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室内空间设计史_第1页
建筑与室内空间设计史_第2页
建筑与室内空间设计史_第3页
建筑与室内空间设计史_第4页
建筑与室内空间设计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与室内空间设计史第1页/共71页中外对照简史中国外国史前时期距今约四五千年前约前21世纪-----前3世纪

前2世纪----(汉与罗马当时世界文明的两极)

近现代(清后期----三世纪-----六世纪

七世纪----十三世纪(军事上阿拉伯可以与唐一争高下)十四世纪—十七世纪中叶

十七世纪中叶----1840年

康乾盛世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郑和七下西洋文艺复兴运动

文明举世无双

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三国两晋南北朝

罗马帝国分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罗马称霸地中海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

古希腊特洛伊河姆渡文化炎黄尧舜禹

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

云南元谋人山顶洞人

第2页/共71页原始时期——朦胧的设计意识商与西周时期——进入文明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转折秦汉时期——迎来第一个高潮魏晋南北朝时期——又一次重要的转折隋唐五代时期——在新高潮中走向成熟宋、辽、西夏、金时期——在两个高峰间承上启下元代——承袭传统,略有变异明清时期——古典室内设计的完善与终结民国时期——西风东渐,进入近代新中国成立之后——现代室内设计飞速发展

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的演化{}}}}萌芽与成长成熟与高峰总结与完善第3页/共71页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欧洲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19世纪中期古代近现代时期晚期早期欧洲各国意大利洛可可巴洛克运动变革主义兴起罗马风盛行教堂的兴起哥特式风格世俗性建筑意大利北与欧法国与西班牙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维多利亚风格工业革命折衷主义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西方建筑与室内设计的演化第4页/共71页影响建筑与室内设计的演化的因素?第5页/共71页1、地理因素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2、文化因素政治经济技术宗教风俗等第6页/共71页原始时期第7页/共71页人类与其他生物非常不同,他们生活的大多数环境是在内部空间里。人类在地球上已经差不多生存了将近170万年。有“历史”记载的时间大约只有六七千年。在有历史之前,我们只有神话、传说和猜测。有两条线索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猜测史前的室内环境。

一方面是由考古学家提供的有关各种类型的史前遗存,

另一方面是根据人类学家通常研究的“原始”部落的人群在当代的实践活动。第8页/共71页最早的遮蔽所石桌和坟墓第9页/共71页最初的固定居民点

对人类文明具有重大发明或发现的关键是对火的应用、语言的发明和农业的发展。在这三项发明中,农业起着定居农耕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建造住屋的设计。由于许多人用各种技术建造了比较耐久的建筑、村庄和乡镇,于是逐渐形成了永久性的居民点。所有这些发展在各个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区别,它们都经过了几千年的时间。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古中国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第10页/共71页部落文化构木为巢构木为庐掘地为穴

最早的居所,人们只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建造也受材料的限制,现今的居所,首先也是生存,但附带了审美、情趣的设计意识在内,讲究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和居住氛围第11页/共71页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第12页/共71页古埃及古印度第13页/共71页西方古典文明:希腊与罗马在地中海北部有几个地区的居民点发展成了后来欧洲文明的基础。中华元典文明时期夏商周以来的文化四个大的历史时期(或阶段),即起源时期、元典时期、发达时期和近现代时期。第14页/共71页希腊开创了支配建筑达数千年之久的体系和比例规则关键词:三大柱式帕提农神庙第15页/共71页多立克柱式:这种柱子没有柱础,直接立在三级基座上,上面的柱头是一个圆形的托盘加一块方形的盖板。爱奥尼柱式:柱子在比例上比多立克柱子要长些、瘦些,并有装饰细部的柱础,还有明显标志的柱头,上面是一对卷涡。科林斯柱式:应用较晚,它是三种柱式中装饰最多的一种。第16页/共71页帕提农神庙建筑形式是采用周围柱廊的形式,一般在正立面和背立面采用六柱式或八柱式,在其两边还各有一排柱子,形成了完整的周围柱廊形式。第17页/共71页希腊神庙的设计对西方建筑与设计有一定的影响,古罗马的设计则大量借用了希腊精品的经验。第18页/共71页希腊世俗建筑希腊的住宅都是单一的组合形式,围绕着一个露天的院子布置。家具没有实物遗存,但可以从绘画的形象得知一个大致的设计概念。第19页/共71页罗马古罗马的设计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吸收了希腊的经验。在公元前753年至公元前300年期间罗马奠定了自己的传统。随着罗马势力的扩张,大约到公元前150年至公元400年,罗马已控制了整个意大利,接着罗马帝国又控制了大多数已知的西方文明世界。关键词:券、拱和穹顶水泥第20页/共71页券应用永久性材料做成券来跨越洞口的方法在古代埃及和希腊时期就已经知道了,罗马人更充分探讨了券的可能性和应用于大型建筑创造室内空间的能力。券产生两个技术问题。第一个是构造技术问题:一座券的石头必须在它完成之前要就位。这就是说要有一个临时的支撑结构,即中心支架,直到券的结构完成才能拆除。第二个关于发券构造的问题是券石传递的侧向压力,使券产生向外的推力,这就必须用某种方法来进行抵消。第21页/共71页拱把券简单的并列起来形成的拱称之为筒拱两个或多个筒拱交叉形成交叉拱第22页/共71页穹顶罗马人还发展了穹顶结构,这是一种圆形的拱顶,它呈半球形或比半球小一点。第23页/共71页万神庙罗马神庙采用了希腊的概念,有一间神殿,供奉一尊神像,在神殿前有一个柱廊,应用了一种罗马改进后的希腊柱式。比较大型的罗马神庙,从遗物中表明有比较精美的室内。第24页/共71页柱式第25页/共71页如何区分希腊建筑和罗马建筑建筑形式形状材料结构区分特征强调室内高度内部大小精神神庙矩形大理石柱梁圆柱外部雕塑形式低斜狭促以人的比例为基础适度法庭圆形剧场浴场圆形椭圆形联合体混凝土拱券穹顶拱券内部空间效用高飞开阔巨大夸张第26页/共71页中世纪第27页/共71页行为之书是血腥和暴力语言之书是过分的虔诚艺术之书是镀金(拜占庭)实体(罗马风)或轻灵(哥特式)第28页/共71页基督教成为这个时期的精神和主宰力量教会,教徒大量增加,教堂应运而生。关键词:拜占庭风格罗马风哥特式第29页/共71页拜占庭风格“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公元395年,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2个国家,西罗马的首都仍在当时的罗马,而东罗马则将首都迁至拜占庭,其国家也就顺其迁移被称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建筑,就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的一种建筑文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地理关系,它又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并对后来的俄罗斯的教堂建筑、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两种教堂建筑

