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考研专业综合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8题)1.()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
A.《初等教育法》B.《基佐法案》C.《费里法案》D.《普通学校法》
2.抗战时期,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辗转长沙,迁往昆明,组成了
A.国立西南联合大学B.国立西北联合大学C.国立北平大学D.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3.下列说法不属于王充关于教育对于人的作用的观点是()。
A.强调胎教B.教育可以使其天生的缺陷得以弥补C.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D.教育决定人性的发展
4.下列行为不能代理的有()。
A.签订买卖合同B.行使追认权C.起诉D.演讲
5.甲知其房屋南面邻地将建一高层楼房,但佯装不知,将房屋售与乙。半年后,南面高楼建成,乙的房屋受不到阳光照射,此例中,甲违反了民法的哪一项原则?()
A.权利不受侵害原则B.平等互利原则C.公平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
6.秦代朝廷和地方主管法律的官员对律令所作的权威性解释称()。
A.封诊式B.廷行事C.法律答问D.令
7.行动研究在美国非常流行,尤其是在________领域
A.教育行政管理B.课程C.教学D.教师培养
8.宋代为了兴学育才,采取了三次著名的兴学运动,它们是
A.范仲淹.庆历兴学、王安石.熙宁兴学、蔡京.崇宁兴学
B.王安石.庆历兴学、范仲淹.熙宁兴学、蔡京.崇宁兴学
C.范仲淹.庆历兴学、王安石.崇宁兴学、蔡京.熙宁兴学
D.范仲淹.崇宁兴学、王安石.熙宁兴学、蔡京.庆历兴学
9.一些公益广告是请非常有影响力的明星制作的,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这种做法关注的是观察学习中的
A.注意过程B.保存过程C.动机过程D.动作再现过程
10.我国《刑法》第13条的“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正确理解为()。
A.是犯罪,但不以犯罪论处B.已经构成犯罪,但不以犯罪处罚C.不构成犯罪D.仅是缩小打击面的刑事策略
11.以下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变动中,会使本币升值的是()。
A.本国国际收支逆差B.严重的通货膨胀C.本国利率大幅上涨D.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2.按照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可以分为()。
A.实体法和程序法B.根本法和普通法C.一般法和特别法D.国内法和国际法
13.根据可贷资金理论,以下因素的变动会使债券需求水平上升的是()。
A.总财富量增加B.预期利率上升C.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D.债券流动性降低
14.下列行为中不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是()
A.提刀在剧院里寻找仇人B.为盗窃财物而进行实地考察C.守候在被害人必经之处意图杀害D.将毒药投入被害人饭碗中
15.我国宪法规定,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须报()批准后生效。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D.省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16.下列关于财政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
B.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大
C.投资对利率变化越敏感,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
D.投资对利率变化越敏感,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大
17.某研究者开展的调查研究是“大学生创业状况的调查”。他的研究属于
A.现状调查B.相关调查C.发展调查D.预测调查
18.过点P(0,2)作圆x2+y2=1的切线PA,PB,A,B是两个切点,则A,B所在的直线方程是()。
二、多选题(10题)19.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同时,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为此,统治者决定用重典治贼盗,专立了一系列特别刑事法规。以下属于特别刑事法规的有()。
A.《窝藏重法》B.《重法地法》C.《盗贼重法》D.《禁榷法》
20.下列选项中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是()。
A.等价原则B.有偿原则C.等价有偿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
21.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得享有以下哪些权利?()
A.担任行政机关的领导人
B.担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
C.担任各级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领导人
D.担任私营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
22.行贿罪以行为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为条件,根据司法解释,下列情况中,哪些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
A.谋取非法利益
B.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所取得的利益
C.要求他人或者单位提供违法的帮助或者方便条件所取得的利益
D.通过不正当手段所取得的不确定的利益
23.犯有数行为而被司法机关作为一罪处断的犯罪形态有()。
A.继续犯B.连续犯C.牵连犯D.吸收犯
24.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
A.尚书B.中书C.门下D.总督
25.下列民事法律事实中属于事件的有()。
A.不当得利B.无因管理C.自杀D.时效期间的经过
26.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特别行政区的政权组织是特别行政区的()。
A.行政长官B.行政机关C.立法机关D.司法机关
27.下列行为构成不当得利的是()。
A.赌博所赢之钱B.受领未到期之给付C.银行出纳计息错误D.收银员多找给顾客的钱
28.下列()属于全国人大的辅助性工作机构。
A.财政经济委员会B.外事委员会C.调查委员会D.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
三、判断题(2题)29.在总效用等于总成本时,厂商的正常利润为零。
A.是B.否
30.3E原则即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
A.是B.否
四、填空题(2题)31.五代时()选录了晚唐五代十八个作家的词为()。(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32.文章合为时而著,()。(浙江大学2001年)
五、计算题(2题)33.2008年12月3日,三个国际金融市场的外汇标价如下:伦敦:GBP1=USD1.6877/87苏黎世:GBP1=CHF2.2164/71纽约:USD1=CHF1.2553/61某交易商手持100万美元进行套汇,能否获利?
