育思想,因为它的根本原理是基于中国道家的始祖、中国伟大的先哲老子的思想,老子的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是生本教育的根基。正是由于重视学生的学习自然,所以这里对教师的角色界定就是一个无为的、辅助性的、第二位的角色,而传统教育中所理解的应该遵守纪律、虚心听取教师的教育之道的学生活动那么成了教育的真正主体,正因为教师的无为,所以也就促成了学生的有为,正是教师的被动,所以也就出现了学生的主动,正是被动的教授,造成了主动的学习,正是教师的少教造成了学生的多学。这一点,有点非常地类似于后来的道家学说演变为黄老之术后所主张的“君逸臣劳〞的管理思想。

</P>

<P>郭思乐教授的两本最有影响力的著作对于生命教育的内涵进行分别的阐述。在第一部重要的生本教育著作?教育走向生本?中,郭思乐教授认为<A

href="#_ftn1"name=_ftnref1></A>,传统的从教师出发来设计的教育可以叫做师本体系,那里所谓的以学生为主体实际上是一种虚体的设计

,因为就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需要

,所以那样的教育也就从根本上限制了学生的潜能发,因而也就割裂了知识发生的完整过程,所以也就是一种截流式的教育。但当教育能够转变到从学生的学习需要来设计课堂时,教育的活力就真正表达了出来,这样的教学也就成了源流式的课堂了,学生也就从师本教育那里的连动式动力机制转变到了生本教育中的激发式动力机制。这样,教育的重心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尊重学生就不但成了教育的伦理要求,更成了一种根本有理的要求,所以,向学生学习也才能真正地、自然地实现,教学相长也梦想成真了,那么,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也才可能真正地做到。理解了这一点,那么生本教育的教少学多、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等具体策略也就容易理解了。

</P>

<P>在郭思乐教授的最新生本教育著作?教育激扬生命?中,作者那么就教育与生命、自然等重大话题进行了更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作者认为<Ahref="#_ftn2"

name=_ftnref2></A>,教育是人与自然的另类对话,教育一种对生命的启蒙,只有当教育的生命机制表达出来时,教育的生命力才能表现。而儿童在教育的启蒙过程中,其起点并非从零开始,而是有着人类祖先长期进化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复杂本能,而这些本能是相似的,也是可以自己进行学习和其它活动的。教育的本体就是要回归到生命这个原点之上。所以,为了回归教育的本原,“教〞就要附属于“学〞,教育要回归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课程的研究性也要回到其符号实践中去,这样才能开展学生素质中最核心、最高级的那一局部

----悟感。当然,这里的教师就不再是传统教育中的“纤夫〞了,教师也就不需要那么劳累了,学习也不需要那么听教师的话了,学习也就不会那么的被动了,课内课外也就没有那么大的区别了,教师的角色就变成生命的“牧者〞,就成了观照学生生命的一种类似参谋、帮助者、激发者、欣赏者或学习组织者的角色了。于是,教师也就从知识搬运工角色的蓝领变成了学习促进者的白领了。而学生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了,而成了主动的吸收了。虽然学生们要做的事情虽然更多了,但其积极性主动性那么更高了。另外,

郭教授也从智育变革对德育开展的关系角度进行了思考,因为当今的德育所面临的问题太多了。这里认为,德育的真正根底是学生美好的学习生活;就是说,正因为学生没有美好快乐的学习生活,所以其德育才进入了灌输填鸭式的境界。于是在这种教育观中,教育的目的就不是控制生命,而是激扬生命了。此外,

郭教授还就教育的科学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认为我们现在的教育科学观在一定程度上受着经典自然科学观的深刻影响,而经典的科学与人的生命机制是冲突的,所以,我们应该建立一种基于生命的自调节教育,来取代传统的、带有方案经济时代色彩的那种方案教育,那也就是应该实施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教育变革。在另一篇文章中,

