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韦爱勤【教材分析】:第三单元包含四篇课文,一篇习作和练习3。四篇课文分别是《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以及《大作家的小老师》。这些课文有的反映了革命前辈的优秀品质;有的赞美了我国古代名将的高超技艺;有的赞扬古代少年非凡的才华;还有的则塑造了大作家的感人形象。尽管这四篇文章的内容虽不相同,但在文章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这个写法上的特点。【重点难点】:本组的四篇课文不仅题材相同,而且特点鲜明:脉络清晰,语言平实,情感丰富。故事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向孩子们一一讲述,孩子们一读就能大致了解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仅仅这样还远远不够,我们老师有责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也只有依2.学会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走进人物内心,感悟人物品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3.复述故事《菩萨兵》、《大作家的小老师》,背诵积累《塞下曲》、《少年王勃》的三、四自然段。4.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教会孩子向古今中外的名人学习,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7菩萨兵
【教材分析】: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军爱民的一个感人故事。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似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全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双线并进。一条线正面写朱德领导的红军部队,一条线侧面写藏胞。写红军部队,着重写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从而体现红军的菩萨心肠,略写红军怎么找藏胞,怎么搞春耕,详略得当。【学情分析】:估计学生能通过课前预习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德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品质,课上要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反复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并学会在习作中通过语言表达心声。【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PPT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后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呢?
2.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上的词语
(2)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3)齐读词语。
(4)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糟蹋、翻译、糊涂、热火朝天注意“藏族”(两个均为平舌音)“菩萨”“糟蹋”“糊涂”(第二个字均要念轻声),以及多音字“挨”,同时帮助学生读好比较难读的句子。3.各自轻声读课文一遍。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分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后学习评议。
三、读讲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说说对“长征”、“藏族”的理解。
让学生了解藏胞听说又有部队开进自己居住区,便躲进深山不敢露面的原因。教师可介绍国民党军队是如何对待老板姓的,也请学生自己谈谈在电视上、电影中所看到的。3.重点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突出朱总司令的“急”。
4.指名读第1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钢笔描红。
3.完成课文后第三题。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教学难点:理解“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这句话,体会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设计理念】首先本课的课题很值得关注,首先它是重点,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其次它是难点,“菩萨兵””一词平日少见,也许师生均是第一次接触。读懂课文,应从读懂课题开始,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语文的教学中,如果把表演带入课堂,一改学生被动阅读的地位,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动手,主动参与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语言文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有利于展示学生的才华。【设计思路】本文记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段经历,这段经历写的不是你死我活、硝烟弥漫的军事斗争,而是写的红军与反动军队的民心之争,虽然情节并不跌宕起伏,但故事却生动感人。所以,教学设计中抓住一个“情”字入手,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首先,介绍相关背景材料,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感情。其次,反复朗读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中体会感情。第三,围绕主线问题积极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七课《菩萨兵》。“菩萨兵”是一个了不起的美称。让我们带着称赞、崇敬之情一起来读课题。2、通过上节课初读了课文,我们知道这是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故事。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悬念:为什么藏族同胞要用“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来称赞红军?红军究竟为藏族同胞做了什么事?二、读文质疑:1、藏胞们躲进了深山,朱德总司令的心情是怎么样的?2、为什么开始时藏胞要躲进深山,后来又悄悄地返回家园呢?