34.你管理一种预期回报率为18%和标准差为28%的风险资产组合,短期国债利率为8%,你决定将风险资产组合的70%投入到你的基金中,另外30%投入到货币市场的短期国库券基金,该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和标准差各是多少?
六、8.论述题(2题)35.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对德育工作的启示。
36.论述埃里克森关于自我同一性的理论述评。
参考答案
1.AB项《基佐法案》及C项《费里法案》是法国的法案,而D项《普通学校法》是1872年德国颁布的。A项《初等教育法》是1870年的英国颁布的,在这之前的教育权一直掌握在教会手中,此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它为英国教育的国家化奠定了基础。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2.A遵循战时教育方针,在日军进犯、国土沦丧、学校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大批高校迁西南西北,调整重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辗转长沙、迁往昆明,组成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制定的“抗战建国”的基本国策和与之相应的“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是一项并不短视的重要决策。它既顾及了教育为抗战服务的近期任务,也考虑了教育为战后国家重建和发展服务的远期目标,使得教育事业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仍苦苦支撑,并在大后方西南、西北地区还有所发展。因此,答案为A。
3.C王充强调胎教的作用,认为教育可以弥补人性的不足,还可以决定人性发展的方向,A项强调胎教、B项教育可以使其天生的缺陷得以弥补及D项教育决定人性的发展是其教育对人的作用的观点。而C项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4.D解析:此题考查代理的适用范围。依民法规定,代理制度可以适用于各种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为其他法律部门所确认的法律行为。但是,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应当由本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包括:(1)具有人身性质的行为不得通过代理进行。如订立遗嘱、婚姻登记、收养子女等行为不适用代理。(2)法律规定或者双方当事人约定应由特定人亲自为之的,也不适用代理。如某些与特定人身相关联的债务的履行(预约撰稿、演出、授课、演讲等)。
5.D解析: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应当以诚为本,讲求信用,恪守信用,不害及他人利益。诚实信用原则具体要求民事主体在行使权利和与其他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以善意的方式,不欺不诈,不滥用权利,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同时要求民事主体应当自觉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本题中,甲对乙故意隐瞒了房屋邻地将建一高楼的事实,而将房屋售与乙,违反了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
6.C解析:法律答问是国家对法律条文、术语、律义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因采用答问的形式,故称为“法律答问”,类似于后世的“律疏”。选项A不正确,《封诊式》是关于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的原因、治狱程式、调查勘验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同时,也包括一些具体的案例。选项B不正确,廷行事是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判例),可作为同类案件判决的依据。选项D不正确,令,即诏令,是皇帝临时发布的命令,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7.D本题考查的是美国教育行动研究的主要应用领域。行动研究在20世纪40、50年代广泛使用后在美国的应用就少了,因为“研究”一词被理解为基于实验室的实验和统计显著性检验。20世纪70、80年代,在英国、澳大利亚复兴。如今,在美国越来越流行,尤其是在教师培养的教育者当中。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8.A宋代为兴学育才,采取了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兴学运动由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史称庆历兴学。兴学内容主要有:第一,普遍设立地方学校;第二,改革科举考试;第三,创建太学。第二次兴学运动由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史称“熙宁兴学”。主要措施有:第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第二,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第三,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第四,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第三次兴学是由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崇宁兴学”,措施主要有: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第二,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第三,新建辟雍,发展太学;第四,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9.A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存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其中注意过程决定着在大量的榜样的影响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对象,并决定着从正在进行的榜样活动中抽取那些信息。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榜样行为的特性、榜样的特征和观察者的特点。因此,答案为A。
10.C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触犯刑法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法》第13条中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里的用语是“不认为”是犯罪,其意义为:不构成犯罪。
11.C[参考答案]C
[分析]
