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快推动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汇报:XXX时间:XX月XX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科技、财政、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商务、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银保监主管部门: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是我国食品工业重要发展载体和关键增长引擎。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快推动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培育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制定本指导意见。前言《意见》解读《意见》全文学习0102目录目录《意见》解读01食品产业是“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重要民生产业,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是我国食品工业重要发展载体和关键增长引擎,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助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福建、宁夏等地考察时,先后对柳州螺蛳粉、武夷山茶叶、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等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指导意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地方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推动形成“百花齐放”的特色食品产业发展格局,培育食品产业发展新动能,为稳定工业经济增长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一、《指导意见》编制目的是什么?
《指导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独特饮食文化,充分释放产业发展潜力,推动全面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指导意见》明确了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百亿龙头、千亿集群、万亿产业”的地方特色食品发展格局,培育5个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传统优势食品产区,25个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全国知名地方特色食品品牌和地方特色小吃工业化典型案例。《指导意见》部署了优质原料保障、产业集群建设、技术装备提升、质量安全保障、特色品牌培育、转变发展方式以及业态模式创新7个方面工作20项任务。二、《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什么?《指导意见》瞄准建设现代食品产业体系,围绕食品工业全产业链推进上下游协同发力,从农产品原料的保障、到产业集群的建设、到技术装备的提升、再到食品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拓展,均进行了工作部署和安排,特别是设置了特色农产品原料基地、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以及技术装备和工艺提升方向三个专栏,对重点工作进行了细化和聚焦。同时在品牌建设方面持续发力,慎终如始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坚持以创新为引领推动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链向高端攀升,向新场景和新赛道延伸,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三、《指导意见》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绝大多数食品产品以食用农产品为原料,是第一产业的直接下游,与农业生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地方特色食品的原料大部分为某一特定区域内的优异、独特资源,是当地独有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能够推动各地传统饮食文化和加工工艺传承发展,保证地方特色食品“原汁原味”。在开展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过程中,许多食品生产企业以订单农业等方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稳定的协作关系,或与农产品原料种养殖户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多种合作模式,有效促进了工业反哺农业,让农民共享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改善乡村面貌,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此外,地方特色食品生产企业通过原料基地建设,可以有效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种养殖,有利于落实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并通过对农业生产主体种养殖技艺的科学指导,规范农兽药、肥料、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指导意见》为什么要加强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第一,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一定程度上诠释了当地独特的饮食文化。