过渡:同学们,有没有兴趣跟老师先来研究一下第一个问题呢?三、学文感悟:(一)探讨:藏胞们躲进了深山,朱德总司令的心情是怎么样的?1、自读课文2~5自然段,你能从朱德总司令和翻译的这两次对话中感受到什么?(1)“这么多天了,藏胞们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换个说法怎么说?哪种说法效果更好,更能表达出这是朱总司令着急的心情?谁会读长时间呆在深山,吃住条件都十分恶劣,朱德同志担心藏胞们受不了。说这句话时,朱总司令带着什么样的感情?(着急、担心、关切)我们读的时候也要带着这样的感情。你能试着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意思吗?(2)听了这样的话,翻译带着几个红军战士进山去找藏民们,过了大半天才回来。他对朱总司令说了什么?指名读。翻译为什么要叹气?(没有成功劝他们回来)为什么会说藏胞“真糊涂”?(不知道红军跟反动军队不一样)“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句话怎么理解?藏民同胞由于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对红军的到来非常害怕,躲进了深山,当红军到来时他们又误认为是反动军队又回来,藏民对红军不了解。(3)当翻译回来报告说,藏胞一见红军就跑,埋怨他们糊涂时,朱总司令有没有责怪的意思(没有)朱总司令不仅没有责怪藏胞,而且还表现出深深的体谅。他是怎么说的?(4)这些话里的那一句能看出朱总司令很理解他们?(这也怨不得他们……)(二)探讨:为什么开始时藏胞要躲进深山,后来又悄悄地返回家园呢?1、为什么开始时藏胞要躲进深山?A、出示: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B、想象说话: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同学们,我们来回忆一下,从你看过的电视电影作品中,想想藏胞可能吃过反动军队的哪些苦头?2、后来为什么又悄悄地返回家园呢?我们的红军和欺压百姓的反动军队是不一样的,为了让藏民们能回来,为了能改变藏民们对红军的认识,朱德总司令动员红军战士们为藏民们进行春耕。在春耕动员会上,朱德同志说了这么一番话:(指名读)(1)自己读一读,你觉得可以怎样读?并且说出你的理由A、“像种自己的地一样”是什么意思?(朱总司令要求红军把藏族同胞当亲人一样看待)“尽心尽力”表现了一种什么态度?(在春耕时不能有一点马虎,要非常认真)把这些词去掉能体现出这种感情吗?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更要把感情投入进去。B、“要让红军的种子~结果……”这句话表面上是在指什么?(春耕)但又不仅仅是指春耕,还指什么?通过自己的行动是藏族同胞消除误解,从而支持和拥护红军,使红军真正把根扎在藏族同胞的心上。这里用上省略号有什么意义?(永远长存,不会消失)(2)开完会,朱总司令就带领大家……(引读)“热火朝天”是一种什么景象?你能使使用这个词说句话吗?(3)师述:是啊,所以藏族同胞们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当他们回到自己的家园时,还看到了什么呢?引出“院子干干净净、土地平平展展。”他们看到这一切,会怎么感激朱德和红军战士呢?(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并进行角色扮演)师述:是啊,千言万语,在此时都汇聚成了一句话,出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师动情述说,引导学生读好句子“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三)探讨:为什么称朱德和红军为“菩萨兵”?这些种子终于发芽了,这在藏族同胞眼睛上的乌云也被红军的真诚所驱散了。1、齐读8、9自然段2、当他们看到红军所做的一切,终于留下了感激的泪水。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此时此刻,他们的心里会想什么?3、引读:他们说:……庙里的菩萨是什么样的?(善良、慈祥)藏民们大多是信佛教的,菩萨在佛教中是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藏民们把红军比作他们所崇敬的菩萨,这是对红军们最高的评价,藏民说这句话时肯定是非常激动,这是他们由衷的话语,让我们好好的把这句话再读一读,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情。4、师述:藏民们说这句话时肯定是非常激动的,这是他们的由衷之言,让我们好好地再读句子:“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情。四、拓展写话:同学们,一晃到了秋天,收割时,藏族同胞想表达对红军的感激之情,请你们代藏胞们给朱德和那些红军战士写封信。学生练写,交流。五、总结课文藏族同胞之所以称红军是“菩萨兵”,是因为他们发现红军与反动军队有着本质的区别,红军为他们耕种土地、打扫院子,对他们像亲人一样,所以他们发自内心地感激红军,称红军是“菩萨兵”!六、作业:1、将《菩萨兵》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2、搜集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跟同学交流。板书:7、菩萨兵朱德:急坏了怎么受得了尽心尽力藏民:躲跑返回流泪课后练习:第7课
菩萨兵
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菩(pú
pó)萨
怨(yuān
yuàn)不得
糟(zāozhāo)蹋饶(ráo
láo)恕
挨(āi
ái)饿
结(jié
jiē)果子二、看拼音,写词语。zànɡ
mín
chūn
ɡēnɡ
dònɡ
yuán
tónɡ
bāo
hú
tú
ɡǎn
jī
bō
zhònɡ
xiàn
duàn
三、比一比,再组词。译(
)糊(
)涂(
)段(
)泽(
)湖(
)途(
)断(
)āi(
)
zànɡ(
)挨
臧
ái
(
)
zānɡ(
)教学反思:
8李广射虎【教材分析】《李广射虎》采用“文包诗”的形式介绍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大意是:将军夜晚外出巡逻,见树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武艺高超。本课以文助读诗歌,故事简明生动,为理解诗的意境与形象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学情分析】“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特色之一。作为一种新的课文结构形式,要求教师在此类课文的教学中运用新观点、新手段进行教学,教学中做到诗和文不割裂,从文理解诗,提高古诗教学效率。教学时打算通过让他们读好故事,把握好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感情。相信通过感情朗读,能在学生心中树立李广神勇无比的高大形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怀着对李广的敬爱之情朗读《塞下曲》。