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重点名校生物高一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重点名校生物高一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重点名校生物高一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重点名校生物高一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重点名校生物高一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二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引起加压素(AVP)又称抗利尿激素不同程度的缺乏,或是由于多种病变引起肾脏对AVP敏感性缺陷,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受到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前者为中枢性尿崩症,后者为肾性尿崩症。如图表示正常人和尿崩症患者禁水后尿液渗透压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人的尿液渗透压变化可用曲线I表示,起对照作用B.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变化可用曲线Ⅱ表示,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渗透压升高C.肾性尿崩症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变化可用曲线Ⅲ表示,其体内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但含量与正常人相同D.尿崩症患者体内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偏高,尿量偏大2.有关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条染色体中含有1或2个DNA分子B.基因在染色体上线性排列C.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D.真核细胞中所有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3.下图是人体细胞内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中的一个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表示转录 B.该过程表示翻译C.该过程主要在细胞质中进行 D.该过程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4.下图表示一个酶促反应,它反映的酶的一个特性以及A、B、C最可能的物质依次是()A.高效性蛋白酶蛋白质多肽 B.专一性麦芽糖酶麦芽糖葡萄糖C.专一性淀粉酶淀粉麦芽糖 D.高效性脂肪酶脂肪甘油和脂肪酸5.DNA分子双链之间的碱基连接靠的是()A.氢键 B.磷酸二酯键 C.共价健 D.离子键6.关于人体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癌变主要是因为人体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B.癌细胞比所有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生长快C.有些病毒能将其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D.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表面的物质都发生明显的变化7.在某一地区,生物学家发现两个形态特征相近而鸣叫声音不同的青蛙种群。生物学家将这两个类型的青蛙通过人工受精的方式取得受精卵,发现绝大多数的受精卵在胚胎发育的早期死亡。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个类型的青蛙A.存在地理隔离 B.存在亲缘关系 C.属于同一物种 D.存在生殖隔离8.(10分)基因发生了突变也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下列证据不支持该观点的有()A.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同一种氨基酸可能具有多种密码子B.有的生物性状不受基因的控制C.发生突变的基因在细胞中不表达D.显性纯合子中一个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图中上为甲岛,下为乙岛,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物种指的是_________的一群生物的统称。不同物种之间、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共同进化促进了__________的形成。(2)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其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现象的外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发生基因交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3)甲岛上B物种所有个体构成一个种群,其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____________.如果甲岛上B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倘若人为含弃隐性性状个体仅保留显性性状个体,让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之间交配,则子一代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经过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填“是”或“否”)10.(14分)牵牛花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叶的形态由一对等位基因W、w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是自由组合的。下表是三组不同的亲本杂交的结果:组合亲本表现型子代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红色阔叶红色窄叶白色阔叶白色窄叶一白色阔叶×红色窄叶41503970二红色窄叶×红色窄叶04190141三白色阔叶×红色窄叶427000(1)根据哪个组合能够同时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显性类型?_______________。(2)写出每个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三个组合的后代是红色阔叶,让它们自交,其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11.(14分)某种二倍体野生植物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如图所示)。研究人员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然后让F1进行自交得到F2。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说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亲本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3)F2中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2中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占_______________。(4)研究人员用两种不同花色的植株杂交,得到的子代植株有四种花色,则亲代植株的两种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子代中新出现的两种花色及比例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为大肠杆菌DNA分子(片段)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2”代表____,“2”“3”结合在一起称为____。(2)“5”有____种,中文名称分别是____。结构“5”发生改变所引起的变异属于__。(3)含有3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8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2次,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____个。该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1、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由垂体后叶释放,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2、分析曲线可知图中曲线I代表正常人,因尿液渗透压较高;曲线Ⅱ和Ⅲ代表患者,尿液渗透压较低,曲线Ⅱ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渗透压升高,说明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减少导致的,故为中枢性尿崩症;曲线Ⅲ为肾性尿崩症,因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渗透压并未改变,与正常人相比抗利尿激素反而偏高。【详解】A、正常人禁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尿液渗透压升高,因此图中曲线I表示正常人的尿液渗透压,其对照作用,A正确;B、中枢性尿崩症注射抗利尿激素仍然能够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尿液渗透压升高,因此曲线Ⅱ可以表示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变化,B正确;C、肾性尿崩症的病因是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因此肾性尿崩症患者体内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较正常人的偏高,C错误;D、由于尿崩症患者排出的是低渗尿液,因此体内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偏高,尿量偏大,D正确。故选C。2、D【解析】

