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坚持联系的观点 模拟测试_第1页
哲学 坚持联系的观点 模拟测试_第2页
哲学 坚持联系的观点 模拟测试_第3页
哲学 坚持联系的观点 模拟测试_第4页
哲学 坚持联系的观点 模拟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拟测试坚持联系的观点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据此回答1~2题。1.下列选项正确反映联系普遍性的是()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②乌鸦叫丧,喜鹊报喜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④彗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A.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③2.下列关于联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B.事物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C.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3.各种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公平合理地分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而教育公平则为每一位社会成员在社会博弈中提供了实现利益均等的机会。因此,坚持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A.整体高于局部 B.部分离不开整体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的发展方向4.(2022年江苏卷)中共中央多次强调,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在哲学上体现了()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内在联系 B.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C.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D.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目前,我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都居世界第一,但其整体质量堪忧。据介绍,我国发明创造专利在专利总授权量中只占1/5,其余大部分都是没有任何意义、只会扰乱市场的“垃圾专利”。据此回答5~6题。5.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①一些厂商的恶意竞争②市场主体创新意识的显著增强③我国专利制度的缺陷④国家职能部门执法不严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垃圾专利”的大量存在,违背了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发明、鼓励创新的本意和法律维护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的终极目的,导致民众对专利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专利制度的声誉。上述分析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是()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关键部分对整体性能起决定作用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错误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7.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发展红色旅游能激活当地经济,有效地整合优化经济社会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是因为()A.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B.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8.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联系的客观性是指()A.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B.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人们强加的C.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无法改变的9.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为青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将会带动资源开发、旅游、第三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沿线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这说明()A.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的联系B.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D.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10.科基蛙是生活在大洋洲热带地区的一种青蛙,在原有的生态环境中与其他生物“和平共处”,但“入侵”夏威夷群岛后却打破了那里的生态平衡,可以说明这个事例的哲学道理是()①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在联系系统中的作用是确定不变的②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③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④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这说明()A.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B.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有助于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D.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2.(2022年四川卷)读右边漫画,对其分析正确的是()①战战兢兢,如履薄冰②唯利是图,贪得无厌③日有所思,夜有所梦④事出有因,因必有果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13.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过热与信贷过快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鉴于此,央行自2007年4月28日起再次上调贷款利率。这一举措表明()A.因果联系都是事物本质的联系B.任何事物之间都具有因果联系C.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可以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D.人们可以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据此回答14~15题。14.“和谐社会”的理念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的《管子·兵法》上就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从哲学角度看,“和合故能谐”体现了()A.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B.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C.内因决定着事物的状态D.矛盾的统一性在事物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这体现的方法论要求是()A.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B.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C.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经常提到“木桶原理”: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如果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将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据此回答16~17题。16.上述材料说明()A.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B.任何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C.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D.各部分功能之和小于整体功能17.常有人对“木桶原理”提出异议。如有人提出,仅补短板未必解决问题,如果长板之间有缝隙,可能还不如短板;也有人认为不一定采取补短板的方式,也可以进行木板重组,将短板另作他用。这说明()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一定不同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们可以改变联系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③调整事物的内部结构就能促进事物发展④各部分是否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整体的功能会有不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18.在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广西提出建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构想。合作区今后将加快建设和完善南宁—河内—金边—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的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以发展通道经济,逐步形成贯通中南半岛的南宁至新加坡的经济走廊。从哲学上看,这一思路的合理性在于()A.广西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出海大通道B.人们已经掌握了通道经济的规律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D.交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基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已知我国至少有380种入侵植物、40种入侵动物、23种入侵微生物。外来物种给农业的生态系统、畜牧和鱼类的栖息环境、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人类健康都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据此回答19~20题。