1、巴西里卡

2、穹隆结构第30页/共71页在内部装饰上极具特点,墙面往往铺贴彩色大理石,拱券和穹顶面不便贴大理石,就用马赛克或粉画。马赛克是用半透明的小块彩色玻璃镶成的。为保持大面积色调的统一,在玻璃马赛克的后面先铺一层底色,最初为蓝色,后来多用金箔做底。玻璃块往往有意略作不同方向的倾斜,造成闪烁的效果。粉画一般常用在规模较小的教堂,墙面抹灰处理后由画师绘制一些宗教题材的彩色灰浆画。第31页/共71页第32页/共71页这两种教堂形式的共同之处,是他们都突出使建筑结构精神化。与罗马的世俗价值观念相反===那种价值观念追求此时此地的舒服,基督教强调死后的救赎。在早期基督建筑中,教堂内部的华丽装饰就创造着这种来世的氛围,此后的发展就得到了这样的推动。

第33页/共71页柱子与传统的希腊柱式不同,具有拜占庭独特的特点:柱头呈倒方锥形,刻有植物或动物图案,多为忍冬草。第34页/共71页拜占庭风格把东方==尤其是波斯的因素与希腊因素融合起来。它从东方吸取了彩色与豪华的基调、强调中心、几何图形的象征性装饰和情感氛围;第35页/共71页从罗马和希腊先驱那里,汲取了巴西利卡的布局、圆柱、拱顶技术、拱券和高飞的穹顶。这种结合作为一种独创的风格,必定会诱发一种神秘的体验。作为天国的形象,这样的教堂内部就是要起到引渡的作用。第36页/共71页第37页/共71页罗马风古罗马帝国所达到的精致文化在中世纪早期由于战乱而消失,在西欧,道路,法律,卫生设施和自来水这类文明之物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然而,有许多罗马建筑的遗迹,如破败的凯旋门和圆形剧院,仍然星星点点地留存在欧洲大地上。当建筑复兴时,这些古代的纪念物就成为中世纪建筑师们模仿的对象,他们采用了罗马人的拱顶技术和巴西利卡的布局。在19世纪,评论家们把这种风格叫作罗马风,它是在经历了500年的衰败后在西欧出现的第一次统一的国际风格。第38页/共71页罗马风术语的产生是由于不断的使用罗马的某些方面,特别是半圆形券及其他罗马室内细部的翻版。鉴于此,罗马风与古罗马建筑之间的联系会使人产生一些误解第39页/共71页由于战争的持续威胁,所有的建筑都强调坚固和防御以保证安全。无论是宗教建筑还是军事建筑,都是厚墙小窗,有着要塞般的外观。其他的罗马特点则是标准的建筑体系,建筑内部被分为方形的开间;还有用厚墙来支撑拱券和筒形拱顶。依据各地不同的气候、传统和建筑材料,罗马式建筑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和德国有着很大的不同。第40页/共71页德国第41页/共71页意大利第42页/共71页法国第43页/共71页英国第44页/共71页哥特式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主要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作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等建筑形式,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也都用尖券作主题,使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有机整体。

