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升华和凝华放在衣橱里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变小了,用久的白炽灯泡内壁会变黑。学习完本专题后你应该做到的1.知识与技能方面:(1)你应知道什么是升华和凝华,能举出或辨认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过程与方法方面: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我们应该有节约用水的意识,能够通过搜集信息、阅读材料,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判断、选择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写出具有一定价值观点的小论文.下面,让我们这样来学习本章知识升华和凝华让我们来阅读下面的资料:在日常生活中,为防虫蛀,存放衣服时通常在其中放置一些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后,樟脑球就变小了,变小的樟脑球到哪儿去了?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在大试管内放入少量碘粒,一加热,就会看到管内有紫色气体生成,仔细观察会发现没有液态碘生成.这说明:碘没有熔化,由固态直接变为了气态,这种变化叫升华.樟脑球变小了、白炽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等现象,都是升华的结果.停止加热,当试管冷却时,会看到紫色气体渐渐变淡.在紫色气体渐渐变淡的过程中,试管内壁上有越来越多的固态碘颗粒形成.仔细观察没有发现生成液态碘,这说明碘由气态直接变为了固态,这种变化叫凝华.自然现象中的霜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到夜晚遇冷,直接凝结成的小冰晶.让我们自己动手试一下探究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器材:大试管,玻璃片2块,镊子,酒精灯,碘.步骤:(1)在大试管内放入少量碘粒,在试管口盖上玻璃片(图,开始加热并观察管内有什么变化?冷热图图——会看到有紫色气体生成,没有出现液态的碘.这说明:碘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2)停止加热,过一会儿,会看到紫色气体渐渐变淡.在紫色气体渐渐变淡的过程中,玻璃片下表面和试管内壁上有固态碘颗粒形成,没有出现液态碘,这说明碘由气态直接变为了固态.(3)提出问题:升华过程需要吸热还是放热?怎样用实验来验证?——停止加热,随着试管温度的降低,紫色气体渐渐变淡,最后,试管内紫色气体消失。说明碘升华需要吸热.(4)凝华过程需要吸热还是放热?继续对试管加热,待管内有紫色气体生成时,换一块烤热的玻璃片放置于管口,观察玻璃片下表面上是否有固体碘颗粒形成.——热玻璃上没有固体颗粒形成.对比实验中试管壁和玻璃片上出现的不同情况可知,碘蒸气遇到凉玻璃时,放热凝华,遇到热玻璃,不能放出热量,不能凝华,即凝华需要放热.让我们关注下列问题:通过实验探究,我们了解到:发生升华现象时,并不是由固态熔化为液态,然后再由液态变为气态,而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凝华时,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而不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然后再由液态变为固态.这种变化是由某些物质本身特有的性质决定的.让我们自己试着解答有关问题:1、想一想,应该填什么(1)把固体清香剂的盒盖打开后,过一段时间会变小,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现象.(2)寒冷的冬天,在背阴处,地上的雪即便没有熔化,过几天也会消失.这是.2、读一读,该选哪一项()(1)下列现象都属于物态变化,其中属于升华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B.江面上大雾的形成C.水正在慢慢地结冰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后,灯丝会变细()(2)用雪堆成的大雪人,即使气温低于0℃,时间长了也会变小,这主要是由于A.雪人逐渐熔化B.雪人逐渐升华C.雪人逐渐蒸发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让我们把刚才学习的内容总结一下1、刚才所学的知识可以列出如下的知识树:升华(吸热)固态气态凝华(放热)2、我们可以总结方法: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碘的升华和凝华过程.用比较的方法探究了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让我们自己检查一下学习的情况1、想一想,应该怎样填在舞台上洒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可造成烟雾缭绕的景象,在此变化过程中,干冰迅速_______,从周围空气中______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______,中的遇冷凝结成,悬浮在空气中,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2、读一读,该选哪一项?()(1)用久的白炽灯泡灯丝变细、玻璃泡壁发黑,钨丝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B.升华C.凝华D.先升华后凝华()(2)下面列举的现象中,不是升华的是A.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结冰花B.结了冰的湿衣服,没化冻就干了C.樟脑球日久变小D.