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二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和AA两种类型的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Aa:AA=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A.5/8 B.3/5 C.1/4 D.3/42.一个亲本与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测交,子代为Aabb:aabb=1:1,则该亲本为()A.AaBb B.Aabb C.AABb D.aabb3.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表现为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杂合子B.隐性性状是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D.测交可用来检测杂种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4.下列关于基因、染色体、DNA、蛋白质和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B.基因在复制和转录的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同C.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D.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5.“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关于假说—演绎法的相关叙述正确的A.“假说—演绎法”的一般过程是建立假说→演绎推导→提出问题→实验检验→得出结论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非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则测交后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接近1∶1∶1∶1,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演绎”过程C.由F2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推测,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演绎”过程D.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6.有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他们的父亲均为色盲,母亲色觉正常,预计这对夫妇所生子女中男女色盲概率分别是A.100%,100%B.50%,50%C.50%,0D.0,0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为雌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____对同对源染色体,图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2)该果蝇的初级卵母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3)该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上可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4)在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该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了一个含有ABEXD的卵细胞,与此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极体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请回答:(1)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_______和_______两种调节方式完成的。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______________(填“下丘脑”、“垂体”或“性腺”)。(2)上面图解中的A、B、C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C进入血液后,通过______________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9.(10分)如图甲是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坐标图,图乙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纵坐标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H→I段表示发生了_________作用。(2)图甲CD段对应于图乙中的__________;B→C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图乙中,A图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______(填序号)。(4)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甲图的__________段。10.(10分)下图为酵母细胞中某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⑤表示生理过程,Ⅰ~Ⅲ表示结构或物质。请分析回答:(1)由图可知,酵母细胞中发生转录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物质Ⅱ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2)过程②中需要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若通过过程②形成的某RNA片段含1000个碱基,其中胞嘧啶和鸟嘌呤分别占碱基总数的26%、32%,则与该RNA片段对应的DNA区段中含有________个胸腺嘧啶。(3)直接参与过程③的RNA有_________________,结构Ⅲ中最终生成的三条肽链的氨基酸序列_______(填“相同”、“不同”或“无法确定”)。(4)用某药物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由此推测该药物抑制了___填图中序号)过程。(5)结构Ⅲ与噬菌体相比,化学成分上的最大差异是后者不含_____________。11.(15分)某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性状,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控制花瓣色素合成的途径如图所示,b基因不抑制A基因的作用。现将一株纯合的红花植株和一株白花植株(aaBB)杂交,产生的大量种子(F1)用射线处理后萌发,F1植株中出现了一株红花植株甲,其余均为白花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情况下,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种。在①过程中,存在RNA—DNA的杂交区,此杂交区含有DNA的__________(填“模板链”或“非模板链”)。(2)从可遗传变异的角度分析,子代出现红花植株的可能原因是:①γ射线照射,导致植株甲种子的一个B基因突变为b基因;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3)用4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对A、a和B、b基因进行标记。经显微镜观察,F1红花植株的根尖分生区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的荧光点的数目为________个,由此可说明γ射线照射导致甲植株种子的一个B基因突变为b基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该群体有两种基因型,并且比例相等,同时雌雄个体数量也相等,由于该群体自由交配,因此利用配子法进行计算。【详解】亲本是Aabb和AAbb,只要考虑A与a这一对相对性状个体间的自由交配(因为两个亲本都是bb)。无论雌性或雄性,都有Aa和AA两种类型,Aa:AA=1:1,这样亲本Aa占1/2,它所产生的配子A占1/4,a占1/4;AA占1/2,它所产生的配子占1/2。这样亲本产生的配子中A占3/4,a占1/4。无论雌、雄均有这两种,均为这样的比例。后代AA的概率为3/4×3/4=9/16,aa的概率为1/4×1/4=1/16,Aa的概率2×3/4×1/4=6/16,但因为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即AA所占比例是9/15,即3/5。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2、B【解析】
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aabb=1:1,可单独分析一对基因的杂交情况,据此分析。【详解】只看A和a这对等位基因,后代的基因型是Aa和aa,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只看B和b这对等位基因,后代都是bb,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由于该亲本与aabb进行测交,所以这个亲本基因型为Aabb,B正确。3、B【解析】表现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杂合子,也可能是纯合子,其中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A正确;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因此隐性性状是指在子一代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B错误;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就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C正确;测交是指杂交产生的F1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方式,其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与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相同,因此测交可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D正确。【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遗传学中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4、C【解析】
