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环境科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1.环境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
2.大气污染假使大气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并持续足够的时间,以致对公众健康、动植物、大气特性以及环境美学因素等产生可以测量的影响,这就是大气污染。3.自养生物、异养生物?
4.水体污染源是指造成水体污染的污染物的发生源。
5.环境系统地球表面各种环境要素或环境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
6.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的容纳和同化能力,而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及性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的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土壤污染的明显标志是土壤生产力的下降。7.生态危机主要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生态失调问题。
8.生态平衡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系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种状态就叫生态平衡。
9.生态系统是指特定地段中的全部生物和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任何统一体。10.环境要素的配置关系称为环境结构。
11.人口倍增期是表示在固定增长率下,人口增长一倍所需的时间。12.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13.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生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14.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15.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坏境效应(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等),从而对人类和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16.环境保护就是利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环境问题,是保护、改善和创立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
17.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8生态破坏是指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也就是外界的压力和冲击超过了系统的忍耐力,导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调,从而要挟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1
19.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由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其物理、化学性质尚未发生变化。目前受到普遍关注的一次污染物主要有含硫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放射性化合物等;
20.二次污染物是指在大气中一次污染物之间或与大气的正常成分之间发生化学作用的生成物。它常比一次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更为严重。二次污染物主要是硫酸烟雾和光化学烟雾等。
21.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雨、雪或雾、露、霜),是一种典型的大气污染现象。
22.水体污染是指污染物进入河流、海洋、湖泊或地下水等水体后,使其水质和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并达到了影响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以及影响生态系统平衡的现象。
23.光化学烟雾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醛类、酮类、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这类光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一次污染物)与生成物(二次污染物)形成的特别混合物,即称之为“光化学烟雾〞。24、水污染指标1.悬浮物
悬浮物主要指悬浮于水体中呈固体状的不溶解物质。2.生物化学需氧量(BOD)
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使水样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氧化,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可以间接地反映出有机物的含量,这种水质指标称为生物化学需氧量。3.化学需氧量(COD)
指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
4.总有机碳(TOC)
总有机碳用以表示水体中全部有机物的含碳量,记为TOC。
5.pH值
pH值是反映水的酸碱性强弱的重要指标。
6.大肠菌群数
大肠菌群数是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大肠菌群的数目。
7.有毒物质在我国的地面水和海水水质标准中,已列出40种有毒物质及其在水中的最高允许
2
浓度。
二、填空
1.自然环境要素,主要包括水、大气、生物、土壤、岩石和阳光等要素。
2.从全球环境而言,环境结构的特点有圈层性、地带性、节律性、等级性、稳定性和变异性等。
3.当前人类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全球气候变化、酸雨、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
4.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臭氧(O3)、氟氟烃类(CFCS)等。
5.大气圈的结构按温度垂直变化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电离层)和散逸层(外层)。
6.任何生态系统,都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由初级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还原者);非生物环境部分包括原料部分、媒质部分和基质部分。7.对流层三个基本特征: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减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繁杂多变。
8.大气由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大气污染物组成9.按埋藏条件不同可将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10.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和活的生物有机体以及水分、空气等固、液、气三相组成。11.食物链分成四类:捕食性食物链、碎食性食物链、寄生性食物链、腐生性食物链。12.自然资源按其产生的渊源及其可利用性,可分为:(一)原生性自然资源(二)次生性自然资源
12.次生性自然资源又可分为:(1)不可再生自然资源。(2)可再生自然资源。1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矿产资源利用不合理2.生产布局不合理3.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14.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两大类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15.大气污染按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大类。
16.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三大热点问题是酸雨、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17.土壤污染源,主要来自城市污水和固体废物、农药和化肥、牲畜排泄物以及大气沉降等。
3
18.根据大气污染物的物理状态,将其分为颗粒物和气态物质按大气污染物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19.可持续发展包含了三层含义:公允性,可持续性,环境资源与发展的一致性。20.形成大气污染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污染源、大气状态和受体。21、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能量滚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22、生态系统的共同特性:1.具有能量滚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2.具有自我调理的能力3.是一种动态系统
三、简答题
1.“温室效应〞及其影响?全球气候变暖,这将导致全球环境的重大变化,带来一系列的影响。气温升高会使极地或高山上的冰川溶化,引起海平面上升,以致吞噬沿海大量的城市、低地和海岛。全球气候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难,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2.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有:l摸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
2透露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3摸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4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3.对流层的基本特征(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寻常状况下,对流层中气温的垂直分布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由于对流层空气主要依靠地面的长波辐射增热,愈近地面,空气受热愈多,反之愈少。因此,高度愈高,气温愈低。平均每增高l00m,气温降低0.65C。(2)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因受地面的不均匀加热,从而导致对流层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对流运动的强度因纬度和季节而异,低纬度较强,高纬度较弱;夏季较强,冬季较弱。由于空气的对流运动,使高层与低层空气得到交换,近地面的热量、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向上空输送,从而导致一系列天气现象的形成。(3)天气现象繁杂多变。由于对流层受地球表面的影响最大,而使对流层中温度、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匀,于是可产生一系列物理过程,形成繁杂的天气现象。4.人类所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如何解决?
(1)未来的能源政策概括为:(a)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的基础;(b)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能源利用的关键;(c)节能是缓解能源供求矛盾、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4
(2)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未来能源:(a)控制人口,减少能源消耗;(b)太阳能是重要的能源;(c)多渠道解决能源平衡;(d)充分利用能源并减少浪费。5.你对“可持续发展〞是怎样理解和认识的?
(1)可持续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点:一是强调人类不能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自己生存和发展权利的实现;二是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遇与后代的机遇相平等。
(2)可持续发展还包括以下几层含义: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发展;可持续发展认为,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彼此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持续发展认为,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的享有清洁、安全、舒适的环境的权利;可持续发展呼人们放弃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6.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中包含了三层含义:公允性。可持续性。环境资源与发展的一致性。7.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1.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2.各类资源总体组合较好,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3.我国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资源质量区别悬殊8臭氧层破坏
处于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的一个保护层,它能阻止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以保护地球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物质是造成南极臭氧洞的元凶。最典型的物质是氟氯碳化合物,即氟里昂和含溴化合物哈龙。
臭氧层破坏会使其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大为减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顺产流程护理常规
- 啤酒的消费模式变化
- 供水设施智能化改造项目运营与维护方案
- Starter Unit 2 Keep Tidy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净身出户离婚协议及共同债权处理
- 2025年度环保设备安装与环保技术咨询合同
- 2025年度智能工程项目经理聘用劳务合同
- 2025年度林业砍树与生态补偿项目实施协议
- 2025年度特色民宿股权转让及运营管理合同
- 2024深圳市劳动合同(32篇)
- 2023年汽车修理工(高级)考试试题库附答案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健康宣教
- 高清精美中国地图(英文版)
- 预付卡盈利模式浅析
- 委托办理公证委托书(6篇)
- 康复医学绪论
- 大树修剪专项施工方案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套课课练及答案解析课件
- 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 幼儿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第3版)中职 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汽车保险与理赔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