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上海市12校生物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上海市12校生物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上海市12校生物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上海市12校生物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上海市12校生物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二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鉴定牧场的马和由国外赠送返回原产地放养的野马是两个物种的主要依据是()A.野马比牧马更善于奔跑 B.野马与牧马存在地理隔离C.野马与牧马存在生殖隔离 D.野马比牧马更适应野生环境2.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UAA、UGA、UAG为终止密码。某基因模板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如下:一G一C一T一A一C一T一G……(60个碱基》··…G一A一G一A一A一T一T一A一G一A一,此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氨基酸的个数最多为A.16个 B.23个 C.21个 D.18个3.杂合紫花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紫花和白花,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A.表现型 B.基因型 C.性状分离 D.伴性遗传4.牵牛花的花色有红色、白色和紫色,现选取白色和紫色二个纯合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紫花×白花,F1全为紫花,F1自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9紫花:3红花:4白花。F2紫花中纯合子比例为A.1/6 B.1/9 C.1/3 D.2/35.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B.三者都含有DNAC.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D.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6.植物根毛细胞能从土壤中渗透吸水,主要原因是①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②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③原生质层相当于-层半透膜④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如图中,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适宜温度、不同浓度CO2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1)在今年5、6月份连续阴雨的情况下,生长状况受影响较小的植物是_________。(2)A植物处于图甲中的b点时,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如果以缺镁的营养液培养A植物,则b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下图所示中与c点状态相符的是________。(3)光照强度为g时,比较植物A、B有机物总合成速率NA、NB的大小,结果应为NA_________NB。(4)图乙中,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__;f点之后,限制A2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为__________。(5)若给植物浇以含18O的H2O,经植物体形成含18O的气体有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该植物光合作用产物(CH2O)也含有18O,18O的转移途径是H2O→______________。8.(10分)分析下面图表,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B代表________________,F代表4种________________,G代表_______________。(2)1个A中有_______或________个C。(3)D与A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C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_______,构成B的氨基酸大约有_________种。9.(10分)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即中药青蒿)的组织细胞中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野生型青蒿(2n=18)的正常植株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组杂交试验,杂交后得到的子代数量比如下表。白青杆稀裂叶白青杆分裂叶紫红杆稀裂叶紫红杆分裂叶组合一9331组合二3010请回答下列问题:(1)让组合一杂交子代中的白青秆分裂叶类型自交,其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__,后代中白青秆分裂叶的概率是__________。在♀AA×♂aa杂交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子代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2)现用2个纯合二倍体青蒿品种高产感病和低产抗病杂交,F2中出现5/8的重组类型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青蒿素产量用基因E,e表示:病况用基因F,f表示),上述性状遗传所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______。(3)高产抗病类型中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高于二倍体青蒿,请简要写出培育四倍体优良新品种的过程__________。10.(10分)根据相关生物进化理论回答下列问题Ⅰ.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的概念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①代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③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4)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3)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剧,一部分个体被淘汰。Ⅲ.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A的频率是_________;如果该种群足够大,虽然出现个体迁出现象,但是整个种群不存在基因突变,个体间也随机交配,自然选择也没有发生作用,那么该种群基因A的频率会不会改变?_____________11.(15分)野生型果蝇(纯合子)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如图甲实验。雄果蝇染色体的模式图及性染色体放大图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中F1可知,果蝇眼形的_______是显性性状。(2)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雌、雄果蝇个体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3)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跟的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Ⅱ区段,也可能位于_____。(4)请从野生型F1、F2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设计方案,对上述(3)中的问题作出进一步判断。实验步骤:①用F2中棒眼雄果蝇与F1中雌果蝇交配,得到_______种表现型的后代;②选择①中后代表现型为_______的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交配,观察子代中有没有______个体出现。预期结果与结论:a.若只有雄果蝇中出现棒眼个体,则圆、棒眼基因位于______;b.若子代中没有棒眼果蝇出现,则圆、棒眼基因位于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试题分析:判断两个生物是否为同一物种,最可靠的方法是判断两者是否存在生殖隔离,C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物种的判断。2、B【解析】

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利用环境中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翻译以mRNA为模板,利用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多肽或蛋白质。【详解】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转录出的mRNA上的碱基序列为:-C-G-A-U-G-A-C………C-U-C-U-U-A-A-U-C-U-,根据起始密码子AUG,终止密码子UUA可知,共有23个可以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翻译的蛋白质中最多含有23个氨基酸。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3、C【解析】试题分析: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4、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F2表现型及比例为9紫花:3红花:4白花,9:3:4的比例是9:3:3:1比例的变形,说明花色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子一代紫花的基因型是双杂合子。【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子一代的基因型为双杂合子,才会导致后代出现9:3:4的性状分离比,其中9紫花种只有1份是纯合子,因此子二代紫花种纯合子的比例为1/9。故选B。5、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中不同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其中高尔基体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前者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后者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详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高尔基体、叶绿体和线粒体,A错误;B、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少量的DNA,高尔基体不含DNA,B错误;C、线粒体是进行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膜上都可以合成ATP,高尔基体和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和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C错误;D、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即三种膜结构都含有蛋白质,D正确。故选D。6、B【解析】渗透作用发生的两个条件:有一层半透膜;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植物根毛细胞能从土壤中渗透吸水的主要原因是根毛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层半透膜,而细胞液浓度又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水分就从土壤进入根毛细胞的液泡内。B项正确,A、C、D项错误。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B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向右D大于(或﹥)减少CO2浓度O2、CO2