19.外来物种离开原生长地,由于天敌减少,在适宜的生态和气候条件下疯狂生长,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导致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这说明()A.有些事物之间有联系,有些事物之间不存在联系B.事物联系的条件不同,其引起的联系的状态也就不同C.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D.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之间,而且存在于事物的内部20.外来物种的危害问题给予我们的启示是()A.必须杜绝外来物种的引进,保持本地生物物种B.必须承认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C.必须注意事物联系的条件性,创造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条件,限制其不利条件D.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应无条件地吸收外来物种长期以来,一些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景点超负荷地运转,为了减轻旅游高峰期游客过分集中给莫高窟壁画、塑像等文物保护带来的影响而出台了限制客流量的制度。据此回答21~22题。21.上述材料说明()A.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创造一些联系,因而联系是主观的B.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可以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C.当部分合理、有序地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一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D.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22.人类上千年的文明发展史给后世子孙留下许多值得珍惜和保护的历史遗产,这些遗产是历朝历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见证,是人类自身文明进步的时代缩影,甚至是人类薪火传承的历史链条。这些历史遗产成为人类薪火传承的历史链条反映的哲理是()A.一事物与“四面八方”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B.从纵的方面看,任何事物都处于前后相继的联系之中C.从横的方面看,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D.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23.“夫稼(庄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这句话告诉人们()A.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C.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过程 D.“天人合一”思想具有合理内容24.随着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社会正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安全问题解决得好可能惠及别国,反之,则可能殃及他国,国家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以下选项中与上述特点无关的哲学道理是()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D.事物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25.下列说法中,既体现联系观点又体现发展观点的是()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②城门失火,殃及池鱼③吐故纳新④邯郸学步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50分)26.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16分)27.20世纪下半叶,我国沙尘暴发生次数和沙漠化面积扩大的统计情况:年代5060708090发生沙尘暴次数58131423年代50~60年代70~80年代80~90年代沙漠化土地每年扩大面积(平方千米)156021002460注:我国北方4个沙尘暴主要源区为:河西走廊及阿拉善高原区,内蒙古中部农牧交错区及草原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区,内蒙古、陕西、宁夏长城沿线旱作农业区。依据上述表格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哲学常识,说明我国沙尘暴区的贫困与环境恶化之间是怎样形成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的。(8分)(2)为防止沙漠化面积的进一步扩大,遏制环境的继续恶化,保障我国生态安全,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9分)28.《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指出:近几年,由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滞后、高耗能行业增长过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上升,节能工作面临很大压力,形势十分严峻。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节能工作的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节能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列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下大力气,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实现“十一五”能源节约的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1)上述材料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7分)(2)这些道理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10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②④的说法都是迷信的说法,并无任何联系,应舍去,选①③对应的D项。2.A解析: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A项的认识不正确,可入选.B、C、D三项都是正确的说法。3.C解析:A、B两项都不符合材料内容的规定性,D项的表述错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4.C解析: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就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A项的认识不正确,B、D两项的说法与材料内容不符合。5.A解析:“垃圾专利”的泛滥,是某些市场主体恶意竞争的结果,同时也暴露了我国专利制度的缺陷,所以选A。②说法与题意矛盾。④不是经济学内容。6.C解析:本题主要反映了“垃圾专利”带来的危害,体现了联系的观点,选C。A、B选项不合乎题意。D不是辩证法知识。7.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与理论之间关系的逻辑分析能力。题目要求分析红色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原因,从哲学上讲就是因为二者有联系,相互影响,故选A项;材料中体现不出新旧事物、矛盾双方的关系、意识的反作用,故B、C、D项不合题意。8.B解析:考查联系客观性的定义。9.B解析:本题以青藏铁路通车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联系观点的灵活运用能力。材料的主旨是强调青藏铁路通车加强了青藏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从而推动青藏地区的发展,即在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之间建立了新联系,故B项符合题意,A项观点错误,联系是有条件的,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材料中体现不出规律客观性和意识的能动性,C、D项应排除。10.D解析:科基蛙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作用不同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②应选,这种不同的联系正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和有条件的,④应选。本题正确答案为D。11.B解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说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这就要求人们根据某种原因预见事物发展的结果,以科学预见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才能取得好的结果,B项符合题意。12.C解析:由于受贿而时常做恶梦,这体现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③④的说法符合题意,故选C项。①②的说法与漫画的内涵不符合,应舍去。13.C解析:信贷变化与投资增长快慢存在因果联系。14.B解析:回答本题要正确理解古汉语“和合故能谐”,抓住关键词“和合”。15.A解析:把握题干中的突出字眼“关键”一词。16.C解析:“木桶原理”强调关键部分的作用,C项符合题干要求。A项强调整体的作用,不符合题干要求。材料没有体现事物的变化发展,故B项不选。D项本身说法错误,不选。17.D解析:材料对传统的观点提出挑战,假定不同的条件,“木桶原理”会有不同的结果,②④符合题意。①③本身错误,因此应选D。18.C解析:设问指向要求是“从哲学上看”,故选C,A、B、D项都不是哲学观点。19.B解析:A项的说法本身不正确,C、D两项的说法与材料不符。20.C解析:A项的说法不正确,是一种盲目排外的行为,B、D两项的说法都没有针对“外来物种的危害问题”。21.B解析:A项中“联系是主观的”,C项中“一定大于”的认识都不对,D项的说法与材料无关。20.B解析:从材料中的“历史链条”看,体现了事物发展纵的联系方面,故B项入选。23.B解析:庄稼的生长与天、地、人密切相关,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B项符合题意。24.A解析:首先要明确本题是逆向选择题,各国之间联系日益密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说明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也说明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一国安全对他国安全的影响则体现了外因的作用。本题中A项与题干材料无关,应选A。25.B解析:本题以俗语为载体考查对联系、发展观点的把握和理解能力。①体现了青与蓝的联系,又体现了发展的观点,②体现了失火、城门和池鱼之间的联系,③体现了新与旧的联系,又体现了发展的观点;④属于形而上学的做法。二、非选择题26.答案:(1)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循环经济是“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