很多地方特色饮食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蕴含着一整套与食材遴选、配料加工、菜肴烹制和美食消费相关的知识和实践,是人际交往、礼仪节庆等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达着中国人尊崇自然、顺应时节、食治养生等思想观念和健康理念。加强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品牌培育,讲好地方特色食品的“文化故事”和“中国味道”,能够促进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第二,深度挖掘地方特色食品的文化内涵,推动“文化赋能”,促进传统历史文化、节庆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融入地方特色食品品牌,能够有效激发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提升地方特色食品的附加值和企业的软实力。第三,地方特色食品往往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由于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形成了稳定的消费群体,但在全国范围知名度并不高,不利于产品的市场推广,加强品牌文化培育和宣传推广,能够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效扩大消费群体,促进地方特色食品由区域走向全国。五、《指导意见》为什么要重点培育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品牌文化?推动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提升装备和设计水平,是促进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指导意见》提出了三方面的任务,一是增强共性基础技术能力。借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资源,加强地方特色食品营养靶向设计、风味品质修饰、功能成分高效提取分离、加工工艺适应性改造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强化超微粉碎、快速钝酶、节能速冻、气调保藏等实用工艺推广应用。二是提升先进装备供给能力。促进全自动高速无菌灌装、智能温控蒸煮、数控高密度发酵、微波灭菌、超高压非热杀菌等现代食品加工工艺装备推广应用;积极应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提升工艺装备水平。三是加强工业设计推广应用。发挥工业设计赋能作用,加速向产品研发、加工制造、外观设计等各环节渗透,促进产品设计与中华传统工艺文化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六、《指导意见》在提升地方特色食品企业技术水平方面有哪些部署?推广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对于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提升食品产业价值链具有重要意义。《指导意见》提出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支持企业巩固与商超、便利店、社区生鲜等传统渠道的合作,加强与大型电商平台产销对接,实现线上线下多元业态深度融合,同时通过消费需求数据预测,解析不同地区消费偏好以及未来消费流行趋势。二是挖掘地方特色食品的健康养生、休闲观光、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等功能,引导地方特色食品产业与康养、旅游、科普、娱乐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共享农庄、农耕体验、乡村民宿等业态和模式。三是打造集食品品鉴、文化创意、社群交往等功能为一体的地方特色食品消费场景,同时积极将地方特色食品消费元素嵌入夜间经济、特色餐饮集聚区、大型商业综合体等消费场景和载体。七、《指导意见》在培育新的业态和模式方面有哪些考虑?按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食品农产品行业发展实际,我国目前已建立了包括有机产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良好农业规范(GAP)等在内的多种国家推行的认证制度,覆盖了食品农产品生产、流通等环节、对保障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提振消费者信心、促进贸易便利起到了良好作用,截止目前共有7万余家企业获得食品农产品认证证书13万余张,对我国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八、质量认证在培育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方面发挥什么作用?《指导意见》的落地见效,需要各部门、各地方、各有关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着眼打好政策“组合拳”,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组织保障。一是加强统筹协调。