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签名日期编写AUTHY签名日期批准APPDB广东拓奇电力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文件号DOCUMENTNO.TPK/JS/200X/XX电厂XX电厂制氢系统设备检修安全施工方案版权所有COPYRIGHT:广东拓奇电力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任何人未经我 4施工过程关键的质量控制点(根据具体施工情况现场编写) 35作业程序内容(根据具体施工情况现场编写) 36验收质量标准(根据具体施工情况现场编写) 3 燃易爆危险品,制氢系统的检修作业必须严格执行方案各项规定。文件及标准L求及条件3.1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应持上岗证,其从事工作的性质、范围必须与证件等级相符;施工措施。3.3进入制氢站的工作人员应穿棉质工作服和防静电鞋,交出火种,不准穿有带铁掌的3.4进入制氢站前应先用手触摸铁围栏,以消除身上静电。3.5禁止使用手机、对讲机。不得使用非防爆的手电筒和电动工具,防止工具产生的电火花引爆氢气。3.6制氢站内施工必须选用铜、铍铜或铜铝合金制作的工具,必须使用钢制工具时应涂3.7准备充足的消防器材。4施工过程关键的质量控制点(根据具体施工情况现场编写)5作业程序内容(根据具体施工情况现场编写)6验收质量标准(根据具体施工情况现场编写)火种。7.2制氢站周围严禁烟火,施工前必须对制氢站空气中含氢气量进行一次检测,含氢气7.3.1站内其它制氢设备必须停止运行。7.3.2动火设备必须与其它管道全部分离,并在开口处加堵板,动火设备管道系统应用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吹扫(包括弯头、死角),经取样化验合格,并至少有两个以上的测爆仪在现场监视。7.3.5现场应配备足够的移动式灭火器。得超压,严禁负压。7.6设备、管道、阀门等连接点泄漏检查时,可采用肥皂水或携带式可燃性气体防爆检。7.7禁止在室内排放氢气。吹扫置换,放空降压,必须通过对空管向室外排放。7.8在制氢系统检修时手和衣服不应沾有油脂、不准用水碰触电解槽,禁止用两只手分7.9当氢气发生大量泄漏或积聚时,应立即切断气源,进行通风,不得进行可能发生火7.10新安装或大修后的氢气系统设备必须作耐压试验,清洗和气密性试验符合有关的检7.11氢气系统吹扫置换时,一般可采用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置换法或注水排气法。氮气置换法应符合下列要求:7.10.2置换必须彻底,防止死角末端残留余气。7.10.3置换结束后系统内氧或氢的含量必须经过连续三次分析合格。7.10.5必须使用专用的减压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门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下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85)85-11-01实施为防止氢气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避免国家财产遭受损失,本标气源的供氢站、供氢装置和供氢作业。使用氢气除执行本标准外,其他未作规定的问题,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规范、规合单元。1.11散发火花地点:有飞火的烟囱或室外的砂轮、电焊、气焊和电气开关等固定地点。2.6.1供氢站宜布置在厂区的边缘,车辆出入方便的地段,并尽可能靠近主要用氢地点。2.6.2供氢站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1)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按相邻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如外墙有凸出的燃烧物件,则应从其凸出部分处缘算起;贮罐、变压器和防火间距应从距建筑物最近的外壁算起。2)供氢站与其他建筑物相邻面的外墙均为非燃烧体,且无门、窗、洞及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25%。2.5房顶应做成平面结构,防止出现积聚氢气的死角。地坪尽可能做到平整、耐磨、不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汇流排间、空瓶间和实瓶间不应与仪表室、配电室和生活间直接相通,应用无门、窗、洞的防火墙隔开。如需连通,应设双门斗间,门采用自动关闭(如弹簧门),且2.6.5汇流排间、空瓶间和实瓶间内通道的净宽应根据气瓶的搬运方式确定,一般不宜小2.6.7实瓶间应有遮阳措施,防止阳光直射气瓶。设防爆起重设施。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小于三次,事故通风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得小于七次。2.9供氢站应有防雷措施。GB周围设置禁火标志。总管路应有两只阀门串联,每组气瓶应有分阀门。3.3.1贮气罐应设放空阀,安全阀和压力表。凡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1公斤/厘米2贮气罐的基础和支承必须牢固,且为非燃烧体。3.3.3贮气罐的地面应高于相邻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乙类生产单元的地面,否3.3.4贮气罐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按IJ4674中可燃性气体贮罐防火间距的有关规定执金属管道,禁止使用铸铁管道。3.4.2管道的连接一般应采用焊接或其他有效防止漏气的连接方式。3.4.5管道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架空管道不应与电缆、导电线敷设在同一支架上。氢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管线的最小净距可参照有关规定执行。敷设在冰冻层以下。填塞。5)管道不得穿过生活间、办公室、配电室、仪表室、楼梯间和其他不使用氢气的房间。穿过吊顶、技术(夹)层,当必须穿过吊顶或技术(夹)层时,应采取安全措施。6)室内外架空或埋地敷设的管道和汇流排及其连接的气瓶均应互相跨接和接地,跨接和有关规定执行。氢气贮罐的放空阀、安全阀和管道系统均应设放空管。放空管应采用金属材料,不准使用塑料管或橡皮管。5.3放空管应设阻火器,凡条件允许,可与灭火蒸汽或惰性气体管线连接,以防着火。.5.6应有防止雨雪侵入和外来异物堵塞放空管的措施。氢气系统运行时,不准敲击,不准带压修理和紧固,不得超压,严禁负压。。4.4设备、管道和阀门等连接点泄漏检查,可采用肥皂水或携带式可燃性气体防爆检测4.6当氢气发生大量泄漏或积聚时,应立即切断气源,进行通风,不得进行可能发生火花的一切操作。4.7新安装或大修后的氢气系统必须做耐压试验、清洗和气密试验,符合有关的检验要4.8氢气系统吹洗置换,一般可采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置换法或注水排气法。氮气4.8.2置换必须彻底,防止死角末端残留余气。4.8.3置换结束,系统内氧或氢的含量必须连续三次分析合格。4.10防止明火和其他激发能源。禁止使用电炉、电钻、火炉、喷灯等一切产生明火、高温的工具与热物体;不得携带火种进入禁火区;选用铜质或铍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花梨木银色龙凤剑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机构国际学生交流与招生合作协议
- 科技与美学结合纹样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价值
- 二零二五年度运动品牌商标授权及推广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林地租赁与林木采伐管理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罐机配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车位使用权转让及车位车位使用权转让登记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法律咨询兼职律师服务协议
- 货车司机2025年度劳务派遣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互联网项目延期付款补充协议范本
- 三会一课培训
- 压力管道焊接2020年压力管道检验师培训课件
- 职业培训政策课件
- 2016广东省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工程预算定额
- 《建筑设备安装与识图》混合式教学课程规范(课程标准)
- 2024年云南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医疗卫生公务员招录1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答案详解版)
- 《体育开学第一课:体育常规教育》课件
- 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申请书
- 休闲体育小镇规划方案
- 海南红色拓展培训方案
- 镁合金汽车轮毂的研究与开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