如果发生逆差,则本国对外国货币的需求相对地增加,使外国货币汇率上升,即外币升值、本币贬值。通货膨胀较严重的国家的货币汇率会下降。一国利率高于他国,将引起国际资本流入,由此改善资本与金融账户收支,提高该国货币汇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往往会使该国货币汇率下降。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应为C。
12.C解析:本题考查对法的一般分类的了解。法的一般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按照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的不同,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2)按照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3)按照法律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主体、程序的不同,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4)按照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5)按照法的创制和适用主体的不同,分为国内法和国际法。故本题应选C。
13.A解析:表2-2概括了各种因素变动对债券需求的影响。
表2-2各种因素变动对债券需求的影响因素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14.D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的状态。本题中ABC三项都属于为了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处于预备阶段。只有D选项处于犯罪的实施阶段。
15.D解析:根据我国《宪法》第116条和《立法法》第66条的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须报省或者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所以本题应选择D项。
16.C
17.A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调查研究的类型。按照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可以将调查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按照调查研究的目的,可分为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按照调查手段,可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本题中的研究生的就业状况是一个现状调查。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18.D
19.ABC解析: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同时,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为此,统治者决定用重典治贼盗,专立了一系列特别刑事法规,如《窝藏重法》、《重法地法》、《盗贼重法》。《禁榷法》是宋朝的专营专卖法。
20.CD解析:我国民法通则对民法基本原则作了专门的规定,可归纳如下:公民、法人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等价有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禁上权利滥用原则。A、B两项不全面,故不能选。
21.ABC解析:《刑法》第54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从本题来看,只有选项D不属于被剥夺的权利范围。
22.AC解析: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指谋取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利益,以及要求国家工作人员或者有关单位提供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帮助或者方便条件。据此,只有选项AC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而选项B、D则否。
23.BCD解析:根据刑法理论,犯有数行为而被司法机关作为一罪处断的情形,即处断的一罪。属于处断的一罪的犯罪形态包括三种:连续犯、牵连犯和吸收犯。而继续犯属于实质的一罪,而非处断的一罪。
24.ABC解析:三省指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掌管行政,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中书省和门下省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和审批。三省六部制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25.CD解析:事件是指某种与人的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A项不当得利,是指一方获利没有法律根据,使他人利益受损,而产生的返还之债。不当得利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不是事件。B项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和约定的义务,而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不是事件。C项,人的死亡是客观必然的现象,与人的意志无关。虽然自杀身亡,似乎是由人的意志决定,但其只不过是死亡的一种方式而已。所以,自杀身亡是事件,不是行为。D项时效期间的经过,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为事件。
26.ABCD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就是特区的政权组织,根据基本法的规定,主要包括:(1)行政长官;(2)立法机关;(3)行政机关;(4)司法机关。
27.CD解析:A项因赌博所赢得的钱,根据法律规定属于非法行为产生的债,不适用不当得利。B项中受领未到期之给付,是债的提前清偿,为履行约定义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不是不当得利。C项中银行出纳计息错误多付利息,存款人获得的多出的利息没有法律根据,且使银行受损,构成不当得利。D项中收银员多找了零钱,对多出的零钱,顾客的获得没有合法依据,又使商店受损,构成不当得利。故选C、D。
28.AB考查要点是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包括民族委员会、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和华侨委员会、内务司法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因此,A项、B项是正确的;C项、D项是错误的。
29.N在TR=TC时候,厂商不能获得超额利润,但是仍然可以获得正常利润。
30.Y
31.赵崇祚《花间集》赵崇祚《花间集》
32.诗歌合为事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
33.