第45页/共71页尖券、尖拱和飞扶壁第46页/共71页雕塑围栏与窗饰第47页/共71页第48页/共71页第49页/共71页第50页/共71页第51页/共71页第52页/共71页第53页/共71页

拜占庭罗马风哥特式地点时代主要建筑形式支撑特点装饰效果灵感来源目的君士坦丁堡意大利北部3301435教堂帆拱墩座穹顶贴金镶嵌神秘天国唤起情感西欧10301200教堂城堡厚墙墩座

圆拱筒形拱顶石头雕像厚重分割罗马建筑容纳朝圣者法国北欧11401500教堂行会大厅飞扶壁墩座

尖拱肋架拱雕塑彩色玻璃高飞骨感天国之光感染引渡第54页/共71页哥特风格的主要特征。1、艺术形式2、结构形式第55页/共71页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文艺复兴运动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上的主要表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和室内设计代表作品(佛罗伦萨大教堂、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法国、西班牙、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和室内设计代表作品建筑师伯鲁乃列斯基米开罗佐伯拉孟特

第56页/共71页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第57页/共71页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13世纪后,一大批勇敢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如:但丁、乔托、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伯鲁乃列斯基等人主张:人有权力去认识客观世界,发展人性,塑造自我,享受现实生活,热爱一切的美。他们在意大利的古典文化中和被土耳其灭掉的拜占庭的古希腊和古罗马遗留的文物中看到了这些人文气息十分浓重的东西,发出了“让死去的东西复活”的呼唤。古典文化的再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这场运动得名的依据。在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大潮冲击下,意大利中部和北部的封建统治者和罗马教庭转而支持人文学者,。到了16世纪,罗马便成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第58页/共71页文艺复兴运动在建筑上和室内设计上的主要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为现实生活服务的世俗建筑类型大大丰富,质量大大提高。第二,各类建筑的型制和艺术形式都有很多创新。第三,大型建筑都用古罗马式的拱券覆盖,尤其是穹顶结构技术进步很大。第四,建筑师摆脱了工匠身份,成为个性强烈且多才多艺的“巨人”。第五,建筑理论空前活跃,产生了大量理论著作。第六,恢复了古典建筑风格,柱式再度成为建筑构图的基本因素。第七,许多建筑师成为新思想、新文化的代表,他们的作品成为历史的里程碑。第59页/共71页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佛罗伦萨大教堂这座教堂是13世纪末,行会把它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式的建筑来修建的,由于构造技术和审美心理等问题,拖延了很长时间没能完成。15世纪初,伯鲁乃列斯基通过对古罗马建筑,特别是对万神庙的圆顶结构做了深入研究后,提出一个无须支撑也不必建造木膺架的大穹顶的设计方案。他创造性地将古罗马的水平构造方法和哥特式的骨架券结构相结合,在直径42.2m的八角形鼓座的每一个角上建一根主券、八个边上各建两根次券、用九道水平券把主券、次券连接成整体,形成一个八角形状的尖矢形笼子,在此结构基础上加建外壳和顶上的采光亭。大厅内部的空间净高接近百米,人们举头仰望透着天光的矢顶,无不赞叹这座结构上大胆创新、形式上巧妙结合(古罗马与哥特式)的里程碑式建筑。第60页/共71页第61页/共71页第62页/共71页(2)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经过设计竞赛,伯拉孟特的方案中标,该方案平面中厅为希腊十字形,近似正方形的四角分别有一个小十字空间,集中式的布局严格对称,具有纪念碑式的形象意义。设计方案也几经变动,直到1547年,教皇保罗三世才委任72岁高龄的米开朗琪罗主持圣彼得大教堂的工程设计。他首先肯定伯拉孟特方案“纹丝不乱,清爽明朗、光线充足……它很美好”。当然作为艺术大师的米开朗琪罗更具创造性,他加强了中央支承穹顶的四座柱墩,简化了四角的布置,使整个大厅内部空间更为流畅。同时他还提高了穹顶的鼓座,使穹顶向上拔高增大内部空间。穹顶的造形受佛罗伦萨大教堂影响,也在顶部做了一个以柱子环绕的采光亭,鼓座上一圈长方形的采光窗将大量光线引入中厅。充足、明朗的光线,正是人文主义者对教堂的要求。

第63页/共71页第64页/共71页(3)府邸与住宅

盛期文艺复兴的府邸和别墅建筑显示了更多的古罗马语汇。罗马的法尔尼斯府邸就是典型实例,它是小桑迦洛和米开朗基罗前后合作设计建造的。建筑为正方形四合院,每边三层均有柱廊。建筑的拱券不是架在柱头而是落在厚实的柱墩上,柱头直接顶住各层的檐部增强了竖向的力度感,底邸最大的房间是加德斯大厅,空高两层,窗户及柱子形式与外部一致。门道的门框和镶板式的木格顶棚以及铺砌精美的地面都具有古典味,除了墙面中部装饰一些小圆浮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