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审美文化第九章古今南北的融通综合第1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九章古今南北的融通综合南朝梁陈之际和北朝北魏以后,审美文化开始古今南北融通综合,协调儒佛(玄)、均衡古今、统一内外、沟通南北。魏晋以来缘情主意、尚丽重文发展出梁简文帝“文章须放荡”说及“宫体”诗;儒家重伦理实用美学观念开始复兴。先秦两汉(“古”)与魏晋新潮(“新”)两大矛盾要求新的均衡与糅合,刘勰煌然大著《文心雕龙》。南北汇聚与糅合集中体现在佛雕艺术演变过程之中。第2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九章古今南北的融通综合一、“名士悦倾城”:宫体诗的审美解读二、“唯务折中衷”:理论的对峙与调和三、“神圣”与“世俗”:雕塑艺术的发展第3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一节、
“名士悦倾城”:宫体诗的审美解读
宫体诗是梁代审美文化重要事件。
1、宫体诗
宫廷盛行。简文帝萧纲领导、皇族臣僚倾力追随。《南史》:“(简文帝)雅好赋诗。……然帝文伤于轻靡,时号‘宫体’。”唐杜确《岑嘉州集序》:“梁简文帝及庾肩吾之属,始为轻浮绮靡之辞,名曰‘宫体’,自后沿袭,务为妖艳。”儒家伦理功利立场上.。肖纲庄陵(梁简文帝)第4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明胡应麟《诗薮·外编》:“《玉台》但辑闺房一体。”清纪容舒《玉台新咏考异》:“按此书之例,非词关闺闼者不收。”“闺房”、“闺闼”,性意味符号,性的禁地、象征。专写男女之情,两性之事。最为历代所忌讳所诟骂。南宋陈玉父《玉台新咏集·序跋》:诗“顾其发乎情则同,而止乎礼义者盖鲜矣。”有的把它作为色情、淫荡、堕落、亡国之音代名词。第5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女性与“妖丽”
专写女性魅力和两性欲望。遣词造语、取景立意放肆大胆。甚至同性恋、恋物癖、窥视癖、裸露癖等。如萧纲,《玉台新咏》收他109首诗:《娼妇怨情》、《美人晨妆》、《咏晚闺》、《春闺情》、《林下妓》、《听夜妓》、《春夜看妓》、《娼楼怨节》、《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咏内人昼眠》、《和徐录事见内人卧具》等,甚至有同性恋《娈童》。第6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才貌俱佳、色艺双全美女、丽人,艳美妖丽、能歌善舞的娼女乐妓,满足男人“情人”梦想和隐秘欲念。萧纲:
“仿佛帘中出,妖丽特非常”;“丽姬与妖嫱,共拂可怜妆”;“朱帘向暮下,妖姿不可追”;“戚里多妖丽,重聘蔑燕余”;“谁家妖丽邻中止,轻装薄粉光闾里”。
“妖丽”型女性,艳丽、妩媚,具有性感魅力的美。第7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3、“名士乐倾城”
但几乎没有一首诗“色情”,“淫秽”。含蓄、隐喻,审美化。如萧纲作品:“荡子无消息,朱唇徒自香”;“青骊暮当返,预使罗裾香”;“倡家高树乌欲栖,罗帷翠帐向君低”等,含蓄蕴藉,意在言外。如最有争议的《和徐录事见内人卧具》:密房寒日晚,落照度窗边。红帘遥不隔,轻帷半卷悬。方知纤手制,讵减缝裳妍。龙刀横膝上,画尺堕衣前。……孟蜀宫女图第8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名士爱倾城”,文人化情爱之作。融合民歌情趣和文人情调,精妙自然,推动诗歌走向圆熟境界。梁简文帝《咏美人观画》:殿上图神女,宫里出佳人,可怜俱是画,谁能辨伪真。分明净眉眼,一种细腰身。所可持为异,长有好精神《春日》: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
春心日日异,春情处处多。
处处春芳动,日日春禽变。
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见。
不见怀春人,徒望春光新。
春愁春自结,春结谁能申。
欲道春园趣,复忆春时人。
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
独念春花落,还似昔春时。()第9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第二节、“唯务折中衷”:理论的对峙与调和
1、理论对峙
梁裴子野倡“劝美惩恶”儒家美学,反对偏重“缘情”主潮。《雕虫论》:“天下风向,人自藻饰,雕虫之艺,盛于时矣”,而“劝美惩恶,王化本焉。”指出:“自是闾阎年少,贵游总角,罔不摈落六艺,吟咏性情。学者以博依为务,谓章句为专鲁,淫文破典,斐尔为功。无被之管弦,非正乎礼仪。深心主卉木,远致极风云。其兴浮,其志弱,巧而不要,隐而不深。”第10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简文帝《与湘东王书》:“裴氏乃是良史之才”,但“了无篇什之美”,“质不宜慕”,“未闻吟咏情性,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迟迟春日,翻学《归藏》;湛湛江水,遂同《大传》。”《诫当阳公大心书》:“立身须谨重;文章须放荡。”当时两种不同美学观念的鲜明对峙和冲突。刘勰《文心雕龙》。更高平衡与综合。萧纲(503-551年),梁简文帝。第11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2、“唯务折衷”