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教学重难点】: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PPT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从“武松打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出:今天吴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李广射虎(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李广,人称“飞将军”。简介“飞将军”的由来。2、同学们,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告诉我们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现在,你读了这个题目,你希望这篇课文能告诉你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3、其实,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自学检查。
(1)指读课文,卡片正音,强调“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较“扎”的其他读音和意义。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石棱、朦胧、疾风、巡逻、警惕、影影绰绰
3.指导书写生字。
(1)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指导。
4.范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点)
6.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对诗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2、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飞将军武艺高超。2.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学过许许多多的古诗,你们知道哪些边塞诗?指名背——和小伙伴背——小组背——集体背2、唐代有一位大诗人卢纶就写了一首《塞下曲》,出示古诗:塞下曲诗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就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名将李广,这首诗,就描写了关于李广的一个故事——(李广射虎)
我们继续学习第八课,齐读课题——李广射虎二、把诗读正确、读流利,初步了解人物1、“这首《塞下曲》小朋友会读了吗?我们比一比谁读得最准确最流利”请三个学生读(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2、教师评价:看来同学们都会读这首诗了。李广是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读课文的第二节,看你能用一句话把李广介绍好吗?学生可能说“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师:“还有人补充吗?”把他的美称也要说进去——“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飞将军’”。他当时的责任是?“镇守北方边境”再连起来说完整“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飞将军’”。他曾经镇守过北方边境。”教师评价:真聪明,能把第二自然段的意思概括起来介绍!3、我们连起来把第三段读读(1)有一个词语读得非常好,出示:“神勇无比”我们再来读一读。(2)理解词语“神勇无比”4、师:唐代诗人卢纶写的这首《塞下曲》就写到李广神勇无比的一件事,请同学们再来读读,看你都能读懂吗?(学生读诗)5、这首诗将来一件什么事?
(李广射虎)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1、首先,让我们一起回到从前,看一看李广射虎的经过。教师配乐背述§3,创设一种情境。2、同学们知道老师刚才讲的故事内容,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让我们自由朗读§3,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然后分学习小组交流讨论3、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以下几点:(学生说出一点,即要求他读出相关的句子,可根据情况多读两遍。如:齐读)
谁先来和全班同学交流?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时间:一天夜晚,月色朦胧地点:一片松林⑵知道了李广为什么要射虎?(以为有虎)①可引导问:为什么以为这儿有虎?a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b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c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②读相关的句子,出示重点句子: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师:李广在射虎的时候有一系列动作,你们能把这些动作找出来吗?“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教师在“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变红,相机解释这几个动词的意思)③教师适时小结:李广神勇无比、机警、不慌张、沉着、动作迅速、反应快、善于射击④出示“弓”,谁来做一回李广,来试试拉弓?让学生模仿李广的动作,体会拉弓射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⑤“嗖”的一声,说明了什么?(箭的速度快、李广臂力过人)读这句话,红笔标出“‘嗖’的一声”*①学生也可能忽略李广射虎的动作,出示重点句子: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②你觉得李广怎么样?③出示“弓”,谁来做一回李广,来试试拉弓?让学生感受拉弓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体会李广的神勇。④“嗖”的一声,说明了什么?(箭的速度快、李广臂力过人)读这句话,红笔标出“‘嗖’的一声”)*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体会一下李广射箭时的动作。自己先试一试!谁来读一读?
