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生活练习_第1页
哲学生活练习_第2页
哲学生活练习_第3页
哲学生活练习_第4页
哲学生活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望亭中学高一年级《哲学生活》第二单元复习测试第一部分选择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008上海卷14)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2008江苏卷28)〃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2008海南卷20)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2008全国卷131)抗灾救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个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人能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①认识自然规律,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变化②认识人类行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后果③采取适当的行动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结果产生④采取适当的行动改变自然规律和相关的条件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008四川卷30)2007年是塑料诞生一百周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D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2008江苏卷29)江苏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形成了许多可贵的精神,如张家港精神、昆山精神、华西精神等。江苏人发扬这些精神,有力地促进了江苏经济的发展。这体现了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先进文化源于社会实践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要素。以住人们通过食物获取这些微量物质,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服用某种或某几种维生素来弥补食物摄取方式的不足。一些科学家认为,大量服用某些维生素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另一些科学家警告说,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回答7-8题(2008四川卷28)关于维生素的问题的争论表明①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和不完善的②人们获得正确认识仅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理③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④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008四川卷29)在维生素摄入问题上应有的科学态度是A.根据身体需要确定维生素摄入量 B.根据别人经验确定维生素摄入量C.根据个人感受确定维生素摄入量 D.根据最新研究报告确定维生素摄入量(2008上海卷15)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斯多德关于物质的降落速度与物体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2008江苏卷31)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是①因人而异的 ②具体的③有条件的 ④客观的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2008广东卷23)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2008广东卷24)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DA.一概而论 B.三人成虎C.百感交集D.千虑一得(2008海南卷15)在今天,〃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理念,不仅激励人们在体能上刻苦训练以追求超越,更激励人们通过体育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来实现这种超越。体育科技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对自身能力认识的发展,推动世界纪录不断被刷新,这表明A.认识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实践的不断发展B.认识具有自我超越的内在力量,并成为实践发展的动力C.认识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永无止境D.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年n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回答14题。(2008海南卷19)〃嫦娥奔月〃表达的美好理想,经过人们千百年的努力,在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通过〃嫦娥一号〃探月活动的成功正在成为现实。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表明①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②认识能力的提高是科学实践成功的首要因素③认识能否达到目的依赖于实践的社会历史条件④正确的实践目的是认识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回答15—16题。(2008宁夏卷22)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2008宁夏卷23)〃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固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回答17题。(2008山东卷2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 B.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C.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09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三文综)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2008年10月31日温家宝总理表示,政府有信心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市场监管,在1到两年的时间里,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国的产品在质量安全上一定能够大大提高。这一目标的提出:A.既尊重了规律的客观性,又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B.既承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又重视了矛盾的客观性C.既反映了联系的条件性,又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D.既看到了现象的主观性,又看到了本质的客观性19(09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调研).2008年6月29日,闹腾国人的〃虎照风波〃终于被画上了句号。陕西省政府最终公布调。查结果,证实华南虎照片确系周正龙造假,这表明:A.错误的认识不是来源于实践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C.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与指导实践 D.认识的正确与否最终要靠实践证明20(09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调研).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中国发明的焰火,组成29个脚印,象征第29届奥运会走向中国,走向北京。而线路选择北京的中轴线,相当于穿越了中国古老的历史。从皇城到鸟巢,从古代到现代。这个充满寓意的想象说明:A.想象的内容是主观的,它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B.想象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的内容却来源于客观事物C.想象会对人的内心世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D.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动地创造出某种物质(09届湖南四县市高三3月调研文综)2009年1月26日大年初一),部分地区出现奇妙天象一B环食,中国南方地区可看到日偏食。下次想在春节观看日食,就要再等38年。之所以会发生日环食,是因为今年1月26日15时55分(朔),太阳、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条直线而发生日食;又因为当天月球距离地球较远,而太阳距离地球较近,月球的视圆面较小而不能全部遮掩太阳,因而发生日环食。