烧瓶里有少量碘,加热使其变成碘蒸汽3、综合题你知道冰箱中的“水”会发生哪些物态变化吗?(1)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会看到有“白气”出现.这是中的发生现象.(2)冰箱冷藏室里的食品如果不用塑料袋包装会变干,这是现象.(3)冰箱冷冻室内四周会有霜形成,这是现象,霜对冰箱的制冷效果有什么影响?你知道无霜冰箱是怎样自动除霜的吗?(4)用湿手摸冰箱冷冻室里的冰块有粘手现象,这是.现在,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吧!阅读探究题: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许多升华和凝华现象.自然现象中的霜、雾凇等是凝华现象.你知道霜、云等是怎样形成的吗?深秋或冬天的夜晚,当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放出大量的热而直接在地面、花草、石块上迅速凝华而形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小颗粒很微小,能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云.在一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不断蒸发成水蒸气再凝华到小冰晶上,小冰晶变得越来越大,当上升的气流托不住它时,冰晶就会从天上落下来,如果在下落过程中的温度低于或接近0℃,就形成雪;如果温度高于0℃,冰晶就熔化形成雨.夏季,上升的气流很强,很不稳定,小水滴在空气对流中受冷凝固成小冰雹块,小冰雹块在流动过程中又与小冰晶、小水滴合并,形成透明与不透明交替层次的大冰块,当增大到一程度时,气流无法支持,降到地面,这就是冰雹.阅读上文后,你能回答以下问题吗?1、霜是空气中的发生现象形成的。天气温暖时,自然界中能形成霜吗?为什么?2、云的形成比较复杂,云中即有由成的,又有由成的.3、你能说说冰雹是怎样形成的吗?我们还想了解更多……人工降雨人工降雨有三种常用方法:一种是向云层中输送冷却剂,一般用飞机在适当的云中撒干冰,靠干冰的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雨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另一种方法是向高空与冰晶结构极为相似的碘化银、氧化二铝、樟脑或酒精等药剂,作为吸附水汽、加速水汽液化或凝华的物质,使云层中冰晶增多,或云中小雨滴增大而降雨;还有一种方法是用飞机在云层中直接喷出直径约为的水滴,使云层底部的小水滴相互合并、变大而形成降雨.请你回答:1、用撒干冰的方法来人工降雨的道理是,利用干冰.2、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世界上有许多地方已经出现了严重缺水的状况,有些地区甚至连正常的生活用水都无法保障.请你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做?我的更多的想法1、我最得意的地方:2、我想到了这样一个点子可以改进……实验:3、我有这样一个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4、我与小组成员合作学到了:本章知识梳理一、章节知识树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单位:摄氏度(℃)温度摄氏温度规定: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普通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计种类寒暑表体温计使用气态汽化气态汽化液化液态熔化凝固固态升华凝华吸热放热二、方法:1.使用液体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
- 无线广播电视传输中的信号识别技术考核试卷
- 校内外安全教育
- 2025年高考英语复习应用文写作与读后续写精讲精练应用文技巧2:词汇的选择与锤炼(解析版)
- 海上旅客运输企业危机管理策略考核试卷
- 第2单元 7 大雁归来 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
- 第4课 我们有精神(教案)-2024-2025学年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
-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2024-2025学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历史新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
- 英语一级口语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2章 细胞的结构 第3节 细胞质是多项生命活动的场所教学设计 浙科版必修第一册
- 颈后路手术护理查房
- 《采购渠道选择》课件
- 汽车消费调查问卷
-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单体拆解技术规范》
- 艰难梭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 《手术体位摆放》课件
- CJJ-181-2012(精华部分)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
-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肝恶性肿瘤护理查房课件
- 数列难题专题(含答案)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2(思政智慧版) 课件 Unit3 The young generation making a difference Section 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