⑶理解了《塞下曲》的一、二两句: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可引导:什么时间?为什么要“夜引弓”?(也可读“夜引弓”的句子,然后小结李广的神勇无比)⑷读一二两句诗,你能联系第三自然段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同桌交流互说指名说⑸“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多么紧张的气愤,多么神勇的将军,谁来朗读§3,把这两种感觉读出来?指名读举手的一起读4、学习§4。⑴李广将军夜引弓,射出一枝白羽箭(指图),可“平明寻白羽”,却“没入石棱中”。刚才同学们学习§3,采用了边读、边想、边议的方法,理解了《塞下曲》一二两句的意思,现在读一读§4,很快就理解三四句的意思了。⑵学生自由读§4⑶交流:读懂三、四句的同学请举手,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你还有什么收获?①理解了“平明”的意思②紧扣李广的神勇无比回答:李广臂力过人、武艺高强(学生也许会说“大家很惊讶”,可问:为什么惊呆了?(联系:李广臂力过人、武艺高强))⑷理解“石棱”:石头的棱角,是石头最坚硬的地方。⑸出示:呀!大家全都惊呆了……怎么拔也拔不出来。从这句话,你觉得李广怎么样?指导朗读:读出惊讶和佩服。指名读分组读5、再读古诗《塞下曲》和§3、4,加深理解。⑴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学习§3、4,不但理解了《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还指导了李广不愧是以为神勇无比的将军。⑵你们佩服李广吗?让我们再有感情地读一读《塞下曲》,你能根据老师添加的朗读符号⑶你能再读一读§3、4,体会诗的意境,读出李广的神勇无比、读出你对他的佩服吗?自由读分两大组读6、⑴读到这里,你们是否明白卢纶为什么要学这首《塞下曲》?(赞扬李广的神勇无比)⑵对!“李广射虎”这件事反映出李广的神勇无比,《塞下曲》也描写了李广的神勇无比,课文中还有一个词,也是对李广神勇无比的肯定,请每个同学迅速默读课文,看谁找得又快又准!⑶交流:板书:飞将军。是呀,“飞将军”这个词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李广”?学生简介“李广”⑷小结:看来多读书,好处真不少。让我们在优美的古曲声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四、巩固。1、现在,你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塞下曲》的意思吗?2、指导背诵《塞下曲》。⑴李广将军如此神勇,《塞下曲》如此著名,你有信心把这首诗背下来吗?⑵出示:塞下曲林暗(),将军()。平明(),没在()。五、作业。1、抄写习字册上的《塞下曲》。2、把《塞下曲》描写的《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
8、李广射虎胆量过人
"飞将军"
箭法超人
神勇无比
力大无比课后练习第8课
李广射虎
一、看拼音,写词语。tánɡ
dài
biānjìnɡ
jīnɡdāi
yùn
zú
qí
lì
shí
qī
xún
luó
liè
wù
shén
yǒnɡ
wú
bǐ
二、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练习。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便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塔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1、填空。这段话描写了
,是按
顺序写的。2、这段话可以用《塞下曲》中的哪两句诗来说?