郭教授还从抑制当前东方频考文化的角度来论述了进行教育变革、实施生本教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因为我们目前的教育现实中考试实在确实是太多了,而其效果也非常值得疑心。于是,生本教育也提出自己的看法,那就是不要把养鸡场变成了秤鸡场,在复原教育的学习本质,把教育的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变“以考养考〞为“以学养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根深而叶茂〞的教育理想。

</P>

<P>当然,一个教育理论再有说服力,如果不能得到第一线教师们的领会,那么也是没有生命力的。生本教育不但有着很深刻的理论性,也更有着非常强大的实践生命力。参与生本教育实验的教师的体会就非常具有说服力。

</P>

<P>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某小学叶老师用“凤凰涅槃〞来比喻自己在生本课题中的感受,并总结了自己的四个涅槃<Ahref="#_ftn3"

name=_ftnref3></A>:</P>

<P>从教近十年的我,虽然也参加过一些教改实验,但是一直以来我还是以传统的教育教学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再加上本身又是传统教育下结出的“硕果〞,所以思想中一些传统的观念还是比拟根深蒂固的。参加“生本教育实验〞之前,虽然也屡次到广州参加研习班、听观摩课、参加教材培训、到实验基地参观等,但是由于只是纸上谈兵,心中难免半信半疑。可是一个学期以来通过郭所长和“生本实验课题组〞

俞老师等专家的指导帮助,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生本教育实验〞的可行性,我也才会产生这种涅槃感,也才会像我的学生一样,有这种写作的冲动,要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

</P>

<H4>涅槃之一:不怕课堂“乱〞了。</H4>

<P>原来上课时,我就怕课堂纪律乱。因为学生一乱,课堂上就失去了严谨、有序的教学气氛,打乱了我的教学思路;干扰了我的教学进程;影响了我原定的教方案。而且我还认为课堂纪律乱,是教学组织能力差的一种表现。所以为了寻求静,我不惜收敛起笑容,压制学生的思维,上课时全身心地关注着自己的教案,不敢越雷池一步,规规矩矩地完成教学方案。虽然我的教学成绩也很好,但是我总觉得学生缺少那种从心底对语文的爱,甚至有些学生对语文的喜欢,还要加上我是班主任的附加条件。

<BR>现在“生本〞的课堂上,我不怕学生乱了。由于是一年级,主要是以识字为主。上课我就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小组读课文,小组认生字,小组讨论,小组复习,小组生字过关等等。而我那么笑容可掬的来往于人声鼎沸的各个小组之间,参与它们的读书、讨论或游戏。虽然我的课堂乱了点,但是每个学生一听说下一节还是语文课时都会大叫“

YES〞。有的学生抢着写完作业,有的学生提前听完几课的课文,有的学生能阅读篇幅较长的书报,有的学生从第四周就开始每天交日记······这可是我原来的教学中从来没有遇到过的。

</P>

<H4>涅槃之二:不怕自己“闲〞了。</H4>

<P>“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泪始干〞多用

于比喻老师,“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窗前灯光明亮。〞是用来唱老师的。老师这份工作从来都等于“辛苦〞,所以走上岗位的第一天,我就下定决心要打这场“辛苦的仗〞。果然,一打就将近十年。那种身心的疲惫,相信不用我说很多同行都深有感触。身体的疲惫可以通过休息来调整,可是心理上的那种对学生的担忧,却使人无法“闲〞下来。

<BR>刚领到“生本实验教材〞时,我看到老师有的除了?教学参考书?之外学生全都有。学生通过预习什么都会了,这还要我们老师干什么?我岂不是很“闲〞?