、(H2O)CO2→C3→(CH2O)【解析】

1.分析题图甲可知,该图是不同植物随光照强度变化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的曲线,纵轴表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因此该图的光合作用强度是净光合作用强度,a点对应的数值是植物A的呼吸作用强度,b是植物A的光的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与2.呼吸作用强度相等,c点是植物A的光的饱和点,与B相比,植物A的光补偿点和饱和点都高,因此A可能是阳生植物,B是阴生植物。3.图乙是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应A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影响;4.图中A图代表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B表示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D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详解】(1)A植物光的补偿点和饱和点比B植物大,A植物为阳生植物,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光照较弱,所以阳生植物A生长会受到显著影响,阴生植物B生长状况影响较小。(2)A植物处于图甲中的b点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所以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如果以缺镁的完全营养液培养A植物幼苗,A植物叶绿素的含量降低,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呼吸作用不变,光的补偿点升高,即b点右移;c点是光的饱和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最大,此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来自细胞呼吸和外界环境,与D图相符。(3)分析题图可知,光照强度为g时,比较植物A、B净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相交与一点,说明A、B的有机物积累速率相等;由于A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植物B,因此实际光合作用强度NA>NB。(4)e点与d点相比较,二氧化碳浓度相同,e点光照强度大,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多,C3还原速率快,二氧化碳固定产生的C3不变,因此细胞中C3含量减少;f点之后,A植物已达到光饱和点,故限制A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为CO2浓度。(5)给植物浇以含18O的H2O,H2O参与光合作用生成了O2,参与呼吸作用生成CO2,同时通过蒸腾作用H2O以水蒸气的形式释放,所以含有18O的有O2、CO2和H2O;(CH2O)含有18O,18O的转移途径是水参与有氧呼吸生成CO2,CO2参与暗反应生成C3,在被还原成(CH2O),即H2O→CO2→C3→(CH2O)。【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考生要充分理解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结合曲线图和细胞结构模式图进行分析。8、蛋白质碱基脱氧核糖12D在A上呈线性排列E20【解析】试题分析:依据图示信息,准确定位B、F、G所示物质的名称,在此基础上,围绕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及核酸的种类、组成成分、结构层次,对各问题进行分析作答。(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组成成分是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据此分析图示可知:B代表蛋白质,F代表4种碱基,G代表脱氧核糖。(2)1个A(染色体)中有1或2个C(DNA)。(3)D(基因)与A(染色体)的位置关系是:D在A上呈线性排列。(4)C(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即图中的E。构成B(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点睛】理清脉络,形成知识网络。9、2/35/619条或17条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或10条,与正常精子结合后发育成的子代染色体数目为17条或19条EEff×eeFF基因的自由组合用秋水仙素处理纯合高产抗病二倍体的幼苗或萌发的种子,获得纯合四倍体植株【解析】

根据表格,组合一的亲本杂交,出现了9:3: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组合一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组合二亲本杂交,后代都是稀裂叶,白青杆:紫红杆为3:1,可以得出组合二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2n=18代表青蒿为二倍体,体细胞中有18条染色体。【详解】(1)组合一中子代白青秆分裂叶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两种,AAbb占1/3,Aabb占2/3。AAbb自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占1/3;Aabb自交,后代基因型有2/3×1/4AAbb、2/3×1/4aabb、2/3×1/2Aabb,纯合子能稳定遗传,纯合子所占比例为2/3;白青杆(A_)出现的概率是5/6,子代都是分裂叶,因此白青杆分裂叶出现的概率是5/6;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情况有两种,一种是两条染色体均进入次级卵母细胞,这样得到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为10条;另一种情况是两条染色体进入极体,这样得到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为8条,所以产生的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为10或8条,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为9条,所以子代染色体数目为19或17条。(2)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若亲本基因型为EEFF×eeff,则后代重组类型为3/8,若亲本基因型为EEff×eeFF,重组类型为5/8,故现用2个纯合二倍体青蒿品种高产感病和低产抗病杂交,F2中出现5/8的重组类型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EEff×eeFF。遵循的遗传规律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培养四倍体优良新品种的过程可使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纯合高产抗病二倍体的幼苗或萌发的种子。【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解题时注意亲本类型有双显性、双隐性、一显一隐和一隐一显四种。10、Ⅰ.(1)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2)自然选择学说;(3)自然选择。(4)出现生殖隔离Ⅱ.(1)突变(变异)、自然选择(2)基本单位;(3)生存斗争(种内斗争)。Ⅲ.60%;会【解析】

试题分析:Ⅰ⑴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⑵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提出的⑶自然选择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的进化;(4)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Ⅱ⑴根据新物种产生的基本环节可知,X表示突变,Y表示自然选择。⑵小岛中所有的蜥蜴构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⑶种群的过度繁殖,导致种内斗争加剧,死亡率增加。Ⅲ。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1/2×Aa的基因型频率=24%+1/2×72%=60%;引起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突变、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由于存在迁出,会导致A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11、圆眼常X和Y染色体的(同源)Ⅰ区段4棒眼棒眼X染色体的(特有)Ⅱ区段X、Y染色体的(同源)Ⅰ区段【解析】

分析图甲可知:圆眼×棒眼→子一代均为圆眼,说明圆眼相对于棒眼是显性性状;分析图乙可知:图乙为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即6+XY,其中X和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