这个事例表明:①客观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②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③静止是暂时的,绝对的 ④规律是客观的,人们能够认识规律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09届江苏盐城市高三第二次调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进杯里,开始跳蚤吓就能从杯里跳出来。然后,心理学家在杯口上盖上透明盖,跳蚤仍然会往上跳,但碰了几次盖后,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这时,心理学家再将盖拿走,却发观那只跳蚤已经永远不能跳出杯子,因为它的目标高度已经不及杯子的高度了。上述实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识具有决定作用B.人的意识和精神状态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重大作用C.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事情才能成功D.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意识对世界也具有决定作用(09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统考)在〃神舟七号〃航天员出舱过程中,曾出现误报〃轨道舱有着火点〃的盾况,造成电视机前的观众十分紧张。但当时指挥大厅的工作人员却从容淡定。因为他们清楚,在没有空气,没有氧气的真空环境中,是不能着火的,那一定是一个误报。这说明:①人们的认识受知识水平等主观条件的限制②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需要条件的③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④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在人的掌控之中的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09届浙江省金华十校高考模考)2009年3月,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启动。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这表明科学发展观是:①真理,能成为检验其他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②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能促进事物的发展③科学,能解决实践中的任何具体问题④真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A.①③ B.③④C.②④ D.②③25、(09届海南省海南中学)下列各项中属于规律的是:①太阳每天东升西落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③水往低处流④摩擦生热⑤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起反作用⑥生物的遗传和变异⑦市场经济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⑧交通规则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⑧ C.②⑤⑥⑦D.③④⑥⑧26、(09届海南省海南中学)人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实际情况,设计和制造的机器人以它的灵敏性和更好的环境适应性深受人们的青睐,它可以帮助人们做家务,它可以独立操作生产程序,它还可以深入险地排除工程故障,甚至做一些人不能做的事情。这些事实说明:①机器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替代人进行某些意识活动②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④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27.(09届广东饶平田家炳第二中学)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与气象部门的精确预报是分不开的。气象部门准确掌握了〃老天爷〃的睥气,提供的气象预报精细化程度甚至可以为某一个奥运场馆提供适时准确的气象预报。这主要体现了: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B.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C.主观能动性制约着客观规律性 D.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的特征28.安徽师大附中200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标志设计灵感来源于〃火凤凰〃的概念,主体是两个人共擎奥运圣火奔跑的形象。这一标志的问世表明A.物质源于意识 B.意识反作用于物质C.物质是意识的产物D.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9.(东省2009届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在今天,〃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理念,不仅激励人们在体能上刻苦训练以追求超越,更激励人们通过体育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来实现这种超越。体育科技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对自身能力认识的发展,推动世界纪录不断被刷新,这表明:A.认识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实践的不断发展B.认识具有自我超越的内在力量,并成为实践发展的动力C.认识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永无止境D.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许多老师反映:有不少学生把网络语言照搬到作文和日记中,如〃PK(对决)〃〃PF(佩服)〃〃7456(气死我了)〃等等。针对这一现象,专家认为:一个民族的书面语言必须规范,一些网络语言只是民间语言,只有经过社会生活和经典作家的选择与运用,最终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作为书面语言使用。这说明①认识并非都是客体的反映②认识应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③认识活动同样是社会性的活动④经典作家的工作决定着书面语言的发展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④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09届广东江门市高考模拟政治题(H分)《庄子齐物论》提出〃齐是非〃和〃是非莫辩〃的思想。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呜?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第三者来,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辨析:真理是因人而异的,所以真理是无法辨明的。(09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统考)(4分)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研究制定救援计划,指导开展救援工作。全国各族人民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使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意识能动作用的?(4分)09届广东茂名市高三政治模考题2008年是我国的多灾之年:年初的南方冰冻雪灾、512四川大地震、9月14日在茂名电白登陆的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自然灾害造成我国极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对经济社会发展也带来巨大影响。辨题:巨大的自然灾害是自然界运动规律的必然,与人类无关,人类也无能为力。(2008海南卷23)(10分)辨析题有一本被誉为〃思考致富的巅峰之作,人生励志的丰硕成果〃的畅销书,名叫《只要敢想你就行》。请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辨析〃只要敢想你就行〃这一命题。(2008广东卷40)(17分)材料1: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材料2:2008年春运高峰期间,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严重影响国计民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材料3:大灾之中有大爱,每当灾难来临之时,总有平凡之人的非凡之举让我们感动。比如雪灾中高速公路处于瘫痪状态时,众多旅客被困途中,沿途涌现出很多无私奉献、热心助人的平凡人,在这些平凡人的身上表现出人间可贵的真情实义。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1)结合材料1、材料2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0分)⑵结合材料3论述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7分)36、某大城市郊区的农民,祖祖辈辈以种菜为生,有着丰富的种菜经验,前几年种菜收入相当可观,去年,上级下达文件要求各地增加粮食生产,某地领导为了响应上级号召,让农民改种粮食,结果农民收入大幅下降,城市居民的蔬菜供应也受到影响。