构建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三级协同工作机制,加强央地联动;建立部际协调机制,协同推进产业发展。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为地方特色食品生产企业发展提供助力;鼓励市场化运作的各类基金加大对地方特行色食品领域技术创新和薄弱环节攻关的支持力度;稳妥推进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三是健全标准体系。开展特色食品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鼓励制定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支持地方特色食品生产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与转化。四是加快人才培养。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培养产业发展亟需的专业人才;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形成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队伍等。九、《指导意见》如何做好组织保障?《意见》全文学习02总体要求[第一部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独特饮食文化,充分释放产业发展潜力,推动全面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一)指导思想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深入挖掘各地优势资源,明确发展方向和培育优先级,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食品产业体系,形成多元化、差异化的产业竞争格局。
市场主导,统筹推进。优化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助力企业和产业成长壮大。
产区引领,集聚发展。引导传统优势食品产区进一步发挥集聚效应,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区域品牌创建和宣传推广,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保障安全,服务人民。强化食品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升全产业链质量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食品消费需求的同时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二)基本原则到2025年,传统优势食品产区规模不断壮大,地域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供应链保障能力明显改善,一二三产融合水平持续优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百亿龙头、千亿集群、万亿产业”的地方特色食品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培育5个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传统优势食品产区,25个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全国知名地方特色食品产品品牌和地方特色小吃工业化典型案例。(三)主要目标主要任务[第二部分]1.丰富原料品种加强优质食用农产品原料品种资源保护利用,强化特色、珍稀农产品品种扩大繁育工作,为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加工适用型原料品种培育,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种业企业围绕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开展加工专用品种资源的引进、测试评价和创新利用,优化原料品质和加工性能,扩大适用范围。2.建设原料供应基地鼓励企业聚焦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并适度向边境地区倾斜,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产品原料供应基地,发展规模化种养殖。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落实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规范农兽药、肥料、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促进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严格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保护生态环境。鼓励申报创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3.强化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地方特色食品生产企业以订单农业等方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稳定的协作关系,或与农产品原料种养殖户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多种合作模式,组织专门机构或专业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种养殖技术指导,形成长期稳定的优质原料供应来源,让农民共享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一)增强优质原料保障能力1.