3、读了这段话,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你心中的李广。
教学反思:
9、少年王勃【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气横溢。课文共分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第二、三、四自然段讲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滕王阁序》。第五自然段点明《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课文插图与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相得益彰,有助于学生领悟佳句,另一张照片是今天滕王阁的美丽夜景,可借此激发学生对滕王阁的向往之情。【学情分析】:学生对少年王勃比较陌生,老师揭示课题后,先介绍少年王勃在滕王阁会上,一气呵成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事,让学生带着对少年王勃无比崇敬的心情去朗读课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时,抓住重点段落,通过理解词句、图文对照、朗读想象等方法,感受课文描绘的迷人秋景,体会诗句蕴含的优美意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10个生字,认识5个二类字和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理解《滕王阁序》中诗句的意思。【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投影片、有关王勃的有关资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知道事情的起因。【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事情的起因。【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前面我们学习了朱德元帅和李广将军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少年时的故事。师:有这样一句谚语:自古英雄出少年。从古到今,有多少有名人士从小就崭露头角。我们知道的有七岁就能作诗的唐代诗人骆宾王,机智过人、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板书:少年王勃)板书课题,齐读读题。2、简介王勃3、在江西南昌市赣江边,有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的三大名楼之一的藤王阁,(显示图片)唐初始建,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曾多次被毁重建,但因为王勃的文章《藤王阁序》而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一直到今天,人们还对《藤王阁序》这篇文章赞不绝口。王勃是怎样《滕王阁序》的呢?我们学完课文就知道了。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尤其是比较长的句子)、读通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1)指名读生字词。纠正字音。(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听音、听情。进行评价。3.老师这儿还有文中的一些词,你会读吗?(课件出示:滕王阁序、整修一新、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1)自读。(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4.把生字词和这些词带入文章中,再去读一读。5.(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1)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指读。三、指导书写生字:1、分析字形:学生各自用自己的办法识记生字。“昌、景”:都含有“日”,写得要扁一些,宽一些,不能写成“日”,其他的生字学生自己说出每个字的关键笔画。2、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写法:督(监督别人要用眼睛,所以下面是个目。)宴(上中下结构,写得应紧凑些。)序(田野的野右半部分,不能多撇。)3、学生描红。四、作业设计1、朗读课文2、抄词,组词:督—都;宴—焰;章—张;披—批;序—野3、搜集像王勃一样才思敏捷的人物故事。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背诵三、四自然段;书写生字;知道唐代大诗人王勃在少年时期就有非凡的才华,就写出了《藤王阁序》这样的千古名文。【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四个成语;感受王勃登上滕王阁观看到的美景与他写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关系。【教学过程】(一)、读词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少年王勃的第一课时。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文中的词语。(多媒体出示词语)
野鸭、云霞、缓缓地、轻轻地
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王勃到远方探望父亲,路过南昌时,被一位姓阎的都督邀请去参加宴会,地点在哪里?(滕王阁)(二)、学习第三自然段,领略江景之美。1、(出示滕王阁图)同学们,这就是滕王阁,它是南方三大名楼之首。王勃站在滕王阁上,向远处望去,会看到怎样的景色。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2、请自由读这段话读一读。边读边想像,你仿佛看见了什么?(1)交流:“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①指读②这种情景在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里也欣赏过?(点击读相关句子)③想看水天一色的画面吗?(点击:出示江上风景)指导朗读,读出秋的壮美。(2)交流:“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①
指导读好“缓缓地飞翔,轻轻地飘荡”②
指导朗读这句话,读出秋的宁静,秋的深远。(三)学习第二、第四自然段,感受王勃之奇。1、少年王勃可真有本领,能用一句诗就把这些美景淋漓尽致地描述出来了,想读读吗?(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1)指导读准诗句。(2)这句诗写得非常精练,每一个字都表示一定的意思。请同学们联系刚才两句话,再好好地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可以是一个字的理解,也可以是一句诗的理解。2、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读这句诗,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读得更好?谁来?(学生再次感情朗读王勃写的诗句)(1)指读