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对材料加以分析。.方永刚教授是追求真理,真信,真学,真传播,真实践党的创新理论的杰出代表。他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工作20多年来,始终把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为党的理论武装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身患重症后,他仍钻研不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模范践行了党的创新理论。问:运用意识的作用原理说明方永刚教授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给我们的启示。.2007年6月3日凌晨5时许,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发生6。4级地震,震中位于宁洱县县城老城区。地震造成人员伤亡。这是继1996年丽江7级地震以来云南省震级最高,强度最大的一次地震。6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回良玉抵云南地震灾区慰问灾民。普洱市正加快恢复重建。提出,首先,要深入核查灾情,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尽快完成灾害评估报告的撰写和报批工作;其次,要认真做好恢复重建规划。问: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理?.2007年6月14日,中国科技部,中国发改委等14个部委公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提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时,将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促进国际技术转让。《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明确提出,要将气候变化的相关科技合作纳入双边,多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提升气候变化国际科技合作的层次和水平。问: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理?.材料“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结果是自取灭亡。2007年6月3日,无锡市决定开展八大缓办行动,将环境保护纳入到城市经济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工业布局调整,发展循环经济,全方位增强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保障支撑能力,达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互动。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蓝藻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虽然自古就有,但是随着水体污染日益加重,蓝藻也日益严重。面对这次太湖蓝藻,有人认为,蓝藻不能消灭但能有效遏制,也有人认为,人类总有一天能够消灭蓝藻。对于蓝藻能否被消灭,能否被遏制,你持什么观点?为什么?(2)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互动,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试用从人与客观规律关系原理加以说明。《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5:BDDBD6-10:CBACD11-15:CDACB16-20:DBADB21-25:DBACC26-30:CADAC31、(1)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2分)(2)由于人们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欠}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庄子认为〃是与非〃在你、我与第三者之间会有不同的见解,看到了这一点。但不能据此认为真理是‘因人而异的〃,因为对同一个确定对象只能存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5分)(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Q分).实践是检验认真理的唯一标准。庄子认为〃是非莫辩〃,是错误的(2分)32、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及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研究制定周密的救援计划体现了这一点。(2分)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也可以答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在周密的救援计划指导下,发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取得抗灾救灾重大的阶段性胜利体现了这一点。(2分)33.(1)自然界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并突出表现为不可抗拒性。如地震等现象是自然规律运动的必然。(4分)(2)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人类的活动一旦违背自然规律必须遭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像年初的南方冰冻震灾、强台风〃黑格比〃等自然灾害往往与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活动有关,并不完全是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3分)(3)但是,人类在自然客观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能够利用规律提高活动的预见性和方向性,能够创造规律起作用的条件或者改变其起作用的条件,让规律造福人类。(4分)34、这一命题强调敢想、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既定的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克服困难、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往往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Q分)。但要取得成功需要许多条件,如果只是敢想,并不具备相应条件,也不会取得成功。(2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按规律办事,如果违背规律,只凭主观愿望蛮干,不仅不能成功,还会招致更大的失败。(3分)对这一命题要结合条件作具体分析,防止陷入夸大或否定主观能动性的误区。(1分)35、①从材料1可见,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没有从根本上尊重客观 规律有关。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人类如果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就是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惩罚。②材料2说明,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拯救计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最终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革命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①人的价值体现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爱家人,爱朋友,爱祖国,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雪灾中不计个人利益解救他人于危难之中的行为,赢得了社会对这些平凡人的尊重,从而也实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②人的价值,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灾难面前涌现的无私奉献、热心助人的平凡人,没有计算个人利益的得失,考虑的是他人的危难,难能可贵,体现了灾难面前的人间真情。③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发展自己的才能、提高个人素质;还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的指引。36.(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该地区的上级部门要求增加粮食生产的文件精神不天文数字合本地实际,命令农民改种菜为种粮,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上级领导下达错误的文件,某地领导错误的命令,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了不便,正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