强化产业链协同配套支持各级政府立足本地特色食品产业资源,加强高水平规划布局,引导企业向传统优势食品产区集中,放大产业集群效应。瞄准产业上下游配套要求,择优引进农产品预处理、冷链物流、包装印刷、电子商务等企业,推动生产要素优化升级,形成若干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2.开展大中小企业梯度培育鼓励地方特色食品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链主引擎作用,加强科技创新,大力开展品牌和渠道建设,发挥聚合辐射效应,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大地方特色食品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引导各类成长型企业深耕细分市场,加强分工协作,做大做强专业领域产品和品牌,营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3.构建市场化服务体系支持传统优势食品产区打造特色主导产品交易中心、批发市场等,鼓励成立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中介组织,扩大地方特色食品影响力。加强集工艺技术研发、检测认证、人才培训等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产区供电、供水、供气、固废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支撑传统优势产区高质量发展。加强预冷、贮藏、保鲜等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补齐食品原料“最先一公里”短板。(二)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建设1.增强共性基础技术能力借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资源,开展地方特色食品营养成分、生理作用、加工过程中组分结构变化等机理阐释研究,加快营养靶向设计、风味品质修饰、功能成分高效提取分离、加工工艺适应性改造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强化超微粉碎、快速钝酶、节能速冻、气调保藏等实用工艺推广应用。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加大新食品资源开发力度。2.提升先进装备供给能力促进全自动高速无菌灌装、智能温控蒸煮、数控高密度发酵、微波灭菌、超高压非热杀菌等现代食品加工工艺装备推广应用。整合地方特色食品企业、装备制造企业和科研院所力量,构建关键技术装备创新应用联合体,逐步提升重要装备供给能力。支持企业大力开展技术改造,积极应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不断提升工艺装备水平。3.加强工业设计推广应用发挥工业设计对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赋能作用,加速向产品研发、加工制造、外观设计等各环节渗透,促进产品设计与中华传统工艺文化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深入落实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有关标准和要求,践行简约适度、绿色发展的食品包装设计理念。(三)提升技术、装备和设计水平1.提升质量安全管理能力支持地方特色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严格供货者管理、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出厂检验等,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鼓励企业符合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实施GB/T1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加强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宣贯培训,建立全链条质量安全风险防范体系。鼓励企业实施诚信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建立地方特色食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制度。2.发挥技术支撑作用鼓励地方特色食品企业加强原料预处理、加工制造、包装灭菌等环节危害因子筛查测定、异物精准识别及剔除、品质自动化感知等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及仪器设备的应用,提升检验检测和质量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和水平。鼓励创建地方特色食品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级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3.加强全过程食品安全监管建立从农产品原料种养殖、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制度。加强地方特色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防原料污染等食品安全风险。强化日常监督和抽检监测,对质量安全不达标的企业加大督促整改力度。强化各传统优势食品产区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四)强化质量安全保障1.