<BR>“生本实验班〞的学生通过预习,确实可以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所教授的根本知识。可是也正是由于这样,他们的智力开发也相应地较快,他们的个别差异也相应表现的较明显。要在每个环节给学生适当的指引,要保护好每一棵稚嫩的小苗,这需要付出的劳动更多更大。不用怕,我还真就没闲着。

</P>

<H4>涅槃之三:不怕学生“错〞了。</H4>

<P>孔子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千古名言,也是历代教育工作者的准那么。于是,我抓紧课堂上的分分秒秒,不惜口干舌燥的进行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铺好了一条条正确的道路,牵着学生的小手顺顺利利地走下去,决不能看着学生自己,在错误的道路摸索前进。

<BR>“生本教育〞的方法论之一是“读和做,缓说破〞,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由于尝试、探索而发生某些错误,是完全正常的,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错误的认识,就显示不出认识的正确,学生正是在相互比拟中,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

</P>

<H4>涅槃之四:不怕学生“慢〞了</H4>

<P>“慢生〞给老师的印象都特别深,到现在我还能清清楚楚地数出来我教过的每一届的“慢生〞的名字,甚至于他们的个性特征。因为个别辅导他们的时间最多,和他们谈心的时间最长,与他们家长见面的次数最多,因为他们失去的荣誉最多。所以每遇到一个“慢生〞时,我都使尽浑身解数,软硬兼施,用尽所有爱心去帮助他们。想让他们在我的帮助下迅速地跟上来。多年来,也不乏成功的例子。但是自己因为自己在这方面所花费的精力太多,就相应地忽略了“培优〞工作,而且对“慢生〞本人的心灵还是会有一定的影响。

</P>

<P>简评:保证课堂纪律、精心完成备课、悉心改正学生的错误以及按进度完成课程都是从前课程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师的根本职责。但生本教育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教育的认识和作法,于是,我们自己真才感觉到像经历了一次次的“凤凰涅槃〞。而教师们的转变也就由此开始了,其人生境界的提高也就实现了。

</P>

<P>而广州市天河区是生本实验的集中区域,当地的教育管理者黄启林先生在2003年11月的生本教育观念和实践模式阶段成果汇报会上的报告<A

href="#_ftn4"name=_ftnref4></A>中认为,生本教育主要产生了如下成绩:</P>

<H4>〔一〕学生面貌焕然一新</H4>

<P><STRONG>1、学生的学习人格表现</STRONG></P>

<P>生本实验班的学生普遍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据调查统计

90.2%以上的学生很喜欢学习。他们爱学、想学、会学,学习热情高,见识广,自信心强,敢于向自己和他人挑战,思维灵活,善于与人合作。课堂上学生对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显露出的惊人感悟,常常令人赞叹不已。课外他们对查询、搜集、筛选资料有极大的兴趣,经常围绕课本中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他们撰写了不少小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等等。他们感觉学习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件趣事。这样的境界,是这项实验以人的开展为本的理念具体表达。

</P>

<P><STRONG>2、学生的学习能力表现</STRONG></P>

<P>生本实验班的学生在语文方面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酷爱阅读。学生以书为伴,读的类型多,读的数量大。据统计,一年级阅读量平均达30万字,二年级阅读量平均达

100多万字,三年级阅读量平均达

150万字,四年级阅读量平均达一千多万字。各年级实验班学生的阅读量都远远超过新课标的要求。大量的阅读,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导,对开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打下了良好的根底。他们比起同龄孩子的语文能力更胜一筹。一年级学生平均识字量达

1800个左右。三年级学生平均识字量达

3200多个。提前完成了课标对整个小学识字量的要求。由于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知识宽广,能力高强,不少学生的作品一次又一次地出版刊登。</P>

<P>生本实验班的学生在数学方面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有突破的意识,养成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前进小学刚升上三年级的学生,在预习?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单元时,学生不但收集了生活中大量的有关小数的例子,自学了小数的读法、写法,小数的加减法,有一个学生还找到正在读四年级的姐姐的课本,自学了小数的乘法,自豪地对全班同学说:“我姐姐还没学,我都已经学会了,计算小数乘法很简单,可以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点上小数点就可以了。〞