34.储蓄银行在浮动利率市场上有筹资优势,跨国公司在固定利率市场上有有优势,可以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为对方借款,然后互换,从而达到共同降低筹资成本目的。共节约成本:2%+25个基点。假设双方平均享受节约成本,可通过如下的互换交易,使得储蓄银行和跨国公司都能节约1%+25个基点的成本。
35.柯尔伯格用海茵茨偷药的两难故事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道德认知是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集中表现在道德判断上。道德判断能力随年龄发展而发展。他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在这一水平逻辑推理局限于具体直觉在具体经验和观察中进行学习。第一阶段:他治道德;第二阶段:个人主义、工具性目标和交换。(2)习俗的水平。在这一水平上个人力图针对具体现象进行部分的逻辑运算。第三阶段:人际的相互期待关系和人际遵从;第四阶段:社会系统和良知。(3)后习俗水平。这个阶段中个人能够进行抽象的逻辑推理。第五阶段:社会契约或效用和个人权利;第六阶段:普遍性的伦理原则。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但具体到每个人时间有早有迟这与文化背景、交往等有关。要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必须让他们不断接触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以利于讨论和展开道德推理的练习。这个理论对我们当前德育工作的启示:(1)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的思想品德课改革和环境课程的建设有着借鉴作用。需要促进道德教育的课程建设增强道德教材的感染力。(2)启示我们在道德教育层次化、序列化、系列化的研究和实践中首先应该对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规律要有充分的认识并按照道德发展的顺序来确立道德教育的顺序。(3)实现道德行为上要创造更多的活动、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来应用已经获得的道德认识以促成学生的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系统的内化。柯尔伯格用海茵茨偷药的两难故事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道德认知是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集中表现在道德判断上。道德判断能力随年龄发展而发展。他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在这一水平,逻辑推理局限于具体直觉,在具体经验和观察中进行学习。第一阶段:他治道德;第二阶段:个人主义、工具性目标和交换。(2)习俗的水平。在这一水平上,个人力图针对具体现象进行部分的逻辑运算。第三阶段:人际的相互期待,关系和人际遵从;第四阶段:社会系统和良知。(3)后习俗水平。这个阶段中个人能够进行抽象的逻辑推理。第五阶段:社会契约或效用和个人权利;第六阶段:普遍性的伦理原则。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但具体到每个人,时间有早有迟,这与文化背景、交往等有关。要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必须让他们不断接触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以利于讨论和展开道德推理的练习。这个理论对我们当前德育工作的启示:(1)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的思想品德课改革和环境课程的建设有着借鉴作用。需要促进道德教育的课程建设,增强道德教材的感染力。(2)启示我们在道德教育层次化、序列化、系列化的研究和实践中,首先应该对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规律要有充分的认识,并按照道德发展的顺序来确立道德教育的顺序。(3)实现道德行为上要创造更多的活动、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来应用已经获得的道德认识,以促成学生的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系统的内化。
36.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的发展课题是同一性确立对应角色混乱。这个阶段发生在12-19岁左右。他正是因为这一阶段的论述才显赫于世的。这一阶段体现了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个体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发展的时间维度。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就意味着个体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将来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发展做出自己的思考。进入青春期青少年必须仔细思考全部积累起来的有关他们自己及社会的知识去回答关于“我”的问题并借此作出种种尝试性的选择最后致力于某一生活策略。一旦这样做了他们也就获得了一种同一性长大成人了。获得同一性标志着这个发展过程取得了满意的结局。如年轻人不达到同一性的确立就会引起统一性扩散或消极统一性发展。个体在同一性确立的过程中如果难以忍受这一过程的孤独状态或让别人去为自己决定或服从别人的意见或回避矛盾拖延时间就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