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考猜题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17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考猜题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17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考猜题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17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考猜题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17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考猜题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衡水中学2017年高考猜题卷

文综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平王东迁后,在各封国之间逐

渐形成了一种险恶的国际关系。

他们都了解国王的权力和荣光已

经一去不复返,唯有凭借自身力

量才能生存。下列孟子的哪一言

论与其背景相近

A.“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舍生而取义者矣”

D.“教亦多术矣”

【答案】A

第页1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周王权力

弱小,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

坏,A项反映了“王”的称谓被滥

用,分封制遭到破坏,故A项正

确。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2.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唐宋概

括论》中说道:“唐代以后以舞

乐为主,舞的动作不过足附属品,

乐律亦重形式,少有模仿动作的

意思。宋代以后,随着杂剧的流

行,模仿事物一类通俗艺术较盛,

动作较为复杂,品味较^代的音乐

下降。”据此可知

A.唐代音乐形式比宋代的更受

欢迎

第页2

B.唐代舞乐仅供皇族欣赏

C.宋代以后音乐形式的世俗化

倾向

D.宋代音乐多模仿唐代

【答案】C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相比唐代

而言宋代的杂剧等艺术通俗易

懂,面向市民阶层,艺术形式有

世俗化的倾向,故C项正确。A、

B、D三项片面,不符合题意。

3.宋高宗时,叶梦得上奏随,“朝

廷见收买木棉、虔布万数不少”;

南宋后期的谢维新说:“今世俗

所谓布者,乃用木棉或细葛、麻

苎、花卉等物为之。”此后,我

第页3

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

以棉花为主。表明在南宋时期

A.中原地区足棉花主产区域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棉花已经取代丝麻成为衣被

原料

D.衣被原料的种植结构逐渐发

生变化

【答案】D

【解析】A、B两项在题文中没有

表述,不符合题意。C项表述与题

文中“此后,我国中原地区衣被

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

相违背。D项正确,衣被原料的种

植结构逐渐发生变化,棉花逐渐

第页4

取代葛麻等。

4.明代以后不再设置宰相的官

职,实际卜执行宰相之职的是殿

阁大学十。而明清时期,大多皇

帝对臣下上奏的批答都像命令仆

从一般,言语粗暴。这说明

A.内阁大学十是名副其实的宰

B.明清的君主专制独裁程度极

C.内阁权力不来源于皇帝

D.明清所有君主亲自批阅所有

奏折

【答案】B

【解析】依据题意结合所学可知

第页5

明朝废除宰相后,殿阁大学士行

宰相之职,但不是法定中央行政

或者决策机关,只是皇帝的内侍

顾问机构,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

加强了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A、

C、D三项的表述错误,不符合题

意。

5.史学家陈旭麓曾说:“洋务派

的出世,是中国有地主阶级以来

第一次真正的分化,中国近代政

治经济的改革足由他们开始的。

先前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如林则

徐、龚自珍、魏源等人虽然提出

了不少改革主张,但还足一种思

想。”根据这句话,可以推知洋

第页6

务派

A.促使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

B.使得崇洋媚外思想开始出现

C.让改革派思想有了实践意义

D.促使国家走向分裂的道路

【答案】C

【解析】依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洋务派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

第一步,引进机器和技术开办近

代企业和海军,让改革思想有了

具体实践,故C项正确。A项错误,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是指

林则徐、魏源等人而非洋务派;B、

D两项在题文中没有提及,不符合

第页7

题意。

6.1910年的上海法租界,法国人

索姆委托经纪人李某从事黄金期

货交易,结果导致索姆损失一万

余两白银。索姆起诉并要求被告

赔偿损失。法方陪审认为当事人

之间合同没有规定交易时间、方

式,被认定为黄金投机行为。根

据《法国民法典》,法院驳回原告

请求。这则材料可以反映出

A.法国陪审在租界内不敢偏袒

法国人

B.清朝末年中国开始出现投机

活动

C.法院受《大清律》影响而维护

第页8

中周人利益

D.近代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

【答案】D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当时在上

海法租界审案是依据法国的《法

国民法典》,陪审人员是法方人

员,反映出近代中国的司法主权

遭到了破坏,故D项正确。

7.冯玉祥曾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

策直言不讳地指出:“握政府之

大权者,以不抵抗而弃三省,以

假抵抗而失热河,以不彻底局部

抵抗而受挫于淞沪平津.即就此

次北方战事而言,全国陆军用之

第页9

于抗日者不及十分之一,海空军

则根本未出动。”此处所说“北

方战事”指的是

A.长城抗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平津战役

【答案】A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本题考查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A项正确,

长城抗战发生于1933年,当时蒋

介石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淞沪会

战、太原会战都发生与日本全面

侵华时期,蒋介石在正面战场抗

战,平津战役发生于解放战争时

第页10

期。

8.“1984年我来过广东。当时,

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

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

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

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

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

心增加了。”邓小平的讲话推动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B.深圳作为90年代改革开放标

志的形成

C.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

【答案】C

第页11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邓小平的

讲话指的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

话,这次谈话推动了我国新一轮

改革开放的浪潮,如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故C项正确。

A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于1984年;B项错误,深圳是80

年代改革开放的标志;D项不符合

题意。

9.公元前541年,雅典开始经历

庇西特拉图及其子长达37年的僭

主统治。后来,为防止野心家复

辟僭主政治,克里斯提尼

A.实行陶片放逐法

B.继续扩大公民大会丰义力

第页12

C.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D.组建“十将军委员会”

【答案】A

...