<BR>面对实验班的孩子们高涨的学习热情,我们看到了儿童的潜能,儿童的天性,看到了八岁儿童能读会写的根底教育新进程,看到了全面依靠儿童的生本教育的威力。

</P>

<P><STRONG>3、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STRONG></P>

<P>传统教学,学生学习的方法主要是被动接受。开展“生本教育〞实验以来,学生的学习方法来了一个彻底的变革。课堂上他们不再是围着老师的指挥棒转。他们能自主地把握自己学习的进程,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法。他们不迷信教材,不迷信教师,敢于提出自己的疑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后,他们能围绕学习的内容主动预习,并有较强的查找资料、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学生编制的小报、撰写的各种小研究报告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学生逐渐成为获得知识的建构者、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学习方法的创造者。

</P>

<P><STRONG>4、学生的知识面</STRONG></P>

<P>“生本教育〞的语文教学,强调从一年级起大量从意义中识字,使学生尽早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学生识字量的增加促进其阅读量和知识水平的成正比上升。教学中采取的以读引读,以读引言,以读引研,学一篇带多篇的教学策略,使课堂上呈现教少学多、信息多元的生动局面,多渠道的拓展,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P>

<H4>〔二〕教师教学水平显著提高</H4>

<P><STRONG>1、生本教育让我们的教师进行重新自我定位</STRONG></P>

<P>“生本〞理念崇尚以生为本,以人为本,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心。在这种人文关心下,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师们感觉自己从学生中来,又在学生中导航。教师是课堂学习研讨过程中的听众,教师是学生最忠实的朋友。老师们不断地发现自己无时无刻不在追随着学生,也感觉到学生无时无刻不在追随着老师。师生在课堂学习和生活中共同成长。教师的学识,常常在学生滔滔不绝的发言中同步增长;教师的感悟,时时在学生们独特的见解中得到深省;教师的价值,更会在学生的进步中得以表达……无可否认,生本教育让我们的老师重新认识了学生,也重新认识了自己。

</P>

<P><STRONG>2、生本教育使我们的教师真正认识到学生的无穷开展潜力

</STRONG></P>

<P>传统的教学,教师在备课时非常繁忙,既要设计教案,又要搜集、查找相关的教学资料。而“生本〞教学中,教师能充分开掘学生的潜力,把学生当作教学中的重要资源,引导孩子们去研究、实践,将孩子们获得的知识、信息为我们的教学所用,这样不但让教师从繁重的教务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教法和学法,加强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学生作为教育资源,是一种活性资源。它生生不息,越用越多,越用越活。我们可以把它作为学生成长的加速器。

<BR>3、生本教育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新舞台</P>

<P>“生本教育〞以学生开展为本,它对过去的师本教育进行了彻底的改革。由于是改革,没有太多现成的经验供我们参考,然而正是由于这一点,才给我们的教师提供了创新的舞台。他们可围绕学生的开展这个中心去自由发挥,自主创造,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可以说,每一个实验老师在探究的过程中经常心潮起伏,总是不断地从自己的尝试中获得成功的欣喜和失败的教训,从而不断地推动自己再尝试。在这些尝试中又不断地总结出好的经验。从这个角度上讲,无疑培养了教师们的创造性,进一步拓展了他们的创造空间,提高了教学技能。〞<A

href="#_ftn5"name=_ftnref5></A></P>

<P>生本教育改变了许多教师的人生轨迹,使其生命发生了重大转向,本书作者之一曾跟随

郭老师学习三年有半,对生本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情况有一定了解。可以说,生本教育改变了作者的教育观。生本教育也改变了许多学校的生存水平,使许多学校也因此成为了名校,许多校长成为了名校长,广州的华阳小学,广州育才实验学校,佛山南海的许海中学等等,都从生本教育中受益巨大。

