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生产概况课件_第1页
油料生产概况课件_第2页
油料生产概况课件_第3页
油料生产概况课件_第4页
油料生产概况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讲油料生产分布

第一节中国油料生产概况第二节中国油料生产分布第一节中国油料生产概况一、油料的分类

1.按植物学的分类可分为:草本油料:花生、油菜、芝麻、胡麻、向日葵、红花、蓖麻等;木本油料:油茶、核桃、油橄榄、油棕、椰子、油桐、乌桕等;可制取油脂的其它农副产品:棉籽、大豆、米糠、玉米胚等;2.按油料的经济用途可分为:食用油料非食用油料二、中国油料生产概况农业生产统计的“油料作物”均指草本油料作物,主要包括油菜、花生、芝麻、胡麻和向日葵等。素称中国三大油料作物的花生、油菜和芝麻,其播种面积、产量占全国油料作物的90%以上,是中国植物油料的主体。

目前中国油料作物种植面积

1373.6万公顷,产量达3059万吨。在油料作物中,以油菜、花生、芝麻、胡麻和向日葵产量最大。中国油料种类繁多,大豆、棉籽、米糠、玉米胚和木本油料也是食用油的主要油源。油料和食油消费缺口扩大,进口对国内油料生产影响较大。9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是直接进口食用油,近年来,中国食用油和油料净进口量占消费量增加到60%以上,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加大。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食油转为净进口格局。1993年中国食油产需缺口200万吨,1996年缺口350万吨,2000年达400万吨,2003年增至550万吨,2009年缺口1300万吨。中国油料和食用油供求不足将会长期存在,在河南、山东等地快速发展花生、芝麻等油料品种的规模化生产,建立出口基地;同时稳定东北地区和黄淮地区的大豆、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的油菜生产,并适当发展西部地区的春油菜生产,扩种优质和高油品种,提高单产,增加总量。但由于总耕地面积有限,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发展木本油料和充分利用其它植物油源。第二节中国油料生产分布

一、草本油料生产分布草本油料是中国最重要的植物油源,其产量占植物油源的90%以上。草本油料超过棉花而居经济作物首位。按播种面积,以油菜最多,花生次之,向日葵、芝麻、胡麻再次之;以产量,则花生最多,油菜次之,向日葵、芝麻、胡麻等较少。

一、草本油料生产分布

(一)花生花生是中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2006年中国花生种植面积达505.7万公顷,仅次于油菜,产量达1461.0万吨,居油料作物之首,单产385斤/亩。中国花生分布很广,除青海外,其余省区都有种植,但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沿海平原及暖温带、亚热带丘陵河谷地区。从省区看,以鲁、豫、冀、皖、苏、鄂、川、粤、桂、辽等省区最为集中,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均占全国的90%左右。其中山东是中国花生最大产区,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1/4以上。花生仁脂肪含量达40–50%,蛋白质达26%以上。在国际市场上素为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目前,中国花生56%用于榨油,30%用于制作食品,花生油占植物油脂消费量的16.6%。一、草本油料生产分布(二)油菜一、草本油料生产分布

(二)油菜油菜是中国分布范围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油菜分冬性和春性品种。冬油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6%和90%左右。2006年油菜籽产量达1270万吨,占油料产量的42.4%以上。中国油菜籽95%用于榨油,菜籽油年消费量占中国植物油年消费量的34%,油菜在中国食用植物油料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油菜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长江流域冬油菜产区以长江流域四川至上海沿江的9省市最为集中,常年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油菜总播种面积和产量的80%以上。鄂产量最多,达220万吨以上,川、皖、苏等产量均在140万吨以上。(三)芝麻