《文心雕龙》美学精神“唯务折衷”。反对各执一端:“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偶之解,欲拟万端之变,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提出:“及其品列成文,有同乎旧谈者,非雷同也,势自不可异也;有异乎前论者,非苟异也,理自不可同也。同之与异,不屑古今,擘肌分理,唯务折衷。”基本尺度“斟酌乎质文之间,而檃括乎雅俗之际。”综合秦汉之际审美观念和魏晋以来审美趣尚。刘勰(约465-532)第12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文”
“道”统一,“文”即“道”的显现,是“道之文”;而“道”显现为赏心悦目的“文”。日月叠璧,山川焕绮,无一不是“道”。
“情”与“理”统一,“情理同致”。要“师圣”、“宗经”、“正本归体”、“顺美匡恶”;又重“情”:“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睹,故辞必巧丽。”第13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心”“物”统一。“应物斯感”,“情以物迁”;“物以情观”,“婉转附物”。“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情”“辞”统一。“圣人之情,见乎文辞矣”,“吐纳英华,莫非情性”,“五情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辨丽本于性情”。形与神、象与意、刚与柔等矛盾,同样贯彻“不屑古今”、“唯务折衷”的美学精神。最系统最周备地体现古典审美文化理想著作,中古审美文化综合期突出代表。第14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章学诚:“体大而虑周”。鲁迅:“篇章既富,评骘自生,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斯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模。”“龙学”第15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3、诗、书、画美学
折中古今、调和内外的审美文化理念。钟嵘《诗品》五言诗“指事造形,穷情写性”方面“最为详切”,所以“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书法,南朝陶弘景不满“比世皆尚子敬书”,以“正奇混成”、“遒劲妍媚”、“尽善尽美”、“动必中庸”王羲之书法为最高典范。梁武帝萧衍《答陶隐居论书》:
“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比并皆然。任意所之,自然之理也。若抑扬得所,趣舍无违;值笔连断,触势峰郁;扬波折节,中规合矩;分间下注,浓纤有方;肥瘦相和,骨力相称。”
第16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绘画方面,姚最《续画品》推崇顾恺之:“长康(顾恺之)之美,擅高往策,矫然独步,终始无双”。
顾氏讲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中和美原则。均衡兼善、折衷并济的综合和谐型审美文化理想。这种美学思潮为大圆融、大统一的盛唐审美文化做了理论先锋。第17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三节、“神圣”与“世俗”:雕塑艺术的发展北朝雕塑集中体现南、北之间交流合拢趋势。由宗教性向世俗性、由神圣化向审美化转变融合。
1、南北差异
佛教艺术,南朝多行像、摩崖、铜像;北朝多石窟、造像碑、石像,审美文化灿烂辉煌的历史见证。
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北朝石窟雕塑艺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敦煌莫高窟第18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雕饰奇伟”
第一个阶段北魏太和改制(约490)之前。造像特点基本是汉代雕塑与印度犍陀罗人模样的结合。河北石家庄十六国时期金铜佛坐像,高肉髻,隆鼻深目,大耳垂肩,上唇画有胡须,一副西域人模样,早期典型作品。金铜佛坐像十六国时期第19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也融入了本国、本地区,特别是古代龟兹地方民族和中原地区人像特征。典型表现:大都躯体健壮,面相丰满,鼻梁高隆,直通额际,即“通天鼻”。眉长眼鼓唇薄。耳翼、耳垂宽大。着袒右肩或通肩大衣,衣褶稠密,薄衣贴体“曹衣出水”等,明显“胡相”特征。第20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不完全“胡相”。如其圆胖状,和悦状,保存汉晋陶俑淳朴天真神情特色。敦煌某些洞窟和大同云岗的昙曜五窟为代表。高大硕壮,宽圆雄伟。云岗昙曜五窟的19号窟,主佛17米,最矮的16号窟的释迦接引佛本尊像13.5米,可谓“雕饰奇伟,冠于一世”(《魏书·释老志》)。