</P>

<P>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生本教育确实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教育改革,是我们中国新课程改革大家庭中一朵鲜艳的花朵。</P>

<P>那么,既然生本教育在现实的教育改革中呈现出一派生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构建生本化的课堂,以促进新课程的真正实施呢?本文认为,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步骤:

</P>

<P>首先,要关注生本教育,了解生本教育。应该说,生本教育与新课程的目的并无二致,都是为了学生的开展,为了素质的提高。但它们的语言与理念还是有所不同的,因为新课程主要是西方国家的先进理念,比方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刚来到我们这个文化底蕴比拟丰厚的国家,难免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而后才能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但生本教育的根扎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之中,而且与我们深受其影响的儒家思想有一定区别,比方师道尊严的思想,在生本教育中就没有多少痕迹。而生本教育的相关资料在网络上也比拟多,因为参与实验的学校、相关的研究往往也都反映在网络世界之中。特别是本研究的主持人、

郭思乐教授的文章比拟集中地出现在生本教育体系研究网及他本人的博客之中;而其它实验学校的相关资料那么就更多了。</P>

<P>其次,如果想建立生本化的课堂,教师自己就要深刻理解生本教育的核心思想,比方“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教少学多,先学后教;从以考养考转变到以学养考;教师角色从纤夫到牧者的转变;最重要的是要依靠学生的生命自然,如此等等。当然,更要坚持探索,多与同事进行交流,相互支持,要坚信只要学得好、最后不怕考不好的道理,坚信学生的潜力,多鼓励学生的提前预习与相关探索性活动,特别是支持其提前的研究与自学,而上课那么主要是学生在有备而来的根底上进行多方的展示与讨论,这里才真正表达了生本的魅力

---那就是学生积极的、有创造性的、满怀热情和主动性的学习过程。上课的主角无疑是学生,而教师那么只是一个欣赏者,激发者和效劳者。由于上课有了大量的交流与表现,所以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表演就成了常见的活动方式,课堂气氛就自然高涨了。

</P>

<P>下面是一位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容桂某中学的地理老师张雅芸的生本教学心得:</P>

<Palign=center><STRONG>“生本教育〞课堂里,教师该怎样“教〞?</STRONG></P>

<P>“生本教育〞〔以下简称“生本〞〕是广东省教科所

郭思乐教授倡导并主持实验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它的特点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从而使教育教学在实现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同时,也使教师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那么教师的解放是不是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对学生放任不管,任由学生自由地发挥呢?答案是否认的。相反的,教师可能在课前准备时,也就是在备课时,比传统的教学方式下的备课要花更多的心思,动更多的脑筋。那么在“生本〞课堂里,教师怎样“教〞才能让学生自已主动地去学,而且学得积极、欢快、高质、高效呢

?</P>

<P>一、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敢于放手,并真正依靠学生自主地学,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P>

<P>实施“生本教育〞,首先需要教师在思想上完全放下包袱,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去自由发挥,自由创造,否那么的话,如果教师只是在形式上放开,而在实际操作时,总是担忧学生这没学到,那没学好,非要让学生按照自己思维框架去学习,那就会束缚学生的手脚,压制学生的学习天性,大大削弱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曾对所上过的两堂“生本〞研讨课作过比拟,这两堂课的内容同为八年级地理下册的?青藏地区?,其中一个班笔者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在学习的内容上没有给任何限制,结果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他们从各个方面去了解青藏地区、搜集有关青藏地区的知识,学到的内容远比书本上的要多。例如,上课时,有学生演唱了歌曲?青藏高原?,有学生提及了去青藏地区旅游要注意的事项,还有学生介绍了一些奇特有趣的藏族民族风情,甚至有学生还播放了一段可可西里的录像。而在另一个班,笔者虽然也要求学生课前预习?青藏地区?,但由于担忧学生漏学书本上的有关知识,所以在内容上给了学生提示〔主要是教材中有关青藏地区的区域地理知识〕,结果,学生很“乖〞,作了充分的预习,上课时,他们对书本上的知识“了如指掌〞,但除此之外,却所知甚少,且学生在学习时,由于都知道是书本上现成的知识,已经预习过了,没有多大新意,所以学起来一点都不带劲。