(2)男女分读3、王勃写得这句诗多棒呀!难怪都督听到这句诗时,忍不住拍案叫绝,他叫了些什么?(出示板书:“奇才!真是奇才!”)4、文中第四自然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是个奇才?自由大声地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用“~~~”找找有关句子读一读。(1)交流:(多媒体出示)
“王勃边看边想,……不一会儿就写成了。”①
王勃边看边想,他怎样看?用上文中的一个词,(凝望)②
这句话中,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出王勃的奇?(加点: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A、“胸有成竹”看出王勃怎么样?谁来读一读?(指导读好词:胸有成竹)B、指导读句子:“让我来试试吧!”这句话除了体现了王勃有把握、有信心之外,你还读懂了什么?C、师小结:王勃虽然年少,却不自高自大,很有修养。王勃小小年纪,虚心好学,才高八斗。所以他写文章的思路像泉水一样汩汩流出,这就是(生齐说:“文思如泉”)指导读词:文思如泉D、正因为他文思如泉,所以写起来很快,一气呵成,这就是(生齐说“笔走如飞”)指导读词:笔走如飞③谁能读出王勃这种奇特的才能?指读“王勃边看边想……一会儿就写成了。”奇才王勃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带着崇佩之情再次把这两句话读一读。(齐读)(2)王勃文思如泉,笔走如飞,而都督邀请的其他客人听说要写一篇庆贺文章时,是怎么表现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①其他客人是怎么表现的?指读。多媒体出示:都督要求客人写……谁也不敢答应。②当都督听说王勃很有才气,就邀请他来参加,可见这些客人会是些什么样的人呢?(有才气的)③这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可以看出什么?(写文章有一定难度)④这临时的庆贺文章难倒了一大批的文人墨客,作者写他们是为了什么?(这么一对比,更加突出了王勃才华横溢,更加突出了他是个奇才。)难怪那位都督……“奇才,真是奇才!”你能当一回都督,用动作、语言把它表演出来吗?指名读都督说的话。让我们一起来当回都督。⑤在座的其他客人读到王勃写的这句诗时会有怎样的反应?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客人,你会怎么做?怎么说?提供句式与成语进行练说。(4)让我们拿起书,再来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再次欣赏一下王勃奇特的才能。(四)总结全文,积累运用。1、少年王勃的才能让所有人惊叹,所有人佩服,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来齐诵这千古名句(出示诗句)。2、这句话是王勃写的《滕王阁序》中较精彩的一句,《滕王阁序》艺术成就较高,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难怪都督要拍案叫绝,齐读板书:奇才!真是奇才!3、王勃写了很多有名的诗,其中有一首诗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里有一句诗很有名(多媒体出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①齐读②这句话什么意思?指说。③点击出示句意,齐读。④这句诗可以用在什么时候?⑤当你们与朋友分别时,就可以用上这句诗。(齐读诗句)(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1、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2、“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少年奇才。比如:神童骆宾王,巧称大象的曹冲,砸缸救人的司马光等。课后找一找他们的故事读一读。板书设计:胸有成竹
9、少年王勃
文思如泉
“奇才!真是奇才!”
笔走如飞课后习题:
第9课
少年王勃一、填上合适的词。(
)的余辉
(
)的云霞
(
)的秋景(
)的文章
(
)的王勃
(
)的笑容二、读课文,再填空。《滕王阁序》是少年王勃在滕王阁参加宴会时即兴写的文章,当都督听人读到“
,
。”这句时,不禁
。这句诗描绘了这样一片迷人的秋景:
教学反思:10大作家的小老师【教材分析】: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记叙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成功地塑造了大作家萧伯纳谦逊的形象。按照事情发展的经过,课文分为3段。第一段(1)萧伯纳与小姑娘玩了很久;第二段(2~4)写小姑娘的话使萧伯纳为之一震;第三段(5)萧伯纳深有感触,认识到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故事以写人物间的对话为主,简短的对话传神地表现出小姑娘的天真可爱和萧伯纳的严于律己。教学时,应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从人物对话中体会内涵,感悟人物形象。【学情分析】:学生对小姑娘能成为大作家的小老师感到十分惊讶,理解萧伯纳的话有一定困难,需要老师的点拨。【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家”做为掌握某种专门活动的人的意义4.通过学习课文,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正侧面写作方法。5.指导学生朗读,读中体会,读中感悟,培养个性化的阅读能力。6.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谦虚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教学重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谦虚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生词卡片小黑板PPT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知道事情的起因。【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事情的起因。【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第十课大作家的小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过渡:这个题目很有意思,大作家怎么会有小老师呢?听老师读课文。二、老师范读课文
1提出要求:同学们要专心听,一边听,一边想,弄清楚大作家是谁?小老师是谁?(根据回答板书:萧伯纳