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推动食品领域老字号创新发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历史文化、节庆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融入地方特色食品品牌,鼓励企业将中华传统饮食制作技艺与现代食品生产技术工艺合理结合。挖掘地方特色食品历史渊源,借助短视频、微电影、系列丛书、博物馆和档案馆建设等形式,讲好地方特色食品故事,展现地方特色食品独特“味道”。2.完善品牌培育体系支持传统优势食品产区注册集体商标,加快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引导产区内企业积极使用,提升产区品牌形象。鼓励地方特色食品生产企业发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提升品牌影响力。鼓励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建立品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加强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标准宣贯,完善品牌价值评估体系,为地方特色食品品牌建设提供有力支撑。3.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鼓励传统优势食品产区举办地方特色食品专业性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等,通过设计大赛、品鉴会等形式推广特色主导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引导地方特色食品生产企业参加“中国品牌日”“非遗购物节”“吃货节”“网上年货节”以及“全国行”和“进名店”等活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支持地方特色食品开拓国际市场。(五)培育特色品牌文化1.推进绿色低碳和安全发展支持地方特色食品生产企业创建绿色工厂,加快应用节水、节能、节粮的加工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清洁高效制造工艺,提升加工转化率。鼓励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果蔬皮渣、粮油麸粕、动物骨血等加工副产物的二次开发,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强化大气、水、土壤、固废(白色垃圾)污染防治工作,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及食品安全。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2.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推进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地方特色食品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促进原料采收、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各环节数字化发展。推广数字化研发设计,推动加工工艺流程再造,锻造一批数字化车间、5G全连接工厂和智能工厂,实现柔性生产和智能制造,加快产品迭代更新,提升供给与需求适配性。(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1.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支持企业巩固与商超、便利店、社区生鲜等传统渠道的合作,加强与大型电商平台产销对接,深化生产、流通、销售、服务全渠道布局,实现线上线下多元业态深度融合。科学构建地方特色食品消费需求数字预测模型,解析不同地区消费偏好以及未来消费流行趋势,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合理调配研发、制造及营销资源,更好满足地方特色食品消费需求。2.培育创新业态鼓励传统优势食品产区拓展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链,强化上下游深度融合,培育创新业态和模式。结合特色农产品原料种养殖基地,发展共享农庄、农耕体验、乡村民宿等业态。挖掘地方特色食品的健康养生、休闲观光、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等功能,引导地方特色食品产业与康养、旅游、科普、娱乐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地方特色食品预制化发展步伐,促进传统饮食制作技艺与现代食品生产工艺结合,推出一批中华美食和地方小吃等工业化产品。3.打造多元融合消费场景积极打造集食品品鉴、文化创意、社群交往等功能为一体的地方特色食品消费场景,提供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等多元化的消费体验。积极将地方特色食品消费元素嵌入夜间经济、特色餐饮集聚区、大型商业综合体等消费场景和载体,广泛凝聚人气,促进地方特色食品消费。(七)推广新业态新模式保障措施[第三部分]构建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三级协同工作机制,加强央地联动,深入开展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培育。建立部际协调机制,协同推进产业发展。鼓励各地将发展地方特色食品产业作为推动全面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加强系统谋划和督促落实。(一)加强组织实施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地方特色食品生产企业工艺技术提升、加工设备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等。