</P>

<P>二、教师要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情境。

<BR><BR>“生本教育〞强调学生主动去学,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很自觉地、主动地去学习,这时,教师就要想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就像想让一个不太爱吃苹果的小孩主动去吃苹果,你可用苹果和其他一些他爱吃的水果做成漂亮的水果拼盘去逗他吃一样,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好方法。上面提及的老师给予充分信任的那个班,在上课之前,笔者没有机械地让学生去预习教材中?青藏地区?这一节,而是巧妙地通过设计游戏引导学生去预习,并激发学生从各个方面去了解青藏地区。游戏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老师是一家大型合资企业的老板,现以投资者的身份去青藏地区旅游,旅行社众多,不知选择哪家旅行社才好。学生每

5个人组成一个旅行社,事先了解有关青藏地区的地理知识,然后找特色、抓重点,设计好旅游销售套餐,并向游客〔老师〕进行推销,游客通过考察后,才决定选择哪个旅行社。学生一见是玩游戏,并带有竞争性,于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胜心,在兴趣和好胜心的驱使下,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去探究青藏地区的愿望,并从中获得青藏地区的知识与经验。

</P>

<P>三、教师要高度尊重学生,多用欣赏的眼光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P>

<P>“生本教育〞提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因此作为老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并不断地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和分享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笔者在前面提到的?青藏地区?这节课时,针对各旅行社推出的旅游销售套餐,不断发出啧啧赞叹之声,并情不自禁地屡次用到一些鼓励性语言,像“太好了!〞“棒极了!〞“谢谢!〞“真让人难以相信,你们会想出这么好的方法来〞等等。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尝试了成功的喜悦,学习愿望得到了满足,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P>

<P>四、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来进行教学设计。</P>

<P>目前的“生本教育实验〞主要在小学和初中生中展开,因此,教师在实施“生本教育〞时,应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来进行教学设计。以笔者这学期所上的另一堂“生本〞研讨课?中国的水资源?为例,这节课的难点是帮助学生树立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可将书上所写的“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等观点直接灌输给学生,但初中生处在从童年向成年开展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在知识认知方面还保存有儿童时期的某些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如果直接灌输给他们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他们的一定会觉得抽象且枯燥乏味,无异于在喊大口号。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笔者利用他们平时比拟感兴趣的一些事来帮助他们攻破这个难点,在教学中设计了三个课堂活动,这三个课堂活动分别是:</P>

<P>课堂活动一:“保护水资源〞漫画制作大赛。〔提前布置各小组学生画好漫画,并挑选出四幅最正确漫画。上课时,先让学生欣赏一些网上下载的水资源漫画,再由老师用电脑向大家展示学生创作的优秀漫画,并由听课老师作评委,评选出最正确漫画。〕

</P>

<P>课堂活动二:最具创意“保护水资源〞广告制作大赛。〔提前布置各小组的学生制作好各自的广告,上课时可以各种形式对自己制作的广告进行展示,并由听课老师作评委,评选出最具创意广告。〕

</P>

<P>课堂活动三:“保护水资源〞宣传口号创作大赛。〔各小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后,举手答复自己组创作的宣传口号,并由听课老师作评委,评选出最具感染力的宣传口号,作为本班的“保护水资源〞班级口号。〕

</P>

<P>以上三个课堂活动中,首先,学生对漫画很感兴趣,其次,对于广告制作,他们是第一次接触,会感到特别好奇,也很有兴趣去尝试一下,而宣传口号大赛那么是学生展示自己优美文笔和出色口才的绝好时机,他们是不会轻易放过的。在兴致勃勃地完成这三个课堂活动的同时,他们已经不自觉地在心目中树立了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P>