.........

10.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一则

故事:一个马夫冒充国王,国王

察觉此事后,不动声色地把马夫

侦查出来,趁他在睡梦中剪去他

一把头发。不料马夫在发觉后急

中生智把别人的头发也同样都剪

了,因此逃过了惩罚。除此以外

还有不少类似的故事,这些故事

反映出

A.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努力

第页13

B.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

C.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

D.人文主义者主张推翻君主制

【答案】B

【解析】依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

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十日谈》

表达了对封建特权的不满,故B

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C项错

误,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时期的

主流思想;D项在题文中没有提

及,不符合题意。

11.尤·布尔金在《三个列宁》中

认为,通过战争和阶级斗争的尖

锐化来“培植”社会主义的思想

第页14

对他来说已经格格不入„„后来

的列宁只是政治领域的独裁者,

在经济领域则是多元论者。此处

列宁的转变指的足当时苏俄要

A.继续加快脚步进入社会主义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C.继续实行国家垄断贸易

D.优先发展重工业

【答案】B

【解析】依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题中的“转变”指的是列宁

开始执行新经济政策,故B项正

确。A项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

不符合史实;D项是斯大林时期的

经济政策。

第页15

12.英国议会于2017年4月19

日表决通过有关提前举行大选的

议案,为后续脱欧谈判奠定了基

础。关于英国“脱欧”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随即退出欧元区

B.多极化格局指日可待

C.欧盟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D.新一轮冷战来临

【答案】C

【解析】A项错误,英国脱欧还需

要很长的谈判过程;B项错误,当

今世界多极化仍然是一个趋势;D

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英国脱欧表明了欧盟的发展仍面

第页16

临巨大挑战。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环境污染是各国历史上都曾面临

过的大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环境污染除局

部地区外,不如发达国家严重。

但人口增长过快,农垦活动加剧,

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北洋政

府时期,宋教仁任农林总长期间,

曾明定林政方针,严禁私伐。,不

久宋离职,而滥伐树林的现象仍

然严重,张謇任农商总长

(1913~1915)期间,先后颁布了

《森林法》《狩猎法》《造林奖励

第页17

条例》。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制定的

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有《森

林法》《渔业法》《狩猎法》《水利

法》等。民国时期的环保法令占

的分量不大,有些没有得到很好

的贯彻实施,环境继续恶化。

——摘编自石丽华《简论中国近

现代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展》

材料二19世纪以来英国的工业

革命和城市化进程,既给英国带

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给其带

来了沉重的负面效应,其中大气

污染就是代价之一。1952年发生

的伦敦烟雾污染事件,就是最为

惨痛的教训一因此,他们也强烈

第页18

要求对大气环境进行治理。1819

年,英国政府召开讨论烟害的第

一次委员会,并于1821年制定了

《烟尘防止法》。1853年到1856

年,伦敦和其他城市先后制定了

《伦敦法》等有关防止烟尘的法

律,又制定了《制碱业管理法》

(1863年)、《河流防治法》(1876

年)。

——摘编自王肃之《英、美、日

等国依法治理大气污染的经验与

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

识,分别指出近代中国环境问题

出现的背景、对策以及保护效果

第页19

不理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

识,指出伦敦出现严重烟雾污染

的原因,并概括指出英国治理环

境污染所呈现出的特征。

【答案】(1)背景:中国人口增

长过快,乱砍滥伐严重。

对策:中国政治精英参与,政府

颁布环境立法。

原因:列强加紧侵华,战乱频繁,

政局动荡;政府腐败,立法有限,

执法不严;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经济相对落后;民众环保意识薄

弱。

(2)原因: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

第页20

新兴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气排放

量增加(或答新能源的使用如煤

和石油的使用量大增);城市化进

程加快,工业城市污染物的排放

较为集中。

特征:依法推进;先污染后治理;

随着污染的严重,治污日趋系统

全面;治理艰难,过程漫长。

【解析】试题分析:本提主要考

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材料信息

的能力。(1)依据材料一即可概

括出背景和对策。结合近代中国

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可知其

原因:列强加紧侵华,战乱频繁,

政局动荡;政府腐败,立法有限,

第页21

执法不严;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经济相对落后;民众环保意识薄

弱。(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的两

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可知伦敦

出现严重烟雾污染的原因:两次

工业革命推动了新兴工业的发

展,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城市

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污染物的

排放较为集中。依据材料二可以

概括出英国治理污染的特:立法、

先污染后治理、全面治理、过程

艰难、时间漫长。

14.唐朝文化繁荣,影响深远。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安,从汉代开始被称为长

第页22

安,这里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历

史上曾经有无数支商队从这里启

程,向着已知或未知的西方世界

踏出万里征程的第一步。

长安城在唐朝进入了它的黄金

时代,遥想当年,文人们喜欢到

胡人经营的酒楼吟诗作画,畅饮

西域的美酒。李白曾经以这样的

诗句描绘西市中的胡人酒家:

