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类记叙文写作指导_第1页
写人类记叙文写作指导_第2页
写人类记叙文写作指导_第3页
写人类记叙文写作指导_第4页
写人类记叙文写作指导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人类记叙文写作指导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形象思维的的手段,通过叙事、记人、写景、状物等来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一种教学文体。以情动人。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抽象思维的方式,阐述事物的道理,揭示事物的本质或规律,表明作者的见解或主张的教学文体。以理服人。判断标准:三分之二原理(何永康)【如何处理好记叙、抒情与议论的关系】首先要把记叙的人和事写具体,写生动。记叙是议论的基础,如果记叙本身缺乏具体生动的描述,议论也就无从深化。其次是议论要紧扣记叙的内容,自然贴切。记叙中的议论是为了帮助读者对记叙部分有更深的认识,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三是议论要言简意明,恰如其分。记叙文中的议论是起辅助作用的,要点到为止,不可长篇大论,否则反会喧宾夺主,影响了中心的表达。第四,在记叙中,抒情和议论常常是并存的,管是记叙中的抒情还是议论,都必须以记叙为基础,为依据,以便更好地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比较叙述和描写的不同特点】①叙述和描写的概念叙述和描写都是记叙文的主要的表达方式。叙述指作者在文章或作品中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交待、介绍和说明,也就是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描写则指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特征作具体生动的描摹与刻画,使人产生真实具体的感受。②叙述和描写的区别。在记叙文中,两者通常是需要紧密结合、水乳交融的。但两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叙述着重于用简明的文字把人事的一般情况、基本过程交待清楚,使读者获得总体概括的印象;描写则着重于形象的描摹刻画,生动感人地表现细微之处或侧面局部,使读者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叙述的作用在于使读者明白、了解某个客观事实,而描写的作用在于使读者感受客观对象,唤起想象、情感体验。明确: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再现环境风貌必不可少的主要手段,没有描写,就无法塑造形象,刻画环境。描写要紧扣主题,不能盲目描写。写人记叙文是作文的重点,是难点。读一篇成功的写人记叙文,你会感到作品的人物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你面前深深地打动着你;合上文章,他(或他们)的音容笑貌就会印在你的脑海中久久不去。但生活是五彩缤纷的,生活中的人更是千姿百态,要想写好人物,写好写人记叙文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许多学生笔下的人物没有个性,没有生命感,语言干瘪,形象模糊。在写人记叙文中,除了通过具体事情的叙述表现人物外,还必须灵活运用描写方法和技巧,着力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才能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从而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但在一篇习作里不一定把所有的描写方法都用上,而要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所选择,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描写方法,也可以重点运用一、两种描写方法。【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面容、神态、表情、姿态、身材(身影)、衣饰、风度乃至言谈举止、或哭或笑的描写。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曾经说过:“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这就启发我们:在写人记叙文中,适当的外貌描写是十分必要的。⑴根据写作目的选重点。外貌描写,内容甚多。写作时必须根据作文的内容、写作目的,有重点地选择某一方面来描写,应该突出描写最能体现人物特征的部分,好的外貌描写着墨不必过多,甚至只有一两个词,就能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刻划好人的眼睛,对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揭示人物的喜怒哀乐,所以许多作者都把眼睛描写作为重点,为自己的写作意图服务,如鲁迅的《祝福》,传神的眼睛描写尤其精彩,极其省俭的揭示了人物性格。但也不尽然。写外貌,并无划一重点,而要根据刻划人物性格特征的需要,根据自己接触写作对象时获得的深刻印象选择重点。⑵同中求异抓特征。外貌描写最忌两点:一是没有特征,概念化,脸谱化。二是语言贫乏,陈词滥调。总是“瓜子脸”,“炯炯有神的眼睛”,千人一面。其实,人的外貌也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人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生活经历、工作性质、兴趣爱好、环境影响等的不同,必然在他们的外貌上反映出来。作者一定要注意观察,善于区别,能抓住特征,写出不同点。同样写人物眼睛也有大小、形状、色泽等等的不同,更有眼中流露的喜悦、好奇、惊恐、疑惑、关切……各种不同的感情色彩。⑶前后照应写变化。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多次刻划祥林嫂的外貌,其中写到脸色的就有这样三次:初到鲁家时“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二进鲁家,“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而五年后,当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时的祥林嫂“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从这三次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祥林嫂在封建统治压迫下,精神受到严重摧残。