<P>五、教师要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P>

<P>“生本〞课堂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小组学习活动。教师可通过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绩效。例:笔者在上?中国的水资源?之前,先让各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和爱好进行自由组合,每

4人组成一个小组,然后布置每组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水资源现状的资料,上课时以竞赛必答题的方式,各小组轮流派代表上讲台来展示自己组搜集到的资料并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现状。结果,各小组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搜集资料并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有在教材中搜集资料的,也有上网搜集资料的,还有利用相机拍摄有关水资源现状的。在展示搜集的资料时有做成幻灯片进行展示的,有制成

word文档进行展示的,也有直接用口头进行表达的。其中有个小组的同学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学校所在的容桂街道河涌污染的图片,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强烈反响,收到了震憾性的效果。

</P>

<P>以上五个方面道出了“生本〞课堂里教师所起的作用,在“生本课堂〞里,教师不再像传统的教学方式那样,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巧妙地通过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将学生转变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也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引导、鼓励、组织和效劳的作用,老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大家相互尊重,彼此沟通。老师在课堂里扮演学生的观众和合作者,他在课堂做的最多的是对学生的欣赏和鼓励。正如

郭教授所说的那样,教师应当是“牧者〞,他把“羊群〞带到水草茂盛的草地,让羊儿欢快地、自由自在地吃草,而他自己那么在不断地寻找、发现新的、肥美的草地,并时刻警惕恶狼的出现。

</P>

<P>以上简要介绍了生本教育的根本情况。总之,生本教育作为中国教育变革中的一枝鲜艳的花朵,非常值得我们进行新课程探索的教师们去学习、理解、研究和实施。如果能真正做好生本教育,那么新课程的实施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生本教育将有助于实现我们的教育从累于控制学生学习的困苦冬天走进学生自主欢乐学习的温暖春天。</P>

<H3>问题6.现代生物新教师如何在生物新课程中促进学生角色的转变?</H3>

<P>不但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要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角色转变到以学生的学习、以帮助学生的学为核心的角色,而且,也要促进学生的角色发生重大的转变。具体来说,学生在学习生物学时主要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变化:要从被动学习的角色向主动学习的角色来转变,从上课听讲的角色为主转变到课前探索为主的角色,从动脑为主转变到动脑与动手并重的角色。

</P>

<P>首先说一下学习方面的角色。从前的生物教学中,学生根本是一个被动的角色,无论是课堂上学生的听课角色,还是课后在做作业时也没有什么自主选择权,因为作业都是教师布置确定的。但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的自主、主动的学习,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发言与积极表现,所以,生物教师就要有意识把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开展作为自己最大的、最高的任务,积极地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以广阔的视野与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学生的学习失误。

</P>

<P>其次是在课堂上的角色。从前的生物课堂就是教师的主角展现,教师讲得多,学生主要是听讲,下课后就是对所听到、看到的学习内容进行复述、并在随后的作业中进行再现而已。现在的新课程那么呼唤学生的自主学习,强烈建议学生提前自学,自主探索,并模糊课内与课外的区别,这样,学生自己选择、进行自由学习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了,学生发言的时机、发表自己观点的时机就大大增加了,而自主性就能带来欢乐,他主那么更多地意味着不自由,也就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不快乐。而生物教师就要有意识地促进学生学习角色向主动性的转变,给他们提供时机,对其主动性、创造性和表现力进行支持、鼓励与表扬。