“胡姬貌如花,当炉筻春风。笑

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

一”在唐帝国鼎盛时期,这些国

家的使臣每年都会带着礼物来到

长安,那些珍奇异兽让一路上的

人们大饱眼福。那时的长安,流

第页23

动着不同种族的人群一在名为西

市的地方,处处可见西域的妩媚

风风情。

——《新丝绸之路》解说词节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

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

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观点:唐朝商品经济繁荣程度高。

论述:唐朝中前期国家统一、社

会较安定,农业、手工业有较大

发展,还有大运河开通等因素有

利于商品流通;除了城市商业较

为发达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

第页24

起来,还出现了为商业服务的柜

坊、飞钱还有邸店(坊市界限趋

于模糊,出现夜市等)。

结论:综上所述,唐朝时期商业

有较大发展,商品经济繁荣。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

生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并对观点加

以分析论证的能力。依据材料可

知:长安城历史悠久、唐朝时商

品经济繁荣、风气开放,从而提

炼出观点。其次阐述原因和表现:

唐朝中前期国家统一、社会较安

定,农业、手工业有较大发展,

还有大运河开通等因素有利于商

品流通;除了城市商业较为发达

第页25

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

还出现了为商业服务的柜坊、飞

钱还有邸店(坊市界限趋于模糊,

出现夜市等。最后得出结论:唐

朝时期商业有较大发展,商品经

济繁荣。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

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东汉的户籍什伍制度已大

大松弛,个体小农大量减少,征

兵制难以继续推行,军队的兵源

除了战时临时性征兵之外,主要

靠募兵维持。东汉各地屯兵多来

自招募。东汉政府招募士兵的费

用,称为“赏募钱”或“赏直”,

第页26

实际上相当于雇佣士卒的工资。

东汉对少数民族往往也采用招募

的办法。东汉少数民族兵称“荑

兵”,是军队中的常员,战事结

束后也不遣散,编在军队中领受

“牢直”、“廪赐”,成为一种

常备的雇佣兵。……东汉末,刺

史、牧、守不仅可以私自募兵,

而且其募领之兵往往变成私人部

曲(军队编制及家兵之称),士卒

父子相袭,成为世兵。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

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东汉兵制改革的内容并说明

第页27

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东汉募兵制的影响。

【答案】(1)内容:募兵制代替

征兵制[或政府出资雇佣(招募)

士兵];实行“屯兵”制;少数民

族成为兵源之一;允许豪强地主

(私人)招募军队。

原因:土地兼并,个体小农减少;

户籍制度遭到破坏;征兵制难以

推行;豪强地主兴起;民族融合。

(2)影响: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兵

源,稳定了军队;加速了民族融

合;大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也造成豪强地主拥兵白重,为汉

第页28

末豪强割据混战埋下隐患。

【解析】(1)根据材料,东汉屯

兵多来自招募,政府出资“雇

佣”士兵,募兵制逐渐代替征兵

制;兵源中包括了少数民族,“夷

兵”成为常员;地方豪强地主允

许招募士兵,组成私人军队。

东汉的户籍什伍制度松弛,土地

兼并严重,个体农户减少,征兵

制的基础遭到破坏,难以继续推

行;地方豪强兴起,中央无力进

行控制;民族融合,少数民族成

为兵源之一。

(2)以募兵制代替征兵制,一定

程度上稳定了军队建设,保障了

第页29

士兵来源;对于少数民族士兵的

招募,加速了民族融合;政府出

资招募士兵,加重了政府的财政

负担;地方豪强招募私兵,尾大

不掉,对中央形成威胁。

16.【历史——选修3:20世纪

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20世纪30年代后期,一些

科学家相继论证了核裂变的相关

理论,如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

拉斯曼发表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

的论文,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和惠

勒从理论上阐述了核裂变反应过

第页30

程。匈牙利物理学家齐拉德·莱

奥考虑到,一旦法西斯德国掌握

原子弹技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一

经他和另几住从欧洲移居美国的

科学家推动,1939年由爱因斯坦

写信给美国总统,建议研制原子

弹。1941年美国开始实施研制原

子弹的曼哈顿计划,1945年8月

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

弹。1945年,杜鲁门在国会演说,

提出“引导和鼓励把原子能及未

来的一切科学知识用于和平的和

合乎人道精神的目的”。但杜鲁

门又明确提出,成为一个军事大

国是充当世界领袖的基本条件,

第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