娜塔莎)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杰出、有名的大作家。(简介萧伯纳)大作家一定见多识广,不需要别人指导了,但是这位大作家却拜了一位老师,而且是小老师(板书)过渡:纳塔莎怎么会成为大作家的小老师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三、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四、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
1、自由读。(提出要求:我们不仅要用口读准字音,还要用眼记记它的字形。)2、同桌互读。
3、小老师领读。
4、开火车读。
5、打乱顺序抽读。
6、打乱顺序齐读。
7、教学多音字“教”。
8、把词放回句子再读。这些词都藏在课文的哪里了?我们来比赛找一找,看谁找得快,找一句就读给大家听。
过渡:刚才我们让这些生字词回到句子这个小家读了读,现在我们再让他们回到课文这个大家读,边读边想一想它的意思。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过渡:通过我们读词、读句、读课文,部分词语的意思已经读懂了,再读课文,将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边画边教学生上台板书自己不理解的词2通过联系上下文、换词、找反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读书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可见读书太重要了。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这些词的意思。3分自然段读课文过渡:读了几遍课文,相信同学们对课文有了一定认识。师:朗读了课文,下面老师请大家做一道填空题。出示课件:填空题:()的小姑娘
(
)的萧伯纳师:读书要读出自己的个性,读出属于自己的看法。不要别人怎么说,自己也跟着这样想。下面,就让我们再次去朗读课文,看看娜塔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学生轻声朗读课文,在书上圈圈画画,找出相关词句。五分钟之后全班交流。)(句子、图画)四描红五布置作业
1、把生字多写几遍,不仅要写会还要写漂亮。
2、思考课后第五题。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通过对话,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学习萧伯纳的谦逊自律,体会其宽广胸怀。【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话,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学习萧伯纳的谦逊自律,体会其宽广胸怀。【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质疑激趣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0、大作家的小老师》。上节课同学们知道了大作家是谁?(板书:萧伯纳)小老师是谁?(板书:娜塔莎)。(出示课文插图)还知道了什么?2、我感觉同学们真会学习,真了不起。不过,我们上节课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那是什么问题呢?(大作家为什么把小姑娘当作自己的老师呢?)3、这个问题稍微有些难度。“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就让我们赶快进入课文,一起来解开这个谜团。二、读中感悟,学议释疑.
1、过渡:能被大作家称为老师的小姑娘,会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读后交流。(2)指名读,齐读。(3)娜塔莎确实是个可爱的小姑娘,难怪萧伯纳很喜欢她,同她玩了好久。
2、过渡:仅仅是小姑娘的可爱,才被大作家称为小老师吗?(学生回答)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继续来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3、自由读,读后交流。4、品读课文第2-5自然段第二自然段:(1)萧伯纳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为什么萧伯纳要告诉小姑娘自己的身份?(觉得自己了不起、希望别人崇拜他、想给孩子一分惊喜,让孩子高兴)(2)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1)如果是你,你遇到了像萧伯纳这样的大文豪,你会有什么反应?(2)小姑娘是什么反应呢?谁来给我们读一读。(出示第三自然段。)“预料”是什么意思?“出乎预料”是什么意思?萧伯纳意料之中的是什么呢?而小姑娘有没有“惊喜万分”?从小姑娘这种出乎预料的做法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段话中还有哪个字告诉了我们根本没有想到?(竟)(3)出示萧伯纳和小姑娘的话,仔细地观察这两句,你有什么发现吗?这两句应该分别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来呢?请大家试着去读一读,仔细地体会体会,可以用笔做上记号。(4)语句这么的相似,只换了几个词语,这就是小姑娘模仿着萧伯纳的口吻说的。同桌合作读一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读。
第四自然段:(1)小姑娘模仿萧伯纳的一番话,我们听了觉得她天真可爱,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萧伯纳听了,引读:不觉——为之一震,他马上意识到——自己太自夸了。小姑娘的话就像一面镜子,让他看到了自己骄傲的样子。(2)请用铅笔在“为之一震”下加点,想想“震”是什么意思?萧伯纳为什么感到震惊?“震”是迅速或剧烈地颤动的的意思,那么,又是什么震撼了萧伯纳的心,让他为之一震呢?(3)这时萧伯纳的心里会想些什么?(马上意识到自己刚才太自夸了。)(4)小结:正因为这句话使萧伯纳产生了震动,意识到在小姑娘面前太自夸了,所以才有后来的反思。
第五自然段:(1)过渡:就是这么一件小事,给萧伯纳很多思考,那他从这件小事中感受到了什么?我们来读第五自然段(2)指名读。学生思考交流,谈谈自己的理解。(3)最后萧伯纳说道:“她是我的老师。”现在,你能说说看“大作家萧伯纳为什么称小姑娘为小老师”了吗?(4)小结:平等待人,永远谦虚就是小姑娘带给萧伯纳的启示,所以萧伯纳把小姑娘称为老师。(5)萧伯纳是世界著名的大文豪,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但他却能从这么一件小事中深刻地反省自己,把小姑娘当做自己的老师。他是多么谦虚,他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啊!让我们一起带着敬佩之情读这一段话。引导学生抓住“不论……都……任何人……平等相待,永远谦虚……”等重点词句读好萧伯纳深有感触说的这段话。三、拓展、升华:1、同学们,现在我们再一起回过头来看看课题,你觉得大作家的“大”仅仅指的是写了几部伟大的作品、名气大吗?