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为地方特色食品生产企业发展提供助力。鼓励市场化运作的各类基金加大对地方特色食品领域技术创新和薄弱环节攻关的支持力度。稳妥推进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二)完善支持政策充分发挥科研院所、标准化技术组织的专业优势,开展特色食品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鼓励社会团体和企业制定高于推荐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关技术要求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支持地方特色食品生产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与转化。(三)健全标准体系(9)楼梯及走廊保洁一、楼内外走廊及入口区域1、 地面清洁,无污迹,无水痕,无纸屑。2、 柱面无灰尘,防火门亦无灰尘。3、 扶手梯、栏杆上无灰尘。4、 场内椅子、花盆上无尘、无污。5、 玻璃清洁无污迹,无水珠,无手印。6、 垃圾箱经常保持清洁,无过多垃圾,对垃圾筒进行定期消毒。7、 指示牌上无灰尘。8、 咨询台上无灰尘。二、楼道清洁(1)早上对单元门走道、各楼层走道地面和大理石台阶清扫一次,用湿拖把拖净地面污迹。(2)清扫电梯轿箱内地面并用拖把拖干净,按《不锈钢清洁保养》程序清洁电梯内壁。(3)备扫把、垃圾铲、胶袋、胶桶、拖把各一只,从底层至顶层自下而上清扫楼道梯级,将果皮、烟头、纸屑收集于胶袋中然后倒入垃圾车;用胶桶装清水,洗净拖把,拧干拖把上的水,用拖把从顶层往下逐级拖抹梯级,拖抹时,清洗拖把数次。(4)备抹布一块,胶桶(装水),自下而上擦抹楼梯扶手及栏杆,擦抹时,清洗抹布数次。(5)清洁消防栓、管:备扫把一把,胶桶(装水),抹布两块(干、湿各一块)。先用扫把打扫消防管上的灰尘和蜘蛛网,再用湿抹布擦抹消防栓及玻璃,然后用干抹布擦抹玻璃一次,按上述程序逐个清洁。(6)清洁墙面、宣传板、开关:备干净的长柄胶扫把、胶桶(装水)、抹布和刮刀。先用扫把打扫墙上的蜘蛛网,再撕下墙上贴的广告纸。如有残纸时,用湿抹布抹湿残纸,慢慢用刮刀刮去,撕下宣传板上过期的资料和通知,用湿抹布擦抹干净;将抹布清洗干净,尽量拧干水分,擦抹各楼道灯开关板。(7)清洁电子门:备梯子一个,胶桶(装水)和抹布。用湿抹布从上往下擦抹电子门和信报箱一遍。擦抹时,清洗抹布数次,然后用干抹布抹信报箱以及电子门上的号牌和按钮。(8)用干抹布擦抹配电箱、电表箱上的灰尘和污迹。(9)清洁窗户玻璃:备玻璃刮,清水一桶,清洁剂,按《玻璃门、窗、镜面的清洁》进行作业。(10)每小时巡视检查楼道内外卫生一次,将广告纸、垃圾清扫干净。清洁卫生标准(1)每日清扫、擦抹一次。梯级每2天用拖把拖抹一次,窗户玻璃每月清洁一次。(2)目视楼道:无烟头、果皮、纸屑、广告纸、蜘蛛网、积尘、污迹等。安全注意事项擦抹配电箱时禁用湿毛巾,不得将配电箱门打开以防触电造成意外。三、 楼层通道地面1、 清洁范围所有楼层通道地面,包括大理石地面、水磨石地面和水泥地面(不包括楼梯冋)。2、 清洁作业程序(1)每天上午用扫把对各楼层走道地面和后楼梯台阶清扫一次。(2)每周用拖把拖走道地面和后楼梯台阶一次。(3)每月用长柄手刷沾去污粉,对污迹较重的通道地面彻底清刷一次,再用拧干的湿毛巾,抹净墙根部分踢脚线。(4)大理石地面每两月打蜡一次、抛光一次。3、 清洁标准(1)大理石地面目视干净,无污渍,有光泽。(2)水磨石地面和水泥地面目视干净,无杂物,无污迹。4、 工作过程中应注意事项洗刷楼道时,防止水流入电梯门和住房门内。四、 楼道楼梯保洁清洁范围楼道楼梯、扶手、墙面、楼道门、信报箱、配电箱、消防栓、消防管道、楼道门窗、楼道灯开关及灯具的清洁。清洁作业程序(1)备扫把、垃圾铲、胶袋、胶桶、拖把各一只,从底层至顶层自下而上清扫楼道梯级,将果皮、烟头、纸屑收集于胶袋中然后倒入垃圾车;用胶桶装清水,洗净拖把,拧干拖把上的水,用拖把从顶层往下逐级拖抹梯级,拖抹时,清洗拖把数次。(2)备抹布一块,胶桶(装水),自下而上擦抹楼梯扶手及栏杆,擦抹时,清洗抹布数次。(3)清洁消防栓、管:备扫把一把,胶桶(装水),抹布两块(干、湿各一块)。先用扫把打扫消防管上的灰尘和蜘蛛网,再用湿抹布擦抹消防栓及玻璃,然后用干抹布擦抹玻璃一次,按上述程序逐个清洁。(4)清洁墙面、宣传板、开关:备干净的长柄胶扫把、胶桶(装水)、抹布和刮刀。先用扫把打扫墙上的蜘蛛网,再撕下墙上贴的广告纸。::如有残纸时,用湿抹布抹湿残纸,慢慢用刮刀刮去,撕下宣传板上过期的资料和通知,用湿抹布擦抹干净;将抹布清洗干净,尽量拧干水分,擦抹各楼道灯开关板。(5)清洁楼道门:备梯子一个,胶桶(装水)和抹布。用湿抹布从上往下擦抹门和信报箱一遍。擦抹时,清洗抹布数次。(6)用干抹布擦抹配电箱、电表箱上的灰尘和污迹。(7)清洁窗户玻璃:备玻璃刮,清水一桶,清洁剂,按《玻璃门、窗、镜面的清洁》进行作业。(8)每小时巡视检查楼道内外卫生一次、垃圾清扫干净。(9)楼道文化装饰:挂画牢固、不歪不斜、挂画玻璃和窗框无灰尘和污迹,装饰品摆放整齐,表面无灰尘。(10)楼梯扶手:不污染、无尘。清洁标准(1)每星期清扫、擦抹两次以上。楼梯每日用拖把拖抹一次,窗户玻璃每日清洁一次。(2)目视楼道:无烟头、果皮、纸屑、广告纸、蜘蛛网、积尘、污迹等。安全事项擦抹配电箱时禁用湿毛巾,不得将配电箱门打开以防触电造成意外。(10)电梯保洁一般为每日清洁一次,并进行巡回保洁,每日巡回保洁次数可根据人流量的大小和具体标准要求而定。(1)清洁程序准备工作+清洁轿厢内壁一清洁轿门内槽、轿厢地面一清洁电梯轿厢门+检查、16清理。在电梯轿厢的清洁过程中,一般应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依次进行。(2)方法电梯的清洁工作应安排在晚间或人流量较少的时间内进行,-•般应在相连的楼层清洁前进行,操作方法如下:1) 准备工作①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用具,如抹布、干毛巾、水桶、清洁剂、扫把、拖把、吸尘器和按要求需要更换的地毯等。②通知电梯工停止电梯运行,切断电源。2) 清洁轿厢内壁①将抹布浸入配制好清洁剂的水桶中,拿起后拧干,沿着轿厢内壁从上往下用力抹擦。②若壁上沾有较顽固的污垢或污迹,可用铲轻刮或直接喷上清洁剂后用抹布用力来回抹擦。③用另一块抹布浸透清水后,拧干抹擦。将抹布过清永后用力拧干,再彻底清抹i遍。