第21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范文澜《中国通史》:“大佛像高大雄伟,显示出举世独尊,无可比拟的气概”。鲁迅先生甚至将“云冈的丈八佛像”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是“耸立在风沙中的大建筑”,“坚固而伟大”的艺术。形体高大雄伟,表情端庄而肃穆,和平而威严,既表明佛的伟大,又象征帝王的至尊。大同云冈石窟第20窟东立佛第22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大同云冈石窟第20窟主佛第23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第二阶段
北魏太和改制,迁都洛阳后,普遍向南朝“秀骨清相”造型靠拢。“秀骨清相”:宋元嘉十四年(437年)韩谦造金铜佛坐像,高29.2厘米,表情恬静含蓄,衣纹流畅规整,显得优雅典丽、圆润柔美,“秀骨清相”典范。南朝宋金铜佛坐像第24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云冈石窟第29窟东壁佛像(北魏)后期中国化、世俗化造型,向南方看齐。
第29窟东壁一小龛内,说法式坐佛,面容和蔼作浅笑状,神情亲切婉柔,富于人情味,接近“秀骨清相”式。第25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敦煌彩塑》:敦煌佛雕“面貌清瘦,眉目疏朗,眼小唇薄,身体扁平,脖颈细长的形象蔚然成风”。“大冠高履,褒衣博带,西域式菩萨变成了南朝士大夫形象”。龙门石窟主佛8.4米,由威严变得温和,由肃穆变得满面微笑。面相由圆胖型变为以清癯见长,神态恬淡超然。褒衣博带,头戴宝冠,长裙曳地,洒脱风流。由高大雄伟转为秀丽淳厚。龙门石窟宾阳中洞西壁主佛像(北魏)第26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范文澜《中国通史》:“龙门石窟比云岗诸窟,表现出更多的中国艺术形式。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的雄健可畏变为龙门的温和可亲。以宾阳中洞主佛为代表的佛像,清癯面上含着微笑,仿佛想要人和它亲近”。中国化、民族化、世俗化,向南朝审美趣尚归拢的趋势。龙门石窟宾阳中洞西壁主佛像(北魏)第27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龙门石窟宾阳中洞西壁主佛像(北魏)第28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龙门石窟宾阳中洞西壁主佛像(北魏)第29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丰颐温和
第三阶段大体是北齐、北周时代。基本审美特点:面相、体形由瘦长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夏银川外国语实验校2025年初三下摸底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镇江市2025届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据采集与审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港口客运高峰期应对考核试卷
- 毛巾企业产品创新与研发管理考核试卷
- 炼油设备安全标准化建设考核试卷
- 涤纶纤维在全球市场的分布情况考核试卷
- 畜牧繁殖辅助设备制造考核试卷
- 生物农药的知识产权布局与策略考核试卷
- 创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考核试卷
- 技能比赛自我介绍
- 五年级《红楼梦》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公积金提取单身声明
- 安全培训证明
- 陕西省西安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不一样的你我他
- 2022年龙岩市第一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DB33T 1233-2021 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技术规程
-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含新增和修订部分)
- 色谱、质谱、联用
-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旋转》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