一、草本油料生产分布(三)芝麻

中国芝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长期产量低,生产不稳定,发展缓慢,近年芝麻产量仅有60万吨左右。中国芝麻分布很广,除青、藏、甘、宁等地外,其余各省区都有种植,其集中产区是豫、鄂、皖三省,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其中豫、鄂两省的产量各超过20万吨,合占全国1/2左右。其次苏、赣、湘、冀、陕、辽、吉等省区产量在1万吨以上。一、草本油料生产分布(四)胡麻胡麻具有耐旱、耐寒、耐瘠等特点,对热量要求不高,生长期短,中国华北和西北生长期短、光照充足的干旱地区最适于胡麻生长。近年胡麻产量仅为45万吨左右。中国胡麻主要分布在河北的滦河上游、沿长城两侧向西至河西走廊、天山南北一带,主要产区是冀、晋、内蒙古、甘、宁、新等六省区,其产量占全国的95%以上,此外除青、陕产量有数千吨外,其它省区几乎没有种植。胡麻含油率约36~45%,是中国华北北部和西北高寒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向日葵一、草本油料生产分布(五)向日葵向日葵生长期短,具有耐低温、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等特点,适应能力和抗病虫害能力都很强。近20年来,向日葵生产发展十分迅速,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在芝麻和胡麻之上,跃入中国五大食用油源之列,在油料生产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产量200万吨左右。中国向日葵分布很广,以东北、华北、西北各省最多。比较集中的省区为内蒙古85、黑33、新21、吉16、晋10等省区,其产量占全国的90%左右。食用油料:最主要的有南方的油茶,北方的核桃、华南的椰子、油棕,国外引进的腰果、油橄榄等。工业用油:种类很多,其中以油桐、乌桕为主。芳香油料:主要有南方的八角、桂皮、柠檬、梓树,北方的松树、冷杉、云杉等。(一)油茶二、木本油料生产分布(一)油茶油茶俗称茶子树,中国栽培已有2000年之久,其油茶籽产量居世界首位。油茶适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栽植。中国油茶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南亚热带地区海拔100~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并以长江以南各省区种植面积较大,产量较多。湖南素称“茶油之乡”,赣、桂分居全国第二、三位,粤、浙、闽、鄂、黔等省区也有种植。近20年来,日趋萎缩,目前油茶面积约360万公顷,茶油籽产量仅80多万吨(折油20万吨左右),不及历史最好年份的20%。国家重视,投入增加,油茶产业发展加快。油茶籽含油率在50%以上,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4%以上,不易酸败变质,是中国南方茶油产区人民主要食油之一。(二)核桃二、木本油料生产分布(二)核桃核桃为中国传统果树和油料树种,种植面积世界第一,产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二。核桃适于在温暖、凉爽、阳光充足、湿润肥沃的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栽培,含油率高达60~70%、营养保健、用途广泛。核桃在中国分布很广,北方多于南方,西部多于东部,主产省区是晋、陕、冀、滇、川、甘、新等,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其中山西产量占全国20%。目前中国核桃栽培面积约80万公顷,产量26万吨左右,平均单产仅340公斤/公顷,种植比较分散,管理粗放,产业化程度较低。(三)油桐二、木本油料生产分布(三)油桐油桐为落叶小乔木,俗称桐子树,原产于中国,是中国传统的主要工业用油树种。油桐果仁含油率可达50%。桐油为中国民间木器普遍应用的一种优质干性植物油,在工业、农业(渔业)生产上均有广泛的用途。油桐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大体与油茶相似。因此,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省区均有油桐种植。主产区是川、渝、黔、湘、桂、鄂等,其产量占全国80%左右,其中仅四川产量就占全国50%,居各省之首。现桐油生产有所下降,桐油产量仅有6万吨左右。椰子油棕三、可制取油脂的其它农副产品分布

(一)大豆中国大豆生产区域分布图三、可制取油脂的其它农副产品分布(一)大豆大豆原产我国,种子含蛋白质

36~45%,是主要的高蛋白粮食作物;含脂肪

15~25%,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中国大豆年产量1600~1700万吨,制油加工能力达到7000万吨。另外每年进口大豆3000万吨以上。中国大豆油的消费量占植物油脂消费量的首位。目前,加工能力过剩,原料供应不足,国际依存度达80%以上。(二)棉籽三、可制取油脂的其它农副产品分布(二)棉籽棉籽是棉花的种子,为棉花加工的副产品,其含油量约17~29%。中国是世界主要产棉国之一,近年棉花产量在600万吨左右,棉籽产量约900万吨左右。中国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新疆棉区,棉花和棉籽油的主要产区是豫、鲁、冀、湘、鄂、赣、皖、苏、新等省区。中国棉籽大部分用于榨油,棉籽油占食用油的比重达8%左右,是中国主要的食用油之一。(二)棉籽

中国棉花生产分布

中国新疆棉花产量新疆棉花丰收三、可制取油脂的其它农副产品分布

(三)米糠(三)米糠米糠是从糙米碾白加工成大米时所得到的副产品,米糠中含油达18–25%,从米糠中提取的油脂称米糠油。中国稻谷年产量1.8–1.9亿吨,年产米糠约1100万吨。中国稻谷加工企业数量多,米糠的总产量很大,但稻谷加工企业比较分散,企业生产规模不大,米糠产量相对较少,加之新鲜米糠稳定性差,不易储存运输,因此米糠难以集中生产,制取油脂和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