④用半干湿毛巾抹净电梯按钮及显示屏。⑤轿厢天花板可每周清洁一次,除照明灯饰镜面和摄像探头要用半干湿毛巾轻轻清抹外,其他部位的清洁方法与轿厢内壁清洁方法相同。3) 清洁轿门内槽、轿厢地面①用铁钩将轿门内槽的杂物勾起,亦可用吸尘器吸净轿门内槽的沙粒。②若轿厢地面铺有每天更换的地毯,则只需将旧地毯掀起,用半干湿拖把将轿厢地面拖净,待湿气挥发后再铺上干净的地毯。③若轿厢地面为固定地毯,则可用吸尘器吸干净地面的沙粒、杂物,每周一次用洗地机(地毯机)配合清洁剂清洁一遍。④若轿厢地面为木质或合成塑料,则可先用湿地拖配合清洁剂拖抹,再用清水拖抹,最后用干地拖将水迹抹干。4) 清洁电梯轿厢门①电梯轿门材料-•般是不锈钢,清洁时先喷上少许不锈钢喷剂,然后用棉质软布由上而下抹净,使电梯轿门洁净光亮。②清洁作业完毕,应环视整个电梯轿厢一遍,检查是否有遗漏和清洁不彻底之处,如有应立即补做,最后通知电梯工重新启动电梯。(3)巡回保洁方法在电梯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用夹子夹起电梯间地面上的垃圾或杂物,用干毛巾抹擦按钮、显示屏及脏污印迹。(11)院内车棚保洁确保院内车棚清洁整洁、车道畅通,保持良好的卫生清洁环境。保洁需遵守以下管理制度:1、 清扫院内车棚地坪、斜坡车道、车道应使用尘推、扫帚、畚箕、拖把、推水器、刷子、全能清洁剂等用具。2、 清洁院内车棚地坪、斜坡车道依次从一头的出入口至另一头的出入口清扫。清扫时,应集中思想,注意安全,身穿反光背心。清扫应先当中后两边;3、 为减少空气中灰尘,可适当喷清水。清扫时,发现烟蒂、杂物要及时清除,发现地面有油迹、污迹,可用全能清洁剂和刷子去除,再用清水过洗后将地面拖干净。在清扫中,发现业户保养车辆搞湿地面,要及时处理,保证地坪卫生。车库地坪要求无明显油迹、无杂物、烟蒂、纸屑、干净、无积灰。4、 斜坡车道,每二天用拖把拖清一次。若碰到地坪积水等特殊情况,要及时拖净扫清。5、 清洁车道地坪用尘推依次从一头的出入口至另一头的出入口推尘,在推尘中,应集中思想,注意安全,若碰到地坪积水等特殊情况,要及时拖净扫清,待地坪干后再用尘推推尘。雨天用推水器或干拖把清除环氧树脂地坪上残留的水迹,勤巡视。要求每天至少上、下午二次推尘,及时扫去推出的垃圾。(12)宣传栏保洁作业程序:(1) 先兑有中性清洁剂的溶液抹在宣传栏表面;(2) 用无绒毛的毛巾抹净宣传栏表面的水珠;(3) 面积大的可以用手动喷雾枪将油喷在表米娜,然后用干毛巾擦拭。保洁标准:(1) 哑光表面的无污迹、无灰尘,半米内可以照出人物景象;(2) 镜面光亮。注意事项:需要使用干净的干毛巾,防治沙粒划伤表面。(13)会议室保洁方案一、 目的规范室内清洁工作,确保办公室内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二、 适用范围适用于会议室清洁工作。三、 职责保洁员负责依照本程序进行清洁作业。四、 物品准备吸尘器、水桶、毛巾、家具蜡、全能清洁剂、卫生酒精、空气清新剂、清洁工具车、扫帚、簸箕、尘推等。五、 工作程序1.用毛巾浸湿后拧干,从里向外、从上自下的顺序将会议室桌椅、会议用设施设备逐件擦拭干净(用干净干抹布及专业清洁剂),保确表面无尘土、污迹等,用干毛巾及家具蜡抛光;2.将会议室窗户、风口等处仔细擦拭干净,注意边、框、角等处的清洁;3.将所有的烟灰缸倾倒、刷洗、并用毛巾将其擦干,放在指定的位置,对全部电话进行消毒;4.擦拭干净所有的室内摆件、花盆、装饰物、装饰画等物件;5.摆放整齐所有的沙发坐椅及会议用设施设备,将会议室内白板擦净;6.用吸尘器将地毯彻底吸尘一遍;7.倾倒垃圾,更换垃圾袋;8.收拾工具,关好会议室房门,离开会议室。六、 工作要求1.收拾烟缸时,应仔细检查烟缸内有无未熄灭的烟头;192.清洁后的桌椅要摆放整齐;3.清洁后的茶具码放整齐。七、质量标准1.地面干净无垃圾、杂物等,地毯区域保持无杂物、纸屑、污迹、水印、脚印等;2.会议桌椅、设施设备干净无尘、无污迹、手印;3.墙面无污迹、手脚印等;4.烟缸内无烟灰、杂物,垃圾篓内无垃圾积存。完善地方特色食品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培养产业发展亟需的专业人才。结合地方特色食品生产工艺流程特点,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形成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队伍。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企业家研修培训,培育具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多方面能力的现代企业管理人才。(四)加快人才培养演示结束
感谢观看演示结束
感谢观看汇报:XXX时间:XX月XX日(9)楼梯及走廊保洁一、楼内外走廊及入口区域1、 地面清洁,无污迹,无水痕,无纸屑。2、 柱面无灰尘,防火门亦无灰尘。3、 扶手梯、栏杆上无灰尘。4、 场内椅子、花盆上无尘、无污。5、 玻璃清洁无污迹,无水珠,无手印。6、 垃圾箱经常保持清洁,无过多垃圾,对垃圾筒进行定期消毒。7、 指示牌上无灰尘。8、 咨询台上无灰尘。二、楼道清洁(1)早上对单元门走道、各楼层走道地面和大理石台阶清扫一次,用湿拖把拖净地面污迹。(2)清扫电梯轿箱内地面并用拖把拖干净,按《不锈钢清洁保养》程序清洁电梯内壁。(3)备扫把、垃圾铲、胶袋、胶桶、拖把各一只,从底层至顶层自下而上清扫楼道梯级,将果皮、烟头、纸屑收集于胶袋中然后倒入垃圾车;用胶桶装清水,洗净拖把,拧干拖把上的水,用拖把从顶层往下逐级拖抹梯级,拖抹时,清洗拖把数次。(4)备抹布一块,胶桶(装水),自下而上擦抹楼梯扶手及栏杆,擦抹时,清洗抹布数次。(5)清洁消防栓、管:备扫把一把,胶桶(装水),抹布两块(干、湿各一块)。先用扫把打扫消防管上的灰尘和蜘蛛网,再用湿抹布擦抹消防栓及玻璃,然后用干抹布擦抹玻璃一次,按上述程序逐个清洁。(6)清洁墙面、宣传板、开关:备干净的长柄胶扫把、胶桶(装水)、抹布和刮刀。先用扫把打扫墙上的蜘蛛网,再撕下墙上贴的广告纸。如有残纸时,用湿抹布抹湿残纸,慢慢用刮刀刮去,撕下宣传板上过期的资料和通知,用湿抹布擦抹干净;将抹布清洗干净,尽量拧干水分,擦抹各楼道灯开关板。(7)清洁电子门:备梯子一个,胶桶(装水)和抹布。用湿抹布从上往下擦抹电子门和信报箱一遍。擦抹时,清洗抹布数次,然后用干抹布抹信报箱以及电子门上的号牌和按钮。(8)用干抹布擦抹配电箱、电表箱上的灰尘和污迹。