这些情况在她的外貌中也充分地反映出来了。客观事实也正是这样,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物的成长,人们的外貌也总是发生着变化;即使时间相差并不远,但由于外部事物的变化,当人感受到这些之后,必定会在外部表露出来。如果我们能恰当地注意到文章的前后照应,写出人物在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变化,就能反映出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这样,人物在读者的脑海里,不只是静止的一帧照片,而是富有活力的人物形象了。不可忘记,你是在描绘一个活人的外貌,不是在为一个死者描绘遗容,不光要写得形似,还要为求传神;在动态中表现人物特点,还必须注意顺序,不能东一句西一句地乱写总之,外貌可通过其特征作直观的客观描写,亦可间接进行个性烘托,通过作者主观感受或其他人物的反应来写;既可用粗线条作轮廓勾画,也可以用浓墨重彩进行细致描绘;既可作静态描写,也可作动态描写。但不论用什么方法,都必须根据描写对象的实际出发,用一种自然、真切、绘形绘画的描写突出其主题。【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说话,从内容到词汇、句法腔调、声音等的描写。它采取独白和对话两种手法。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对话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之间的交谈,它是语言描写中运用最多与最普遍的一种手法。语言描写既可直接反映人物的思想特征,又可借人物的语言来说明或推动情节的发展,以及间接地描写其它的人、事、景物。“言为心声”,语言描写应努力做到使读者“闻其声,知其人”。⑴罗列选优法。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先后用了藤野的6次对话。而事实上,在听藤野讲课、辅导以至日常交谈及最后告别时,鲁迅肯定听藤野讲过很多话,即使印象较深刻的,也远不止这么几句,但是作为一篇短文,既不可能也完全不必要去把人物所说过的话全部写出来。鲁迅先生运用了罗列选优法,把脑中印象深刻的话语一一罗列,随后加以分析、选择,将其中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话语选出,经适当加工后写入文内。例如,“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这揭示了藤野富有严肃的科学精神和负责的教学态度。“选优”,除了选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语言外,人物的某种口头禅、方言俗语,有时也颇有特色,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可选入。“选优”,要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选优”,也包含着不能让所有的人说同样的话,不能作者自己的语言去代替人物说话。总之,优劣的标准是:能否突出人物的个性,能否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⑵神态配合法。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写到藤野说话时,十分注意他的语气、神情。诸如:“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向我和蔼的说道”,“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还叹息道”等等。这样,读者就可了解说话人当时的内心活动,了解人物说话时的感情色彩。有些作者也能注意这一点,在作文中努力写出说话人的神态,譬如:“他平静地回答……”,“他一字一顿地说……”等等。像这样以语气、语调、神态配合对话的描写方法,常常能准确地反映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刻划出人物的真情实感。当然,运用神态配合法,也是有前提的,应当为突出人物个******,而不是无的放矢,滥加渲染。⑶侧面描写法。即借助他人的话语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对话描写方法。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总难免被周围的人们评论,而他人客观、公允的评价,是很能提示人物个性的,比人物本身的对话往往更具有说服力。因此,运用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可以弥补正面描写的不足。如能使两者配合,就更加相得益彰。⑷前后变化法。如果我们能写出人物在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下,语言前后的典型变化,就能反映出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如《变色龙》中的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的事件时,他的语言先后变了六次,他忽而凶神恶煞,忽而奴颜婢膝。作者通过人物的典型语言,逐层深入地刻画了这个“变色龙”见风使舵,趋炎附势,谄上欺下的丑态,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呼之欲出。【动作描写】动作描写,又叫行动描写,即对人物的动作、行为、活动的描写。这种方法对刻画人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表现人物性格及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黑格尔在《美学》中强调:“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那么怎样进行动作描写呢?⑴回顾描摹。作文所写的人物,既然值得我们写,就应该是我们脑中留下过较为深刻印象的。写作前,我们要竭力回顾他们的音容笑貌、所作所为。特别是那些令人难以忘却的动作举止,在某件事全过程中的一举一动……抓住几个主要环节,细细描摹。方志敏在《清贫》中,有这样一节:“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我是什么人的时候,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一个铜板都没搜出。