在天真可爱的娜塔莎面前,世界大文豪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地改正了错误。真不愧是人们心目中的大作家、大文豪!2、再来看看这个“小”字,除了表示年龄小外,它还包含着一种什么情感啊?
小姑娘虽然年龄小,但还真是可爱,真是聪明,令人佩服呢!3、学了课文,我们对课题的理解更深了。一起再来读一读课题——大作家的小老师。4、大作家从一件小事中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你们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了什么?
5、课件展示: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三人行,必有我师。6、同学们,生活中的老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你细心去寻找,去发现,你一定会从各种老师身上学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你也必将成为生活中一位优秀的“小老师”。四、作业.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2、搜集有关谦虚的名言和故事。3、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10
大
作家的小老师
萧伯纳
小姑娘
自夸—谦逊
聪明可爱
平等相待永远谦虚课后练习:第10课
大作家的小老师一、看拼音,写词语。ɡào
su
zuò
jiā
zì
kuā
jīnɡ
xǐ
wén
háo
fǎnɡ
wèn
háizi
yùliào
ɡǎn
chù
yì
shi二、选字填空。1、毫
豪(
)毛
(
)杰
自(
)
一丝一(
)2、连
联(
)系
(
)长
关(
)
心(
)心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大作家”是指
国的
,“小老师”是指
的
。体现萧伯纳自夸的一句话是:“
”让萧伯纳为之一震的一句话是:“
”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
”
教学反思:
习作三【教材分析】:
本次作文共分三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例文”。主要写小作者仔细观察看到的景物。写得清楚、明白,充满同趣。第二部分是“习作要点讨论”。紧扣本次习作训练要点,对“例文”的有关写作方法)作了提示。第三部分是“作业”。先提出本次习作的要求,然后建议充分进行习作的交流。【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样按顺序抓住重点把在观察所见景物写出来的。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领会写发现一要新,二要细。3、按照“作业”要求,从观察到的景物中,选择两三次,有条理地写出来。【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交流,导入新课
1、交流平时生活中新发现的情况2、揭示例文二、揭示要求,明确目标
1、出示要求,思考:
(1)、写什么?
(2)、怎样写?三、学习例文,总结写法
1、指名读,思考: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新发现?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默读,讨论:小作者是怎样把发现写具体的?(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3、小结:这篇例文通过小作者细致的描写小作者又抓住了“新”这个重点,使文章变得具体、生动、有趣。所以,要写好这次作文,我们必须做到:细观察,抓重点。(板书)四、迁移写法,循序练习
1、口述。
①自由练说。
②同桌互说
③指名说
④师生共同评议
2、写稿。
第二课时
一、学生小组交流学习,并指导修改。
宗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讲了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作为范例。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添词句。方法:小组讨论,互提建议。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
二、优秀习作全班朗读。
练习3
【教学要求】
1、按笔顺规则,把“陷、遮、傻”写正确、写端正。
2、写出海带有指定偏旁的字。
3、读一读,认识含有数量词的词语。
4、读一读,说说作者是怎样打比方的。
5、照样子,修改病句。
6、熟记8条成语。
7、通过口语交际,学会商量。
【教学准备】:小黑板,光盘
【教学时间】:三课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