1、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转录过程中是以DNA为模板合成mRNA,由于DNA中含有碱基T,RNA中没有碱基T而含有碱基U,因此转录过程中的配对方式是A-U、T-A、G-C、C-G;DNA复制过程中是以DNA为模板合成DNA,其配对方式是A-T、T-A、G-C、C-G;.2、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有时一个性状受多个基因的控制,一个基因也可能影响多个性状.【详解】A、基因的特异性是由特定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A正确;B、转录过程中的配对方式是A-U、T-A、G-C、C-G;DNA复制过程中配对方式是A-T、T-A、G-C、C-G,B正确;C、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有时一个性状受多个基因的控制,一个基因也可能影响多个性状,C错误;D、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故选C。5、B【解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假说演绎法”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演绎推导→实验检验→得出结论,A错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非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则测交后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接近1:1:1:1,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演绎”过程,B正确;由F2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推测,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属于“假说-演绎法”的“假说”过程,C错误;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明确每一个步骤的具体内容,不能将“假说”的内容与“演绎”的内容混淆,并注意识记不同的科学家的实验方法。6、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丈夫不含有色盲基因,因此女儿一定不是色盲患者;由于这对夫妻的妻子的母亲是色盲患者,因此妻子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儿子的X染色体由母亲那里得来,因此这对夫妻的儿子患色盲的概率是50%,故C正确,AB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431:2:2AaBBEeXDXd8ABEXD、aBeXd、aBeXd【解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雌果蝇的染色体图,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4对基因,3对等位基因,其中A、a与B、B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E、e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而D、d位于性染色体上。【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果蝇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3对等位基因。(2)该果蝇的初级卵母细胞核中,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和2个DNA分子,因此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比为1:2:2。(3)据图分析可知,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EeXDXd,理论上可以产生2×1×2×2=8种基因型的配子。(4)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EeXDXd,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相互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细胞,且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两两相同,若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EXD,则与该卵细胞同时形成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也是ABEXD,而另外两个第二极体的基因型都为aBeX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点,正确识别图中不同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写出其基因型,并能够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8、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性激素反馈【解析】
(1)据图分析,鸟类的繁殖有传入神经的参与,说明有神经调节;与性腺相关,说明有性激素的参与,有体液调节;由图可以看出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联想所学的知识点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可以得出:A是促性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性激素,C是性激素。
(2)激素的分级调节的机制是反馈调节。【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鸟类的繁殖活动通过机体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调节方式进行;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
(2)从图中不难看出A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C是性激素,性激素进入血液后又通过反馈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合成和分泌。
(3)鸟去除了性腺,失去了促性腺激素作用的器官,无法验证该激素的生理作用,因此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来验证B的生理作用。【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激素的分级调节和神经调节,属于信息给予题,知识点的原型是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模式,所以解题的关键是结合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和材料进行解题。9、(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受精A和DDNA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ABDECD【解析】
分析甲图:AG表示減数分裂过程,IH表示受精作用;分析乙图:A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C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细胞处于減数第一次分裂后期,E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F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详解】(1)图甲中相关物质的含量变化为2a→4a→2a→a→2a,表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H→I段表示发生了受精作用,之后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主要是有丝分裂。(2)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对应于图乙中的A和D;B→C变化的原因是DNA的复制。(3)图乙中,A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由分析可知,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ABDE。(4)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坐标图的CD段。【点睛】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有丝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减半。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和DNA都减半。有丝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要分离。有丝分裂前DNA复制一次分裂一次,减数分裂DNA复制一次分裂两次。
1个细胞有丝分裂产生2个细胞,减数分裂1个细胞分裂产生4个细胞。减数分裂I前期同源染色体要进行联会,有丝分裂无联会现象。10、细胞核、线粒体脱氧核苷酸ATP、核糖核苷酸、RNA聚合酶420mRNA、tRNA、rRNA相同②RNA【解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分子的结构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的能力。【详解】(1)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据此分析图示可知:图中的②④过程均为转录,发生的场所依次为细胞核、线粒体。物质Ⅱ为环状的线粒体D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2)过程②为发生在细胞核中的转录过程,需要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的物质有:ATP、核糖核苷酸、RNA聚合酶。依题意可知:通过过程②形成的某RNA片段含有的碱基总数为A+U+G+C=1000个,其中C=1000×26%=260个,G=1000×32%=320个,A+U=1000-260-320=420个。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转录的DNA模板链中含有420个(T+A),非模板链中含有的(A+T)也为420个。可见,与该RNA片段对应的DNA区段中含有840个(T+A),因此在该DNA区段中A=T(胸腺嘧啶)=420个碱基。(3)过程③表示翻译,直接参与翻译的RNA有mRNA、tRNA、rRNA。结构Ⅲ为核糖体,因三个核糖体与同一个mRNA结合,即翻译的模板mRNA相同,所以最终生成的三条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相同。(4)细胞质基质中的RNA是通过过程②形成的。用某药物处理细胞后导致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说明该药物抑制了②过程。(5)结构Ⅲ(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可见,结构Ⅲ与噬菌体相比,化学成分上的最大差异是噬菌体不含RNA。【点睛】解答此类问题需识记并理解DNA分子的结构、转录和翻译过程等相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据此依据题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顶岗实习个人总结化学
- 2025新冠肺炎疫情感人的瞬间高中作文800字5篇
- 传统康复室实习个人总结
- 品牌忠诚度提升路径-第2篇-洞察及研究
- 新兴技术驱动的行业阶段划分与调控对策-洞察及研究
- 护理贫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生态养猪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护理质量与管理课件
- 病房实习的个人总结
- 毕业实习个人总结教师
- 工业互联网安全能力构建技术指南(2025版)
- 瑜伽红酒活动方案
- 员工培训PDCA课件下载
- 2025厦门辅警考试真题
- 广东省佛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英语试卷
- 2025 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标准
-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笔试真题2024
- 电焊工中级维修工培训
- 2025至2030中国硝酸钾肥行业发展分析及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棉花仓库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
- 2025-2030中国肉鸭养殖及鸭肉深加工行业运营动态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