(9)清洁窗户玻璃:备玻璃刮,清水一桶,清洁剂,按《玻璃门、窗、镜面的清洁》进行作业。(10)每小时巡视检查楼道内外卫生一次,将广告纸、垃圾清扫干净。清洁卫生标准(1)每日清扫、擦抹一次。梯级每2天用拖把拖抹一次,窗户玻璃每月清洁一次。(2)目视楼道:无烟头、果皮、纸屑、广告纸、蜘蛛网、积尘、污迹等。安全注意事项擦抹配电箱时禁用湿毛巾,不得将配电箱门打开以防触电造成意外。三、 楼层通道地面1、 清洁范围所有楼层通道地面,包括大理石地面、水磨石地面和水泥地面(不包括楼梯冋)。2、 清洁作业程序(1)每天上午用扫把对各楼层走道地面和后楼梯台阶清扫一次。(2)每周用拖把拖走道地面和后楼梯台阶一次。(3)每月用长柄手刷沾去污粉,对污迹较重的通道地面彻底清刷一次,再用拧干的湿毛巾,抹净墙根部分踢脚线。(4)大理石地面每两月打蜡一次、抛光一次。3、 清洁标准(1)大理石地面目视干净,无污渍,有光泽。(2)水磨石地面和水泥地面目视干净,无杂物,无污迹。4、 工作过程中应注意事项洗刷楼道时,防止水流入电梯门和住房门内。四、 楼道楼梯保洁清洁范围楼道楼梯、扶手、墙面、楼道门、信报箱、配电箱、消防栓、消防管道、楼道门窗、楼道灯开关及灯具的清洁。清洁作业程序(1)备扫把、垃圾铲、胶袋、胶桶、拖把各一只,从底层至顶层自下而上清扫楼道梯级,将果皮、烟头、纸屑收集于胶袋中然后倒入垃圾车;用胶桶装清水,洗净拖把,拧干拖把上的水,用拖把从顶层往下逐级拖抹梯级,拖抹时,清洗拖把数次。(2)备抹布一块,胶桶(装水),自下而上擦抹楼梯扶手及栏杆,擦抹时,清洗抹布数次。(3)清洁消防栓、管:备扫把一把,胶桶(装水),抹布两块(干、湿各一块)。先用扫把打扫消防管上的灰尘和蜘蛛网,再用湿抹布擦抹消防栓及玻璃,然后用干抹布擦抹玻璃一次,按上述程序逐个清洁。(4)清洁墙面、宣传板、开关:备干净的长柄胶扫把、胶桶(装水)、抹布和刮刀。先用扫把打扫墙上的蜘蛛网,再撕下墙上贴的广告纸。::如有残纸时,用湿抹布抹湿残纸,慢慢用刮刀刮去,撕下宣传板上过期的资料和通知,用湿抹布擦抹干净;将抹布清洗干净,尽量拧干水分,擦抹各楼道灯开关板。(5)清洁楼道门:备梯子一个,胶桶(装水)和抹布。用湿抹布从上往下擦抹门和信报箱一遍。擦抹时,清洗抹布数次。(6)用干抹布擦抹配电箱、电表箱上的灰尘和污迹。(7)清洁窗户玻璃:备玻璃刮,清水一桶,清洁剂,按《玻璃门、窗、镜面的清洁》进行作业。(8)每小时巡视检查楼道内外卫生一次、垃圾清扫干净。(9)楼道文化装饰:挂画牢固、不歪不斜、挂画玻璃和窗框无灰尘和污迹,装饰品摆放整齐,表面无灰尘。(10)楼梯扶手:不污染、无尘。清洁标准(1)每星期清扫、擦抹两次以上。楼梯每日用拖把拖抹一次,窗户玻璃每日清洁一次。(2)目视楼道:无烟头、果皮、纸屑、广告纸、蜘蛛网、积尘、污迹等。安全事项擦抹配电箱时禁用湿毛巾,不得将配电箱门打开以防触电造成意外。(10)电梯保洁一般为每日清洁一次,并进行巡回保洁,每日巡回保洁次数可根据人流量的大小和具体标准要求而定。(1)清洁程序准备工作+清洁轿厢内壁一清洁轿门内槽、轿厢地面一清洁电梯轿厢门+检查、16清理。在电梯轿厢的清洁过程中,一般应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依次进行。(2)方法电梯的清洁工作应安排在晚间或人流量较少的时间内进行,-•般应在相连的楼层清洁前进行,操作方法如下:1) 准备工作①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用具,如抹布、干毛巾、水桶、清洁剂、扫把、拖把、吸尘器和按要求需要更换的地毯等。②通知电梯工停止电梯运行,切断电源。2) 清洁轿厢内壁①将抹布浸入配制好清洁剂的水桶中,拿起后拧干,沿着轿厢内壁从上往下用力抹擦。②若壁上沾有较顽固的污垢或污迹,可用铲轻刮或直接喷上清洁剂后用抹布用力来回抹擦。③用另一块抹布浸透清水后,拧干抹擦。将抹布过清永后用力拧干,再彻底清抹i遍。④用半干湿毛巾抹净电梯按钮及显示屏。⑤轿厢天花板可每周清洁一次,除照明灯饰镜面和摄像探头要用半干湿毛巾轻轻清抹外,其他部位的清洁方法与轿厢内壁清洁方法相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醋酸甲酯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螺丝刀行业运营状况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苯酚丙酮市场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罐装茶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调研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纸尿裤制造行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粽子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管理财务软件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福建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附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电石产业运行态势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贸易实务操作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 GB/T 4340.1-2024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 生物补片及相关应用进展课件
- 聘书模板可编辑
- 离心式压缩机功率公式
- 参保人员就医流程doc
- 2019湘美版五年级《书法练习指导》下册教案
- 东南大学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
- Q∕CR 562.2-2017 铁路隧道防排水材料 第2部分:止水带
- (完整版)仓储客户需求调研表.doc
- 焊接专业监理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