他们于是激怒起来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那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一个林柄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作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在这节文字中,作者回顾了“士兵”的关键性动作,写出了他贪婪、凶狠的本性。我们写人,大凡先在脑中思考、回顾、想得细些、深些、活些,笔下描摹的人物就显得真切、现实。动作描写一定要构想好几个关键过程,要善于抓住人物具体的富有特征的动作。如果信手乱写,必然写不出真实感人的人物。⑵借助修辞。我国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常借助比喻、夸张、比拟等修辞手法来刻划人物动作。修辞手法用得妥贴,会给人鲜明的印象。读过《故乡》的人,都不会忘记鲁迅先生笔下杨二嫂的形象:“一个……五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使用比喻的手法,描写杨二嫂的动作,十分具体。杨二嫂胡说闰土把碗碟埋在灰里之后,自以为有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在这里,鲁迅使用夸张手法,刻划出杨二嫂明抢暗偷,贪图小利的本性。这些实例都显示了修辞的力量和作用。⑶精选动词。写人物动作,离不开动词,善于写作的同学,会从现代汉语丰富多彩的宝库中去觅取最合适的词语。不善写作的同学常常感到词语贫乏。我们要做有心人,平时注意积累,写作时善于精选。如表示“看”这一个动作,就有远眺、近察、俯瞰、顾后、窥探、端详、瞻仰、参观、瞥见、浏览、观察、注视、盯住、瞄准、青睐……细细体会,每个词语都有它不同的用处。刻划人物动作时,特别是刻画细腻动作和无声动作时,要注意精选动词,力求描写得准确,以突出主题。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有关父亲爬月台去买橘子的动作描写,动词就用得非常准确。先写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一个“蹒跚”,表现出父亲的老态和因肥胖而行动不便,暗示后面爬铁道更难。从月台下来,写父亲“慢慢探身下去”,“探”字用得很传神,表现父亲小心翼翼地在冒险。到铁道那边是更精彩的一笔,要爬上去,用一个“攀”字,显示月台高,很不容易爬;两只脚的动作用一个“缩”字,那是无可奈何的笨办法;“身体向左微倾”,显示腿抬不起来,很费力,很艰难。这一连串的动作便是无声的语言,打动作者的心,“泪很快地流下来”;也感动着读者,多慈爱的老人!作者正是通过一系列准确的动作描写来表现父亲爱子这一性格特征的。精选动词还要注意动词的连续性,这样人物形象才能立体化地树立起来,如《药》里刽子手把人血馒头交给老栓时的一连串动作是这样描写的:“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有关这“黑的人”的连续性的九个动词,通过作者巧妙自然的衔接,一个惯于做这路交易的刽子手横蛮、凶狠、残忍的罪恶形象跃然纸上。此外,在动词前后可以加上适当的限制和修饰性词语,使动作的幅度、速度、力度等较细致地表达出来。如一个“跳”字所表达的动作,前后所加的修饰词语不同,所描绘的形象就有区别。“他一咬牙,猛地跳了下去。”和“他摆动两手像一阵急风似地住前一跳……”同是写跳,但二者却显然不同。这说明,在动词前后加上必要的限制修饰性词语是不可忽略的。【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指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心理状态、思想活动的描写,以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俗语说,最了解自己的,莫过于本人了。写自己的心理活动不难;写别人的心理活动是有难度的。那怎么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呢?下面介绍一种“体验揣摩法”:首先,我们写的是熟人,因而就有可能在事后向你倾诉他当时的思想斗争、内心活动;其次,我们会从周围的亲朋好友中听到对某人内心活动的议论;再次,我们常可以从事情的结局推导出某人处于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活动;此外,我们还可以假设自己处于相同情况下,进而揣摩可能产生的思想活动。写人的心理活动,应注意:一、把心理活动的导源写清,要注意前有伏笔铺垫,后有交代呼应,不能“异军突起”,也不能有头无尾,应全文贯通,否则,非但不能对人物的心理性格起到衬托作用,反之还有损于形象。二、成功的心理描写,一定要把心理过程描写出来,可以相对集中一些,但不能与叙事相脱离,而且多数情况下,总是伴随着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等。三、“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心理描写不能模式化,而应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来进行。四、要对所要写的人物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要让心理描写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特征、思想状况和特定环境,要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心理描写的方法一般有:(1)内心独白法即人物直接倾吐自己的内心的方法。它是无声的语言在脑海中翻滚,这往往是人物感情比较激动的时候才采用这种心理表白方式。可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也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中写到皇帝察看骗子织布的情景时,他的内心活动就是通过内心独白法表现出来的。“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怕的事情。”这段独白,既写出了皇帝的恐惧,又写出了他的骄横,揭露了以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愚蠢、卑鄙、虚伪的本质。内心独白必须符合当事人所处的情境和当事人的思想品格,不可任意拔高也不随意贬低,不要失去真实感;另外,内心独白毕竟是一种心理描写的特殊方法,要写好人物,还要配合语言,行动等的描写。(2)作者描述法即作者对人物心理作客观的描绘的方法。作者一般是以第三人称描述人物的心理。这是一种动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