</P>

<P>再次是关于动手的问题。从前的课堂多以学生的理解性、记忆性活动为主,而现在的新课程那么非常地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索,重视在上课之前的预习与学习,重视课外知识与活动的自我学习,特别是根据课程的要求,学生的自主活动大大增加,动会也就自然增多,而动会的增多,不但会有助于学习的主动探索的增强,更会增强其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当然其研究与探索能力也会相应地提高的。而生物学的许多活动都是需要动手才能完成的,但从前的教育中对此不但不鼓励,甚至还有意无意地反对着。所以,针对新课程的特点,教师应主动地适应,给学生创造时机,积极鼓励,充分发挥课本中那些小活动、小调查的作用,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开展,最终也改变了教师自己的教育观,而随着学生的成长,教师自己的成就感也就增加了,并最后做到教师与学生在新课程的进程中共同成长,做到双赢,而不再是从前那种教师观中,教师仅仅是不断消蚀的蜡烛,其实那样的教育中,学生也没有多少成功感,因为过度的分数导向、排名压力已经使教育严重地异化、变质了。

</P>

<H3>问题7.现代生物新教师有必要提高自己的生物教育科研能力吗?</H3>

<P>其实,这个问题似乎没有必要进一步讨论了,因为这个时代对于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确实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抱着很高的期待。但实际上,许多的教师并没有从内心来认同这个观点。

</P>

<P>我们认为,提高教育研究能力,不但必要,而且十分必要。</P>

<P>关于生物教育科研的作用,大体上有这几点:对于自己工作水平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大量的事实说明,只有长期地进行生物教育科研,其生物教学水平才能真正地得到提高。另外,生物教育科研对于自己能够体会到教育的乐趣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没有持续的探索,教师是难于真正领会教育内在的、创造性的、表现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乐趣的。还是一点,就是生物教育科研对于促进学生的真正成长也是非常必要的。没有一定水平的教育科研作保障,学生的真正成长也就得不到保证。

</P>

<P>那么,我们应如何提高自己的生物教育科研能力呢?大致可以从这几方面来入手:首先,就是要热爱读书,喜欢探究。没有对书籍的热爱,就很难谈得到研究,像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甚至哲学方面的书〔特别是有启发性的那些〕,都应该认真地体会。也要喜欢钻研,因为教育过程毕竟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既有科学性,亦有艺术性。由于种种原因,生物学课堂不像其它学科研究得那么多,但这也正好说明其大有可为之处。其次,生物教师应以上课作为科研的中心环节,因为一个教育研究能力高的教师,其教学水平一定会得到相应的表达。而且,教育过程也为其教育科研提供了动力和感性材料。所以,对于上课的钻研,应该成为生物教师科研的根本途径。再次,生物教师应把行动研究作为一个最根本的方法来作为自己进行教育科研的切入口。行动研究并不是仅仅是一种实践研究,它是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结合,但许多人都着重其实践性了。当然,这里研究能力确实提高也就会表现在实践水平与效益之上。类似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课题有,关于改善课堂气氛的行动研究,关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行动研究,关于提高学生预习质量的行动研究,关于提高命题质量的行动研究,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能的行动研究等等。

</P>

<H3>问题8.现代生物新教师有必要建立自己的网站吗?</H3>

<P>应该说,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开,学生与教师的接触将成倍增加,特别是如果一个生物教师想把自己的教育工作做得更好,就非常有必要运用现代技术来效劳于自己的生物教学。如果说,从前的网站建设还比拟麻烦,还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的话,那么在我们这个博客时代中,只要拥有一个电子信箱或

QQ号码,就可以非常方便地可以拥有自己的网站,而且网站的名字可以自己来取,以后还可以来改。博客的存在,为教师发表与积累自己的教学心得、布置作业、与学生交流〔学生可以在网上评论〕、布置下一阶段的教学方案与要求、共享生物教学信息等,都提供了非常方便的可能。一般来说,大型网站的博客稳定性都比拟可靠,如腾讯、搜狐、网易、新浪、雅虎、

第二编从知识更新的角度来解读生物新课标</H1>

<H3>问题9.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根本情况如何?</H3>

<P>2000年

5月,国家教育部根底教育课程教材开展中心接受教育部根底教育司委托,通过专家评审的方式,集结起一支由课程论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