染色体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据此分析。【详解】A.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条染色体中含有1或2个DNA分子,A正确;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在体细胞中一般成对存在,B正确;C.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C正确;D.真核细胞体细胞中染色体上基因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D错误。3、A【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DNA的双链解开螺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了一条RNA链,所以图示过程为转录。【详解】A、图示合成产物为RNA,所以为转录过程,故A正确;B、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故B错误;C、由于人体细胞内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所以转录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故C错误;D、转录合成的产物为RNA,所以原料应为RNA的基本单位(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故D错误。4、C【解析】

本题以图示形式考查酶的特性,从图示初步判断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根据该图中A与B构象,只能反映酶的专一性,不能反映酶的高效性特点。【详解】依据A和B构象可看出,A能专一结合B物质,形成A-B复合物,而最终得到A和C,因此,根据A物质反应前后并未改变,可推断A为酶,而B则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且该分解反应只能体现酶的专一性,不能体现其高效性,首先排除A、D选项,由图示可知C物质不可能为葡萄糖,综合比较分析,C选项更符合题意,即C物质为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产生的麦芽糖(二糖),综上所述,选C项。【点睛】本题重在观察A、B、C三种物质的构象的区别与联系,并结合所学酶的相关知识进行逐层分析,就容易筛选出正确选项。5、A【解析】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特点: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DNA双链中,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T、G—C的配对原则,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6、B【解析】试题分析:细胞癌变主要是因为人体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A正确;癌细胞一般比正常细胞的分裂周期短,B错误;病毒将其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癌细胞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应用能力。7、D【解析】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由题意知,通过人工受精的方式取得的受精卵绝大多数在胚胎发育的早期死亡,表明这两个类型的靑蛙之间存在生殖隔离,D项正确,A、B、C项错误。8、B【解析】

1、基因突变的概念: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2、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3、基因突变的原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4、基因突变的特点:随机性、普遍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5、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改变,但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详解】A、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同一种氨基酸可能具有多种密码子,所以基因突变后的密码子和突变前的密码子可能决定同一种氨基酸,这样生物性状不会改变,A支持;B、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B不支持;C、由于基因在不同细胞中选择性表达,如果发生突变的基因在细胞中不表达,生物的性状也不发生改变,C支持;D、显性纯合子中一个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生物就变成了杂合子,杂合子仍表现为显性性状,D支持。本题需选择不支持的选项,故答案为B。二、非选择题9、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生物与无机环境生物多样性可遗传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甲、乙两岛自然选择不同且有地理隔离B物种与C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种群的基因库70%是【解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根据题意可知,甲岛和和乙岛存在地理隔离,使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变化,达到生殖隔离后出现不同的物种;因甲、乙两岛的环境条件不同,再加上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不能与B物种自由交配,故B会形成新物种C和D。【详解】(1)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2)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内因是甲岛、乙岛上的A物种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外因是甲、乙两岛之间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且存在地理隔离,A和C在一起后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是因为经过多年的进化,二者存在生殖隔离。(3)一个种群,其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舍弃aa个体后AA的频率为2/5,Aa为3/5,相同基因型个体交配,子代基因频率不变,所以A频率为70%,由于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所以种群发生了进化。【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进化,掌握自然选择、地理隔离、生殖隔离等概念及根据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种群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10、根据组合三rrWW×RrwwRrww×RrwwrrWW×RRww红色阔叶:红色窄叶:白色阔叶:白色窄叶=9:3:3:1【解析】

分析表格:根据组合三,白色阔叶×红色窄叶→后代均为红色阔叶,说明红色相对于白色为显性性状,阔叶相对于窄叶是显性性状,且亲本的基因型为rrWW×RRww;组合一中,白色阔叶(rrW_)×红色窄叶(R_ww)→后代均为阔叶,且出现白色(rr)性状,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rrWW×Rrww;组合二中,红色窄叶(R_ww)×红色窄叶(R_ww)→后代出现白色(rr),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Rrww.据此分析答题.【详解】(1)判断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的方法:①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亲2子1可确定显隐性关系;②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即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根据第三个组合可以确定亲本的显隐性关系,因为对每对性状来说亲本都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型,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2)根据分析,每个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rrWW×Rrww、Rrww×Rrww、rrWW×RRww.(3)第三个组合的后代是红色阔叶,其基因型为RrWw,让它们进行自交,所产生的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阔叶、白色阔叶、红色窄叶、白色窄叶=9:3:3:1.1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aBBAaBb4:3:6:33/8白色和红色紫色:粉红=1:1【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由图可知,白色基因型为aa__,紫色为A_bb,红色为A_Bb,粉红色为A_BB,据此答题。【详解】(1)该图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即aa__×A_bb→A_Bb,所以亲本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紫花植株为AAbb;F1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